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青回忆】芜湖鲁港中学任教的四年(陈志强)

2017-08-29 作者:陈志强 知青情缘


 


     1979年我离开云南勐腊,调到了安徽芜湖县鲁港公社中学。鲁港虽说隶属芜湖县,离芜湖县城却有50公里之远,紧靠芜湖市区边缘,多年后芜湖市区向外扩展,鲁港划到了芜湖市区内。鲁港中学是个新建中学,校址建造在离芜湖长江沿江段堤坝下不远的地方。向东离芜湖市区骑自行车15分钟就到芜湖的马塘区。向西走1公里就是小小的鲁港镇。镇上除了有一家小饭店,一个公社卫生所,还有一个粮管所外,好像就没有什么了,从镇上的这头走到那头大概也就是几十米的距离。居民大都以做小生意为主。比如早起床赶早集在卖鸡蛋的农民手里收集个大的鸡蛋,收满一篮子后坐机动载客小三轮车,到芜湖市区去卖。扣除坐车的钱,还能赚一点差价。镇上的居民。本身也是菜农,种些菜挑到市区去卖,以贴补家用,我教的许多女学生,放学后就挑菜去卖。


      鲁港紧挨滚滚长江,江对面是安徽无为县,长江流到这里流速放缓,江面也相对狭窄,当年解放军南下长江,解放全中国,就是选择从对面的无为县横渡长江天险,一举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防御体系。鲁港向西3公里就是安徽繁昌县的三山镇,这也是一个江边的一个极小的镇。堤坝下有一个纪念解放军渡江时牺牲的烈士纪念碑。三山江段正是解放军渡江选择的一个进攻点。我有一次想试游长江,笔直游过去是不可能的,游着游着就偏向下游了。游到三分之二处时遇上在江里捕鱼的一条小船。船上的渔民听我的口音说,你这个南蛮子不要命了啊,赶快上船。我确实有些累了,就上了他的船,横渡长江计划失败不算,还要谢谢人家的出手相助。


      鲁港中学虽说是一个农村中学,学校里加我也有4个上海人教师,当然都是原来插队安徽农村以后又抽调上来又进师专进修2年的知青。上海女知青温老师教语文,丈夫也是知青,家在芜湖市区,每天下午放学后就骑自行车回芜湖的家。上海女知青宣老师也是教语文,丈夫是芜湖市本地人,也是下午学校放学后骑自行车回市区。上海知青葛老师教化学,妻子李老师教数学,是江苏人。俩夫妻家就安在学校内。其他教师都或是芜湖市区人,或鲁港公社人,下课放学后或回市区,或回农村的家。学校冷冷清清地剩下我这个单身汉。如果天气好,我就独自走到长江堤岸,呆呆地看着流淌的江水,和在江面上行驶的大轮船。风景还是晚上好看。晚上学校校内一片漆黑,远处芜湖市方向灯火通明,灯光映红半边天。给人以憧憬和童话的遐想。在漆黑的江面,只要有大轮通过,那缓慢行驶的轮船上闪烁着大片的灯光,和轮船的鸣笛声,撕裂了江面的黑暗。江风拂面,江水拍岸,静静地坐在石上,直至困乏至极才走回漆黑的校舍睡觉。


      鲁港中学是个新建学校,刚开学时住校的除了上海知青夫妇葛老师一家外,就是我和校长。因而我们住校的人还兼有晚上看护学校的责任。校长四十来岁,虽是本地人,却是安徽大学英语系毕业的大学生,在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村地区,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大知识分子了。我平时吃食堂,校长自己烧了吃。但逢到有客人来,校长也会拉我坐酒席陪客人。


       有一天校长又有客人来,校长忙着出去迎接,让我烧一个菜。我虽然不会烧菜,但饭店里经常吃番茄炒蛋。想来是非常简单的。先炒番茄,快熟时敲上几个蛋倒进锅里一起炒,结果变成了番茄蛋糊。怎么和饭店里炒的不一样。校长带客人进门一看我炒的番茄炒蛋就傻眼了,“番茄和鸡蛋要分开炒,最后再合在一起炒”。再一看桌上的3碗饭更傻眼了,热气腾腾的3碗饭上分别直直地插了3双筷子。“我说小陈,你是在上供啊。”校长和客人都哭笑不得。


       也经常有人请校长到家里去吃饭,校长也顺便带我一起去。校长坐上席,我坐下席。每次一桌酒席,我的面前总放着一盆鱼,这鱼是不能吃的。但第一次我不知道有这个规矩,我看别人都不吃,那就我来吃。我一动筷,大家都愣住了。酒后回校的路上,校长说,:“酒席上鱼是不能动的,这叫年年有余。”我说,:“我怎么知道,还放在我面前。”安徽人规矩真多。


     学校门前是公社的一个猪舍。看守猪舍的是一个70多岁的老农,他还兼带看守学校大门,其实学校也没门,只不过进出必定要通过猪舍。老头瘪着嘴,平日里喜欢就着几颗花生米或一小碗蚕豆喝一小杯劣质白酒。他常喜欢开我的玩笑,"陈老师,你怎么还不讨女人啊,在我们农村你这个年纪的人早就结婚了。"我说不急的。老头点头是是是。然后用安徽本地土话说,"男的30太阳才出山,女的30倒了半边山。"这句话直到现在还非常管用。


      学校紧挨在一个水塘边,全校师生吃喝用水都靠这个水塘。但这个水塘是个死水塘,塘里的水是不流动的。靠一个闸门和长江相连,平日不开闸,只有到涨潮才开闸,塘里的水才能流动起来。常常塘边洗衣服的肥皂水还没沉下去,伙房烧饭的老头走过来用水桶又将水舀到桶里,挑回食堂烧饭了。水塘对面是一户农家,他家的装粪的船就停在门前的塘里。学校的师生除了中饭在学校吃,晚饭都是回家吃,只有我是全天在食堂吃饭,这水塘里的脏水好像就是专为我一人准备的。


      芜湖市是一个中等城市,因为离上海近,受上海的影响较大,市面繁荣,有小上海之称,但卫生状况实在不怎么样。我到一家包子店要买两个包子,付过钱后,营业员直接用手抓了2个包子递给我,我不敢接包子,问道,"你怎么用手抓啊?"她回我,"难道包子不是用手做的吗?"惊诧于她的如此回答,我气愤地说,"可是你刚才用手接我的钱,钱上都是细菌,马上又用手抓包子,你不会拿叉子叉啊,不买了。"到82年6月我就患急性乙型肝炎,以后又转为慢性肝炎,全身无力,不想吃饭,到芜湖医院去治疗。就配给我2小瓶舒肝平药片。虽然我坚持带病上课,但学校是不敢让我再留在学校了,万一传染给老师和学生那还得了。校长让我赶紧回上海治疗,越快越好。就这样我回到上海治病,一直呆在上海,直到调回上海。


      住校的老师都嗜酒,酒喝多了就失态。有一回葛老师和一个叫许太喜的教数学的本地人老师酒后就对骂,互相贬低对方的教学水平。其实隔行如隔山,不同的专业是无法相比的。还有一次许太喜老师在上体育课时和一个学生扭打在一起,那个学生个子高大,许老师一时还真不能把学生怎么样,我是班主任,一看不对劲,赶紧冲出屋去把他俩扯开。


      鲁港这个地方的学生靠近城市,见过点市面,比较调皮,平时只服班主任,新来的年轻女教师根本连课也上不下去,只好到我这儿来哭诉。我的办法是在班里选了一个最厉害的男生做班长,因为受老师信任,又是班长,他自己首先就不敢乱来,别的调皮学生因为害怕他,也收敛了许多。其次实行谈话制度。要班长每天下课后将上课犯纪律的学生名字记下来交给我,下课放学后我将这几个学生留下来谈话,谈话方式是耐心细致,语重心长,直到对方感动落泪,表示今后决不再犯。到后来犯纪律的学生还没等我讲几句话,马上就落泪认错。我都不知道他们是真还是假的了。


     有时候上课老师家里有事,让我代一下课,我就教学生唱市面上正流行的流行音乐和好听的电影插曲,很受学生欢迎,连老师们都说小陈还会这一手。


     虽然是农村学生,下课后女学生也喜欢一起到我的宿舍里看我批改作业,好奇地翻我桌上的东西。上体育课时我和男学生一起踢足球。和学校里的优秀学生团员和年轻教师一起到芜湖附近的马鞍山市开展团员活动。


     在芜湖鲁港中学的4年里,最值得怀念的就是和我的学生在一起。   写于2013年2月12日



摄于马鞍山公园


在马鞍山的青年团组织活动。前二排是班干部和青年团员,第三排排是年轻教师。我位于左二。

  

作者简介

作者陈志强

1969年12月从上海奉贤上山下乡到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水利二团三营十三连。

1974年上调到勐腊县瑶区公社。先后在沙仁小学,老白寨小学,瑶区公社中学任教。

1979年调离云南瑶区,到安徽芜湖鲁港公社中学任教。

1983年调离安徽鲁港,到上海青浦图书馆直至2013年退休。


作者作品链接




【知青回忆】买菜的苦与乐(陈志强)

【知青回忆】难忘的南腊河(陈志强)

【知青回忆】工地上和茅草山上 (陈志强)

【知青回忆】45年前的边陲小镇勐腊(陈志强)

【知青回忆】1970年3月的一场大火(陈志强)

【知青回忆】连队生活回忆(陈志强)

【知青回忆】水利二团的团长政委(陈志强)

【知青回忆】恋爱与婚姻的困惑(陈志强)

【知青回忆】西双版纳的雨季(陈志强)

【知青回忆】勐腊中学语文教师周新寒(陈志强)

【知青回忆】在沙仁的两年教书生活(陈志强)

【知青回忆】半年的老白寨教学生活(陈志强)

瑶区公社中学的那些日子(陈志强)

【知青爱情】火车上的偶遇~~~(陈志强)

【知青回忆】公社教师的轶事(陈志强)

【知青回忆】在瑶区的5年里(陈志强)

【知青回忆】我在瑶区的奇遇 (陈志强)

【2016年六六届小学同学会发言稿】难忘的岁月(陈志强)

【知青回忆】 我的小学同学庄群(陈志强)

【知青回忆】拉练(陈志强)

教师妻子探亲记(陈志强)

怀念父亲(陈志强)

【知青回忆】13连副指导员马振清(陈志强)

【知青回忆】我的知青同学周勇和他的姐姐(陈志强)

【知青回忆】瑶区的上海知青李颂源(陈志强)

【知青回忆】我的知青兄弟小擦板(陈志强)

【知青相册】逝去的青春(陈志强)

【知青回忆】胡湾行(陈志强)

   《知青情缘》微信公众平台欢迎你!

朋友们请长按上面二维码加入关注,积极投稿,成为《知青情缘》的读者和作者。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