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骏飞丨考研三问(杜课411期)
编前语
一年一度的考研刚刚落下帷幕,今年的考研党也许还在忐忑中等待结果,而又有一群人即将开始属于他们的征程。本期杜课,让我们来听听杜老师聊考研那些事儿。
点击收听
考研三问
(谈话实录)
Q1
小王同学:
考研的人越来越多,但其实每年考研的录取名额就那么几个,您怎么看待这种很多人去竞争考研的现象?
杜骏飞:
考研的人越来越多,它的背后其实是有一种时代的压力的。这个时代的压力就是,在本科毕业生当中,如果想找到像样的工作,现在不如一个研究生机会更多一些,这是其一。
其二,现在的大学生,心智发展不如从前那么成熟,所以很多人在大学毕业的时候还有点茫然、不自信,所以他们会需要一个缓冲期,通过读研来确立自己人生的志业。
当然我认为还有一个意在不言中的原因,那就是中国的本科教育大部分都不理想,没有足以使一个学生能够坦然面对未来的竞争。不管是在技艺上,还是在通识上面,我们做的都不够好。中国过去的二三十年间,高等教育突飞猛进,规模不断扩张,但是它有不少泡沫。
所以在这种时代的压力下,很多本科毕业生会愿意有一次深造的机会,这样至少能多拿一点砝码。
与此同时,我们在企业界也会发现,优秀的企业越来越多,对优秀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中国整个经济结构的转型,我想这种趋势会越来越加深:业界根本不缺人才,只缺优秀人才。
而我们的大学本科教育给业界贡献了多少优秀人才呢?我不知道。但我个人评估比较悲观。
这就要回溯我们大学教育的体系和观念了,这其中有很多弊病,哪怕是在一流大学,也有自己的问题。
统观全国,有很多专业的建设其实是仓促上阵的,并没有优秀的教师资源,也没有足够好的、优化的课程体系,并且缺少实践和训练,更不要说通识培养了。所以大部分毕业生在毕业的时候,其实手中是空空如也的。当然,有的学校排名比较高,资源比较充沛,学风和声望比较好,它的教学有可能会比别的学校稍好一些。
但是我们得承认一件事,在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高等教育比较先进的地区,大学教育是非常严格的。他们的大学生修的课没有我们多,但是教学质量却很高,这足以保证他们的毕业生拥有足够好的通识基础。所以他们在应对职业培养的时候,会很容易上手,同时也会走得更远。
而我们的大学,很多同学没有在本科得到足够的专业培养。与此同时,通识又不够好。这样,这两重缺陷就会导致学生在离开大学校园的时候会感到非常恐慌,对自己感到恐慌,对社会感到恐慌,对企业是否能录用他也感到恐慌。
今天,中国不断有阶层向上攀登的浪潮,所有的毕业生都会对自己的未来有足够高的期许。这个期许如果大于他自己的能力,他更会寻求外力来让自己拥有更好的竞争力。
他永远会追求那个他攀登不上的阶梯,这样也使得他倾向于能够有额外的训练,有一段时期可以用来喘息,然后会希望自己能得到更好的文凭和职业培养,所以才会有更多的人涌向研究生培养、研究生教育。
所以,这其实是由教育产业飞快的、泡沫化的演进带来的,也是社会竞争、经济结构调整形成的反差所带来的。
Q2
小胡同学:
老师,在研究生录取的时候,推免的名额越来越多,留给考研同学的机会就越来越少,您怎样看待这种录取政策?
杜骏飞:
教育其实也是一个行业,它总是希望自己的产品——学生足够优秀。如果考生的平均线低于本校的平均线,学校会有失落感。它肯定会希望,与其考生不如本校,我们还不如让自己本校的学生多一点深造的机会,这是一个客观的现实,这是其一。
其二,我刚才说过了,有些学生来考研,并不是因为他对学术有多少憧憬或者他有多少优秀的才能,很多人是因为前面所说的那些压力。他是因为不够好,才来考研的。那么你就可以想见,在考研的大军当中,一定有很多人低于我们的期望值。
从教育部开始,层层向下考核,其中有一个数据,就是要考核你自己招的研究生当中有多少优秀生,按照从前的说法有多少“985”、“211”。这是教育部考评的一个指标,也是学科排名当中的一个指标,特别是研究生培养当中的一个竞争指标。在这样一种宏观背景下,每个学校都希望自己招的学生既优秀同时又来自名校。
我想这一切都是在意料之中,一方面学校有学校的苦衷,另一方面学校有竞争环境的局限性。
但是即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做一些微观的调整。
比如说,我们以往会用开夏令营的方式来甄选考生,这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很多考生能够在这种比较系统的观察和全面的衡量当中脱颖而出的,而不是仅凭书本知识。这也能够使我们撇开门户之见,尽可能多的去找那些杰出人才。
一般来说,保研制度还是比较公平的,一个学生考的好,学术水准会比较好一些。但是现在有很多硕士教育是专业硕士培养,所以目前保研的规则当中也有一些bug,那就是你用什么方式来考核这个学生将来在职业的养成过程当中会具有远大前途呢?我们在学分当中看不到这一点。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bug。但是怎么去修补它,教育界还在探索。
Q3
小王同学:
所以有些人选择了二战、甚至三战,但是这又是一件很花费时间的事情,您对这种现象怎么看?
杜骏飞:
二战、三战不能作为一个衡量标准,我们不能说二战、三战就不如一战。确实有一些考研的学生第一年没有经验、没有全力以赴,所以他在第二次、第三次来考试的时候可能会比以前更加能够展现自己的全部才华。不管怎么样,一件事总能熟能生巧对吧?特别是当他第二次、第三次考的时候,可能非常专心,会比别人分数更高一些,因为他花了时间。所以我想大家多考一两次,机会会更多一些。
但问题不在于考试本身,而是在于:如果是一个平庸的考生,他通过二战、三战、四战、甚至五战考上了一个学校,他是满意了,但是学校未必满意。也就是说他是通过艰苦的努力,超出常人的训练,才达到了及格线。
所以我们对这件事的心情是很矛盾的。一方面,我们希望有更多优秀的考生,在一次失手没考好之后能够继续求学,另一方面,我们又希望没有足够素养的人不要来考。
当然我也要顺便说一下,与这个话题相关的是先就业后深造的话题。我们现在研究生的招生培养体系其实面临着很大的改革的空间。
在西方,专业硕士的培养并不主要面向大学本科毕业生、应届毕业生,而是面向职业人士。所以我们通常会鼓励一个学生在工作几年之后来考专业硕士。到那个时候,你已经有一些专业能力、专业意识,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而且能拿出一些自己的业绩给招生组看。那么,这个时候,招生培养部门它就能识别你是不是能成为一个好的专业硕士,对考生也比较公平。
但是现在,我们国家很多大学在这个方面的制度供给不足,还没有真正走出这一步。这一方面是因为教育管理部门不懂行,同时也是因为教育部想努力地纾解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
如果是把几十万考生,几百万考生推向社会,让他们工作几年再来考。这就意味着在未来的几年,就业压力空前增大。所以没有人有勇气走出政策改革这一步。
很多来考研的学生并没有想清楚自己要不要学习新闻传播,他就来考了。很多企业、事业单位也没有能力把自己的优秀员工送来读硕士,国家也没有为此得到了更多优秀的、有专业素养的人才。最后大家得到的只是一批统计数字。比如说本科的就业升学率维持一个高水准,一所大学招了更多的研究生,然后也把就业的压力降到最低,如此等等。这些其实还是泡沫。
如果国家要想强大,可不能有这种犬儒思想,不能因循守旧,应该尽快地改革体制,能够让我们的本科学生得到更好的培养;在他本科之后能够有职业的训练;在职业训练不足的情况下,如果有坚定的志业信念,有机会回到大学作MA 专硕学习。在经过这样一番流程之后,再把人才推到社会上,这样才是一个健康向上的过程,这个国家的人才体系才能良性地运转。
【通知】杜课小助手之前出现了一些异常,导致很多粉丝未能及时进群,现在异常已修复。请想进群的粉丝重新扫码添加小助手。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精选
人物:阿米尔·汗的完美人生|丁龙的馈赠与追问|吴清友逝去,留下这九句话|鲁迅先生 |怀高华
视频:杜课导言|孤独|新闻理想|父母与子女|大学规划|校园霸凌|变形
文字:感恩节|为师三十年 |我们终将成为娱乐本身|流量不能移,十万+不能屈 |如何在金庸小说里过节?|见字不会如面 | 杜骏飞丨十八愿
关注:虐童事件:五个基本问题|当“剁手”成为命运|“江歌案”评论指南|暗黑的红黄蓝|“红黄蓝”事件:课后问答|谁来救慈善?
元能力养成:敬畏|反思|宽容|美|钝感|坚毅|遗忘 |利他| 运动|乐群| 悲悯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缪佳林
责编|胡园 王静颖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