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赞其美,叹其毁——统编五上《14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叙事

江苏彭峰 彭文峰会 2024-03-18

第一课时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文情并茂的文章,不同的部分引导同学使用不同的感情去朗读,才能让他们更好地体会圆明园的美和对它的惋惜之情。

我选用了大文豪雨果的一段话导入新课:“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我请韩煦起来读给大家听,同时将“富丽堂皇”加深颜色,并继续说:“曾经的圆明园,的确是富丽堂皇的,可今天的圆明园还和当年一样吗?”

我出示圆明园遗址图片,提问:“看到这些照片,你想到了哪些成语?”同学们说完,朗读我补充的成语:“残垣断壁、一片狼藉、满目疮痍。”

“曾经富丽堂皇的圆明园,是怎么变成如今这个样子的呢?究竟是谁毁灭了原本富丽堂皇的圆明园?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寻找答案,这节课我们学习作家王英琦的——”“圆明园的毁灭。”

“你是怎么理解‘毁灭’的?”潘怡彤回答:“毁灭就是把好的东西弄坏掉。”我出示“毁”的甲骨文字形,它的左上代表着陶器,左下则是聪明能干的意思,而右边就像是拿着器械准备击打的手,所以它的本义就是将宝贵而脆弱的精美陶器打破,使之失去盛器作用。

我出示初读要求:自由读课文,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采用多种方法理解新词。

同学读完之后,我提问:“课文哪一自然段具体写圆明园的毁灭?”“第五自然段。”我请史文隆来读一下这一自然段,读完之后我请同桌评价一下他,发现他在“奉命”和“灰烬”的前后鼻音上有问题,我带领全班同学一起把这两个生词齐读一遍。

我们学习四个生字“闯、统、销、奉。”我请同学给“闯”和“统”组词,“闯荡、闯祸、闯事;传统、统一、系统。”从字形上去理解“销”,金字旁代表兵器,右边的“肖”是消融的意思,所以本义是融解兵器。同学们再换部首:消, 消灭;宵,元宵;稍,稍等。

我出示第五自然段,请同学找出这一自然段的关键词,有人找到了“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有人找到了“统统掠走”。还有人找到了“大火连烧三天。”我提示他们其实他们所说的都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化为一片灰烬。”

再出示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提问:“它们分别写什么?找关键词语概括,试着列小标题。”

陈一博回答:“我在第二自然段找到的是皇家园林。”我提醒他:“皇家园林可不止一个,你得找到它最突出的特点。”这么一点拨,他立马就回答道:“是举世闻名。”我请他们把这个词圈出来。

我接着问:“这一自然段还有一个词,众星拱月。我不太理解,谁能来说说看?”李享回答:“就是很多星星环绕着月亮。”“那在这里,谁是星星?”“许多小园。”“谁是月亮?”“圆明园。”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一段描绘了圆明园的什么?”这个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有一定难度,所以我出示了一张圆明园的地图,帮助他们更直观地感受“众星拱月”的圆明园,并提示他们这就是圆明园的“布局”。

“那么顺着这个思路,你能和说第三和第四自然段都写了圆明园的什么吗?”“建筑和文物。”

我请同学朗读第三自然段,注意表达对圆明园的赞美之情。再找一找这些建筑的特点,很快就有人划出了:金碧辉煌、玲珑剔透。我出示图片,结合图片理解词语。

我们学习生字,将“辉”和“煌”放在一起理解,都可以指光亮的意思。“殿、陵、览”请同学组词,“宫殿、宝殿、殿堂,展览、游览、博览、一览无遗”。

周钰博提问:“老师,什么是亭台楼阁?”正好这也是我准备为他们讲解的,我出示亭台楼阁的四张图片,并以此为他们解释:“亭是园林中重要的景点建筑,多建于路旁或水旁,供行人休息、乘凉或观景用;台是最古老的园林建筑形式之一,台上可以有建筑,也可以没有建筑。规模较大、较高者便叫坛;楼是古建筑中两层以上的房屋,亦称重屋;阁与楼相比,体量较小巧。江南著名的建筑滕王阁,因初唐诗人王勃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

我出示第四自然段,同学们找到关键词“宏伟”,学习生字“宏”,本义是屋子宽大而深。我请同学找一找“估量”的近义词,在他们上一单元的测验中,我发现他们对于近义词和反义词的问题答得并不好,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词汇量的匮乏,除了要坚持日常的阅读习惯,在课堂上的一些小练习也是很有用处的。

 

 

我提问:“这篇文章先总写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分写圆明园布局、建筑和文物,最后写圆明园毁灭。所以它采用了什么样的构段方式?”

“总分总。”

我们学习第五自然段,我先给他们播放一段火烧圆明园的视频,再请同学同桌交流,看了这一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同学的回答无外乎地提到了侵略者的蛮横贪婪、无耻残暴。我总结:“蛮横贪婪、无耻残暴的侵略者在十几天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历经一百多年修建而成的园林化为灰烬,历史文物洗劫一空,300名宫人无一生还,怎能不令人痛心疾首?让我们带着悲痛的心情,一起把第五自然段齐读一遍。”

课堂最后,我布置作业:“震惊世界的惨剧为什么会发生在160年前的中国大地上?结合资料说一说。”


第二课时

课前,我先用五分钟给同学们做了生词的听写,根据他们近期的作业质量来看,错别字的出现率依然是居高不下,因此,一定要多加以练习。

我用一个问题直接开启了这堂课的学习:自由读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圈画关键词句,这些词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在感受深刻处写上批注。

在他们划完之后,我给同学们两分钟的时间同桌交流,同时我将“什么滋味”和“怎样的感情”写在黑板上。

为了让同学们回答更轻松,我提示他们可以用“酸甜苦辣”中的一个字,来形容自己的感情,孙子琪回答:“我从第二自然段感受到了甜,因为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他第一个举手回答,我表扬了他,但同时我给他提出了小小的建议,站姿要端正,要把书拿在手里。

“请大家给举世闻名找一个近义词。”

“闻名遐迩、誉满天下、众人皆知。”

“所以你觉得举世闻名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呢?”我一边问,一遍出示图片,看到这些美轮美奂的园林景色,同学们都发出了感叹之声。我请大家一起朗读屏幕上的一段话:圆明园是当时最出色的园林,有“万园之园”之称。一些西方人因为圆明园对中国园林刮目相看。圆明园,是中国的骄傲。

这下,答案不言而喻,那么怎么样在朗读中突出呢?我先范读,重点加重了“举世闻名”的读音,再请同学们起来读。

潘俊达先读,但是并没有很好读出自豪的情感,我请所有人再多看看这些图片,多看两眼,体会这些建筑的伟大。

我出示第三自然段,同时将“有”、“还有”这些字词全部加粗,我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的时候我下来听,果然他们重读了这些字词,效果很不错。

第三自然段画面感很强,所以我让同学们边读边想象画面,思考园中有哪些建筑令你印象深刻?

读完之后,为了使他们脑海中的画面更加清晰,我出示了一组图片,同时将这段话放在图片下面:圆明园中,有(          ),有(          ),有(         ),也有(         )。

看完之后,请大家根据课文内容把这句话补全。

“这里是什么句式?”

“排比句。”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对圆明园的赞美。”

我依次向同学们介绍了安澜园:江南四大名园之一,泉石深邃,古木参天,湖光潋滟,桃李芬芳;狮子林: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平湖秋月:西湖十景之一,背靠孤山,面临西湖,赏月胜地;蓬莱瑶台:“蓬岛”和“瑶台”都是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桃源与蓬岛,仙界疑未遥。”,“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武陵春色:原名“桃花坞”。乾隆时,以武陵人捕鱼入世外桃源的故事,改名“武陵春色”。桃花盛开时,这里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我提问:“你是怎么理解‘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这句话的?”

陈一博回答:“因为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名胜古迹,实在是太美了,人间不会有这样的地方。”

“让你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你会用什么?”同学们说完,我请大家齐读我准备的成语,并做好笔记:“气势恢宏;精妙绝伦;造型各异。”

 

“想不想看一看技术手段复原的圆明园园景?”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想!”我播放短视频,播放结束后,出示第四自然段,提问:“请大家圈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

“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说明这些文物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历史悠久,种类众多,具有不可替代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我将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描红,并提问:“这是什么句?”

“过渡句。”

“过渡句的作用是什么?”

“前半句总结上一段内容, 后半句引出下文。也就是承上启下。”

我出示第五自然段,播放背景音乐。

“同学们,然而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所有的一切,都在1860年10月化为灰烬。请大家配乐齐读第五自然段。”在朗读这一自然段时,情感是悲痛的,伤心的,所以语音语调上一定要低沉一些。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那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陈安琪回答:“这里是为了和之后圆明园的毁灭作对比,激发我们对圆明园的喜爱和对侵略者的憎恨。”

最后我带领同学们回到了第一自然段,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他们终于能够充分理解何为“不可估量的损失”,我请同学们齐读,并总结:一百多年前的灾难令人痛惜!那些断壁残垣、衰草乱石,仿佛在诉说着昔日的辉煌,提醒我们不要让历史重演!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布置课后作业:作为华夏儿女,你想对曾经的侵略者、清朝的统治者或现在的自己说什么?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亲爱的读者,近期,公众号改变了推送规则,请大家多点文末在看,或者星标“彭文峰会”,否则很可能看不到我们的更新了哦~


统编五上教学叙事:        五年级语文第1-2单元教学叙事汇总|彭文峰会    

抓住文章重点,提取主要信息——统编五上《9猎人海力布》教学叙事

      学会精炼地概括文章——统编五上《10牛郎织女》第一课时教学叙事

学习抓要点复述故事——统编五上《10牛郎织女》第二课时教学叙事

抓要点复述,更进一步——统编五上《11牛郎织女(二)》教学叙事

重新“定义”缩写——统编五上《习作3:缩写故事》教学叙事

悲从何来,因何而“醉”,劝的是谁——统编五上《12古诗三首》教学叙事

强调语感,读出文章韵律——统编五上《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叙事

统编六上教学叙事:

        六年级语文第1-2单元教学叙事汇总|彭文峰会

       写指南,说玩法:体会做斗之乐——六上《竹节人》第一课时教学叙事读故事,讲故事:体会观斗之乐——《竹节人》第二课时教学叙事在阅读过程中习得阅读策略——统编六上《宇宙生命之谜》第一课时教学叙事
在任务驱动中运用阅读策略——统编六上《宇宙生命之谜》第二课时教学叙事统编一至六年级上册课文配乐朗读录音:统编1-6年级上册1-8单元课文朗读录音|彭文峰会原创

统编1-4年级上册部分教学叙事:

小步前进——三上《习作1 猜猜我是谁》教学叙事|彭峰

段落结构——三上《6秋天的雨》教学叙事|彭峰

到学生的问题中去——四上《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叙事|彭峰

 推荐“理由”要具体——统编四上《习作1推荐一个好地方》教学叙事|彭峰
推荐:
2022年秋小学语文教材变动情况汇总
2022年版语文新课标学段目标梳理表
统编1-6年级上册1-8单元课文朗读录音|彭文峰会原创
立体课堂介绍:       立体课堂:1-6年级课文怎么教,为你一篇一篇细说

如何用好统编1-6年级课文,帮助学生学习语文?


课件信息:

尊敬的一、二、三、四、五、六年级语文老师

您好!
如果您需要与教学叙事配套的原创课件,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课件”两个字,您就能看到购买链接。

彭文峰会

2022年9月24日



编辑:小晔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