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浩然教授按语:这学期我承担三门本硕课程教学。这是大一课程《英语视听说II》第六次网课学生课后撰写的原生态版学习心得。欢迎大家留言,多多批评指正!
思维体操训练,逻辑批判创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写则殆。
1. The discriminability at first glanceAt first, Ididn’t notice the Chinese title. When I found the unknown English words, I began to read the Chinese title, but not to look them up in the dictionaries. And after I read the Chinese title, I trust, but not to check the Englishtitle. (Sure, English title may not absolutely consists with the facts) It’s misleading at first glance. It’s also unethical for its deceptive title to attract eyeballs. But if we were attracted, we must get to know the details. Maybe we won’t be misled by reading the whole passage, but it’ll waste much time. So the discriminability at first glance is important.Summing-upcapability is our platitudes. I always had kinds of problems. Sometimes I have not enough time to structure words logically, sometimes I can’t sum up for required time. Constant training is necessary. And I’ll keep practising and growing up.每天上早课,都迷迷糊糊的,只有毛院长的课全程清醒,因为一不留神微信就多了上百条消息,一不留神就是另一个视频作业,应接不暇之余暗暗庆幸没有白上一节课。有时候听着其他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我却在我的梦乡里玩耍,已经开课一个月,每次上课也思考了很多,有时候在想美国是否真的我们想的那么不堪?我的国家是否伟大到众人皆夸?很多事情是否真的是我们看到的那样?这个世界上本没有真相,认为的人多了,变成了真相,而另一个真相又会在若干年之后被爆出来,又有另一拨人去认为它是对的,就像最近的泰勒和侃爷电话事件,四年前认为她无耻的人为什么如今反倒?如果你相信一个人,你就应该知道他的“true nature”,就应该从一开始就知道“真相”。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话,从来如此,便对吗?从来被认为坏的人,就坏吗?从来被不看好的国家,就不会有震惊全球的一日吗?世卫组织专家说他宁可在中国治疗,我们面对过最黑暗的时光,我们被困在家中,企业停产,学生停学,但是我们总会赢,因为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们熬过三年自然灾害,熬过帝国主义的剥削,熬过内乱,熬过最贫穷的时候,这次的疫情,让全世界人民看清了最好与最坏的区别,这不是民不民主的问题,更无关军事,经济,而是我们的制度,我们从来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平反了外界对我们的质疑,保守,集权,没有自我与独立,现在都是屁话了。不管发生什么事,说我们抱团也好保守也好,中国人到哪都有中国。成长的路上缺的不是夸奖你的人,而是看到你的不足之后乐意指出它们的人。其实有的时候,受到他人的指点会让我们进步很大。比如视听说课,每次发完我们的模仿、总结、点评等,院长都会给出一定的赞扬和指点。肯定我们做的好的部分,指出有待完善的地方,这样不仅让当事人进步很大,旁观者也可“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自省”。这样一节课下来,收获满满,没有白费光阴。今天的第一个视频放出来时,我偷偷窃喜,因为我昨晚刷抖音无意见过。但是如果你问我看了些什么进去,我很尴尬。因为我只是在人群中少看了它一眼,就只是走马观花。就像那个关于默克尔的快讯一样,我就是大致看了一下,并没有看出什么破绽。直到我仔细看,才发现出了问题。当院长让我们观察默克尔的快讯时,我第一反应就是,按照习惯的思维,这个新闻是真是假?这个人为什么不戴口罩?然后我并没有看英文,而是注意到了中文,德国总理被感染。我又局限于这个新闻的真实性,忽略了英文。后来才看到,是英文翻译成的中文出现了问题。所以说,当我们打破所谓的原有的思维定式时,千万不要再局限于新的思维中。万物多变,没有唯一。一张照片,背面看是动物母亲嘴巴张大,孩子的头好像全部被吃掉。我以为那个母亲吃了自己的孩子,正面看却是母亲吊着自己的孩子。原来,是我误解了。就像某国的某总统之前口口声声说股市不会跌,新冠会凭空消失。一切,都不要太绝对。我们第一个要模仿的视频是一段记者与总统的对话,在一开始模仿记者进行提问时,我们一开始摸不着头脑,语气较平缓。经院长一番点评后,我们逐渐抓住了要点,记者质疑时语气要强烈、底气要足、句子之间要有连接感等。在平时进行模仿时,我们也时常忽略这些关键点,只将文字草草读过,而忽略了我们所要模仿的情境。未来我们在模仿时,不仅要注意语音模仿的标准,更要注意不同情境下不同人的语气动作等特点。新闻标题的翻译一直是一个大难点,在同学们一开始翻译的时候,新闻标题不够简练,用词不够精准。当大家都将自己的译文发出来后,后面的同学根据前面同学的优缺,逐渐完善自己的译文,最终达到了一个最简明扼要的新闻标题译文。一只母狮子叼着幼崽,从正面看是母狮子叼着幼崽的脖颈儿。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是母狮子在吞食小狮子的头。故,不同的角度有不一样的判断,我们更不应轻易下结论。没有体验过的事,我们无法感同身受。若要评论一件事,我们应该全方位看待,了解事情始末,洞悉本质,方能公平公正地下结论。今天早上看了一张图片,中文版标题大致是“德国总理因COVID-19检测为阳性,现已经被隔离”我当时并没有看下面的英文标题,就直接表示很惊讶,但是群里院长说有没有奇怪的地方,我就多注意了一下,发现下面的英文标题有一个医生,就认为是“德国总理的医生COVID-19检测为阳性,现已经被离。”但是正准备打字的时候,发现我这种理解也不对,正确的翻译是“德国总理在其医生COVID-19检测为阳性后,已经被隔离”。这句话看似简单,但是对它的理解我竟然错了两次,有时候不是因为自己一念之差,而是自己先入为主的思维,这有时候真的很要命。一定要戒掉这个问题。今天看了一张图片,是一只狮子嘴巴里叼着一只小狮子,当时的想法就是母狮子太饿了没有食物,只能对自己的孩子(或者只是同类)下如此狠手。但是在我惊讶之际,群里又多出一张图片,也与之前图片是同一个动作,但是给我的感觉就好像母亲抱着孩子一样,很温柔。我想象的应该是要有过一段很艰险的路,母亲选择把孩子“抱”起来。而被我理解成母狮子叼着小狮子那张图片被称为“反面视角”,被我理解成母狮子抱着小狮子那个则为“正面视角”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平时学习过程中切忌死板麻木,有时候问题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或那么糟糕,只要我们现在问题的另一方,就能有新的发现。正所谓“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今天几次训练,院长都特地指出我发音中某个特别明显的音准问题。其实也是不经常开口读,一下子要做出总结或者模仿,就不知道连读或者重读的注意点。再加上现在家里,仿佛失去了自律的自我要求,根本就不想去碰CNN或者VOA,BBC,要抓住让自己置身在英语环境的机会。院长给我们分享的一张某个期刊的新闻标题的图片中,我们首先关注到的一般都是其中文内容,是说德国总理默克尔毒核酸检测为阳性,已经开始隔离。但其实留心一下它的英文表达,我们会发现它其实说的和中文的内容相距甚远,他反而是说,德国总理的医生感染了病毒,所以总理要被隔离一段时间。这就是我要说的,作为翻译学生的自觉性,其实也不只是翻译学生,也不只是对待这类事情。我们不管看待什么问题,都不一样,以点概面,以偏概全,不能一叶障目,不然我们就会成为舆论的跟随者甚至是引发者。还有另一张图片,因为角度不同,就产生了积极的和消极的,正面的和反面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幸好因为有了一些经验,我第一眼看到的时候,就觉得它是母性的力量,而不是虎毒又食子的问题。“如果我染上了病毒,我希望在中国得到治疗。”世卫组织的发言官如是说到。近来许多“中国病毒”,“不要用中国生产的口罩”等一系列消极的舆论或者诽谤的新闻占据了网络平台。我们感到无奈,感到愤懑,同时又觉得因为中国不断崛起的力量让某些国家紧张和吃惊而欣慰。不过,另一方面,也有许多国家向中国求援,希望中国给予帮助,帮他们解决这一次全球性的疫情问题。现在我们可以说,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莫过于中国。借用外交部发言人之一王毅的名言,我想对那些所谓的中国病毒一说,“呵呵”N声。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光荣,此生不悔入华夏。毛老师在课上给我们放了两张图片,都是一头母狮子叼着一头小狮子,但是在第一张中,看起来像是母狮子吞掉了幼狮的头。而第二张,是在不同的角度拍摄而成,它还原了“真相”,母狮子只是在叼着它的幼崽的脖子。看似是一件小小的乌龙,但是,其中却蕴含一个众人皆知但却时常意识不到的道理:换个角度看待事物。有太多的故事来讲述这个故事了,但是,真正能把这个道理参破并且应用在自身经历中的人却寥寥无几。愿将来某一天我遇陷入困境时,能够想起这只母狮子和它的孩子。这学期的线上课程,毛老师教学侧重于让我们模仿不同情境下的英文表达,包括科普,旁白,接受采访,质问和辩论等等,同时还让同学们自己压缩总结。刚刚开始模仿时,我更多的是紧张,手指一点开录音,就打磕巴,并且作品塑造很慢。今天上课时,我突然意识到,面对各种各样的模仿任务,我不再“怯场”,并且完成度相对可以,速度也快了许多,更重要的是心态的变化,我不再抵触并且习以为常。写到这里,我想到毛老师在一节课上鞭策我们的话:“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正是对我现在这种情况的写照。推而广之,面对其他事物亦是如此。在遇到不擅长的事物时,我总是下意识地回避,下意识地否定自己。实际情况虽然没有那么简单,却也没有想我想得那么“无解”,不会的可以去学习,害怕的和抵触的则要去面对,它总能成为你能跨过去的那道门槛。毛院长给我们发了两个视频,第一个是记者质问特朗普,第二个是纽约市长批评特朗普。生活中,批评与被批评时常有之。那学术上和其他场合,我们该怎样做到完美的批评,让批评对象心服口服,并且能让他改正呢。首先,要做到“1”,就是基于事实,即他的错误是什么,找到事实依据,以此来做支撑。然后再做到“3”,分别是中气、质疑语气(语音语调)和音量大小。做到这1+3,达到平衡,我想,这样的批评值得满分,而且真的有意义。今天课上老师发了两张图片。第一张是新闻快讯,上面呈现的大标题是英文,上面的小字是中文写着:德国总理默克尔办公室刚刚宣布,总理COVID-19检测为阳性,已经开始隔离。看到这个新闻,我先看到的是英文,发现赫然一串人名,看不懂。目光扫到上面的中文,心里想得是:???震惊,德国人民要遭殃了。然后又想想,真的假的?别又偷换概念,让人上当。然后院长让我们仔细读新闻上的英文信息,才看到是总理的医生检测为阳性,之后总理被隔离。这种文字游戏,还真是屡试不爽。普通人看不懂英文也就罢了,但是我们作为翻译系的学生,可不能被骗,就像院长说的,别听风就是雨。3. Everything depends on the way YOU see第二张照片就是母狮子叼幼崽的正面角度和负面角度的不同对比。看到正面角度,看起来有点像母狮子要把幼崽吞了的样子,有点骇人。从负面角度则能清楚的看到,母狮子叼着幼崽的脖子,带着它行走。所以说,不同的角度看就是不同的效果。以后看待事务切勿只拘泥于一个角度,而是要多perspectives.今天看那张新闻图片时,只粗略看了几眼新闻标题,有几个单词不认识,于是转而看寻找其它信息,就看到了上方的中文字。看到中文时并没有多想,也没有与下方的原新闻标题求证。但是作为翻译专业的学生,对原文要琢磨思考有自己的判断,要仔细阅读,也不应该遇到不会的词就选择跳过。从母狮子叼着幼崽的图片中,负面消极的角度,会认为小狮子的头完全被咬住,看似要成为盘中餐。但是从正面角度看,我们看到了母爱,母狮子叼着小狮子行进。就像这次的疫情,西方认为我们封城和隔离做法是违背人权的,媒体对此猛烈攻击。这种负面的看法显然是错误的,自由是有限度的,为了群体的利益,封城隔离换来的是大家的平安健康,面对传播迅速的疫情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值得点赞的。从模仿中学习进步,我们不仅要学习语调发音,也可以学习他们发言的方式和语气。对于语气的把握有时还是有些平淡,少些批评和质疑的语气,并且舒缓有力的语气也可以清晰的表达质疑的观点。还有一个不足是在总结时,虽然内容过少,但是脑子乱就没有平静地再过一遍视频进行拓展补充。 在模仿纽约市长质疑特朗普的时候,我本以为自己已经达到了质疑的力度,却被评价太过温和。后来,我提高了音量,再听前面的版本,自身前后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原来,吵架有时候比嗓门不是毫无道理。而在娓娓道来的时候,我们应该轻柔低语,才会给听者舒适的感觉。音量的控制也有语境论。由于前几天在微博热搜上看到德国总理默克尔隔离,今天再看到毛老师提供的新闻图片时,我便信以为真。实际上,我对这张图片并不能作出反应,只是觉得默克尔此举很好,做得很棒。但事实上,重点在于,英文是在描述默克尔的医生检测阳性,默克尔因此被隔离,而不是因为自身检测阳性而被隔离。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在看中英双语新闻时,如果英语阅读遇到障碍,会去看中文理解,但实际上中文版本经常失真。这可能是源于翻译的技能不精,也可能是外文本土文化与中国的差异所致。作为翻译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足够敏感,敢于质疑,敢于问为什么,敢于质疑是否如此。当然,我们还得细心。如果一个粗心,没看到doctor这个单词,我们大概也会被蒙骗了。在总结纽约记者谈中国防控时,视频足有六分钟之长,根本没办法让我们看一遍又一遍,基本上只能一遍过。为了在短时间内总结,我们不得已理解记者所说的内容,只能结合近来时事,理清记者到底说了些什么。实际上,他就是在说中国防控的优点以及美国的不足。如果根据材料一句句道来,我们就不算总结了,过度依赖材料只会让我们负担更重。材料只是一个载体,是一个灵感,而我们的思想才是点睛之笔。自特朗普上任以来,他无时无刻不因为他的“优秀”而位居热搜榜首,盲目自信,不可理喻,一系列错误的幼稚行为,承包了我们许多的笑点。这一次,他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应对措施与态度,也真的是让人无语。他的盲目自信真是可笑至极,一次次被现实啪啪打脸,现在美国更是陷入紧急情况。难道他真的一点反思都没有?这样的国家领导真是让人心寒。也许正是因为他的自信,竞选时的侃侃而谈,让他赢得了总统地位,但他的盲目自信蒙蔽了双眼,看不到眼前的困境,盲目乐观,一次次打脸,而不知悔改,盲目自信不可取。其实说英语也不是件易事,你可能看得懂,明白它是什么意思,在心里面读了,觉得自己没有问题,但是从自己口里发出,却又是另一番风味。可能会有诸多不足,可能语调没有掌握好,句子衔接感不足,或者读起来不够动听等等。就像学舞蹈,要看视频学,还要对着镜子练,可能看的时候你觉得很简单,但是跳出来你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说英语,我们可以多模仿,形成肌肉记忆,不断提升。大部分人都会有懒人思维,我们喜欢不经过思考而获得答案,但有时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常常会犯错。像今天一条新闻的截屏,虽然英文标题很大,但是由于我们更习惯中文,我们会更愿意先看中文来获取信息,这是懒人思维的体现。翻译人应该养成严谨的思维,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可能的多获取信息,从而减少失误。此次疫情中,新冠肺炎的命名就是个好例子,译者们一开始简单的翻译,发现问题后去除错误信息,不断再完善。翻译有很多种策略,在不同的语境和需求下,需要应用不同的方法。像新闻标题,一般标题就应该简洁明了,所以在翻译时应该在尽可能少的字中涵盖更多的意思。翻译时是向目的语与靠近,还是像源语靠近,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做不同的调整。生活中可能会有诸多不如意,这是正常现象,有时有些不如意,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过分苛刻造成的。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开心,一天会过;不开心,一天也会过,有时不必过分较真,寻找基于现实的最佳解决方案即可。今天上课的时候,首先是老师发了一张母狮叼着幼崽的图片,从一个角度看,是母狮吃掉了幼崽,幼崽的整个头都在母狮的嘴里,但是另从一张图片的角度看却是母狮叼着幼崽的脖子,所以我们不能通过一张片面的图片来下结论,就相当于我们不能听一面之词而去判断事实如何。而另一个事实就是老师又发了一张图片,上面中文显示的是德国总理新冠状病毒检测呈阳性被隔离,下面虽有英文原文但母语为中文的我们可能想当然的去看中文,就不会再去看原文,而且这个新闻题目给我们带来的冲击使我们减少怀疑,但是当我们仔细看下面的原文时,它所表达的意思却截然不同,所以尤其是翻译专业的我们更应该关注原文,而不是只相信翻译的结果。同时这也说明有很多信息,其实并不是正确的,尤其一些标题党,这更需要我们不能急于下结论。每次课上都有很多模仿和总结的环节,一开始我觉得挺简单的,但是把很多细节的地方都做好是很难的。模仿的不仅是对方所说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发音,语气和语调。模仿的对象不同,出发点不同,想表达的不同,说话的语气也不同,这些都需要模仿者仔细揣摩。模仿是为了让自己的说话方式更接近模仿的目标,从而进一步学习这门语言,所以实际上模仿并不简单,它是件很细致的事情,每一个词的发音,词语词,句与句之间的连接和语气都很重要。做翻译,首先是要有足够的文字功底、临场反应能力以及同样重要的观察能力。例如今天“德国总统默克尔患新冠肺炎”的乌龙翻译。平常的翻译训练不能马虎,为的就是在这种至关重要的场合不犯错误。在官方网站出现这样的翻译,可想而知会被多少网民浏览转发,甚至被有心人士利用炒作,对德国的政治经济都有可能产生影响。我们已经在课堂上进行许多次的模仿训练了,因此对于模仿题材的阐述总结也算是老生常谈。总的来说要点有如下三个(1)场景。不同的场合语气和情绪都是不同的,例如质问,语气要激烈;劝告语气要委婉;科普语气要客观中气十足(2)逻辑。事情都讲究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例如他人对你提出质疑,首先要解决对方的问题,在站在对方的角度抛出自己的质疑,讲究逻辑的顺畅与无懈可击。(3)用语和态度。在各种外交场合是唇枪舌战以理服人的场合,气势要有,但是也不能太咄咄逼人。可以先表达自己的善意,以免让对方觉得自己是为怼而怼。例如今天纽约市长对川普提出质疑,并不会让人觉得他的满腔愤怒无法发泄而向川普开火。3.Virus knows no boarders课后我看了几个视频,其中一个讲的是美国福克斯新闻台一个名为杰西·沃特斯的脑残主持人就在播出节目时称,中国人应该就新冠肺炎疫情“正式道歉”。外交部发言人对此作出回应,当年美国流感导致至少18449人死亡,有哪个国家要求美国道歉了吗?另一个是刘欣对今日一些在欧美国家的亚洲人因疫情受到攻击和歧视的事件发表了看法。杰西·沃特斯在节目中大放厥词,中国人很饿,生吃蝙蝠。有人说媒体就是靠语出惊人来吸引流量,不必过于理会。但是有人看他的节目听到他的言论,就会由此引起不满、愤怒,将病毒的蔓延归结到无辜的群众身上,各地均发生恶意袭击亚洲人的事件。不可否认,疫情开始于中国,但是这个病毒是中国人凭空制造出来的吗?病毒无国界,每个人相同的生理机制决定了病毒会在人与人间传播,这是无法避免的。美国当年因流感死亡的人里难道没有亚洲人吗?而且,中国没有采取措施限制群众出行吗?有什么理由以病毒为名行种族歧视之实?中国这次受到了二次伤害,一是病毒,而是流言、袭击和歧视。真正应该道歉的,是那些制造流言、鼓动群众愤慨心理和发动袭击的人。同一个事件,通过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从而得到的结果往往是不同的。我们不能形成固定的思维,永远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问题。我们也得学会从别人的角度出发来看问题,这能让我们成为一个更受欢迎的人。同时,这张照片也为我们敲响一个警钟,阐述问题不全面往往可以制造出虚假信息迷惑众人,因此我们要擦亮眼睛。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但是,同时,每个人也必定会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要善于发现它们,加以鼓励与赞美这不仅让对方深受鼓舞,也能让自己找到值得学习的地方,这是一件双赢的事。外国科学家到达中国,找到了我们的优点与长处,不仅收获了中国人的好感,也让自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今天在模仿外国人发言的视频时又明显感觉有点力不从心。语音语调的控制、词汇的选择和语气的拿捏一直是我的老大难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无法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多加练习,日积月累。很多时候,我们在看待一件事情或一个人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陷入死胡同,在一个问题上钻牛角尖。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因此才会陷入尴尬的境地。但是,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只要我们换个角度去看待,你就会发现另一片天地。原来苦恼的问题也会恍然大悟,而如果你只是偏执于一个点,那么你看到的永远是冰山一角。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既然向前进的道路已经堵死,何不试试往后退一步呢?部分与整体是统一的。整体由部分组成,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也离不开整体。看待问题,我们立足整体,统筹全局,树立全局观念,选择最佳方案。如果我们只是看到事情的一部分,然后就盲目地对它下结论,那么既看不到事情的真相,也是对它的不负责。比如母狮叼着幼崽,若我们只从一个角度去看,那么我们只是看到了一部分内容,不应该对母狮做出恶俗的评判。我们要从整体下手,纵观全局去评判。任何言论和事情都不可能完美无瑕,天衣无缝。总会有不严密的地方,而我们要大胆的指出这些错误,大胆地去质疑,去求证。学问学问,不问怎么学?有问题才有答案,有质疑才有真相。不管说话的那个人职位高低,我们都应该有去质疑的勇气。但凡是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有时候我们只看到了表面现象,比如说那些善意的谎言,表面是谎言,其实有时候能拯救一个人的生命,再比如人生的磨难,虽然很苦,但是能让我们成长,还有那些欺骗过我们的人,我们也要感谢他们,因为我们的人生不会再被同一个石头绊倒两次。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人云亦云。此次疫情,各种情况全都浮现出来。有很多人在这个时候选择坚守自己的岗位,冲在前线,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也有的人在这个时候不相信自己的国家到处造谣生事。西方国家对中国持有的态度是我们所不能理解的,他们将此次疫情称为中国病毒。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就像今天新闻所报道的那样。他们用之前否定和批判中国管理疫情的方式,如今自己却在一步步效仿,这是非常可笑的,所以在这种国难当前,我们更要相信自己的国家,不要被各种舆论所压倒。同时也不要去嘲讽其他国家还有人民,尽管有一些人做的确实不够好,也不尽如人意,但是每个国家的公民是无辜的。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并且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去帮助别的国家就够了。在坚持对的情况下,我们有些时候也要敢于提出质疑。比如美国在针对此次疫情事件的做法,许多政府官员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对于美国的某些人。我们也不清楚他到底是想做什么?就像前几天新闻所报道,他当众怒怼一名记者。原因是因为那名记者提出了一些问题,可能让他觉得比较尴尬。但是他当众那样做的行为,我觉得失了一个人该有的分寸。但即便在面对这样的情况下,依然有非常多的人来提出自己的意见,与之相抗衡,目的就是为美国人民提供一个可靠安全有疗效的保障措施。所以在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不仅要想着自己,更要想着去为他人能做些什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青少年,我们更应该有这样的责任意识。希望这次疫情尽快过去。网课说来方便,但也有点太方便。一睁眼就可以学习,也可能,一闭眼,就下课了。为了能学到知识,就要严以律己,每节早八都应如此。加油!毛老师经常让我们模仿一些国外记者采访或者回答的片段,在模仿的过程中,我学到的不仅是提问的方式,还有毛老师经常提到的辩证思维。就是说,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不一样的看法。拿今天的视频来说,记者向特朗普提出质疑,虽然特朗普对其含糊盖过还反过来指责记者,但这能说明记者说的是错的吗?显然不是。而且想的再多,将想法表达出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在反驳他人时,要有底气而不生气,把握好质问的语气,这也很重要。结合前几次的模仿片段,我对辩证性思维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但是,还是有不足之处。像德国总理默克尔那个新闻,我就没有抓住重点,这一方面也是说明我的翻译功力还远不够深厚,需要继续学习学习再学习。“我们快完了,他们快完了。”中国话博大精深,这句话巧妙的概括了病毒肆虐下的世界处境。美国,特朗普可能是因为自己没有感染才会像现在这么侥幸吧。“失民心者失天下。”用谎言欺骗群众,最后容易被自己绊倒。没必要再作过多评价了,不必再说。而还有些“求生欲”的国家,已经向中国发出求助。以慈悲济天下是中国人的气量,明断是非刚正不阿是中国人的骨气。对于曾经给予帮助的,我们向他伸出友好的双手。对于曾经抹黑的,我们劝他另寻出路(指名丹麦)。各国从一开始对中国质疑,到现在纷纷效仿中国方案,足以说明中国的实力正在不断被世界认可。我们应该始终相信着我们的祖国,虽然她不完美,但是她始终将我们放在心头。从侧面看,母狮就要把小狮子吃了似的。从另一边看,才发现她是叼着自己的孩子不断前行。事事如此,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解读。我们不能主观臆断,要具备全局观,才能更好的了解事情真相。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特朗普阴晴不定的立场让人啼笑皆非的同时提现了其作为国家首要领导人权威与话语的信服力的下降。作为领导人,他从不向自己的民众解释发生了什么,只会让人民盲目地仇恨,莫名地恐惧,稀里糊涂地活,不明不白地死。所谓“杀人者阿丑,它仍是灯塔”。我们明白,当民众对其领导人陷入信任危机时,这个国家往往会发生动乱。领导人是国家的定心丸,更是要爱惜自己的羽毛。对群众负责,这也作为一个政客应尽的义务。对于一篇文章来说,一个好的标题可以让这篇文章成功一半,这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行阅读活动。但是对于新闻这类问题来说,作者切切不可做标题党,因为新闻的任务就是向大众传播事实。不切合实际的标题往往会使群众产生阅读障碍,严重的话会造成以讹传讹的效果。因此,作为新闻作者,他们的任务便是拟一个客观简洁的标题,切不可为了博取浏览量而做一个无良标题党;同时,作为读者,我们也要用心甄别信息的来源,掌握获得信息的科学方法,不信谣不传谣。今天课上的几个视频,体现了我国抗疫的成就,在世界范围内,我国抗疫取得的成就做成了完美的答卷,也为外国民众所肯定。从这次全球考验来说,我真的感受到了我国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我们的人民也是最务实的人民。我们制度的独特性也从中彰显出来,这种以短暂牺牲公民的自由从而达到从上至下最快最强执行的效率,换来的是最大限度保全公民的生命。我为生在我国而骄傲!课上毛老师发了一张新闻的网页截图,是关于德国总理默克尔被隔离的报道。或许是由于我在过去十八年潜移默化中养成的习惯,我看这种外文文章的时候,眼睛都会本能地捕捉到中文。中文的翻译,是说默克尔本人被检测出了阳性而被隔离,但事实上原文的意思是她的医生被检测出牵连到。我一开始会比较倾向于借助翻译软件帮忙理解,我一般比较信任Google的翻译,但是这次它也踩了雷。于是我开始怀疑到底是应该翻译成什么,后来看到同学们的回复才搞清楚。像这次的新闻,明明是用来传递新消息的翻译,居然出现严重的失误,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传递了不实信息。我们翻译专业,原本就是为了能够结果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问题,如果不够严谨造成或大或小的失误,都会对他人产生误导。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我们在做不同的事情时,要保持严谨性,每一个任务都应认真对待,才能减少因自己的粗心而造成的不必要的麻烦。最近发生的很多事,再加上特朗普在疫情期间的一系列发言以及美国民众现在对他的讨论,让我觉得看到了很多人价值观的残缺。但是善恶终自食其果,人心的邪恶终究会报应到自己身上。特朗普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在刚开始看到一些美国的街头采访、报道等等,很多美国人都觉得这就是一个小流感,没什么问题。甚至很多年轻人还觉得这就是笑话,还不听劝阻公然聚会,喝得脸红对着镜头说“就算我会得流感死了,我也不会取消聚会的”这种无知的言论。而特朗普作为美国总统不但没有统观大局,反而盲目地传播一些轻视病毒的言论。现在美国的情况愈发严重,原本那些民众也都开始害怕了死亡,社会变得混乱甚至都开始囤枪?而这时特朗普的风评更急剧下降,不少美国有头有脸的公众人物也开始质疑。这就是他自己一开始埋下的种子。再对比现在一些价值观崩裂的网民,在网上说着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攻击无辜人士,之前甚至还有公然发表污蔑中国言论的人,这种人终究也会自食恶果。善恶终有报,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任何事都要无愧于心。今天院长给我们发了两张图,第一张图看起来好像豹子很残忍,想要把小豹子给吃掉,给我的感觉就是动物世界很残忍,没有人性;第二张图看却是,小豹子可能因为某些事情,行走不了,只得让豹子妈妈衔着它走路。一个矿泉水的瓶子,有人说它是长的,这是对的,因为你从纵向看;有人说它是圆的,也是对的,因为你从瓶底看。所以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应该要从不同角度思考,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是一种智慧,是一种方法,是一条走向成功的快车道,希望我们在遇到困难和不开心的事时,不妨试一试,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今天院长给我们看了记者和州长对特朗普的不满,因为他没有及时并且妥善地处理冠状病毒所带来的危害等等事情。当这个疫情仅仅在中国肆虐之时,特朗普盲目自大,并不好好准备,觉得美国是天选之地,不会受到威胁,然而,事实并不是如此。所以,不管做什么,处于什么境地,都不要盲目自大。时刻准备着才可以永远不慌,有时候,时刻准备着,不仅是做好当下的工作,更多的时候是为了不断地调整状态,更好地迎接一个个未知的挑战。每一次用心准备,都是你对当下最好的尊重和对未来的负责,这种尊重透露着你对生活的态度,这种负责藏着你的人生格局。你的嗓子是你自己的,你要学会控制它,掌控它,运用它。作为一名翻译,我们的语言就是我们最强有力的武器。在适宜的场合运用适宜的声音:发表自己观点立场的时候,语气坚定,中气十足;科普演讲时,语气严肃,客观。有时候语气就代表了你的态度,而态度正确往往可以事半功倍。课上老师分享的第一张图片,看似母狮将小狮子吃了,而第二张图,揭示了真相,是母狮在含着小狮子前行。所以,在遇到事情时,我们并不能只局限于事情表面,而是要看清事情真相,多角度分析,不要先入为主。面对新闻,我们也要保持头脑清醒,冷静判别真假,不要被语言文字所迷惑,蒙上了双眼。这更证明,耳听为虚,眼见有时候也不一定为实。在锻炼翻译能力时,新闻翻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那么,既然是新闻,就不能用日常语言来翻译,而是要符合新闻的要求。在翻译前,我们就要了解新闻的要求:新闻要求其标题要简练精准,其语言客观精确。那么在训练时我们就要努力做好这一点,真正起到练习的作用。看到特朗普怼记者的视频,我第一反应是狗急跳墙,口不择言。原谅我这么用词,经过这几天对特朗普先生的了解,我真的没办法对他善良用词。总之,怼记者并不能展现总统的权威,粗鲁地打断更显示了内心的慌乱。当时的情况只是记者问对于恐慌的人民总统怎么看,作为总统,应该给人民带来安全感,而不是一脸嫌弃地指责记者的不专业。以前吵架经常会有遗憾,跟别人很久突然想到一个反驳点,可惜这事已经过去了。现在想想看,口不择言,胡乱反驳才是大忌,不但会显示自己的无知愚蠢,还让人怀疑素质。今早的新闻界面,我第一反应是仔细地读英文,经过上次的粗心,已经了解到一点套路了哈哈哈。但是后面看到狮子叼崽的画面,明明理智告诉我,应该是错位或者他们天性如此,但是总是忍不住把自己带入,觉得很难受。后来毛院长开了个玩笑,他们是没有手的呀!这时候就觉得,有时候自以为的换位思考,其实是在感情用事。每次看到轰动的新闻,娱乐圈丑闻,我们第一反应是深信不疑。毕竟大家选择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大家追求的更多是刺激和并肩讨伐。昨天看到沸沸扬扬的地图事件上热搜时,第一反应是先去看这位知名视频制作团队回形针的道歉。我仔细读完这篇比较长的道歉信后,发现评论区已经沦陷,清一色讨伐式热评的发布时间几乎和博主发微博时间一致。暂且不说这件事到底怎么评判,这种轻易被煽动,为了相信而判罪,为了讨伐而讨伐的思想很危险。未知全貌,不予评置。凡事多思考,切莫冲动。在世卫专家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他说如果他感染了肺炎,他会选择在中国医治,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中国在这次疫情的爆发中充当了多么重要的角色。中国在这次疫情中,从上到下都积极配合,最终让我们中国的疫情得到控制。在近几天中,我们也了解到中国对世界各国伸出了援助之手。中国在这次疫情爆发中具有大国风范。今天我们看到了一篇外文报道,但它的中文翻译与原文有很大的差别,在外国报导被翻译成中文时,这些错误是要避免的,因为这样会给人一种错觉,就像今天本来是总理,因为她的医生感染了新冠病毒而被隔离,但是我们中文翻译是总理被隔离。这样的差别就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应当避免这样的错误,这样才能确保报道的准确性。今天我们看到了一张图片,图片的内容是狮子妈妈叼了一只小狮子,但从侧面看,是狮子妈妈把小狮子吞在了口中,但从正面看,其实是狮子妈妈咬在了小狮子的脖颈上。两个角度不同,我们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这也可以说我们不能通过表面来看一个问题,我们在研究问题时,不能片面的下结论,而要纵观全局,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个人觉得沟通由三部分组成,信息的编码,传达以及解码。再聊聊立场,立场直接影响信息的解码,因此若是我们要摒弃立场带来的偏颇,就应该将信息不加解码地还原,然后再去思考。中美摩擦亦是如此,我们接受的信息均是经过他人编码以及自我潜意识的解码,这样的话很难客观评价,想要改变这个状态,首先要整明白,立场究竟能带给我们什么。本来我来上重修班是没有多大兴趣的,我自己更多的时间也花在考研上,不过浩然老师的诸多观点确实给了我不少很实在又很有高度和深度的启发,比如对信息的梳理解读,还有关于立场的更深一步的扬弃。第一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政府在这次全球防疫工作中展现的担当形象让我很满意,这才是大国气度。第二是我一直在思考我们的政治体制问题,我们的国情是国民向政府让渡了一部分权利,诸如隐私权等,以让渡部分权利为代价,要求政府在某些方面做的更好,比如治安。在防疫工作中显然收到了成效,这是对比西方国家迥然不同的一点,想必地球村的各位看官已经瞧的分明,但是或许连政府本身都意识不到的一点是,这一切或许会为某些行为铺平道路,比如,战争。老师一直在有意识地培养我们的镜头感,培养我们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发言方式。开学以来一直在模仿,有提出质询、普通采访、公共发言、应对质疑、视频旁白等等。每个环境下要求的发言语气和遣词造句的方式是不同的。作为翻译专业的学生,我们要培养自己随机应变的能力,力求在每个场合都能做出最正确得体的反应。当然这与大量的积累和练习是分不开的。肚子里有货,才能在任何时候都保持镇静,才能言之有物,不假大空,不说那些说滥了的套话。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气度,学习公共社交礼仪,让自己更加完美。翻译可以说是语言不通的双方之间的桥梁,起到一个非常关键的联系作用。这就更要求我们事事追求完美,每个字每个词都要仔细斟酌再斟酌,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因为如果在重要场合,翻译出了一点小差错,哪怕是语气理解有一丝偏差,都有可能导致不良后果。所以我们凡事要仔细,对于未知的事物不妄作评价,起码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当然,更好使一专多精,翻译能力和翻译技巧当然要专业,同时也不能忘记充实自己。多学一点总是没错的。当然,看问题的角度也是很重要的,我们不能简单被眼睛蒙蔽,轻易就下定论。要学会换位思考,多角度看问题,尝试把自己放在各个位置上看待思考问题。综合所思所想,最后再做出判断。一张普通的狮妈妈叼着狮宝宝的照片,每个人所看到的却是不同的,有人可能看到的仅仅只是妈妈叼着宝宝,但或许有人看到的会是妈妈在伤害自己的宝宝。前者是正面角度,后者则是负面角度。究竟哪一种观点才是正确的呢?事实是,前者是正确的,妈妈只是在叼着宝宝而已。一方面这可能与我们看待问题的心态不同,积极或者消极。另一方面,也表明有时候我们亲眼看到的并不一定就是真的,眼见并不一定为实,我们应该多加思考再进行判断。世卫专家坦对英媒畅谈中国抗疫“路转粉”。视频开头就令我很欣赏的是他能够在公众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他刚开始是对中国抗疫的做法有偏见的。事实上他完全没有必要一定在采访中加上这一句话,但他还是诚实地和大家分享他的想法,这是一种气节,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认识到并且在公众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比如当今疫情肆虐的美国,特朗普仍然坚定地声称自己并没有做错任何事情。短短一分钟半的视频,专家都在表达他对中国的赞扬,并号召英国也应该向中国学习。低头并不等同于懦弱,有时它也是一种智慧,在欣赏自己的同时也学会欣赏别人。今天院长要求我们对课上的一张新闻图片做出及时反应。心想这应该又是一个考验,综合以前的上课经验,思维就容易被带偏以为还是老样子。但是后面才发现这又是另外一个点。作为学外语的人,不要总是第一想着看中文,而是认认真真去读,去理解新闻标题的含义,不然很可能会出丑。同时,也不要再三地想一个角度,玩一种把戏,而是真真正正、心无杂念地去看待这件事情本身。自作的小聪明会吃力不讨好。当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时,国外的形势不容乐观。确诊人数,死亡人数呈爆炸函数式增长,让我们的心也揪了起来。在这时,面对其他国家的求助,中国及时派出了医疗团队为其提供技术支持。从今天视频中世界卫生组织人员的发言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这个名字是令人心安的存在。相比于打其他的广告来宣传输出中国,我认为这一次的雪中送炭才是更好的文化输出。人类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的存在。面对全人类的健康安全问题,中国从来不会回避,而是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发挥自己的领导力,承担自己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同时也希望一线工作者在国外提供医疗支援时可以得到生命保障。(总访问量1000多万,被300多家公众号和《读者》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