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荐|《中国道路辩证法》: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新尝试

2017-12-14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点击上方“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关注我们  ↑

原文载《厦门日报》2017.12.3,文/蔡佳伍


据报道,美国白宫办公厅主任约翰·凯利当地时间10月30日接受福克斯新闻网采访时说,“中国是一个强国……中国的政府体系看来适用于服务中国人民”。而美国《时代》周刊则走得更远,11月13日一期刊发美国欧亚集团总裁伊恩·布雷默的文章《中国经济是如何做好赢得未来的准备的》称,如今,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已经更为完善,甚至可能比美国的制度更具可持续性。

面对中国全面崛起的事实,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从不得不正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到不得不正视中国制度的客观优势。因此,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我们更应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如何用中国语言讲好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命题,鄢一龙的《中国道路辩证法》,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




“通三统”连接新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鄢一龙提到,北大学者韩毓海将《春秋》大一统、“通三统”之说称为儒家的大道与历史辩证法。但奇怪的是,他没有提到著名的甘阳“通三统”主张。

《中国道路辩证法》主题是中国社会主义的“通三统”,而这“三统”就是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三个三十年,“通三统”以开新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求大道、筹谋新命,是为了我们走好新的三十年。本书探讨的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四个三十年,这与中国共产党的四个三十年基本上是重叠的。

鄢一龙提出,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是前无古人的探索,是充满激流险滩、充满不确定性的伟大长征,这一探索已经经历了三个三十年。第一个三十年的革命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1919年至1948年),第二个三十年的建设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基础(1949年至1978年),第三个三十年使13亿中国人富了起来,也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1979年至2008年),目前中国正在迈进新的三十年,中国又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上,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的三十年是“长的三十年”,可能持续到2050年。这新的三十年,也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在《通三统》一书中,甘阳提出了新时代的“通三统”问题,强调孔夫子的传统(中国数千年形成的文明传统),毛泽东的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以来,毛泽东时代所形成的传统),邓小平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传统,大致是以“市场”为中心延伸出来的),是同一个中国历史文明连续统;套用从前中国公羊学的一个说法,就是要达成新时代的“通三统”。如果把鄢一龙的中国社会主义“通三统”,放到甘阳所提的“春秋大一统”的中国历史文明连续统的大背景下来考察,恐怕会更为透彻。


六对辩证法“通三统”开“新统”

为处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之间的关系,鄢一龙提出中国道路六对辩证法作为基本变量,来阐释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四个三十年之间内在的对立统一关系。

回顾三个三十年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鄢一龙提出,中国道路规律可以简明概括为以下六条辩证法:“知行统一”定律,即实践的知行辩证法;群众路线定律,即人民主体性与党的领导的辩证法;中道型矛盾律,即斗争与团结的辩证法;融合经济定律,即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辩证法;驾驭资本定律,即市场经济与人民民主专政的辩证法;自主性开放定律,即自主与开放的辩证法。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潘维认为,这六对辩证法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原理”。以六对辩证法通中国道路“三统”(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开“新统”(新三十年),抓住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变量。

鄢一龙认为,四个三十年的探索,都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所要处理的一组共同命题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答卷。第一,认识论命题;第二,领导力量与依靠力量的命题;第三,斗争与团结的命题;第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命题;第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命题;第六,中国与世界命题。在这一时间划分的基础上,鄢一龙进一步提出了“探求中国道路六组辩证法树立根本,贯通社会主义四个三十年筹谋新命”的命题。


“一体三用”构建中国话语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与此相对应,加速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提上了议事日程。

如何构建中国话语体系,鄢一龙提出“一体三用”的方法论应以中国实践为体,以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西方人文社会科学三种思想为用,创新中国话语体系,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推动“一体三用”的中国学派形成。

实事求是是我们的法宝。建设、改革、开放靠它,理论创新也要靠这个法宝。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孔丹认为,《中国道路辩证法》的理论和概念创新,是从马克思主义出发的再创造,例如书中提出的实践知行统一论、群众路线民主、总体阶级等概念,就是基于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群众路线与人民中心的概念而形成的,是“实践进一步,理论长一寸”。本书也融贯了不同学科的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论述放在一个全球普遍意义的框架下来解读,从而超越了中国特殊论。总结中国道路的辩证法,也为世界其他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式的解决方案。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话语体系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贯穿全书的中道辩证法,就是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会通传统的中道学说提出来的,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充分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本书提出的“总体阶级”、“融合经济”、“驾驭资本”等,都有不少创见。




《中国道路辩证法——社会主义探索四个三十年》

鄢一龙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 年8月

  本书是中国学派新一代学者代表之一,也是中国理论创新、中国话语体系创新的倡导者、实践者鄢一龙历时多年潜心研作的最新作品。




《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

鄢一龙 白钢 章永乐 欧树军 何建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年2月

  本书高扬社会主义理念,直面“中国问题”,以贯通中西、跨学科的学术视野,从文明、政治、社会、基层、经济各方面分析了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治理的优势与问题。


更多阅读

胡鞍钢:“中国崩溃论”就是个国际笑话

孟庆国:线上线下融合是政务服务创新发展方向

『国情讲坛』第三讲|白钢:《不易、变易、简易:从中国传统看中国学派》

胡鞍钢:中国新时代与习近平强国战略

关于消费,那些不得不说的理 ——“向往美好生活引导消费预期”系列报道(上)

关于消费,那些不得不说的事 ——“向往美好生活引导消费预期”系列报道(中)

关于消费,那些不得不说的道 ——“向往美好生活引导消费预期”系列报道(下)

聚焦|名校专家聚首清华,热议国家能力与现代化强国建设

研究|邓小平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与长期红利

聚焦丨胡鞍钢做客“大师微沙龙”畅谈中国国情研究之路

胡鞍钢、唐啸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聚焦|过勇教授参加中国共产党和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在专题会议上发言

学术沙龙|梁平汉教授:实验经济学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

人民日报理论版刊发胡鞍钢、杨竺松合作文章: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道路的中国启示

胡鞍钢、鄢一龙:教育发展创造人力资源红利

胡鞍钢:河南正在形成新的经济高地

聚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动东北亚发展新格局

中国梦,14亿人民之梦

胡鞍钢、杨竺松:黄金时代的黄金领导力

研究回眸|十八年前看中国: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

聚焦|胡鞍钢做客“真人图书馆”畅谈“如何认识当代中国”

聚焦丨中国越强大,世界越受益——胡鞍钢为北师大师生作学习十九大报告专题讲座

中国进入知识发展新时代——胡鞍钢教授在『2017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上的演讲

胡鞍钢、鄢一龙:中国未来走向

胡鞍钢:中国发展实践已超越“洋本本” 马克思主义是真法宝

胡鞍钢:如何“为人民留点文”

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否创造另一个人口红利?

胡鞍钢、程文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显著特征

聚焦|胡鞍钢做客清华大学『荷声讲坛』主讲“中国进入新时代”

聚焦|2050中国伟大梦想研讨会暨《2050中国》新书交流活动成功举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