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命运的交响(张志贤)
知青命运的交响
作者:张志贤
常常会有这样的体验:无论什么场合、什么人群,只要说“我是去过云南的知青,”年长的人通常的反应就是“奥!”因为他们很理解、都知道,且他们普遍认为知青,特别是去外地的知青就是一个字:苦!当年勐腊县派到连队的地方职工自质彬,与知青共同工作生活了好几年,他感慨的说:“上海知青来到这里,不容易,可怜。”光阴荏苒,时过境迁,历史一旦翻过了旧的篇章,必然出现新的画面;新的画面覆盖了旧的篇章,因为不了解旧的篇章的社会根源,听起来就像天方夜谭。有几次我与九零后的大学生交流,说起上山下乡的话题,他们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会有这样的事?”觉得就像《一千零一夜》。我和零零后出生的外孙子讲知青的往事,讲红军长征吃草根、啃树皮,他更为大惑不解,扯得还要远:“爷爷:红军为什么不吃巧克力呢?”这也难怪,他们没经历过,所以不会懂。不过这一切都说明,尽管知青和现代社会不存在隔阂,但知青的世界与当今时代渐行渐远,是不争的事实。三年前的一天,我好奇的对爱人说:“今天在大润发超市,一个女孩子叫我‘老伯伯’!”这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有人这样称呼我,在地铁或公交车上,也开始有年轻人给我让座了。人在不知不觉中变老,不足为奇,我素面朝天,满头的白发和沧桑的脸已经毫无遮掩的说明了一切。正如九零后、正如我的外孙子白天不懂夜的黑一样,我们同样也费解他们现代的心灵及未来的三观。由此看来,上山下乡被后代的人们所质疑,知青被未来的世界所淡忘,那是迟早的事。不过,上山下乡作为一场特殊的运动,知青作为一个特别的群体,将载入共和国的历史;作为一个时代的专用词,固定在《辞海》当中。
知青曾经是那场风云的主角。世事多幻:对一个人或一件事的认识、认知和认同虽然具有共通的含义,但又不完全是一回事:认识不一定认知;认知未必认同。我们正在老去,当今社会对知青及上山下乡运动缺乏权威的认知,但这并不影响知青在各种聚会或纪念活动的时候,为蹉跎的青春自娱自乐、自弹自唱;自叙自书、自聚自散。正如戴尔·卡耐基所说:“寻找自我,保持本色。”
山上和乡下,始终是中国社会最贫困、最底层;自然条件最恶劣、最难以生存之地。我们曾经为在那儿摸打滚爬而宣誓,曾经为大有作为的重任而悲壮;曾经为遭受灾难而流泪,曾经为战天斗地而洒血挥汗;曾经疾病伤残、甚至献出年轻的生命,曾经为了返城而卧轨绝食、屈膝下跪。一个人在该上学的时候去务农,是国家贫穷落后的无奈;一个人在年少的时候离乡背井,是社会动荡不安的劫难。安东尼·罗宾斯说:“人生的任何遭遇,都具有多重意义,至于你是哪一种,全看你打算从哪个角度去审视。” 我想,我不会赞美上山下乡,但我也不会否认我们的青春和磨炼。
人或物一旦变成了故事和回忆,就表明了它的终结;故事是长途跋涉的驿站,回忆是高速公路的休息区。“平芜万里无人去,落日千里空鸟飞,” 我现在感到了一种日益远去的苍凉,因为我真的不希望现时的人们或者后来的历史,用不理解、徒劳,或者用怜悯的眼光、以悲苦的形象,给知青划上一个永久的句号。萧伯纳说:“人生不是一支短暂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我想,上山下乡不会再重演,它的唯一性,已经把知青的人格和力量,展现于空前绝后的维度。
上山下乡时,我们的思想比较单纯,我们的境遇大同小异。经过返城四十年的洗礼,大多数知青人生平凡、生活平淡;但也有一些知青成了出类拔萃的佼佼者,他们的境遇千差万别。但无论谁辉煌抑或谁平凡,都不过是一个记号,知青的底色不会改变,知青的情怀永在心里面!
知青的命运,与知青生涯有着历史的、不可分割的关联,然而不可否认,改革开放的后知青时代,才对知青的命运产生着颠覆性或曰决定性的影响:区别是因时而异、因势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所以人的命运,总是决定于他所倚重的社会,演绎于他所奋斗的事业,涅槃于他所追求的时代,终结于他所创造的世界。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奉献和牺牲,历来是华夏大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不朽理念;忠诚和爱国,一直是炎黄子孙的核心价值;奋斗与坚强,始终是新中国发展和壮大的雄伟标志;光荣与梦想,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一个时代 总有自己的足迹,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信仰。海明威说:“人可以被毁灭,但决不能被打败。”是的,知青有自己的二维码,他们不会消失,也是永远不会被打败的。
作者简历
作者简历:张志贤,奉贤人,生于1954年1月。1969年12月上山下乡赴云南西双版纳水利二团。1978年1月返城,在奉贤区供销合作总社工作。2014年1月退休。现为奉贤区作家协会会员。
【知青回忆】昆 虫 鼠 蛇 记 遇(张志贤)
永远的礼花 ——西双版纳水利二团十七连知青赴滇50周年联谊会散记(张志贤)
本文由作者投稿《知青情缘》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