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秋天,真美——统编一上《秋天》教学录像及叙事|彭峰

江苏彭峰 彭文峰会 2024-03-18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517qvsbyg&width=500&height=375&auto=0

第一课时

溧阳市燕湖小学 彭峰

2017年11月1日,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进秋天。清晨,空气中已有一丝寒意。毕竟,秋天到了。这时候,上《秋天》,蛮合适。

《秋天》,小朋友们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课文。这给课堂带来了期待,同时又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我们,到底要在第一次与课文的亲密接触里,获得些什么呢?

“桔子成熟,表示已经是秋天了。”出示“秋天”,小朋友们认读。“秋天,远远不只有水果成熟了,还要很多水果,许多景色,值得大家看一看呢,想不想看一看?”小屁孩们当然想啊。他们哪里经得起这样“忽悠”啊!

【课堂妙招】教室里音乐响起,图片,一张一张,引来了大家情不自禁地鼓掌,我不怎么拦得住。“嘘——”,在我的友情提醒下,他们稍微静静地欣赏。

“你们看到秋天了吗?你感觉秋天怎么样?”“我感觉秋天很自然。”“我感觉秋天有变化。”

“我感觉秋天很香。”哈哈,这孩子。

我出示:秋天。请他们说。“秋天真香。”“秋天很丰盛。”“秋天很美。”

“是的,秋天的水果飘出了清香,稻谷也散发着香味,秋天丰收了,秋天五彩斑斓,让人看了还想看。我们接着来看秋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秋天。”小朋友们读课题。“以前,我们学的是识字、汉语拼音(出示课文插图),现在我们学的是‘课文’。看一看,比一比,课文与儿歌《家》有什么不同?”小朋友的发现与表达,总是与我们成人有所不同。

【课堂妙招】在引导他们表达之后,我通过课件,把第一自然段用带色方框框了起来。他们认读“自然段”。

我说排在第一的自然段,叫做第一自然段。那么,后面的,依次就是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我示范,标好第一自然段的序号。(课件展示,教师标“1”。小朋友们尝试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

我出示插图,(说到什么,就点击出示相应词:树叶、松鼠、天空、大雁、松鼠、草、白云等。)“图上画了好多好多,那《秋天》这篇课文讲到了哪些事物?打开书,认真听课文,想一想。”

【课堂妙招】我播放自己的课文朗读录音。听完,他们交流,我相机板贴四个词语:天气、树叶、天空、大雁。

“现在,我们来看看天气、树叶、天空、大雁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好吗?”

第1自然段:天气、树叶。

我指名读第1自然段。观察红色标注地方。凡是轻声,拼音上就没有调子。读好“凉了”“黄了”“叶子”三个词语中的轻声。

我指名朗读“天气凉了”。“天气怎样了?天气的气是生字,跟我念。气是什么意思?”他们答不上来。我们看着古文字,理解“气”,开始的时候,大家还以为那是“三”字呢。我告诉他们上面那一横,是指天;下面一横,是指地。中间一横,就是天地之间的空气。

 “一年有四季,每个季节,天气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秋天的天气,变得怎么样?(凉了)你怎么感受到凉了?”他们说:要多穿衣服了……接下来说四季: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夏天来了,天气(热)了。秋天来了,天气(凉)了。冬天来了,天气(冷)了。看来,天气真的有变化。

四个字,可以教得这么好玩。后半句,可以怎样教呢?小朋友们看几篇叶子,说一说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习“一片”“一片片”。

我们玩一个“变身”游戏:一片(一片片);一朵(一朵朵);一朵桂花( 一朵朵桂花);一朵菊花(一朵朵菊花);一群人(一群群人)。

【好课的细节】我出示四张图片,认读四个词语:叶片、肉片、纸片、照片。

“还有什么片?”“药片、圆片、碟片……”我出示图片提醒小朋友们肯德基有好吃的“薯片”。结果小朋友们指出,那是薯条。

啊,头脑发昏了,犯这个错误。懊恼地拍一下头,他们都笑了。

第二自然段:天空、大雁。

   “第2自然段一共几句话?请选择一句练读吧!”我引导小朋友们注意“一会儿”为儿化音,通过示范,请他们读好儿化音。

“细心的同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同样是‘一’,为什么有时候读yī,有时候读yí,有时候读yì呢?你在课文中找到了吗?读一读。”课件出示词语:一(yí)片片一(yì)群一(yí)会儿“一(yī)”字。指名读,请小老师领大家读,齐读。

“这是‘一’字的三同读法。课文的汉字可真有意思呀!它还会变身术呢,我们在读的时候得用上火眼金睛。比谁的眼睛真厉害。小朋友们读含有“一”的句子,要读流利,读好第二句中的“排成个”。看插图,理解“人”字。想象“一”字。学到这里,我们发现天气、树叶、天空、大雁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感受到——“啊!秋天来了!”我指导孩子,读好“啊”这个字。

三个自然段,依次读完了,我请三位小朋友合作朗读全文。“今天我们写一写了和子,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小朋友们发现:“了”显得胖些;显得瘦些。

好吧,这也不错。



第二课时


小朋友们开火车朗读字词,我发现只有“一会儿”这个词,有小朋友不太会读儿化。

《秋天》讲到了哪些事物的变化,他们也能很快讲出。看来,昨天学得不错。

【洞悉儿童心理】“请大家听读课文,待会儿说说,你最喜欢谁的变化?”

小朋友们听读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变化。“我最喜欢天气的变化。”“我最喜欢树叶”……“你们喜欢,肯定是有原因的。你喜欢天气的变化,是因为?”“我喜欢树叶,因为秋天的树叶变成了彩色的世界。”“我喜欢天空,因为我喜欢蓝蓝的天空。”“我喜欢大雁,它能够飞起来。”“我喜欢大雁,它们很漂亮。”“我也喜欢大雁,因为它们飞起来就像一座(架)飞机。”“我也喜欢大雁,因为它们能够摆出各种各样的字。”

“小朋友们,有没有喜欢秋天的天气?”我问。“因为秋天不冷,也不热。”总结得很到位,赞一个。

   “他们的变化,让我们很喜欢。让我们先来看天气、树叶的变化吧。”指明让一位小朋友朗读。

   “天气凉了,你感觉怎么样呢?树叶黄了,你又有怎样的感觉呢?叶子从树上落下来,你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让我们一起欣赏秋天的树叶。”我播放一组图片,前几张,突出树叶之黄,色彩的美,让孩子们惊叹。后几张,突出落下之样子,飘舞的美,让孩子们赞叹。

“你觉得秋天的树叶怎么样?”小朋友们自然会说,树叶是美丽的,漂亮的。他们的表达,很有意思:“我最喜欢树叶落下来,落在绿草上,就像黄黄的雪。”小男生,想象力够厉害。“树叶掉下来了,趴在地上。” “我喜欢树叶,是因为它从树上落下来后,就像给大地铺上了鹅绒毯子。”小女生的想象,是不是挺美的?刚才她一定被画面“震撼”到了。有点好玩。

 “树叶落下来真的很美。有一首儿歌是这样写的,请跟着老师念。”秋风吹,树枝摇,红叶黄叶往下掉。红树叶,黄树叶,片片飞来像蝴蝶。

当小朋友们能够想象树叶黄的美,飘落时的样子,读起来,就会自然而然带着或深或浅的喜欢。而“黄”“落下来”,就会读得轻轻地,缓缓的。那朗读,听起来就很不一样了。接下来,我们背一背。

【课堂妙招】背完之后,我请他们看图学说话,说一说春夏冬三季中,图中景物的变化。

春天到了天气( )了,小草(  )了,(          )。这样的说话练习,基本上我带着大家一起进行的。上节课讲到的“暖和”“热”“冷”等词语,都用到了。有位小朋友说:“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小草绿了,一棵棵小草从泥土里冒出来。”真是不得了。

天空与大雁的变化让人更加喜欢,小朋友们读得投入。然后我出示“天空”图片,让小朋友们欣赏,他们说天空很蓝,我说:“很蓝很蓝,我们可以用那么表示。所以天空那么蓝,可以这样读。”我做了一个示范,再请他们读一读,还不错。接下来,我要请他们在看图说话中,把“那么”一词反复运用。大海那么……那么……;草原……那么……

有时候,学习一个词,让他们不断读不断用就行了。“天空变得真美。你看,大雁来了。小朋友们朗读。

“看着这一群大雁,你想说什么?”“大雁真奇妙,他们一会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大家听了一位小女生的发言,呵呵地笑了。

 “天空和大雁,你们都很喜欢,现在,你们能不能读一读,读出你对它们的喜欢?”要想读出喜欢,自然会强调两个“那么”、“人”字和“一”字。小朋友单独念,还比较好听,但连起来念,就不太好听了,以后得加强齐读的训练。

 “刚才,我们读了两个自然段,我们感受到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的变化,他们的变化,让人觉得很美,很喜欢。看着黑板上四个词语,你能不能背一背?”我们一起来背。

接下来,指导朗读“啊!秋天来了!”这句。一位小女生读得很好。一位小男生学着小女生的声音来读一读,惹得大家笑了。

【好课的细节】感叹号是第一次出现,我指导他们认识,并朗读“感叹号”这个词。我指导孩子们再次朗读第三自然段。

我给孩子们配乐朗读全文。有两位小朋友读得“好厉害”;为孩子们齐读配乐,他们这次读得比刚才好多了。

“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呢?”我给小朋友看组图“秋天的果园”,看完之后,他们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果园。我们一起朗读一首诗歌,并做一做连线题。

秋天/的颜色,高粱说/是红色的,谷子说/是黄色的,豆荚说/是褐色的,

从/山上来的孩子说 :  你们/都错了,秋天/是五颜六色的,不信/你瞧/我的篮子。

最后,我教小朋友们写字。

亲爱的读者,近期,公众号改变了推送规则,请大家多点文末在看,或者星标“彭文峰会”,否则很可能看不到我们的更新了哦~


统编五上教学叙事:        五年级语文第1-2单元教学叙事汇总|彭文峰会    

抓住文章重点,提取主要信息——统编五上《9猎人海力布》教学叙事

      学会精炼地概括文章——统编五上《10牛郎织女》第一课时教学叙事

学习抓要点复述故事——统编五上《10牛郎织女》第二课时教学叙事

抓要点复述,更进一步——统编五上《11牛郎织女(二)》教学叙事

重新“定义”缩写——统编五上《习作3:缩写故事》教学叙事

悲从何来,因何而“醉”,劝的是谁——统编五上《12古诗三首》教学叙事

强调语感,读出文章韵律——统编五上《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叙事

赞其美,叹其毁——统编五上《14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叙事

统编六上教学叙事:

        六年级语文第1-2单元教学叙事汇总|彭文峰会

       写指南,说玩法:体会做斗之乐——六上《竹节人》第一课时教学叙事读故事,讲故事:体会观斗之乐——《竹节人》第二课时教学叙事在阅读过程中习得阅读策略——统编六上《宇宙生命之谜》第一课时教学叙事
在任务驱动中运用阅读策略——统编六上《宇宙生命之谜》第二课时教学叙事统编一至六年级上册课文配乐朗读录音:统编1-6年级上册1-8单元课文朗读录音|彭文峰会原创

统编1-4年级上册部分教学叙事:

段落结构——三上《6秋天的雨》教学叙事|彭峰

到学生的问题中去——四上《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叙事|彭峰

叙事选读|读悟诗味——统编二上《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 望庐山瀑布》教学叙事|彭峰
推荐:
2022年秋小学语文教材变动情况汇总
2022年版语文新课标学段目标梳理表
统编1-6年级上册1-8单元课文朗读录音|彭文峰会原创
立体课堂介绍:       立体课堂:1-6年级课文怎么教,为你一篇一篇细说

如何用好统编1-6年级课文,帮助学生学习语文?


课件信息:

尊敬的一、二、三、四、五、六年级语文老师

您好!
如果您需要与教学叙事配套的原创课件,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课件”两个字,您就能看到购买链接。

彭文峰会

2022年9月24日



编辑:小晔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