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训练(杜课767期)
全文共 1673 字,阅读大约需要 6 分钟
视角:怎样对事物一目了然
黄牧宇问
如果看问题的视角只从自己出发,我们看到的世界就会过于局限。而多元视角能带来以前不曾意识到的新发现,更能帮我们更快速更清晰的解决问题。《多样性红利》的作者佩奇则说:“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存在一个能让答案一目了然、脱颖而出的视角。”本文介绍了以下多元视角:
第一,上帝视角:成为自己生活与生命的一个旁观者或俯瞰者,更容易让我们感到释然和超脱。第二:宇宙视角:打破个人的疆界,拥有更广博的胸怀和宽阔的视野,这将带来彻底的宁静感以及越来越少的控制欲。第三,时间线外的视角:让自己退后一步,离开正在进行的一切,站在时间线的后面感受现实。第四:站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视角:从此时此刻的纠结中抽离,站到更远的地方回望,被情绪掩盖的真实则可能浮现。第五,临终视角:设想每天都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能帮助我们看清内心真实的渴望。
多元视角的训练需要哪些基础素养呢?是否对于任何一个问题,都存在一个能让答案一目了然的视角呢?
人的视角与日常训练
杜骏飞
佩奇的观点,我同意一半。的确,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存在一个能脱颖而出的视角;然而,要让答案一目了然,却并非轻而易举。
我曾在“夜谈王国维”(杜课559期)里写道:第一境,是人困于空间,所谓高楼千尺,天涯万里,无非是遥不可及,甚或遥不可望而已。第二境,是人困于时间,衣带渐宽,无非是年深日久,终至憔悴。第三境,是人觉悟于异时空——非此时此地,非一时一地,越何时何地。
这里所说,是人生境界一层比一层高远,原因无他,是要心智逐步摆脱时间与空间的束缚。人是由时间规定的,因此,能让思想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中自由穿梭,非常重要,自然,它非常难,但我仍然要说,不能跨越当时的人,不可能有真正的智性。我们常说,有的人有大历史的眼光,有的人超越了自己的时代,有的人能瞻前顾后,都是这个道理。
人也是由空间标记着的,因此,这个空间不仅仅是身处的物理位置,亦包括他与其他人之间相对的社会位置,一个人能让自己的思考超越身份、超越关系、超越立足点,他就可能超越利益、超越本位,从而成为一个避免一孔之见的人。罗尔斯的《正义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无知之幕(veil of ignorance)理论”,是说在人们商量给予一个社会或一个组织里的不同角色的成员的正当对待时,最理想的方式是把大家聚集到一个幕布下,约定好每一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将会在走出这个幕布后将在社会/组织里处于什么样的角色,然后大家讨论针对某一个角色大家应该如何对待他。无知之幕的用处是,人不会因为自己的既得利益而给出不公正的意见。当然,超越空间的人,比身处无知之幕下更略高一筹,因为无知之幕是要假设自己不自知身份从而明智,而我这里说的超空间意识,却是要在明知自己身份时能超越之。前者是蒙目所为,后者却需要推己及人、视人如己。
我在“宁在花园喝露水,不在丛林披兽皮”(杜课729期)里还设计了几个思想练习题,来帮各位逐步建立更好的应激反应。其中,“将心比心”是假设自己处在对方位置上以作裁判,我以为这种训练的好处是,能时时提醒自己,自己每一起念,都能想到就在身边,有人恰与自己观念相左,且亦不无道理。“利益无涉”是要人假设自己处在非己、非彼的状态,秉持第三者立场做裁判。这种超然视角需要你有一定的想象力,还需要自己有自我放空的能力,其难度类似于在打针时自我暗示,那只疼痛的手臂不是自己的。“时空相异”是要你假设跟有破坏力的对方隔着异时空的玻璃,学着抱元守一,内心不受毁坏,情绪不受干扰,拥有静心为净的基本能力。这些路径,都属于多元视角的训练。
自我训练的时间长了,就形成了非人、非我、非今、非昔的思考习惯。譬如在一间茶馆里,你会感觉,你是在和朋友谈心,也是在和自己对话,更是在和时间之河中自觉地徜徉。又譬如在一间会议室里,你会感觉,你是自己,也是同事,也是与你争执的那人,也是会议主持。同一个议题,你能自我而观,也能自人而观,能自群体而观,也能非群体而观,由此可化身为无数人,由无数人视角而见,因无数人商量而明见。自然,这等努力在思维中是很艰涩的,往常是自己一言而决,训练时,却要加入辩驳的视野,然后再加入旁观的视野,然后再加入裁判的视野,然后再加入既往和未来的视野,然后再加入恒久不变的视野,如此等等,皆堪称是纷繁杂沓之思考训练。初练时,不妨先选择一两人入神,既而选择三四角色观照,既而选择十数种意见博弈,以此类推,逐步逼近全景思维模式。
一旦你能跨越时空而观察,你便时常有脱颖而出的视角;然而,只有当你能轻易化身为无数人及任一人而观察,才会让事物的答案召之即来,心智中往往有一目了然之优越感,此时,全知全能般的全息视角才会隐约浮现。
欢迎读者朋友们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移步“讯飞有声”,听杜老师讲杜课
往期推荐
人物: 最后一个士大夫|三十周年忌日读沈从文|如果自由有回声——殷海光
关注:那一场行尸走肉的故事|二更事件的11个问题|王菊现象学
鸣谢: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罗嘉珍
责编|江珊 王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