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八一三”淞沪会战长镜头

老周望野眼 老周望野眼 2021-02-09

“我已经目睹了太多的苦难,积累多年,来之不易的经济、社会、政治发展,将毁于一旦”——海岚·“巴德”·里昂


海岚·“巴德”·里昂

(Hyland Bud Lyon,1908-1973)


海岚·里昂(Hyland Lyon)1908年在美国出生,他还有个外号“Bud”。1925年到1934年期间他曾在好莱坞担任普通演员和特技演员,还会飞机维修。1934年他追随倾慕的女艺人圣克莱尔(Dee St. Claire)来到中国,身上揣着叔叔哈德利·里昂(Hadley Lyon)借给他的300美元。恋爱在中国随风而逝,海岚·里昂留在了中国,他曾经担任“少帅”张学良私人飞机的副驾驶和机师,“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软禁,他为张学良家属做过保镖,又到上海从美联社和黑星图片社(Black Star Publishing)谋到一份自由撰稿人的工作。在四年的摄影记者生涯里,海岚·里昂记录了大量中国的影像,尤其是1937年上海的淞沪会战,他拍摄了一千六百多张照片,全程记录了战况。在海岚·里昂的照片被发现之前,我国已经发表的淞沪会战照片只有一千多张,也就是说这位美国摄影师拍摄的照片超过其他发表照片的总和。今天是“ 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纪念日,凑巧我翻拍过一些海岚·里昂的照片,集结在此,作为对那场战争的纪念。


年轻的“巴德”


海岚·里昂的“女神”迪·圣克莱尔


海岚·里昂拍摄的战前的上海


拍摄淞沪会战的摄影师团队



炸弹落在大世界门口


南京路先施百货被炸


黄浦江上起火的轮船


香港、西贡等地调来加强租界防御的部队


跑马厅集结的租界志愿军团


8月14日英美法等国成立租界防御委员会


夜间空战和起火的虹口


燃烧的天空


千疮百孔的上海市政府


日军在上海市政府内留下的涂鸦


从外滩遥望硝烟弥漫的浦东


再次被轰炸后的商务印书馆


重建的商务印书馆再次被毁


被炸的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


民用铁路系统瘫痪


真如火车站被炸惨状


战时的街道


街上的日军运兵卡车


横冲直撞的坦克


麦根路(Markham Road,今石门二路)无轨电车被炸

乘客全部遇难


中国旅行车行李运送处


被炸毁的民房


上海福利公司

(Shanghai's Fashion Centre)

今南京西路黄河路口


街上的工事


连盲童学校都被炸了


纳粹旗是保护伞


一名中国士兵的装备


四行仓库门前跑过的中国军人


中国军队的机枪手


四行仓库外的阵地


保卫四行仓库的中国士兵


燃烧的四行仓库


谢晋元团官兵撤入租界


“四行孤军”被送到胶州路兵房


运送“四行孤军”的公交车


阵地上的中国士兵


巡视中的中国军人


租界警察和中国军人


撤入租界的中国伤兵


脚部受伤的中国军人


两代人中国人的对视


街道上的日军装甲车


日军指挥官


正在吃饭的日本军人


被击落的日本飞机


日军的野战部队


在上海大街上耀武扬威的日军


从沪西丰田纱厂一路招摇到虹口


日军伤兵医院


戴红十字袖标的车夫


戴礼帽穿马褂的逃难者(光着脚)


通过哨卡逃往租界


失去孙子的奶奶


屋檐下无家可归的老奶奶


等待被收容的难民


露宿街头的一家人


难民收容所


警察和难民


十六铺码头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中国军人


拍摄中的海岚·里昂

(当时他的中文名字为雷安)


海岚·里昂并非职业摄影家,但他的摄影水平和暗房技术具备专业水平。在淞沪战场,他用的是一台德国产的徕卡IIIa相机,当时价值215美元(相当于十两黄金),用来拍摄的胶卷主要是柯达,少数是爱克发。海岚·里昂接触了大量民国要人,出现在不少重要的历史场景,他曾说过一句话:“如果我把所有看到的都说出来,会有很多人头在街上滚”。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海岚·里昂带着他拍摄的照片和大量历史深处的秘密回到美国,1973年去世。离开中国前,他在给一封写给朋友的信中写下文章开头那段话:“我已经目睹了太多的苦难,积累多年,来之不易的经济、社会、政治发展,将毁于一旦”。


最近我还写了

欢喜侬

建国东路海鸥西菜社旧址

大排,大肉,和大肠

七夕|死了都要爱

一封从1977年的上海寄出的时光明信片

《千千阙歌》版本考及其他

戏说“拉黄包车”

美女帅哥和爷叔 各唱各的上海腔

1932年的今天,刘长春亮相洛杉矶奥运会时穿的什么运动鞋?

也谈甲鱼

沐恩堂的影子

大暑赏荷

死弄

沉香观音

老南市

老店老味四如春冷面


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