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别企划 | 从少女到阿姨,我们究竟经历了什么

越水 PINKGAL 2019-05-06

本季度最大手笔的品牌公关活动,找了几个30岁的女人从一脸晦气演到旋转跳跃,但我看了一点都没感觉,因为她们的明星产品我用了闷痘……


当然还有更主要的因素,就是这种先抑后扬的手法太形式主义了,内心意识的觉醒跟人格分裂还是有差别的。


吃过很多亏,嘴硬又不服气的辩解几句;低过很多头,厌恶又佩服的从某些人身上学到东西,这些经历叠起来就是『小孩子不懂事』和『来叫阿姨』之间的距离。而且每个人学到的life lesson还不一样,有人一辈子就爱撞南墙,有人就能把塞翁失马转成福气。


那今天的主题就是分享些很主观的人生感悟。赞同也好,反对也罢,其实都不会改变什么。我改不了,你变不了,但能了解『别人的想法』总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Life Lesson - 工作篇 

谁都没有金刚不坏之身,Take Care


一直在蹚startup的浑水,也遇见过很多可歌可泣的同事。毫不夸张的说,见过刚开完刀就接着做PPT然后下周又去presentation的;有为了一个pitch meeting搞得尿血的;也有基本没怎么睡觉被称为『帝国大厦』的(24小时亮着灯)。


有次某个小姑娘大姨妈来了请假一天,某经理中午吃饭跟我闲聊,就说『她最好能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我还蛮吃惊的,因为她也是个女的按说能理解。我就说这个不算『问题』吧,因为也没办法『解决』,只能让她拿自己的时间把working hour补上。


她不赞同:『这怎么不算问题?她应该去医院检查一下,有病就赶紧去治,如果以后每个月都这样,代表起码一天就不能on site,她这辈子不需要开会和见客户吗?而且日期还不能预知,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会影响很多事情。』


一件简单的事情就是这么被搞复杂的。那个小姑娘压根就没想这么远,据我上一次听来的动态,她现在也没在工作,继续迷茫找方向ing。


后来大家都各走各路,包括之前提到的同事们。有退出江湖结婚生子的,有继续做个女斗士的,有舒舒服服打卡上班拿工资的。人生也许真的需要一个不要命的阶段,但得知道这是错的。


以前都觉得只有做对的事情,才能得到好的结果,抱着这样的念头,很多事情都被美化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很多时候必须做错才有回报,得到了就停手,除非想要更多。


『你需要吃点苦』这种话已经听不进了。人的血型都有好几种,鸡血乱打会出事的吧?唯一具有说服力的是『我想要』,已经有超过一只手的人跟我说过『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我给出的建议都是一样的(虽然听起来像废话),就是找个安静的深夜或是清晨好好想几个钟头


这个社会太推崇行动力了,而思考这个动作看起来太像放空。而我现在最喜欢的就是这种放空。




 Life Lesson - 生活篇 

习惯以后,就没有别的问题了


几年前我还是一个比较容易紧张的人(当然现在也没升华多少),比如大半夜躺在床上就开始觉得事情做不完,同时又想到别的,爬起来找纸笔或是开手机备忘录,这么一折腾就更睡不着了。


现在就不会这样了,从本质上说是因为我发现了一个特别棒的真理,叫做『最后总是没问题的』。


担心的事情有一半最后不会发生,本来打算自己做的往往都能找到帮手,看起来不可完成的都能被分割成小任务,到了last miniute效率会奇迹般的高,事态超严重就有人会来救场子,真的砸了也不至于被人追杀……


当然这都是小事。从小到大我的失眠主题一直在变化。


初中的时候我开始疑惑:小学辛辛苦苦要做大队长评三好生,毕业以后又有啥意思呢?原来很多事情都是有期限的啊(当时还没看王家卫呢);大学的时候想自己能做个什么样的人,越想越觉得该页无法显示404。


后来就不愁了,不是觉得想也没用,而是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终于明白,反正永远都会这样下去的呀。与其不喜欢还不如接受自己的一些特点,这样反而轻松很多。


高晓松不是说了么,不慌张了,青春也没了。现在已经越来越容易想通的我倒是很想抓住这种慌张,一直保持惊弓之鸟的心绪,想这个,想那个,想多了也许能汇成一片森林,每棵树上都有鸟窝,这个场景还挺体现我内心的丰富性。




 Life Lesson - 碎片篇 

不负责的各种经验总结


  • 很多人真的很烦人,越早翻脸越早把她/他踢出你的生活,就越早清净也不会惹上麻烦(这种人往往还都喜欢暗地使绊子,保持距离是一件大好事)


  • 同理,不想去的局就不要去了,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 曾经的朋友都会渐渐有自己的生活,联系减少是正常的,但太久不联系就很难继续保持同一个谈话频道,如果你重视这个朋友就主动一点

  • 吵赢了喜欢的人也没意义,对方不高兴你也不会高兴的


  • 用着很合适的彩妆/护肤品/护发产品就不要换了


  • 比起晚睡还不如先睡觉然后五六点起做事,脑子会更清醒


  • 喝酒和吃辣,感觉到差不多了就可以停了,不要逞一时之快


  • 如果现在的选择让自己很不舒服(工作恋爱房子等等等等),越早换越好,因为迟早是要换的


  • 任何有文字留下记录的东西都要当心,你的微信截图也许已经被发给过N多人看了


  • 尽量不要迟到,少放人鸽子,该买单和送礼物的时候不要小气,这些事情做好了会有很棒的口碑和意外的收获




本周又过了一个生日,离30岁也又近了一步。其实一直以来性格都没有变,只是处理事情的方式有些变化。


那个护肤品广告的口号叫做『别让年龄定义你自己』,我反正觉得很扯淡,就算是失踪人口也要写个年纪的呀。年龄性别外貌学历,这种东西本身就是一个人的符号和标记,怕个毛线。


只是世界上的事情分两种,一种是会随着年龄改变的,比如小时候踮起脚拿不到的书,长大了就很轻松;或是青春期喜欢通宵达旦的吃吃玩玩,现在就会怕胖和犯困。另一种则不会随着年龄改变,比如真心喜欢的事情,和咬紧牙关的一颗决心。


长大总是也有点好处的吧?起码到后来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啊』(幼儿园小朋友这么讲就很233333)。


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没人真的会拿年龄定义自己。『我就是22岁/28岁/32岁的一个人』,啥意思?没任何意思嘛。谁都知道自己真正的关键词究竟是哪个,那就继续跟它一起,好好的生活下去吧。





能看完的人都是真爱!毕竟这篇本质就是一篇絮絮叨叨的随笔,没抖多少机灵也不够生动有趣,但贵在真实嘛~有时候特别触及内心的感受,反而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还是吐槽和堆场景来得方便。


下次将更新纽约开房指南(下篇),燥热的夏天,时机正好。你在酒店的床上吹空调,楼下的姑娘和小伙子穿着人字拖啪嗒啪嗒的经过,如果忽然来一场大雨,在屋里躺着的感觉就更惬意了。


然后就是感觉红不了了。几个主笔一个塞一个的情绪化,只有约饭约买约开房才积极点。赚大钱的特点就是不能懒,不能甩脸子,不能有人工姨妈期,我们还需努力。


那就下次见了。




众筹话题


假朋友 | 买房子 | 恋爱症 | 女人出门 

 傻瓜 | 失眠 | 大战服务业 | 相亲 | 

有病 | 减肥 | 吃货 | 买买买


时尚


Sample Sale Vintage | Le Labo

Balenciaga Dolce & Gabbana 

Jo Malone | Vetements


种草


海滩 | 面膜 | 护发 | 护齿 | July

 Function of Beauty | 敏感肌 | 床事


笔记


 青山七惠 | La La Land Jean Julien 

小众杂志 | SJP | 小说药方 | The Crown

留下和回国 Amazon书店 | 向左向右


划重点


职场婊 | 花钱谈恋爱 90后危机

出租司机 | 视奸指南 | 星座写手

绿茶婊游戏 | 告别纽约 


纽约

Cafe Herie | 结婚 | Sel Rrose 

Employees Only Mast 巧克力

Jazz Age Lawn Party | 假冰淇淋

开房指南(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