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胡鞍钢、鄢一龙:教育发展创造人力资源红利

2017-12-02 胡鞍钢 鄢一龙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点击上方“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关注我们  ↑

原文载:当代贵州,2017年第43期

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鄢一龙: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国情研究院副研究员


中国正在加快从世界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世界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从世界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迈进。



教育是经济发展、国家繁荣的最好途径,尤其是对世界人口大国而言,它还是成为世界强国的基本条件。

中国最丰富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中国最优先的发展战略就是大力开发和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不断强化教育投资,提高每个人的人力资本水平,那么乘上十几亿人口,就会形成巨大的总人力资本的优势,就成为中国最具竞争的优势。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教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的黄金时期,中国正在加快从世界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世界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从世界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迈进。

教育作为一项服务,具有比较复杂的经济属性。根据终身教育体系中各级各类教育服务在消费中的非竞争性程度以及排他性程度,可以将各种教育服务分为六种情形: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共有财产、专利物品、俱乐部物品和私人产品。

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共有财产三类教育由于不具有排他性,会造成市场失灵,由于受教育和使用人数众多,边际成本低,具有较强的公共产品属性,应当由政府支付费用,承担其相应的成本。非排他性程度较高使用边际成本低的物品,主要由公共部门提供资金,但也不一定由政府自己生产或供给,由公共机构和非公共机构竞争。

对义务教育而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义务教育具有三个基本性质:一是公益性,就是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二是统一性,就是在全国范围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三是义务性,就是让适龄儿童、少年和青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

政府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率先实行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应该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如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构想者和引导者,为人民提供各种公共服务的服务者,发展和完善教育市场的规则制定者和监督者,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的领导者;但另一方面,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和非正规、非正式教育、各种培训等领域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不是排斥、抑制市场的作用。随着人力资本投资私人回报率越来越明显,市场的作用就会越来越大。应该根据不同教育产品的经济学属性,创新中国特色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以及教育融资和教育产品供给机制。

此外,继续教育成为面向学校之后的成人教育活动,成为一国教育现代化和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包括成人学历教育,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追加教育,在中国还有特定的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包括对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中青年干部、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

教育对发展具有巨大的收益。各国之所以在采用技术的程度上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存在着差距,主要原因是教育水平有差别。一国人口中适龄人口受教育越多,掌握新技术知识就越容易。开发人力资源是各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经验。长期重视对其人民提供教育的国家,今天都成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量的方面可以说是遥遥领先,而在10年前,中国高等教育规模还远不如印度。10年后,中国超过了日本,甚至超过了美国,居世界首位。

由此可见,教育兴、人力资本兴,而后才有经济兴、国力兴。后发国家一般都通过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本先导的模式,优先在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本积累上缩小同先行国家的差距,进而再缩小在经济上同先行国家的差距,最终实现对先行国家的经济追赶。

教育发展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人力资源红利期,人力资源红利对人口红利起到了替代的作用,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来源。教育大发展的中国,正在获得大规模的人力资源红利,这在未来不仅可以有效地抵消人口红利不断减少的负面影响,而且还可以保持人力资本总量的持续增加,从而支撑整个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高增长。


更多阅读

胡鞍钢:河南正在形成新的经济高地

聚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动东北亚发展新格局

中国梦,14亿人民之梦

胡鞍钢、杨竺松:黄金时代的黄金领导力

研究回眸|十八年前看中国: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

聚焦|胡鞍钢做客“真人图书馆”畅谈“如何认识当代中国”

12月2日活动|国家能力与现代化强国建设专题读书研讨会

聚焦丨中国越强大,世界越受益——胡鞍钢为北师大师生作学习十九大报告专题讲座

中国进入知识发展新时代——胡鞍钢教授在『2017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上的演讲

胡鞍钢、鄢一龙:中国未来走向

胡鞍钢:中国发展实践已超越“洋本本” 马克思主义是真法宝

胡鞍钢:如何“为人民留点文”

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否创造另一个人口红利?

胡鞍钢、程文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显著特征

聚焦|胡鞍钢做客清华大学『荷声讲坛』主讲“中国进入新时代”

聚焦|2050中国伟大梦想研讨会暨《2050中国》新书交流活动成功举行

聚焦|清华大学『国情讲坛』第一讲 ——王绍光《国家认同与核心价值的塑造:中西比较》

王绍光:国家强制能力的基础是暴力,但它也是减少暴力的必要条件

鄢一龙: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

聚焦|王绍光教授做客中信大讲堂:政体思维vs.政道思维

出访|胡鞍钢接受日经亚洲评论采访谈中美关系

周绍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六大事实依据

胡鞍钢 杨竺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比较优势

【国情讲坛】第一讲|王绍光:《国家认同与核心价值的塑造:中西比较》

重磅|胡鞍钢做客日本国会议员会馆介绍中共十九大精神及有关研究成果

聚焦|认识中国:彼得·诺兰教授与胡鞍钢教授对谈

出访|胡鞍钢会见日本生态协会会长池谷奉文

胡鞍钢:创新中国特色强国大战略

胡鞍钢:“两个阶段”战略关键词是“全面建设”

书评|“知识与决策权”研究议题及其拓展:评《目标治理》

王亚华:决胜新时代的脱贫攻坚收官战

胡鞍钢、王洪川:中国伟大实践让西方预言破产

聚焦|胡鞍钢为国家体育总局作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讲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