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拉山下】十五、奔向查通沟(董克荣 )
霍拉山下
作者:董克荣
点击进入
十五、奔向查通沟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二十一团宣传股干事胡振林骑着自行车到连队里来找我。
自从二十一团战士业余演出队解散后,我被留在林园一连伙房里工作了一段时间又回到了农业三连。
我不知道胡干事来找我干什么,他见了我开门见山地说:“查通沟新建农业七连,你想不想到那里去工作?”
农业七连在霍拉山北麓的查通沟,是二十一团最偏远的一片沃土。那里地多人少,原先有农业六连的一个班驻守,后来扩为一个排,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团部为了开发查通沟成立了新七连,胡振林调去担任连队政治指导员。
原来他已经荣升指导员,现在是在招兵买马啊。
胡振林我已经很熟悉了。他原先在新疆XX部队保密科任职,转业后来到二十一团工作。他中等个子,高高的颧骨,厚厚的嘴唇,头发喜欢理成板刷发型。一顶泛白了的黄军帽很端正地戴在头上,那浓浓的眉毛和小小的眼睛,给人很憨厚的感觉。
我们在演出队时他经常来,相处久了,大家发现他不懂音乐,也不懂创作。可是队员们却都很喜欢他,每次胡干事来,大家都团团围着他,不着边际地聊天。
要说胡干事一点都不懂业务也不尽然,虽然他不会在业务上给你指点关键性的问题,但是作为一个观众,他还是会找到你在演出时的种种不足,有时还真是说到点子上。
胡干事对每一个队员都很关心。我们住在集体宿舍里,他每次来都会问寒问暖。有人生病了,他会去伙房告知做病号饭。不管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中有什么困难,都会帮我们解决。他常说的一句话是:“你们都是鹅(我)从各个连队挑选来的喔。”他的甘肃地方口音每次说到这儿就提高半度音量把‘我’字说成‘鹅’,让大家笑个不停。他说这话的本意是关心我们,可听着好像是讨好大家的味道。不管怎么说,他是一个很亲民的领导。
冬季天寒地冻,果园里农活少,没有演出任务时,我们每天都在渠边砍刮草皮,收集干草沤肥料。
一天上班前我起个大早,拆洗了棉被,把被单挂在火墙边烘烤,临出门前在火炉里压了一些湿煤,让宿舍里保持温度,被单可以干得快些。
中午回连队吃饭时,大家走进宿舍都说房间里真暖和。
这时炉子里的煤块烧得呼呼作响,炉子的铁盖被烧得通红。队员金光尧说:“有股什么怪味?好像什么东西糊了。”我赶快去摸火墙边的被单,那叠在一起的被单外面还是湿的,靠火墙的一边烫手,棉布已经烤成焦黄色了,用手一摸被烤焦的布片纷纷掉了下来。我手忙脚乱地把被单拿下来,好险!再晚点回来可能要着火。
我看着烤焦的被单发怔,晚上睡觉要盖棉花胎了。我找出一件旧衬衣,想剪下一块补被单。正在比划着,胡干事进来问:“小董你在忙什么哪?”我说:“被单烤糊了。”他过来看了看说:“焦得太厉害,补不好了。”然后他拿出钢笔,写了一张纸条交给我,说:“到团部大仓库去领一条吧。”我说:“真的吗?”他说:“去吧,去吧。以后有什么事情你来找我。”
我拿着纸条兴冲冲地赶到团部大仓库,领回一条崭新的被单。
晚上睡在被窝里,我从心底感觉到温暖。
那条烤焦的被单我没有扔掉,裁开后拼凑成一条单人床单还能用。当时我们都是供给制,床上用品三年只发一次。我因祸得福,比别人多了一条床单。
现在要叫胡指导员了。当胡指导员在介绍查通沟的情况时我在想着过去的事情,思想开了小差。作为一个领导,调动一个职工就是一纸调令,何必到连队里来亲自问你愿不愿意去。我在演出队工作时,得到他很多关心。现在那里需要人,并且他是这样一位关心群众的领导,我当然会去。我被他的诚意感动,说:“休息天也没有什么事,去看一看吧。”胡指导员说:“那就快走吧!”看到他的笑脸,我觉得他心里应该是非常高兴的。
于是,我们骑着自行车沿着团场的中心公路往查通沟方向一直往西去。
正是秋高气爽时,农场的秋天天更高气更爽。路两边的白杨树叶都已经变成了金黄色,树干在阳光的照耀下越发显得银白,远远看去好似一条金银大道;白杨树干上的块块疤痕,像睁大的眼睛向我们露出微笑。支渠边一丛丛的芨芨草,开出与芦花一样毛绒绒的白花,是收割芨芨草的大好时间。沿途各连队的农田里,东方红拖拉机正在进行秋耕,翻耕过的泥土像大海的波涛一浪压着一浪,机车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召来了一群群野鸟,在犁耙翻过的泥地上寻觅食物。
我们兴致勃勃地边骑边聊。过了林园二连后,就开始爬坡。
这时刮起了西南风,戈壁滩上的热气流漫无目的地流动,形成的旋风平地而起,卷起沙土在半空中聚成一根根擎天的沙柱,旋转着慢慢地向前移动,又一阵风吹来,沙柱一下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风沙迎面扑来,骑自行车顶风上坡很累,胡指导员下车推着走,我也跟着下了车。他一边走一边说:“以后新七连的定位要建成果园,好好规划一下,那里有山有水,将来一定会成为二十一团的世外桃园。”不知不觉我们到了去查通沟的最后一个山岗。
站在平顶山上眼前一片开阔,整个查通沟尽收眼底。巴郎渠水波光粼粼,高大的白杨树层林尽染。往南看,蓝天白云下霍拉山的雄姿展现在眼前。远远望去,查通沟的农田一马平川,渠边生长着不少老槐树,枝干虬曲苍劲,它稳稳地站立着,仿佛是饱经沧桑的老人,正凝眸注视着那些还未开垦过的处女地。
胡指导员指着远处说:“那片土地将来全都种上果树,等到满树开花都结了果子,你说将是什么景象?!”其实他是说给自己听的,脸上充满了对未来美好远景的憧憬。我看着他如痴如醉的样子说:“今后这里的风景就更美了!”他不失时机地问我:“怎么样,来吧。”我没有更多的考虑,点了点头就算是答应了。
一九七0年新七连正式成立了。我把行李装在田木匠帮我修好的木箱里,坐上马车义无反顾地奔向霍拉山麓,奔向查通沟那片未开垦的处女地。
其实那个地方我们曾经去演出过,晚上是在牛厩里为一个班的职工演出。因为路远,演出的当天晚上我们就住下了。女生们睡在老房子的办公室里,男生们挤在一个破旧的仓库里,里面堆满了袋装的化肥和工具,我们把行李铺在化肥上面睡觉,整个晚上被乱窜的大尾巴老鼠骚扰得精疲力尽,仓库里的各种怪味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面对着既熟悉又陌生的查通沟我感慨万分。许多年过去了,这里还是老样子,土房子还在,破仓库继续在存放东西。我们就要在这里安家落户,用我们辛勤的劳动去改变这里的面貌。
从此生活之路将翻开新的一页,我将要面对困难去探索未知的充满荆棘的道路。
新建的连队确实艰苦,这里没水没电,仅有的老营房不够住,我们打土坯建起新营房,挖渠引水,栽种防风林,平整土地,规划条田,一切从零开始。
不久连队改为‘林园三连’。胡振林走马上任后,与杨连长搭档。杨连长是个老革命快要退休了,他的耳朵在战争中被大炮震聋,连队的政治工作和生产建设基本上由胡指导员决策。胡指导员新官上任干劲十足,一派改天换地改变面貌的大气魄。
他还将原演出队的邓玉嘉、陈德苏、刘志雄等人都动员到查通沟来,成立了一支力量很强的业余演唱组,利用休息时间排练节目,在艰苦的日子里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他还经常带着演唱组到周边的公社与老乡联欢,搞好民族关系。
人员在不断增加,为解决孩子的上学还调来老师,建起了连队小学。
干部和职工团结一心,连队建设搞得红红火火。山沟的面貌在改变,生产步入了正规。连队的工作受到了团部的表扬,团部组织各连队的指导员到查通沟来参观学习。胡指导员搞好新连队的信心和雄心倍增。
我调到新连队后第一次值夜班流动岗正巧是中秋节。吃过晚饭后,我接过白班王春煊的岗,把步枪背上肩,在营房周围巡逻了一遍,然后守卫在俱乐部门前的广场上。
这时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圆,月光照亮了整个连队。在俱乐部正门上方的门楣上,‘毛主席万岁’和两边‘四个伟大’的标语清晰可见,那是胡指导员在几天前让我写的。
俱乐部刚建成时门楣空着。胡指导员问我:“上面要写点啥?”我说:“在中间画一个大五角星。”他说:“太简单了,写一条标语吧。”这才有了四个伟大的标语。门楣两边分别是《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和《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门楣中间“毛主席万岁”的字是草体,我用水泥塑成了立体字,还刷了鲜红的油漆。这条标语顿时让我们感觉山沟里小小的连队已经与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连接在一起了。站在大门前为连队站岗,心中忽然升起一种很神圣的感觉。
老俱乐部
我第一次站岗,也是第一次背上真枪,能有扛枪站岗的机会我很感激胡指导员。在那个年代,只要沾上一点‘海外’这样的关系,人人都会避之不及,更不用说让你背枪站岗了。可是胡指导员似乎不在意。文化大革命虽然还没有结束,但在新的连队没有派别也没有争斗,人人都在为改变连队面貌努力。我很喜欢这样宁静的生活珍惜这样的机会,为连队站好岗放好哨。
夜深人静,我就在月光下练习扛枪,练习举枪正步走。
正在这时,我看见胡指导员和副连长高占奎向我走来。我向他们敬了一个军礼说:“报告首长,战士董克荣正在站岗,连队一切正常,报告完毕。”
他们俩都笑了起来。胡指导员说:“不错,像真的一样。”我很不好意思,自己也觉得有点夸张,可我是真心的。他接着又说:“小董你开过枪没有?”我说:“没有,就这步枪我也是第一次背啊。”他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颗子弹帮我推进枪膛说:“今天让你试试,朝天上开一枪。”
在战争电影里,我见过开枪时枪托要顶在肩胸处,但是往天上开枪我不知道应该顶在哪儿。高副连长在边上催促说:“开啊,开啊!”我慌慌张张地举枪扣动板机,只听见呯的一声,子弹飞向天空发出了刺耳的呼啸声,右边耳朵被震得嗡嗡响,手中的步枪也被震到了地上。
这时,高副连长一边敲响紧急集合钟,一边大声地喊着:“中查通沟有敌情,抓敌特啦!”
那天晚上全连队的人都被枪声和钟声唤醒,毫无准备地跑到广场上。有的拿了铁锹,有的扛着砍土曼,有的衣服扣子也没扣好,甚至有人把裤子都穿反了。耳聋的杨连长不知怎么也会听见动静,急急忙忙跑来发号施令:“排好队伍,向左向右看----齐,向左向右----转,跑步向中查通沟出发!”杨连长的口令让大家无所适从,队伍乱成一团。
枪声还惊动了霍拉山上老乡的生产队,蒙古族青年达瓦骑着马飞奔下山来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胡指导员就这样成功地导演了一场野营拉练。直到天快亮了,全连队的人像丢盔弃甲的败兵,怨声载道地回到营地。
说实话,胡指导员文化不高,但是人极聪明,点子又多。他曾经给我们讲自己读书的时候,老师提问说:“一减二等于几?”他回答说:“不够减!”把同学们都逗笑了。我想他不是不知道这道题如何计算,他调皮,是故意的。他总是不按常理出牌,出奇不意让人跟不上他的节奏。
在规划连队的宣传标语时,我准备在新建的营房墙上写标语。胡指导员对我说:“我们连队地处团场的边缘,要随时防止敌人的侵犯,我们把标语写到山上去,要搞就要搞大,要惊天动地,让敌人看到就胆颤心惊。”
正面对着连队的那座山是平顶山。我爬到山坡上去看,山的南坡表面是分化的土层,我回来对胡指导员说:“山上都是浮土不好写字。”他说:“戈壁滩上到处都是鹅卵石,用石头垒总可以吧。”我说:“好办法。”
当时苏联在中国七里沁岛、珍宝岛和新疆边境发生多次武装挑衅,美国也在越南扩大战争,我国的领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毛泽东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要准备打仗”的口号,全民皆兵。
于是胡指导员在开大会时发动全连队人员一起搬运石头,用“要准备打仗”这巨大的标语狠狠地反击“帝修反”。
我在山的斜坡上用石灰写出字形,大家就往字框中间填石头,每个字约有八米见方,搬运石头量很大,在松软的斜坡上运石头更是困难。机耕班的孙照明、邵玉瑶、吴建强等都是主力军。当时还动员了小学生,他们放了学在耿邦英老师的带领下捡小石头填空。大家用手搬,用箩筐抬,弄得满身都是灰土。搬了一个多星期的卵石还没有全部把字填完。标语完成后在卵石上涂上石灰,那五个大字雪白耀眼,在阳光的照射下几公里以外都能看见这条标语,巍为壮观。
如今平顶山上的石头标语已被尘埃复盖,依稀还可以看到痕迹。
“要准备打仗!”这几个卵石堆成的标语,昭示着我们连队同仇敌忾与天斗、与地斗、与敌人斗的豪迈气魄。
一天下午,大家都在田里劳动,整个连队里静悄悄的,只有学校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突然,从远处传来嗡嗡的响声,由远而近越来越响,一架草绿色的军用直升机从天边飞来,在学校的上空盘旋了几圈,最后降落在这座平山顶上。
山沟里的学生哪里见过飞机?他们一窝蜂涌出教室,争先恐后地奔向小山。那架飞机的驾驶员刚从飞机上下来,看见那么多学生往山上跑来,大概也是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吓得躲进机舱,一溜烟地飞走了。那巨大的气流扬起一片尘土。学生们近距离看到飞机都高兴得手舞足蹈欢呼起来,回到教室里还津津乐道地议论着。
第二天上午,那架直升机又飞来了,它远远地停在另一个山头上,飞机上下来两个战士,一个持枪站在直升机边守卫,另一个飞奔到连部找到胡指导员说:“报告首长,我是XX部队的空侦兵,发现该地区新建许多建筑物,还有那山上‘要准备打仗’的大标语,什么状况?”
等沟通了情况送走了空侦兵,胡指导员喜滋滋地对我说:“怎么样,鹅(我)说会惊天动地吧!部队都已经发现这里有一个新建的连队啦!”我说:‘惊天’还说得过去,‘动地’怎么讲?”他回答说:“我们从地上搬了几十吨石头到山上,那还不算‘动地’啊。”我说“这也算啊?”他拉长了声音回答说:“那---是---”我看见他闭着眼睛,一脸自我陶醉地往椅子上靠,正乐在其中呢。说不定又在策划什么奇招啦。
果然过了不久,胡指导员又带领全连,热火朝天地从营房到平顶山脚下挖了条一人多深的战壕,连接山脚处还挖掘了一个深深的防空洞,真正实现了他那‘惊天动地’的愿望。
十二年后我离开这里,在返沪前的那天傍晚,我在连队里转悠,曾经的战壕已经被风沙填平,防空洞依然阴森森地伸向山的深处,历经风吹雨打的标语还在山坡上,被刷过石灰的鹅卵石《要准备打仗》这几个大字,在夕阳的余辉中熠熠发亮。
时代发展的浪潮滚滚,旧的事物大浪淘沙。今天,二十一团已经实现了农场城镇化,新建起办公大楼,各连队的职工都搬到团部统一建成的楼房里,镇上建起了医院、养老院,让当年留下的支边青年和老职工安度晚年。
林园三连的营房彻底废弃了,那平顶山上的标语虽然被尘埃复盖,但它永远留在这座山坡上,再过多少年也不会湮灭,这也算是一个时代特有的烙印吧。
(文中照片由蒋方龄、吴晓、罗铸提供)
读者精彩留言
《奔向查通沟》跟帖,与朋友们一起分享。
邵玉瑶———董克荣你好!读了你的《奔向查通沟》,引想我起太多太多的回忆。我们生命中最好的年华在那里度过,而且那是一种特殊的年代。特别是看到一幅幅照片,酸甜苦辢五味俱全。巴朗渠桥上十五个春秋不知留下了多少我们的脚印。俱乐部还苍桑地立在那里,我们一天三次要进出那门去伙房打饭,晚间在里边昏暗的灯光下听那些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人的教诲……往事已逝去,可留在我们脑海里的记忆却永远也去不掉。
李永明———昨天看到您发的《奔向查通沟》的故事,写得真好,也让我们下一代知道了许多过去发生的故事。如今林园三连已经没有了,物是人非,当年的人或已逝去,或各奔东西,您的文章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那片绿洲。读您的文章仿佛又回到了快乐的童年生活,谢谢董老师。我父亲已过世了,2000年遇车祸去世的,当时刚退休。我母亲挺好的。现在克拉玛依我大哥那里,我姐很多年前就夭折了。生活就是这样,总有不幸,也有很多幸运。我现在秘鲁工作,董老师如果有机会来秘鲁旅游请联系我。夏老师还好吧,她原来还给我上过课呢。我在中国石油,我们公司在国外有很多油田项目,我在国外十几年了,以前在伊拉克项目,2015年调到秘鲁项目了。董老师和当年在林园三连的上海知青还有联系吗,我小学时和几个上海同学都很好,沈毅(小名毛毛),徐魏,黄刚,您认识他们吗?不知他们现在都怎么样了。我哥他们那一批的建了个群,前几天有人发了您和阿姨的照片,看起来你们身体都很好啊。您的文章最近大家都在看,都觉得您的文章非常好,非常有意义,真实地记录了那个年代,那段历史,对我们来说都是珍贵的回忆。
毛 兰———我记得我在林园三连小学是你教我们英语。终于找到你了,小时候你在班上说考试一百分就给我们讲故事,大家可努力了。我记得你上课幽默风趣,我们很喜欢你。永远也忘不了老师你教我们英语那会儿的幽默,能带动全场努力学习的气氛。谢谢老师记得我妈妈是个理发师,我妈妈爸爸分别在1999年和2008年去世了。看到你照片和我儿时的记忆中一样的没变,感到好欣慰。
贾战疆———文章生动有趣,图文并茂,往事历历在目,难忘悠悠岁月!“要准备打仗”五个仿宋大字,原来是您写的啊!当时我们小伙伴都猜想是解放军叔叔写的。那座小土山我们小时候经常去爬,但从不敢破坏那五个大字,有时我们也用石头在山坡上摆字和图案,算是受到了启发。
叶荣芳———董先生思路敏捷、才华横溢、笔耕不辍、作品源源不断。
王家义———又見到克荣的作品了,回亿农场岁月的日子,引起了我们的共鸣,谢谢你的付出,欣赏你的佳作。
程文仁———写得不错,尽管是重写重看,但还是很有味道。
胡江明———看了《奔向查通沟》这篇文章 ,见文如见人,真的好想念我的父亲!
老 王———董先生文筆绝佳,拜续受益匪浅!
张 平———为董先生的才华点赞,经常奉献精神食粮,谢谢!
克 玲———領畧到物質生活越簡單,內心精神世界越豐富。文中從補給的棉被套,及響應查通沟的開荒,洋溢着雪中送炭, 惺惺相惜的互動互愛的精神。讀者看得津津有味。讀者不單仰慕霍拉山的高聳入雲,对山下原野上一群開荒的年輕人的生活更產生興趣,渴望能認識一下他們的世界。
顾世惠———写的真好!我虽没有生活在其中,但我能感受到你们那时的点点滴滴。真的很不容易,为国家、为农场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阳 光———语言朴实,真情实感,尤其是第一次背枪站岗,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是无法理解的。
金玉珍———真来赛,董老师,能把你在新疆生活过经历,一幕幕的写出来,好像是在看回忆录,真好,真有味道,谢谢啦,为你点赞。
韩沧新———小董的回忆文章一篇接一篇,看了以后觉得自己好象还在新疆,点点滴滴的事一直浮现在眼前,那忘不掉的霍拉山和滚滚流淌的开都河水,真想再回去看看。战友胡荣德2011年回去了一次,用像机拍下了霍拉山下的景色放大做成了镜框送给了我,我把它挂在卧室天天看,太美了!夕阳下的霍拉山很美,小董的回忆文章里面的人和事更显出彩。这是我们支边青年的历史,是不可磨灭的回忆,你的文章之所以大家喜欢看,是因为你每篇文章都是有血有肉、内容丰富、体栽选的恰当,让人看了感受很深,难以忘怀。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在脑海中是磨灭不掉的,故乡的美、战友的情应该代代相传,小董美文佳作吸引了那么多人的眼球,勾起那么多人的回忆,每个人的回忆文章多是高水平的,如果不是时代误人,我们支青中肯定会有许多象小董一样大学生。不过现在也蛮好,跟着小董后面,涂上几笔,大家挺开心的,我深信这条写作龙会越接越长。
黄建华———在我九年的支边生涯中,与霍拉山遥遥相对守望,每天开门见山。连队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霍拉山戴帽,老职工要睡觉。那时在戈壁滩开荒造田劳动强度很大,夏天顶着烈日修筑防渗渠,冬天天寒地冻运沙平地……多么想霍拉山戴帽,狂风大作雨点敲打,能让我们好好休息一下啊……霍拉山见证了我们的吃苦耐劳,见证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也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如今霍拉山下良田万亩,绿浪翻滚;那是我们用青春的汗水浇灌,是值得我们自豪和回忆的地方!那里也是我的第二故乡,那些青春往事一起涌上心头…… 戈壁滩上修筑防渗渠,赶着毛驴车开荒造田,寒冬腊月里,甜菜馍丢进灰堆烤了就是中午饭;炎炎夏日在无遮阴的戈壁滩上大口吃着苞谷馍和着葫芦汤;挖大渠的工地上吆喝声此起彼伏工地上歌声嘹亮;往事历历在目…… 是甜是苦,唯有青春知道!愿青春不朽,岁月不老。回忆永远是快乐的!而作者在艰辛岁月里的点点滴滴却汇成了创业的豪迈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不得不让人佩服和感动。每次读罢都会不由自主地泪眼婆娑;因为那是我们共同度过的青春岁月啊……真是心有多大格局就有多大!是一篇励志好文!
宋丽敏———美丽的霍拉山,在那里度过了最美好的青春岁月,艰苦的日子里也有着温暖和乐趣。
王丹珠———我在五连生活过2年多,应该算和查通沟是邻居了,可是从来没有进去过,只以为那儿很荒凉,很艰苦,可在你《奔向查通沟》里让我看到了你们积极向上,勤奋努力的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的心态。看了照片还觉得查通沟还挺美的。霍拉山,我们十连的战友都很熟悉,记得刚调到十连时我和林玲、丁宝妹、施红宝被安排住地窝子(可能在21团就我们四个上海女支青住过地窝子吧。)虽然条件很差但我们四个的床铺就对着门,所以“开门见山”成了我们四个的专利,而这座山就是霍拉山,当太阳照在山上时我在铺上就能清晰地看到霍拉山上岩石的纹路。后来随着十连的开荒发展、修渠种树在不知不觉中“开门见山”的待遇也没有了。不过我很高兴这种待遇的消失,因为十连变绿了,变正规了,变美丽了,变宜居了!
王珍凤———看了好几篇文章,每篇都写的很生动,好厉害,这短篇小说还蛮吸引人,真是人才,生在这个年代人才埋没可惜了。 霍拉山的地理风貌写的很详尽为知青生活拉开了序幕!赞一个原创好文采!
沉默的人———我沒下过乡,但是是同龄人,看到你们写的东西,很亲切。
先秦意志―――看了这篇文章,像来到了天堂,很喜欢哪个地方,有机会去看看,期待着。
杨佩芬―――文章写得太好了,加上朗诵,看得入迷,每次看到你写的文章都让我回忆到那个时代,的确在新疆的日子过得很开心,没烦恼,也没争斗,有什么困难大家都会帮忙,尽管那时田里活很累也忙,但经我留下的回忆是美好的,总让我无比的留念。
戈壁胡杨———多么熟悉的库尔勒,最早的全国卫生城市,非常美丽的孔雀河和非常漂亮的愽斯腾湖,这一切都感谢作者,用动人的故事,把我重新带回了那个难忘的年代。原来我们工三师二十一团就在库尔勒,后来划农二师了,那里还有我许多温州支边的战友呢!
天行健(晋堂)———你们团的葵花籽也好吃,那时21团很有名的,好像人们说“5团”就是21团。
摩摩绮绮——— 农二师二十一团,我在那生活了9年!也是我人生中最无忧无虑的9年!时隔32年我又回到曾经的农二师二十一团,我眼泪哗哗的留,如今的二十一团虽然变化很大,但曾经居住的屋子,爸爸搭的厨房还在,儿时的一幕幕历历在眼前!想你农二师二十一团!
徐晓宁———虽然我从小在21团长大,但是在40岁之前,我一直以为这座山叫做“呼啦山”,现在知道了。还有那个“公鸡母鸡”“牛奶根”小时候经常去摘了吃!
王晓光———感同身受,我们曾经一起战斗在霍拉山下,一起出大力流大汗(刚去时体重才八十多斤却要挑起一百多斤的肥料)奉献了青春,散发了激情,与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起相伴了N年。如今虽已离开,但那里的人和事、山和水却像作者说的一样永远流淌在我们的心头。谢谢作者让我们又勾起了美好的回忆。那时候我们最喜欢听哪句话吗?哈哈,霍拉山戴帽,职工睡大觉(意思是马上就会下雨就可以休息了)。
吴 丽———这篇文章让人仿佛看到霍拉山下的美景,令人向往,在繁华的大都市里生活久了,就会向往这样清澈广阔的天地。
姜一民———太为你高兴了!能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给历史留下真实的资料,留下我们青春的足迹,留下我们这一代人的奋斗和奉献精神。
李红一———令人难忘的青春岁月。
王伟民———青春的回忆难忘且有意义!
龚春英———这篇文章让我回忆起曾经的岁月!
崔紫君———我十七年的青春芳华就在霍拉山下,回忆过往,就如玫瑰流香,永驻心田!至今无怨无悔!
宋丽英———看了这篇文章感觉你们也不容易真的很艰苦,还带了二个孩子,董玲,炯炯这俩个孩子真的好漂亮好可爱哦,真讨人喜欢。曰子过得太快啦!她们的孩子也很大了吧,向她俩姐妹问好。你们在新疆支边,也是苦中有乐,把你们培养得更坚强成熟,霍拉山开都河见证了你们这代人的芳华!我为你们点赞!祝你们幸福快乐健康平安。
吴 丽———这老照片好有年代感,光看照片就让人感动不已,一代人的芳华换来下一代人的荣光,老照片就是最好的见证。
作者简历
董克荣,1944年出生。1964年高中毕业后支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二十一团,曾当过农工、团宣传队演员、炊事员、文化教员、小学校长。1981年回上海在街道集体单位当营业员。1985年考入上海大学政治学院,毕业后调区集体事业管理局工作。曾担任区人大代表、上海市侨联委员、区侨联副主席。曾在《上海新闻晨报》、《新民晚报》、《上海侨报》、《上海法制报》、《经济时报》、《书评报》、《中国仪电报》、《南市报》、《南市外贸报》、《计划管理通讯》、《浦江同舟》、《国家安全通讯》、《黄浦侨音》、《花溪》、《炎黄子孙》等报刊和杂志刊登文章200余篇。2004年退休。
作品荐读
本文由作者投稿《知青情缘》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