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十周年忌日读沈从文(杜课536期)

杜骏飞等 杜课 2019-04-29

目录

1、杜骏飞:三十周年忌日读沈从文

2、师生对话

3、人物生平


序:三十年前的今天,一九八八年五月十日下午,沈从文先生去世。



三十周年忌日读沈从文 

杜骏飞


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但诗人他自己却老去了。 

——-沈从文《沈从文家书》


杜骏飞读记:


与诗相比,诗人是不重要的,何况,老了也还是诗人。与诗相比,诗中人是超验的,一旦登临文字,便即永恒。

 


不安于当前事务,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                                                

 ——-沈从文《从文自传》


杜骏飞读记:


沈先生此语,写的不很清楚。按我理解,是说:世上的观念,都很是可疑,只有生活,才大致可信;俗务,于心头不系,成例,于信念不许,唯有理想,值得沉迷。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湘行散记》


杜骏飞读记:


文字虽好,犹嫌不深。要知人生真爱,与桥、于云、于酒无关;又但凡得遇真人,什么年龄都是最好年龄,如是为爱。

 


征服自己的一切弱点,正是一个人伟大的起始。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

——沈从文《湘行散记》


杜骏飞读记:


希腊虽然古老,却洋溢着比现世更典范的现代精神。希腊人赞许坚强的体魄,推崇独立的精神,爱自由,爱生活,讴歌人性,喜欢音乐、诗歌、舞蹈、戏剧、哲学,如此等一切简单又无用的东西。沈从文在他幻想的神庙里,发现着自我;且发现了只有依他本人的心念,才能真正理解他心中的自我。



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 

 ——-沈从文《致张兆和情书》


杜骏飞读记:


意象幽玄甚美。大约,每个人的人生,也就是匆匆走过一座桥吧。只是,桥上有没有绿叶红花,桥下有什么流水人家,人各不同而已。



我就是个不想明白道理却永远为现象所倾心的人。我看一切,却并不把那个社会价值搀加进去,估定我的爱憎。我不愿向价钱上的多少来为百物作一个好坏批评,却愿意考察它在我官觉上使我愉快不愉快的分量。

 ——-沈从文《从文自传》


杜骏飞读记:


凡感性主义者,皆有更真切入微的人生。更爱,更痛,更着相,自然,也更生动。



聪明人要理想生活,愚蠢人要习惯生活。聪明人以为目前并不完全好,一切应比目前更好,且竭力追求那个理想。愚蠢人对习惯完全满意,安于习惯,保护习惯。

——-沈从文《时间》


杜骏飞读记:


他说的,不是指聪明人,是有梦想的艺术家。梦想家永远忧烦,永远不安,又永远有期盼。

 


为什么要挣扎?倘若那正是我要到的去处,用不着使力挣扎的。我一定放弃任何抵抗愿望。一直向下沉。不管它是带咸味的海水,还是带苦味的人生,我要沉到底为止。这才像是生活,是生命。

——-沈从文《水云》


杜骏飞读记:


顺应,其实也算是人生的因应:他只是经由随波逐流的放弃,再有全身心的沉浸,让自我松弛下来,以葆灵魂里的不惊不惧,一如沈从文自己。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的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的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沈从文谈《边城》


杜骏飞读记:


这世界有多少小城,一座小城里,又有多少不悖乎人性的人?茫茫世界,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加起来如恒河沙数,那就是你偶一留驻,便阅尽人间无数。桃源上行,玉弓下行,往往白云苍狗,难免尽失痕迹。只有人类的朴素感情,起自天地启,终于天地合,如山海之大悲大喜,如宇宙之无边无际,又岂是因爱而已。

 


师生对话


Q1:杜老师您好,今天是沈从文先生逝世30周年,沈从文先生曾这样叙述自己的文学创作的主旨“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如何看待沈从文先生的这一句话?


杜骏飞:


那一代文艺家钟情的人生形式,便是希腊精神。可惜,近世以来,所谓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云云,迄今还只是文学梦想而已。



Q2: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边城》是一代名作,被无数读者所喜爱。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文学创作也趋于快餐化,当“挖掘大IP”成为一种口号,我们如何再去寻求纯净美学的文学作品呢?还是说文学的商业化本就是是一种不可遏制的趋势?


杜骏飞:


谈沈从文还是限于文学为好吧,谈什么IP挖掘,殊不文学,又难免商人之唾余。让地产商攀附沈从文,已然是错了,何况是攀附“纯净”。一定要开发什么文化小城,便需有三分智慧、七分谦卑、十分文艺,外加十二分虔诚才好。

 


Q3:正是因为《边城》一书的成功,让凤凰古城变成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而近几年来凤凰古城则因宰客以及门票收费等事件频频惹出风波,不仅仅是凤凰,古镇商业化,民俗小镇泛滥化成为一种平常的现象,这种为了保留田园而驱逐田园的矛盾说明了什么?又该如何去逆转?


杜骏飞:


不说明什么,那个童话之地,生逢一个俗不可耐的时代,如此而已。读者不用烦忧,且等在时间里。

 


Q4:沈从文先生在1949年之后不再从事文学创作,转而研究历史文物方面,并撰写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传统文化学术专著,对此您有什么样的看法?


杜骏飞:


我又能有什么看法呢?先生晚年所作,于学术不无贡献,于文学只是苟活避世。“邦无道,危行言孙。”战战栗栗者,先生是自黔其面而已,能不痛惜!

 


Q5:当我们在纪念一些名人时,总是不免的要提起他们身上的一些绯闻,而不是他们的成就及作品本身,沈先生的绯闻在今天又被重谈,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杜骏飞: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意绯闻者只见得绯闻。文学话题至大,沈先生亦成古人,便有些情感往事,尊重便了,还论什么绯闻。



人物生平


沈从文(1902年—1988年),原名沈岳焕,湘西凤凰县人。凤凰城墙外绕城而过的清澈河流,是他儿时的乐园,给予他无穷的享受。他与小伙伴在这里游水嬉戏,也常常在河滩上看见被处决犯人的尸体。这美与野蛮的奇异组合,都对沈从文后来的创作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沈从文十五岁当兵,五年行伍生涯,大部分时间辗转于湘西沅水流域。河水不但滋养了两岸的生命,也滋育了沈从文的性情。所以,他的小说、散文,大都与水有关。可以说,对水的生命体验,培养了沈从文特殊的审美心理,转化成他小说优美的诗意。

 

1922年,沈从文脱下军装,来到北京,他渴望上大学,可是仅受过小学教育,又没有半点经济来源的他,最终只能在北京大学旁听,后来一边在香山慈幼院打工,一边勤奋写作。在他生活最绝望的时候,曾写信给郁达夫求助。郁达夫登门看望了这位衣衫褴褛的湘西青年,慷慨解囊,并写下激愤的《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

 

1924年,沈从文迎来命运的转机,他的作品陆续在《晨报》《语丝》《晨报副刊》《现代评论》上发表。四年以后,当他迁居上海,与丁玲、胡也频一起创办《红黑》杂志时,已是一位小有名气的青年作家了。随着创作的渐入佳境地,他在社会上也渐渐有了令人羡慕的地位。

 

1930年后沈从文赴青岛大学执教,创作作品多了起来。沈从文读过两年私塾,正规教育仅是小学,他的知识和智慧更多是自然和人生这部大书给他的。到抗战前,沈从文出版了20多个作品集,有《石子船》、《虎雏》、《月下小景》、《八骏图》等。

 

1930年7月张兆和沈从文在胡适的办公室第一次见面,刚见面时,胡校长大夸沈从文是天才,是中国小说家中最有希望的。张兆和却不以为然,沈从文对张兆和的爱恋来得默然,却是一发不可收拾,写给她的情书一封接一封,延绵不绝地表达着心中的倾慕。在1931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以做张兆和的奴隶为已任。他说,多数人愿意仆伏在君王的脚下做奴隶,但他只愿做张兆和的奴隶。最终打动了张兆和,于1933年9月9日在北京中央公园成婚。

 

新婚不久,因母亲病危,沈从文回故乡凤凰探望。他在船舱里给远在北平的张兆和写信说:“我离开北平时还计划每天用半个日子写信,用半个日子写文章,谁知到了这小船上却只想为你写信,别的事全不能做”。

 

1934年沈从文完成小说《边城》,《边城》是沈从文“牧歌”式小说的代表,也是他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历次政治运动打击着沈从文,使他陷入了迷狂状态,他不断念叨着“回湘西去,我要回湘西去”,张兆和无言地面对此情此景,眼泪禁不住滚滚而下。后来,在妻子悉心的照料和药物治疗下,沈从文渐渐恢复了健康,他和妻子坚强地度过了艰辛清贫的岁月。

 

可以这么说,一般人眼里的是“前半生”的沈从文,而与古代服饰有关的是“后半生”的沈从文。他后半生几乎不再从事文学创作,转而选择进行文物研究。《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这本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萌发的。沈从文对《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说明稿校样进行了多次修改。从1964年初开始,前后不到八个月时间,样稿完成,本来以为1964年冬天就可以出版。然而由于当时已经初见后来动荡的影子,对于文化出版尤其涉及这种古代部分的,自然被耽搁下来了。1981年,历时15年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著终于出版。

 

1988年5月10日下午,沈从文心脏病复发,抢救无效去世。

 

从作品到理论,沈从文完成了他的湘西系列,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以及与它的对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性结构的合成,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和健康和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他的全部创作要负载的内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搜狗百科、知乎)




欢迎读者朋友们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与我们分享您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悟。您也可以提出对《杜课》的建议和意见,我们会认真听取并改进。我们期待和相信,有了您的参与,《杜课》才能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前进。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精选


人物:亚妮的选择如果自由有回声——殷海光丁龙的馈赠与追问怀高华柏格理的故事平生不识孙明经


视频杜课导言孤独新闻理想父母与子女大学规划校园霸凌变形狗年,我要祝你什么呢?

文字:柏拉图的洞穴霸王道十八愿|夜航记一个教师的基本修养如何得证清净?从何处启航,向何处驶去?我们的网民

关注质疑什么,不疑什么?米脂凶杀案:八个思考题鸿茅危机社会是如何堕落的?看那些“灵魂的丧尸”!耿直的招聘


音频:一诚天下动青春考研三问 |“满大街都是圣人”弱者才喜欢赞美,强者只感恩批评


元能力养成:敬畏反思宽容钝感坚毅遗忘 利他 运动乐群 悲悯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韩雪

责编|胡园 王静颖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