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做一个数据新闻作品是怎样一种体验
4天,5位指导老师,40余位学员,13个数据新闻作品。7月15日,由数可视教育公益基金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系联合主办的首期数据工坊交出了这样的成绩单。首期数据工坊带来了哪些惊喜?4天完成数据新闻作品的“极限操作”如何实现?让我们来一起听听参加数据工坊的学员们是怎么说的。
加入挑战
今年5月,新闻学院2016级本科生李宇皓在微信群里看到了一条关于“数据工坊”的推送。曾经选修过数据新闻课程的她被其中提到的“国内数据新闻领域大咖学者和知名从业者”“全脱产学习模式”等内容吸引了,回想起数据新闻课上那些“痛并快乐着”的日子,李宇皓第一时间报了名。
同样受到数据新闻课程影响前来报名的还有不少。新闻学院2016级本科生李江梅说:“之前选修过方洁老师的数据新闻基础课程,对这个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继续学习和实践挖掘数据新闻更多的可能性。”
而对于有些学员来说,参加数据工坊意味着拥有了和业界大佬们亲密接触的机会,可以看看“更专业的”数据新闻如何运转。“希望能听到业内对数据新闻不同于学界的要求和期待,也希望能切实感受到新闻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是怎么做数据新闻的。”新闻学院2016级本科生林子璐说。
学员进行自我介绍
加入本次数据工坊的,除了和林子璐们一样来自新闻学院的学生,还有已经参加工作的新闻从业者,他们都期待着挑战自己,看看能否用4天时间拿出一个满意的数据新闻作品。当7月11日上午来到人大明德新闻楼0208教室时,他们发现,这是一场比想象中更艰巨的硬仗。
至关重要的选择题
除去7月15日的作品展示与结课点评,数据工坊的前4天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所有学员随机分为13个小组并确定选题后,每天上午和下午由老师进行一段时间的授课,剩余时间则是各组成员分别制作作品,老师随时为学员们提供指导帮助、跟进进度。
数据工坊日程表
而这第一步的选题,就先给各个小组来了个“下马威”。选择熟悉的话题还是感兴趣的陌生领域?严肃硬核还是轻松有趣?亲自采访还是利用现有数据?无数个选择摆在面前,却必须迅速做出决断。
数据采集的难易程度成了一个重要标准。“因为数据是数据新闻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四天时间很短,很难拿出大量时间去自采数据。”李江梅说。新闻学院2016级本科生欧阳婕也表示,既然缺乏时间补充更多调查性材料,从选题开始就要“数据驱动”。
制作数据新闻意味着对某个领域的深入挖掘,不少学员借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新闻学院2016级本科生葛书润的选题是JK制服,这是她一直以来感兴趣的话题,通过这次数据工坊终于有了表达的机会。“自己从前的选题思路都过‘硬’了,反而会刻意回避轻松有趣的内容,对这个比较小众的趣缘群体很好奇也有话说,希望这次能尝试更侧重可视化的作品呈现。”葛书润说。
在这个过程中,也少不了自我质疑与反复纠结。李宇皓和组员选择了专业性较强的小微企业贷款话题,铺天盖地的陌生专有名词让他们一度想要放弃,“后来想不管什么选题都是初期会觉得很有意思,真正挖掘下去都是很难的,因此硬着头皮做了下去。”而欧阳婕和组员则选择了推倒重建,“在进行时发现,原定选题的数据非常散乱,很难继续深挖,于是第二天晚上决定换题从头再来。事实证明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
确定好选题,学员们迈出了并不轻松的第一步,而这场“数据新闻突击战”才刚刚开始。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数据工坊的13个小组是随机组成,这代表学员们来不及和陌生的组员过多寒暄,就必须马上进入工作状态。
学员进行现场分组
在梳理思路阶段时,对选题共同的认知会让组员们一拍即合。新闻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王怡溪觉得和组员们磨合起来并不费力,“我们三个都是埋头干活的性格,很快就进入了状态。”而“头脑风暴”和不同思维方式的碰撞也必不可少。“在主动阐述和碰撞当中,会发现彼此的优势在哪儿,对这个想法能够贡献哪些部分,从而达到一种磨合。”欧阳婕说。
对大多数学员而言,短短4天的时间限制,才是最大的困难。“在数据新闻课上有一个学期的时间细细打磨,这次只有4天,全程都是很紧张的状态。”李江梅说。没有时间瞻前顾后,反复修改,每一步都必须充分运用已有的成果,把想法执行下去。欧阳婕认为,这是对“判断力”的很大考验。
死线压力当前,熬夜成了许多学员的必修课。林子璐在最后一天奋战至凌晨三点,而葛书润说自己“最后看photoshop都是模糊的。”短时间内高强度作业,工作方法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林子璐和组员们一筹莫展时,老师为她们提供了“画草图”的建议,“事实证明把每一张要做的东西明确构想出来,能大大加强沟通的效率。”而关于“逻辑性”的讲解,也让李宇皓豁然开朗,“数据是很有逻辑的东西,要根据我们的想要表达的东西,选择不同的数据。”
老师们倾听学员的选题
在数据工坊开课时,李宇皓曾觉得这会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经历了反反复复的“自我审视”与“深夜奋战”,最终,学员们还是交出了来之不易的答卷。作品新鲜出炉的那一刻,李江梅形容自己“露出了老母亲般的微笑”。
96小时限定收获
在7月15日进行结课点评时,数可视CEO兼创始人黄志敏表示:“希望通过这次的工作坊,让大家对自己的优缺点有所了解。”经过4天的数据新闻生产,学员们不仅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收获满满。
学员进行小组讨论
观念和认知上的转变,是学员们在采访中提到最多的一点。葛书润表示学到了克制表达的欲望,让数据和图片自己去“说话”,“从前哪怕做数据新闻作品也会附上很多文字,这次转换思路,要更加考虑图片的变化和排布,让读者读起来更有流畅感、节奏感。”欧阳婕也有同感:“以前觉得设计只是锦上添花,其实可视化的呈现方式本身就很有力量,能够带动读者的思维和情感。”林子璐则认为“全局观”十分重要,“不能把一堆数据全部铺陈上去,却忘了最初想呈现的东西。”
能力上的提升也显而易见,有的学员还通过数据工坊点亮了新的“技能树”。“每次做数据新闻都会有新的知识和技能增量,被逼着学会了好多软件,但最后这也成为我成就感的一个重要来源。”李江梅说。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李宇皓更是由对代码一窍不通的“技术小白”飞速成长,在两天内学会了写代码、搭网页。
而对所有学员来说,最实实在在的收获,或许就是这个拼尽全力产出的“96小时限定”数据新闻作品。今后当有人提问“4天做一个数据新闻作品是怎样一种体验”时,也可以云淡风轻地回答一句:“谢邀。”
本期编辑:
潘瑾瑜 喻子豪 李坤晋 许佳蕊 仲宇璐
摄影:马冰莹
往期回顾
特别策划
技术前沿
报道规范
趣闻杂谈
数据新闻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