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正确地讨论一个问题?(杜课794期)

杜骏飞等 杜课 2019-08-21

全文共  3950  字,阅读大约需要  14  分钟

编者按:昨天杜课的讨论课上,关于“是否要和快递员说谢谢?”的话题,杜课抛出了几个问题:为何这一礼貌行为未能为社会成员一致承认呢?当人们激烈争论是否要给快递员“谢谢”时,他们是在争论什么?今天,让我们来看看老师的回答和读者朋友们的讨论吧。


目录

1、杜骏飞:如何正确地讨论一个问题?

2、关于“对外卖员说谢谢”的读者讨论


杜骏飞:如何正确地讨论一个问题?


首先,谢谢杜课的读者们对上一个话题的参与,谢谢大家的真知灼见,也谢谢各位的坦诚和认真。


其次,我想说,讨论这个“对外卖员说谢谢”的问题,像讨论所有问题一样,我们要学会“定义”问题中的概念、判断和情境,然后通过类型化分析逼近全景观察,然后再试着聚焦某一主题作出客观判断。


“对外卖员说谢谢”这个问题,由几个子问题建构了一个问题域:


1、我们所讨论的(对外卖员所说的)“谢谢”,是作为一种礼貌用语,还是一种具有实际内涵的感激?


如果我们说“谢”,是对别人的帮助或赠与表示感激(汉语里的谢仪,谢忱,谢恩等,均是此意),我们将只会因“自感”受人恩惠而“面谢”、“致谢”、“感谢”。因此,假如有人认定外卖员的劳动只是职业行为,与我们之间只是生意关系,自然也就不会觉得有感谢的“必要”。(这个逻辑,其实也适切于对教师、医生职业的定性,不是吗?)


但是,我们如果遵循当代文化,将“谢谢”作为礼貌用语和文化礼仪(且不论这种要求是来自西式语境,还是传统道德,是绅士风度,还是感恩文化),那么,说“谢”就是一种表达善意的教养行为,也是文化身份的自我肯定。此时,我们不仅仅会因为外卖员为我们服务而说“谢”,甚至会在一个竞争赛场上向竞争对手说“谢”。


界定了这个差别,今天的讨论就变得容易起来。


2、我们是对某一个特定的外卖员、某一类型的外卖员说谢谢,还是无差别地对外卖员阶层说谢谢?


面对一个趟过洪水,历尽千辛万苦给我们送食物的外卖员,大概,任何人都会说谢谢,因此,那些明显给我们以“恩惠”的外卖员,不会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主体。


同样,某些缺乏职业道德的外卖员,某一个严重伤害了你的外卖员,以及另一些形形色色的特例,也不会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主体。


我们要讨论的,其实是这一个职业的总体,是一个抽象的外卖员职业行为。


辨析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代入过多的个人情感、个人经历,也不会举出个别极端情境来立论或驳论。


3、“对外卖员说谢谢”是一个规范问题,道德伦理问题,还是一个文化问题?


如前所述,不管是“感激”还是“客气”,在任何一种前提下,“对外卖员说谢谢”都不会是外在规范——更不可能是外卖员的索求,而只可能是你的自我要求——礼仪、教养或善意。


因此,它本质上是一个文化问题;


在群体压力环境下,它可能会变为一个道德伦理问题;


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有人强迫你说“谢”,除了你想避免自我鄙夷。


4、我们是在讨论实然的社会现状,还是要谈论应然的社会预期?


如果是要讨论实然的社会现状,那不可能依靠简单的主观评论,而要基于数据和经验性材料、基于不同主体的自我陈述、基于一个规范的定性分析。


因此,在这里我们要讨论的,是一个应然的社会预期。


也就是说,我们要讨论的是:我们应该怎么做,才会有助于建设一个理想社会?


5、我们是在以外卖员服务对象的身份谈论,还是从超阶层、超主体的立场来谈论这一问题?


我在这里,讲到过两次“无知之幕”。我们只有站在无知之幕的后面,假定自己并不知晓各自的社会身份时,才能进行理性的对话,才能通过一个公平的决策以实现正义。


因此,当我们是顾客的身份时,讨论“是否对外卖员说谢谢”,必须假设你自己正可能是外卖员、正可能是外卖员的父母和孩子。当我们是外卖员时,讨论“是否对外卖员说谢谢”,必须假设你自己正可能是顾客。


其实,这也如同《朱子语类》里所说:“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


6、像“对外卖员说谢谢”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争执不下?甚而至于,争论成为了一种无休止、无结论的话语群殴?


通过前述五个子命题的辨析,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有结论了:


当我们不能以“定义—分析—判断”来讨论问题时,我们就不是在对话和讨论、而只是在说话和诡辩,并且很快会形成互掐和抬杠。


“对外卖员说谢谢”这个平凡的案例,其实典范地呈现出了当下网络空间里,我们这个社会的“对话的困境”。


我以为,这种困境体现在三个致命的方面:


(1)一些有对话欲望的人并不那么懂得对话。


(2)大部分对话不是为了协商、求得共识,而只是为了反驳异己、分出高低。


(3)智识阶层不能有效地介入社会对话,也并不被公共空间所接纳,更不被资本、媒体和公权力所珍惜。


7、最后,我想谈一个延展的话题。当下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不同学科的学者想必都会有自己的判断。当下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里,有一个显在的大问题:社会对话陷于失序、失焦、失范的困境


为什么今天我们会有如此多的失序、失焦、失范的“社会对话”?我以为,那是因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经历过漫长的文明演进和文明灾难后,我们的社会形成了一个对话不友好的“场域”。


具体来说,我们的社会对话缺失了以下7个文化基因:


(1)概念的确定;

(这通常与公众的语义辨析能力有关)


(2)超然的思想理性;

(这类理性,传统上大多来自“知识分子”阶层,但这个阶层历经磨难,今天已杳无音讯)


(3)类型学与有边界的分析;

(而不是过度的概化和绝对化的讨论)


(4)证据(事实、数据、情境);

(这需要一点科学素养,而非政治正确)


(5)逻辑判断与语义推理;

(逻辑思维会在童年启蒙,在成长期定型,并终身受制于信息环境)


(6)清晰、冷静而完整的表达;

(这是小学、中学、大学里普遍被忽略的话语素养)


(7)知识善意。

(知识不是权力,也不是立场,更不是利益,而是善意。越是伪知识和浅薄无知,越是蛮横霸道和充满恶意;而越是真正的知识,越有对话的善意)


以上,是我对各位的讨论的一点回应。



关于“对外卖员说谢谢”的读者讨论


观点一:道谢是基本礼貌


@阿拉灯神经


一句谢谢,对我们来说很轻松,根本不需要付出什么,换做是我,不仅是外卖员送餐给我我会说,收银员收钱我也会说,服务员点单结束后我也会说,服务业很难做,别用一句“我付了钱”就把自己的地位抬高了,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不该看地位,这一句谢谢,反映更多的是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究竟是精致的实用主义者还是真正有品德的绅士,从对这件事的态度就可见一斑了。


@野南书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跟外卖员说“谢谢”是一种正确的礼貌行为。之所以不能为社会成员所一致承认,是因为其社会认同引发的从众效应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简单来说,就是大众还无法确定要不要、该不该跟外卖员说“谢谢”,也就是大众并未厘清礼貌(教养)和消费(社会)的界线。这场激烈论战归根结底还是在辩驳社会公共规范的问题。


@素昧平生


每个职业都应得到尊重、理解。说声谢谢体现了对他人最基本的尊重。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因为每个人都是社会人,社会由无数个你我构成。


2


观点二:道谢行为不应被强制


@依仁 


我每次都会说一句谢谢,但我觉得这仅仅应该是自发的,而不该是被要求的,如果我被这样要求,我就不会再说了…


@芋头肥嘟嘟 


我每次拿外卖都会和不同的外卖员说谢谢,遇到过打电话谎称外卖已经送到让我在楼下干等十几分钟的外卖员,也遇见过和善热情准时到达的外卖员。我觉得讨论这样的问题不该忽视点外卖、送外卖这两个庞大群体的个体差异。


自认为是一个好脾气的人,会习惯性说谢谢,但如果屡次遇上那种点了提前送达而迟到一两个小时还不打电话就自作主张把外卖放地下就走的外卖员,我不给差评已经是宽容,真的很难做到心平气和。


我说谢谢从不给差评是我的选择,不说也不该被道德绑架,外卖员希望被尊重也是应该,冷嘲热讽说没权利的人也实在恶毒。只能说生活不容易,大家都要互相理解。


@Jul


不是要不要或者该不该,更好的是愿不愿,前者总有强迫别人的意思。出于自愿和出于要求完全是两码事。


3


观点三:道谢没有对错之分


@墨岚 


把说不说“谢谢”上升到道德人性的高度,以此评判人品,我觉得有点太过了吧?毕竟精致的利己者也会说谢谢,善良正直大大咧咧的人也可能不说谢谢。以谢谢判人品,到底是一叶知秋,还是一叶障目呢?其次,仅仅是因为自己说了声谢谢就对没有说的人恶语相向,恐怕也有所不妥(当然关注和讨论本身是件好事)。


这场道谢之争跑偏了重点。


我认为重要的应该是 确实地为了他人能过得更好而付出努力。比方在这一例中,下订单前检查一下地址,及时接听外卖员的电话,雨天路滑尽量少点外卖而是自己在家随便吃点或出去吃(当然最后这条要求可能有点高)。就像网友尖椒部落说的,应尽可能去发现隐恶,切实为外卖小哥解决问题。


礼仪只是形式的一种,能说谢谢当然是件好事,但不应被教条化。本质上我们应提倡的还是心怀他人,行动为他。


@樱花蚊子 


说谢谢是习惯,是友善的自我表达,与付没付钱没关系。你可以说这种随时挂嘴边的“谢谢”或者“sorry”有点虚伪,但这也是社交哈哈



@自天然 


布迪厄批评的“学究谬误”再现成为“阶级谬误”,是否需要给外卖小哥说谢谢成为讨论中心,正如何不食肉糜的王子一样,他们当下最需要的可不是肉糜(谢谢),而是土豆(正确送餐地址等)。


失语说得好。我是外卖小哥,估计我会说:“只要地址写对,及时接电话,送晚了汤撒了不给差评,我给你说谢谢!”


4


观点四:道谢问题本身不值得引起争论


@小清


习惯说“谢谢”。不止对外卖员,对领导家长,对下属孩子,大恩不言谢,举手之劳就是表达个感激,争论有没有资格的那些人真是较真,想太多了。

 

@锦沐Deirin


我都不明白这有啥争论的,说句谢谢又不会损失什么,但是却让别人感到被尊重,为什么不说?

 

@林超


文明社会都将谢谢两字时常挂在嘴边,Thank you,Merci, Dank, Gracias 这还需要讨论?居然还有人说这是道德绑架。看起来联合国各国国民文明素养评比,中国人垫底是毫不夸张。这就是所谓的“五千年文明”的民族????


欢迎读者朋友们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移步“讯飞有声”,听杜老师讲杜课




往期推荐



人物:   最后一个士大夫三十周年忌日读沈从文如果自由有回声——殷海光


视频杜课导言新闻理想元旦的晚餐


文字:欢乐七语我们就是那少数人论沉默视角训练


关注那一场行尸走肉的故事二更事件的11个问题王菊现象学年度关键词


音频:一诚天下动青春考研三问 


元能力养成:敬畏反思宽容自尊





鸣谢: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王帅

责编|江珊 王之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