网课爆破惹众怒,网暴何时休?| 网络暴力专题
2023新传全国考研群 769926891
2024新传全国考研群 754845758
后台回复“真题训练营”,进群练真题
后台回复“实务批改”,实务弯道超车
后台回复“论述批改”,练就论述大神
今来以来,网络暴力事件频发,播播浅押一下,“网暴”很有可能成为今年的重要考点。
前几天,“河南新郑三中一名历史教师疑似因网暴致心梗离世”的新闻在网上引起不少关注,也让“网课爆破”这一网络暴力新形式进入大众视野。
所谓“网课爆破”,是一种新型网络入侵方式,指一或多名外来者进入直播间通过开麦辱骂、播放歌曲、刷屏刷梗、甚至播放不雅视频等方式来破坏线上教学秩序,这些侵入者被称为“爆破手”。
随着信息化程度逐渐加深,网络暴力也愈演愈烈。从韩国女星崔雪莉、网红主播罗小猫猫子到“寻亲男孩”刘学州、新郑三中老师,网络暴力就像一把无形的刀子,切实伤害着那些被无辜牵连的人。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一聊,网络暴力及其背后的那些事儿,究竟是什么原因构成了当下网络暴力频发的传播环境,以及有哪些可以应用于答题的典型案例~
01
相关真题
考研会考网络暴力吗?当然会!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往年是怎么考察的吧~
网络暴力(名词解释,江西师范大学 440,2021)
网络暴力的表现和影响(论述题,上海师大440,2019)
如何看待网络暴力,提出应对措施。(论述题,央民440,2021)
国家发布《公民道德纲要》,提出防范网络暴力,提高公民网络道德。请用公共领域、风险社会理论论述网络暴力的表现、根源和应对。(论述题,武汉大学2020)
简述你对网络暴力的认知(简答题,北京邮电大学440,2020)
举例分析数字伦理与网络素养(论述题,中国传媒大学713,2019)
网络传播伦理建设的挑战和解决措施。(论述题,北京大学334,2020)
群体极化(名词解释,广州大学 847,2020;湖南师大831,2019;华南师范大学440,2020;西南大学 629,2019;北京工商大学334,2020名词解释,东财经大学334,2021;名词解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440,2021;名词解释,江西财经大学334,2021)
论述说明群体极化(论述题,北京邮电大学,440,2022)
简述互联网环境下群体极化现象(简答,暨南大学 440,2021)
网络环境下传播极化现象的表现、成因、社会影响(论述题,上大640,2020)
集合行为的非理性化(简答题,河北大学,440,2021)
群体性迷失(名词解释,西北大学 814,2021)
网络中产生群体性迷失的原因(简答,四川外国语大学 3342021)
你认为网络带来群氓的智慧还是群体性迷失,为什么?(论述题,湖南师大 831,2019)
辨析"群氓的智慧"与"群体的迷失"的差异(简答,江西财经大学 334,2021)
从真题中我们可以发现出题规律:即多考察网络暴力出现的原因、表现、影响及应对之策,可能还会涉及到引申知识点(如群体极化、集合行为)。
那么,我们今天就从真题出发,带领爱宝们来梳理出关于网络暴力类题目的“高分答案”!
02
什么是网络暴力?
目前对网络暴力暂无一个明确的学术定义,以下几个学者的观点供大家参考,选择一两个进行理解记忆就可以。
定义一
网络暴力是一种借助网络舆论的力量,对他人进行肆意人身攻击的狂热盲从行为。(概念)这种行为往往由一个人发起,参与人数众多,公众互动频率高,跨平台传播,不仅成本低、追责难,且危害后果不可预测、不可控制。(特点)网络“施刑者”往往占据道德制高点,以“跟帖”“扒皮”的形式进行“人肉搜索”,无底线的粗野叫骂、诋毁,肆意侵犯当事人人格,以此获得发泄快感和道德优越感,这实质上是一种“以暴制暴”的网络私刑,是一种集体声讨式的网络“暴政”。(形成原因)
定义二
一定规模的网民群体借由网络媒介技术通过人机界面实现感官化功能,对特定对象发起大规模的、非理性的攻击,(表现)对当事人身心、名誉、财产等方面造成的实质性损害,影响社会价值观并干扰社会管理。(影响)
定义三
“网络暴力”既依凭虚拟的网络技术,又兼具实在的暴力元素,并经由网民群体的多维交互行动而产生(产生机制)。基于此,“网络暴力”可以定义为:网络技术风险与网下社会风险经由网络行为主体的交互行动而发生交叠,继而可能致使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益受损的一系列网络失范行为(概念)。具有主体的不确定性、过程的易操作性、后果的实在性和难控性的特征。(特点)
定义四
网络暴力是网络话语暴力的一种简称, 它是指在网络这一虚拟平台上, 用话语暴力侵犯他人隐私, 诽谤他人、侮辱他人人格、伤害他人尊严、编造谣言诬陷他人的行为, 所以也被称作“网络欺凌”。(基本概念)网络暴力借助网络平台生产暴力话语, 依靠生产量大、传播迅速广泛、进入门槛低 (基本上没有限制) 、匿名说话、容易聚集和煽动情绪等, 像瘟疫一样流行, 网络使用者都可能为成下一个网络暴力的受害者。(特点)随着网络化生活的普及, 网络暴力也在升级, 这种行为已对社会和个人造成了严重危害。(影响)
03
网络暴力有何特征?
1.广泛自发参与性
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及参与过程的易操作性,网民纷纷卷入到与自身无关的网络暴力事件中。
2.盲目从众性
我国网民的特殊结构导致其盲从性较强,加之传受双方的信息的不对称,在舆论传播中羊群效应显著。
3.初始动机朴素正义性
“正义”被视为人类社会最崇高的理想和追求,是社会管理的基本价值取向。大多网络暴力事件本身都涉及到备受争议、触犯基本伦理道德的因素,广大网民将自己视为道德卫士,利用正义感对当事人进行道德审判,促使其在舆论驱使下回归道德底线。而这种初始动机的朴素正义,往往会随着舆论的推动被扭曲。
4.价值观扭曲性
传统价值观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对处事标准的基本看法和态度。网络暴力事件本身往往触犯到传统价值观的底线,当事人所宣扬的价值观常与社会基本价值观相悖,跳脱大众价值观,对网络大众造成价值观扭曲,这也是网民常说的“三观尽毁”。
5.个人利益侵害性
网络暴力以人格权益为行为客体,其后果都具有一定的人身依附性,并往往导致非虚拟性的后果。从语言攻击到人肉搜索,再到间接的现实影响,都会对当事人的身心、财产、造成直接或间接的伤害,更甚者会危害生命安全。
6.恶意制裁性
互联网的匿名性、去责性使其成为网民情绪宣泄的温床,网民打着“道德卫士”的旗号实质上在进行非理性攻击,臆想、歪曲事实,对当事人不分青红皂白地恶意制裁。
04
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
思路框架一:技术——社会——网民
1.网络技术的风险特性是催生网络暴力的潜在根源。
一方面,借助虚拟技术构造而成的网络交互空间,为“网络暴力”的产生提供了主体多元、责任分散的舆论场域;另一方面,互联网作为一个信息的生产和再生产系统,其内的海量信息强化了网络受众的风险感知度。
2.社会转型过程中风险的无序释放是催生网络暴力的现实动因。
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脱序式发展,加剧了社会认同的分化,致使社会情绪不断郁积并涌向网络空间,形成网络暴力;另一方面,商业化运作模式的普遍嵌入,催生了数量庞大的“网络推手”,他们为非理性网络舆论推波助澜,加剧了网络暴力。
3.网民群体年轻化的结构特点和泛道德化的文化心理是催生网络暴力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青少年由于心理品性尚未成熟,社会辨认和自我控制能力较低,加上青春期躁动的心理和昂然的情绪,在网络上容易扮演“愤青”角色;另一方面,传统中国是个伦理本位的社会,由之而衍生出是泛道德化的文化—心理结构,在青年网民身上体现为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的侠义情结。
思路框架二:法律——网络特点——网民特点——网络民主——利益诱惑
1.法律的不健全使许多网民有恃无恐
一方面,尽管关于网络的立法已经不少,但大多仍停留在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层面上,法律规定不完善、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差、处罚力度不够的状况非常突出。网络法规缺乏全面系统性、网络环境下执法难度大等问题,使相关法律无法对网民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另一方面,对已发生的造成不良影响的网络暴力事件的处罚力度不大,难以发挥应有的威慑作用,也是导致网络暴力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
2.网络的匿名性弱化了网民的法律、道德和责任意识
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不仅加剧了对传播者监控约束的难度,而且弱化了传播者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责任感。一些网民之所以如此肆无忌惮,依仗的就是的匿名。他们是“无名的大多数”,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法律和道德责任,风险趋近于零。
3.网民的特点使网络言论带有更多的情绪化和盲目性
我国的网民具有年轻化、低学历的特点。网民的年轻化使许多网民表现出心理不成熟、情感脆弱、价值观模糊等特点。他们遇事容易冲动,缺乏自我控制和冷静思考的能力,容易受别人言论的影响产生从众心理,对事情往往急于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学历层次低又制约着他们对事情作客观细致、全面深入的思考,往往使他们对是非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这就为网络暴力的形成和扩大提供了可能。从某种角度讲,正是网民缺乏法律意识和群体在网络传播中的从众心理滋生了网络暴力。
4.网络民主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暴力的负面效果
网络民主是民主发展的新形式,它给大众的直接参与提供了广阔空间。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在促进民主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暴力等负面效果。网民的群体力量是一种事实上的“公权力”,这种“公权力”的过度使用或者滥用极易导致网络暴力的发生。在每个人都凭借互联网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而彰显出平民力量的时候,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制约,一些网民就可能会滥用这种权利,甚至将其作为一种谋取私利的工具,这就是一种缺乏对他人尊重的多数人暴力。
5.一些组织唯利是图对网络暴力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些组织违背职业道德,受客户委托,恶意攻击他人;一些网站为提高点击率获取收益,刻意凸显、扩大这种言论;一些团伙为了牟取暴利,迎合一部分人的病态心理和不良嗜好,想方设法制作和传播这类视频。这些都为网络暴力的形成和升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05
网络暴力有何影响?
1.言语暴力对相关利益者造成伤害
福柯曾尖锐地指出,话语并不是被动地反映一种“预先存在的现实”,而是一种“我们对事物施加的暴力”。网络暴力事件中,当事人被推上风口浪尖,部分非理性、情绪化的语言反而获得大量赞赏,公众将之视为民意的表达,但实际上是一种情绪的非理性发泄。舆论通过不断对当事人进行话语攻击,对相关利益者造成心理负担或实在性伤害。
💡 案例:武汉“糖水爷爷”走红后,引来了不少质疑和网暴。有人质疑其不戴口罩、不戴手套、食材不干净,有人造谣老人子孙不孝。“糖水爷爷”流着眼泪回应:“我从没哭过,但别人说我做的不干净,我心里像插把刀。”
2.人肉搜索侵犯当事人隐私
隐私泄露及人肉搜索是近年来网络暴力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严重侵犯了当事人隐私,对当事人造成精神性及现实性伤害。网友不负责任地曝光当事人视频、照片等详细信息,经过舆论推动会演变成一场声势浩大的人肉搜索,它就像一张非官方的“通缉令”,一张无边无际的网深入到各个角落,让被搜索者无处藏身。
💡 案例:2018年8月,四川德阳一名安姓女医生因不堪忍受网络暴力自尽。安医生生前曾和丈夫在泳池与他人发生冲突,警方介入后让双方私下协调解决。事发次日,涉事另一方前往安医生及其丈夫的工作单位大吵大闹,要求单位将两人开除。随后,安医生夫妻的详细姓名、电话、工作单位、照片等个人信息也在当地微信群中广泛流传,不明真相的网友开始抨击安医生夫妻,谩骂、威胁此起彼伏。最终,不堪卷入舆论漩涡的安医生在自家车内服药自尽。
3.发展为线下恶性群体性行为
线下恶性群体性行为是网络暴力所有类型中对客体伤害最直接、最恶劣的一种类型。在网络舆情事件持续发酵的过程中,受众会受到感染机制的影响,而情绪和观念的感染、暗示的影响使集群心理朝极端方向发展,并且具有将暗示的观点立即转变为行动的倾向。因此在舆论事件中,网民的行为具有代入感,每个参与者都是戏剧中的一员,当他们的“表演”潜意识地向道德批判转向的时候,他们之间的互动就显得更有对抗性,加之网络具有责任分化作用,“舞台”极易由线上转为线下,对当事人造成现实攻击。
💡 案例:“唐山打人案”后,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涉事烧烤店老板表示自己被误当成打人者而遭受了网暴,从次日中午开始就不断接到骚扰电话,有人甚至给他店里送了花圈和菊花,他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06
网络暴力的治理之策
框架思路一:政府——社会——网民
1.政府层面:创新社会治理思维,在应对网络暴力中发挥主导功能。一要反思制度设置的公正性,并积极构建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促进转型风险的有序释放。二要加强网络舆情的研判与引导工作,建立和完善网络运营商的规范制度,防止风险信息异变。
2.社会层面:提升自组织能力,在应对网络暴力中发挥主体功能。一要努力构建以家庭、学校为主体的教育督导系统,以改善青少年的社会化环境。二要积极创新以新闻界、学术界为主体的联动机制,以营造有序而又有活力的舆论环境。
3.网民层面:自觉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网络行为素养以应对网络暴力。就网民而言,要应对网络暴力风险,必须注意约束自我的网上网下行为。一是在日常生活中应自尊自律,恪守社会公德,避免成为网民攻击的实体对象;二是要提高自身网络道德素质,学会冷静、理性地看待各类社会现象,在网上不发表过激和失实的言论;三是要增强网络风险防范意识,加强个人网络信息的保密措施。
框架思路二:网民——平台——执法
1.加强网民的媒介素养
网络暴力事件的频频发生,体现了网民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网络行为等方面的伦理偏差,应当通过明确网络道德规范、提高网民道德认知能力、强化网民道德责任担当,坚决制止以暴制暴的网络道德私刑和网络民粹主义话语霸权。一方面,要让网民充分认识“人肉搜索”可能带来的违法后果,提高网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网民热议的话题很容易引发“病毒式”传播,并且传播过程伴随着各种网络谣言,网民对当事人的语言暴力甚至会蔓延到现实生活当中。因此,要规范网络语言,引导真正的良善之心,培育正确的价值观。
2.加强平台把关责任
互联网无准入门槛的开放性加大了筛选与审查的难度,难以有效发挥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把关人”作用。在信息的扩散和传播中,各类平台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前,在利益的驱使下,部分网络运营商往往放松对信息真实性的甄别,为了点击量故意放大舆情吸引受众,甚至蓄意误导舆论。因此,必须明确网络运营商对信息真实性的把关责任,制定操作性强的网络信息安全责任守则,加强平台的把关责任。
3.加强网络执法,提高网络舆论监管能力、完善监管方式
网络暴力的多发反映了我国在网络监管方面存在的不足。政府应为网络服务商提供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帮助网络服务商完善技术监管手段,加强网络信息监管。要运用更高的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分析、筛选、过滤,及时监测不良信息,防止负面信息的夸大、传播,使网络舆情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确保掌握网络信息处理的主动性。
07
延伸理论
延伸理论可作为答题的支撑理论,也可能会成为考察网络暴力的另一种表达出现在题目中哦!
风险社会
“风险社会”(risk society)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在其1986年出版的《风险社会》一书中提出,旨在诠释现代社会的变迁逻辑。风险社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在这个发展阶段里,由于工业化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导致全球性风险开始出现,使人类日益“生活在文明的火山口上”,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景象。
🗣️ 播播说:当下,我们正处于一个“网络风险社会”中,在网络时代,由于人们对网络技术的过度依赖、社会联系的扩大化和复杂化以及数字鸿沟的存在等因素,引发了网络社会中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极度增长,从而使风险成了网络社会的内在构成要素。从风险社会的理论视角来看,当前频发多发的各类“网络暴力”事件,实质上就是“制度-结构”和“技术-社会”两大风险要素经由网民群体的交互行动而发生交叠、共振而生成的动态过程,其风险后果还容易被不断地放大、扩散。
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本已经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使得观点或态度向着某种极端 方向转化,即其保守的会更保守,激进的会更激进,现在的互联网时代给产生群体极化效应提供了一个极其方便的平台,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方便地进行群体讨论,从而使得自己的意见加强进而激发激烈的行为。
🗣️ 播播说:群体极化现象在“网络暴力”事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群体暴力决策情境中,个体的意见或决定,会受到群体间相互讨论的影响,而产生意见一致性的结果,并且这些结果通常比个体的先前意见或决定更具冒险性。通俗来说,就是网民在没有弄清楚事件的真实性时,会根据舆论场中已有的观点态度产生从众心理、自以为是的正义感,并发表言辞激烈的言论等,从而推动网络暴力行为的产生。
乌合之众
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庞指出,当一群人聚合在一起,构成所谓的“心理群体”时,此时他们不再是原来的自我,也不是个体的简单累加,他们会表现出迥异于个体的特征。勒庞认为:“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转化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以及立刻把暗示的观念转化为行动的倾向,是组成群体的他人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他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一个不再受自己意识支配的玩偶。
🗣️ 播播说:当下,网络社会中也存在这样的“乌合之众”。网络社会比之现实社会的一个最显著特征就是匿名性的存在。网络匿名在消除个体身份识别系统的同时,也使得去等级化和个体化成为可能。原本孤立的个体在网络社会中畅游的时候,他们并不能构成一个群体,即便他们汇聚在某个讨论区。但是,当在某件重要事情的影响下,他们的思想和感情就可能因暗示和相互传染而转向一个相同的方向。
08
答题素材积累
“网暴”典型案例
💡 新郑三中老师遭“网课爆破”离世
河南新郑三中的刘老师,在线上教学时遭遇“网课入侵”,不法分子有组织地“入侵”课堂,通过强行霸屏、刷屏骚扰信息,辱骂师生、播放不雅视频等极端方式,恶意扰乱教学秩序,导致该老师因心梗去世。
💡 “寻亲男孩”刘学州被网暴
17岁的男孩刘学州在寻亲之后被自己的亲生父母抛弃,想通过网络寻求帮助,却招来了网友的辱骂,认为他的这种做法就是为了炒作,为了曝光率。刘学州在一次又一次的网暴中彻底感到绝望,留下了一封遗书后便离开了人世。
💡 网红直播间被怂恿喝农药轻生
网红罗小猫猫子与前男友的情感纠葛让她一直遭受着大量网友的网络暴力,甚至患上了抑郁症,在一天直播时,精神状态不佳的她在直播间里部分网友起哄和怂恿中喝下农药,直接导致直播间上演了一场直播轻生的惨剧。
💡 清华校庆舞蹈被批
2021年4月25日是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当天一段社团游园会的舞蹈视频走红网络,视频里九位女孩身穿金黄色流苏舞蹈服,在军乐团的配乐下跳了一段复古爵士风舞蹈。该视频却遭到了网友们的批评,一些网友认为“舞蹈低俗”,出现在清华大学的校庆日难以想象,有人表示这是“夜店风”、“洗浴风”,并夹杂对表演女生的侮辱攻击。虽然也有支持维护跳舞女生的博主和网友,但铺天盖地的恶评已经让女生们成为被网暴的对象。
官方治理“网暴”的措施
💡 《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
今年11月初,网信办近日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对建立健全网暴预警预防机制、强化网暴当事人保护、严防网暴信息传播扩散等作出要求。
💡 清朗·网络暴力专项治理行动
今年4月,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网络暴力专项治理行动”,主要聚焦网络暴力易发多发、社会影响力大的18家网站平台,包括新浪微博、抖音、百度贴吧、知乎等,通过建立完善监测识别、实时保护、干预处置、溯源追责、宣传曝光等措施,进行全链条治理。
好啦,以上就是关于“网络暴力专题”的全部内容啦!快快对照下面的思维导图,检查一下自己记住了哪些吧~
参考文献:
林爱珺.网络暴力狂欢的反思与规制[J].人民论坛,2022,(09):90-92.
姜方炳.“网络暴力”:概念、根源及其应对——基于风险社会的分析视角[J].浙江学刊,2011(06):181-187.
李华君,曾留馨,滕姗姗.网络暴力的发展研究:内涵类型、现状特征与治理对策——基于2012-2016年30起典型网络暴力事件分析[J].情报杂志,2017,36(09):139-145.
姜方炳.空间分化、风险共振与“网络暴力”的生成——以转型中国的网络化为分析背景[J].浙江社会科学,2015(08):52-59+157-158.
有事没事找爱传播小助手
早早
E妹2.0
知知
卷卷3.0
卷卷2.0
胖胖
小S
小S 2.0
卷卷
往期精彩推送⬇️
白敬亭都脱单了,粉丝文化背后的这个专题你还没搞懂?| 亚文化
送分题的送分案例!最新的新闻伦理法规案例请收好~
李宁、椰树、梨泰院|10月出题月,老师们都在关注哪些热点?
一题应“万”题 | 两种答法hold住58道真题!技术与新传的小九九总算是搞清楚了!
痛哭30次后,我与考研和解了。
划重点4.0 | 实务也会考简答、论述?这些知识点近两年考了200+道题
划重点3.0 | 你需要知道的网传重点和对应考察题型已整理
投诉通道:aichuanbo2020(请加小九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