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生知己,你找到了吗?》另五篇(卢忠雁)

知青情缘 2024-02-02




《感叹中国父母亲“苦水经”》

另七篇


作者:卢忠雁








《人生知己,你找到了吗?》


   人生,有一二知己,足矣。知己,不必很优秀,也不必很出众,更不必帅哥美好。能倾诉,善劝慰,“同甘共苦”即可。人生在世,知己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件事。君可见:茫茫人海,人以万千而计,却在茫茫人海中,偏偏又喜欢上你,相识相知的,陪之哭陪之笑地相伴相护“心有灵犀一点通”地走了过来,没有心灵的默契,能行吗?


   喧嚣的世界,热闹非凡。人来人往,看热闹的人,大有人在。不少人又习惯了带面具生活,真真假假的情况时常遇见,难以识别。这种带面具生活的人,面部表情千变万化。防不胜防的表演,越来越难以捉摸了。所以,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那些拍胸脯,说朋友的人,未尝就是真正的朋友。顺利时,感觉朋友围绕着转,以为朋友遍天下。但,安静下来,扪心自问:这个世上,有几多真正的知己?其实,是你在人生遇到逆境时,为你顶风遮雨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知己。


   真正的知己,不是锦上添花,不是逢场做戏,更不是喜欢高谈阔论的人!真正的知己难觅。难觅知己只有一二,是因为知己啊,愿意屈就于你而不是别人。真正的知己,是情投意合。是不经意间的默契,说话待人以及付诸行动,总会不知不觉之中被打动,温馨而亲切,由然而生出一种喜悦的情愫。好像这个人,就是自己的一个拷贝一样。我所思所想,“一目了然”明达明确,这样的知己者:就是面对面地坐着,即使不说话,就能知晓彼此之间所思所想。在人生困境中,特别需要有一个交心说话的人,相融合拍的一个人,能抚慰灵魂、心灵沟通顺畅的这样一个知己。如果一生中能遇到知己,可以不管性别之男女,可以不管年龄之差距,可以不管容貌之丑美,可以不管地位之悬殊。总之,没有一切世俗东西的叠加。如果能够在精神世界里,两个灵魂在翩翩起舞,互诉衷肠,那么,这无疑就是知己。而今,诱惑太多太多。倘若有一份稳定的爱情,能彼此读懂灵魂的知己,这人生长途漫漫之路,就是春意盎然了。爱情不可缺,在这个世界上,不说圆满,能相依相伴一生一世,就是美满幸福的事情了。知己,就是心灵避风的港湾,知己,就是春雨滋润直达心灵的抚慰之水,洗去疲惫,得到休整,使之安详。人世自古以来,谁不渴望有一知己?但往往事难遂人愿,阴差阳错,错过了,或是擦肩而过,真正拥有知己的又有多少人呢?‘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感叹之中,知己相遇来之不易,仿佛有点像天方夜谭的神话了吧?不管世道之变,环境之变,还是得珍惜遇到的缘分,珍惜他人;善待他人,珍惜所有遇见的人,这其中,必然有一二知己的存在。知己的人啊,就是在大千世界的风景之中,所遇见;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所碰到。缘分天注定,知己亦然。有人能夠喜欢倾听你的心声,那种默契,那种专注,一定是与你性格相近,脾气相仿,因为懂你,才愿意喜怒哀乐“共奏曲”,醉笑陪君“共勉”之。知己者,其实是“奢侈品”,拥有了,得千万善待之。朋友啊,你找到知己了吗?


《生病之感叹》


   凡人难以修仙。其实神仙,也有生病之日,况乎吃五谷杂粮之人,生病为正常之事。这就如一部机器,用到一定年限,总要加油、换零件之类的事。人嘛,中年以后,向老年进发,年老体弱,身体不舒服或状况渐渐差了,生病为常事。不必为生病而闷闷不乐。生病以后,打针吃药,是免不了的。其实,打针吃药,大都是为了病的尽快好转。一些慢性的病,维持正常量的药,是为了不让其进一步恶化。所以,不得不维持正常量的药。那些以为吃了药后,会完全治疗病好的想法,是不现实的。而且,有不少的药,有副作用的,会影响到其它器官的。


   朋友阿鹏哥,性格本来就有点疑神疑鬼式的。这不,随年龄上去,这里不美气,那里有点痛,动不动就去医院看病检查。久而久之,最近说是得了抑郁症呢!据其亲戚说,是生了慢性病而疑神疑鬼,又,不断地跑医院去检查看病的缘故。每每检查好了,医生说,不碍事。他仍然不放心,总是疑神疑鬼地怀疑自己生了什么大病似了。结果,胡思乱想,抑郁成疾,真正地成为了抑郁症患者,岂不冤哉。


   朋友阿幸,那年曾经咳嗽不止,检查了不少项目,都未确定为何病。最后,是在华山医生专科检查,才被诊断为哮喘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又经人介绍,去了华东医院看中医,进行了中药调理近1年,终于好了。从13年哮喘病发后,至今倒未再发作。听罢,我倒相信中药的神奇力量。看来,中药调理,确实是全面调理身体的一种“好措施”。只是中医调理得耐心一点,毕竟有一个疗程的过程,得慢慢地进行调理之,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生病了,有时去看病,不能专一在一个医院看病;还得多跑几家医院检查看看;再侧,中医调理,也是不错的选择。总之,人嘛,生病啦,就得去看病吃药,不要疑神疑鬼,怀疑自己生了什么大病;生病了,也不要期待有灵丹妙药来根治掉自己的病,能够不将其病再进一步发展下去就OK了。



《左右为难》


   生活中,时常会遇到左右为难之事。其实,生病这件事,也有左右为难的情况。说说邻居大叔吧:大叔年青时,身强力壮,没有什么高血压以及这痛那疼的。这不,上了年纪以后,不知咋的?左右的大拇指边上骨头肿了,像是小弹子一般,走起路来,就一拐一拐的。去医院一检查,是尿酸高,被确定为痛风。于是乎,吃药吊针之类的事宜跟进。又,要忌口,这不能吃,那也不能吃。


   关键的是,A医生关照:海鲜、肉之类,不能吃。总之,管住嘴,最好不吃荤,以全素为好,吃的东西,就像和尚一样的生活,又要清淡一点。邻居大叔呢,本来以荤为主,一下子要改以素为之,实为不适应。这不,吃着、吃着,一直以素为主,感觉胃中“潮潮”的。想想,还是吃一点肉之类荤菜吧?!但一想到痛风痛起来要命的情况,又只得作罢。


   又一日,去医院复诊,看病的医生又换了一位。于是乎,问及是否能肉乎?B医生说:“肉之类,当然应该吃一点的。不然,全素的,像和尚那样生活,就会缺少营养的。全素,不行的!”


   听了B医生的话,邻居大叔在乘公交车回来的路上,左思右想,究竟是吃点肉好呢?还是坚持全素呢?一直回到家,也没有想出个结果来。微信问及于我,我答曰:“我是倾向于要吃点肉之类的!但,最主要还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解决左右为难的‘难题'之举。医生的话,是他(她)的从医经验告知于你,你平时的饮食习惯,还是因人而异的,当与你的适应度相合(吻)才是。故,各自得鉴别诊断,慎重选择,好之为之也”。

 


《好事难做》


   提倡做好事,好事难做。有时,做好事,讲得清;倘若讲不清就悲催了。君可见:为何现在有老人摔到后,人们却难以伸出援手。这是因为现实有点残酷。明明老人自己摔倒了,做好事的人,送之医院,却被诬陷为闯祸者。不然,有这么好的人啊,无缘无故会将摔倒的老人送医院?讲不清,说不明,惹上官司的,大有人在。于是乎,人们见这类事,怕怕的。所以,往往是不得不选择了袖手旁观了。朋友阿欢,那日去居委会办事。见一大叔急匆匆地跑过来,还未站稳。就破口大骂:“你们居委会办什么实事啊,分明是在坑民嘛!” 居委会干部叫其不要激动,慢慢说。这才知晓,是大叔家的阿姨来居委会充煤气费的卡。当时,充500元。谁知,到家却钱充不进去。居委会干部,把他的卡,往充卡的机器上一检查,此卡钱款为零了。煤气费,本来是有规定地方充钱的。咋会在居委会里充值,就能“一步到位”呢!这是该小区的居委会书记,跨前一步为民服务做好事。联系了正规的充值钱的煤气公司。故,煤气公司,提供了充值煤气费的机器。为此,居委会干部,帮其联系了煤气公司的修理部。煤气公司的修理人员上门修理,是该表出了问题。这500元,马上表上显示出来。500元未充进去呀,原来是一场虚惊,都是表“年龄大了”,出差错了。幸好,修理工修好。要不然,弄不好,居委会办的好事,要吃“冤枉官司”了。哇塞!做好事难,确实是难矣!


 



《羡慕嫉妒而恨是一种病》



   羡慕嫉妒而成为了恨,是一种病。在羡慕他人的成功或成绩同时,得努力学习,学会首先是跟上。跟上,是为第一步;在跟上的同时,积累经验教训,努力学好“一技之长”,成为能独当一面的能手;只有掌握了独当一面的“技能”,才能走好第二步,去超越。超越的过程,又是一个新的飞跃,这并非是一件轻松易得的事,得加倍的努力奋斗才是。倘若超越不上,也不要在乎或纠结。如生出嫉妒来,那,就成问题了。嫉妒心的积累,久而久之,堆积成恨,那就成为一种病:不再关注工作的努力如何,却会去阻碍他人成功的“绊脚石”而“挖墙脚”。羡慕嫉妒恨,归根结底,就是一种病态的心病。我以为,作为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承受不顺与失败。要坦然接受发生的一切。再侧,要根据自己的状况,去迎接新的挑战。他人行,虽羡慕,但我会努力跟上。即使跟不上,追随之。能跟上,就要去跃上超越的台阶。难以超越,那么,也不要紧,这就是人生之限制。世界上,毕竟有能人,比我能比我强的人,大有人在。何必去无端生出嫉妒之心,从而使自己陷入困境之无底深渊呢。不与熟悉的人去多作比较,高人也好,低人也罢,自己在什么位置上,都应成为一个有趣的人。君可见:有人比我好,却往往付出的更多,自由度更少。其实,当我们羡慕他人的同时,却不知其也在羡慕我们的生活呢。世上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你强的人多着呢,但是这个世界上,有更多的人比我能、比我强的人。他忍着没说罢了,一了解:生活中,些许地方,还远远不如我呢。人无完人,圣贤和神仙,也有“拐角处”的地方,何况我平头百姓一个?窃以为,人就得修行,就得与德行同步,胸怀天下的大度,是承认自己比别人差以及能容下比自己强的人。知足常乐,就是治疗攀比心理之病的良药。故而,能保持知足常乐之状态,那么,就不会羡慕嫉妒恨了,更不会“羡慕嫉妒恨”而生病也。



《善哉善哉》


   一位大妈,退休以后,到中医学院报名参加了“针灸和推拿”班学习,历经4年“磨难”,终于“曙光”高照,胜利“毕业”。而今,出现“神奇”多多:在旅游的时候,频频出现“险情”时,她援手相助,使之“妙手回春”,好!这不,那天在浙江江郎山回沪的路上,一中年男子胃不舒服,痛得头上冒汗。大妈一见,脱掉外衣,二话不说,让其躺在大巴车的最后面座位上,正巧,此刻遇到车堵之时,经过了20分钟的按摩,“病人”好了很多。我见状,问及大妈爱人的老先生,此类事,在旅游的过程中,是否遇到过。答曰:"经常碰到。” 根据老先生的叙说,记录如下:有一次去旅游,是在上海飞机场等飞机,一男子头晕晕然,是高血压引起,经过了大妈的针灸后,上了飞机。还有一次,在俄罗斯旅游中,一中年女人,脚拐了,顿时,红肿起来,走起路来,非常艰难。经其2天的针灸和按摩相关的穴位后,恢复如初。看着大妈按摩这位中年男子时,用力按摩,大约是用力的关系,动作之中,头上满是汗呀。当中年男子的爱人表示感谢时。她说:“应该的,不然,老师教我的本事,不是无用力之地吗?!”我要为这位大妈点赞叫好,感谢大妈热心相助。是的,生活中,当有人遇到难事,需要我们伸出援手:当看到有人摔倒了,去扶一下;当遇见有人困难了,去助力一下。看似举手之劳,实则功德无量,善哉善哉。







•作者简介•

   作者系江苏省大丰县海丰农场安丰分场一大队的上海知青

荐读


二代人的大学梦(卢忠雁)

知青食堂的苦日子(卢忠雁)

假领头(卢忠雁)

穿喇叭裤的日子(卢忠雁)

《遗憾的金戒子》《失恋“坏事”变“好事”》(卢忠雁)

我人生指路明灯——母亲(卢忠雁)

“50”学“吹打”(卢忠雁)

处理好工作和家庭关系及和谐之我见(卢忠雁)

第一次工资,就寄上5元钱给母亲【外二篇】(卢忠雁)

过街楼往事【外二篇】(卢忠雁)

向儿子学孝顺【外二篇】(卢忠雁)

小时候“过夏”二三事【外一篇】(卢忠雁)

父亲篇(卢忠雁)

晨舞改变了妻子(卢忠雁)

《档案》外一篇(卢忠雁)

《感恩老爸的投稿“情结”》外一篇(卢忠雁)

《遗忘》外一篇(卢忠雁)

洁癖的“当家人”(卢忠雁)

《我家的“小鹿纯子”》外一篇(卢忠雁)

我与儿子一起成长(卢忠雁)

三代“读书郎”的故事(卢忠雁)

退休之日正是读书乐(卢忠雁)

难忘露天电影(卢忠雁)

《买书,是一种好心情》另一篇(卢忠雁)

《给男人一点面子》另一篇(卢忠雁)

《墙被打出洞来》另一篇(卢忠雁)

《“一碗汤”的距离,好》另一篇(卢忠雁)

《爱,就这么简单》另一篇 (卢忠雁)

《聚会亦纠结》另一篇(卢忠雁)

《练毛笔字》另一篇(卢忠雁)

《记性差了偷着乐》另一篇(卢忠雁)

《榨汁机的好处》另一篇(卢忠雁)

《学烧菜》另一篇(卢忠雁)

《那时,不懂爱情》(卢忠雁)

《珍惜当下》另一篇(卢忠雁)

《一个真实的你》另一篇(卢忠雁)

《成功之路始于足下》另一篇(卢忠雁)

《爱的感动》另一篇(卢忠雁)

《没时间去生气》另一篇 (卢忠雁)

《农家乐》另一篇(卢忠雁)

《走好人生的后半程》另一篇(卢忠雁)

《阳光灿烂的你》另三篇(卢忠雁)

《不要勉强做朋友》另一篇 (卢忠雁)

《人生总要有拐弯的时候》另一篇 (卢忠雁)

《操不完儿女心啊》另一篇 (卢忠雁)

《有始有终》另一篇(卢忠雁)

生活感悟集锦十六篇(卢忠雁)

《新年三曲》(卢忠雁)

《同舟共济抗“病魔”》另一篇(卢忠雁)

《突如其来的疫情啊……》另二篇(卢忠雁)

《严防死守,好》另四篇(卢忠雁)

《疫情过后想干啥?》另五篇(卢忠雁)

《平安健康最重要》另N篇(卢忠雁)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另N篇(卢忠雁)

《忆旧心情》另N 篇(卢忠雁)

《老了,还得无奈分居两地》另一 篇(卢忠雁)

《生活就是悲喜剧》另 N 篇(卢忠雁)

《故乡》另七篇(卢忠雁)

《秋日断想》另一篇(卢忠雁)

《浅说修东西一事》另五篇(卢忠雁)

《带老寿星去农家乐》另七篇(卢忠雁)

《人生,就是一个劳碌的命》另五篇(卢忠雁)

本文由作者投稿《知青情缘》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生知己,你找到了吗?》另五篇(卢忠雁)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