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一鸣站台,10亿补贴,悟空问答vs知乎,今日头条OUT!

科技唆麻 地心引力工场 2018-10-05


文章来源: 科技唆麻(ID:techsuoma)

作者:科技唆麻


去年这个时候,悟空问答正春风得意。

 

场妹还记得,去年8月30日,悟空问答通过微头条、微信、微博发布了一组系列海报,分别以张雪峰、秋叶大叔等6名社区知名答主为海报主角。海报上的六个“反对”,血气方刚。

 



一年后的今天,据界面报道,悟空问答被并入微头条,悟空问答团队100多人已转岗。

 

字节跳动向36kr否认了这一说法:


没有放弃问答业务,我们一直在更大范围内寻求协同效应,满足用户需求和产品发展。我们会继续做好问答业务,丰富平台上的内容形态,为用户创造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但事实上,转岗和合并都是事实,在优先级上,悟空的确被置于更加后部的位置。这意味着头条变相承认了悟空在最近几个月的发展并不如意,至少没有达到他们想要的目标。


我们从一些第三方数据平台上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比如在极光大数据上,知乎的在全渠道的总排名是114名,而悟空问答则跌到了976名,并且从增长曲线来看,悟空问答持续下滑。

 


36kr的说法则更为夸张——据QuestMobile 提供的数据来看,2018年4月到7月,知乎的MAU(月活跃用户)从3019万增长至3476万,而悟空问答则从93.4万下降至67.9万。相比去年10月的121万,大幅下滑超53万人。


这意味着双方的MAU差距达到了50倍。


而与此同时,头条其他的产品则顺风顺水,以懂车帝为例,懂车帝从上线之初就对标上了传统的汽车之家和易车等平台。


2017年推出,半年时间就进入榜单前10。根据猎豹2017年的排行榜,懂车帝超过了易车、汽车大全等传统平台,直逼汽车门户老大--汽车之家。



抖音更不用说了,所以悟空并入微头条,可以解读为头条高层认为在问答这个赛道上,悟空问答难以撼动知乎,因此持续的补贴也没有必要,所以不如停了了事。

1

头条的第一次战略性撤退


悟空的调整,更像是头条的战略性撤退。


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头条以今日头条作为起点,在内部不断孵化新产品,成功孵化出来诸如抖音、西瓜视频、懂车帝等短视频产品。



虽然经历了内涵段子下架,以及被政府有关部门约谈等事件,但头条四面开花,军团式作战的彪悍战斗风格,几乎将手伸到了每一个能够摸到的流量池里


头条并不是没有失败过,头条内部鼓励创新试错,之前被报道被保安当天架走的前头条员工,就是因为一个内部孵化产品被总部否决,而这位负责人心有不甘,提出异议,结果直接被保安目送离职。


但悟空和内部孵化的产品还不太一样,悟空的前身是头条问答,对标的就是知乎,就在去年,头条不但高调宣布拿出十亿补贴去补贴签约的答主,还直接从知乎那挖角300大V,引发了一轮口水战。



头条MAU,DAU过百万的产品不在少数,但高调拿出十亿补贴的并不多。我印象中只有西瓜视频和早期的头条号,这意味着头条本身对悟空的期待就非常高,至少是另一个知乎的体量。


今日头条在悟空上没少花钱,这些钱基本上都补贴到了签约答主上。而如今调整,则意味着头条在整个战略方向上,放弃竞争,选择了更加保守的策略。


这让我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年,德国发动了巴巴罗萨计划,闪击苏联,半年时间内夺取了苏联包括乌克兰、波兰、车臣等在内的大量地盘。


但在列宁格勒战役中,德军死伤惨重,不得不放弃了进攻,转而退守,东线战场的主动权,由此交由了苏联。列宁格勒战役,因此也成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转折点。

2

为什么悟空难以撼动知乎

 

一个很自然的问题,为什么悟空没能打败知乎?


签约2000个答主,每月超1000万投入的产品,加上10亿补贴,按理说一手好牌,为啥就输了呢。


我觉得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问答社区本身的护城河


问答产品的逻辑,是建立有人提问,然后有人回答的基础之上,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慢慢扩展到外延和用户群体,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新的用户进来,这就跟人体的新陈代谢一样,那么如何维持机体的健康呢?


本质上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机制。


所以知乎在过去七年的时间里,都致力于一件事,那就是完善社区的规则和秩序。在知乎看来,规则和秩序要高于繁荣本身,也就是先有规则,然后才能带来繁荣,这也是《大城市的生与死》这本书影响周源最深刻的地方。


因此,知乎7年,增长到近两亿用户,但整个平台的调性和内容都在,我们看几年前的知乎周刊,和现在的知乎周刊,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这就是规则起到的作用。


比如对一条内容的判定是否有广告植入的判定上,知乎是无罪推论原则,但给每个答案上都加上了没有帮助按钮,让用户自己去判断这个回答是否有价值。


如果没有价值,那么答案就会被折叠——通过这样的方式,建立起一个有秩序的平台。


悟空用钱能买来内容,也就是所谓的答主,用流量能够买来用户,也就是消费内容的人群。但却忽视了社区平台的规则。事实上,对于问答平台来说,规则和秩序,其实是最重要的。


而悟空作为后起之秀,最直接的想法是把问答内容催肥,这其实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举个例子。



悟空补贴的方式非常简单粗暴,按照ABC等级给答主分类,然后答满多少字即可,不用审核内容质量,因为系统会自动统计,大家都学过算数,都会算一下一个字多少钱。


悟空顶级的答主一个月不过1万,而需要回答的内容字数差不多也要一万,悟空问答请的这些大V,出去随便讲讲课都好几万,写篇专栏一个字都好几块钱,谁那么闲,老老实实给悟空答题呢?


所以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悟空的实习生答题大军。


具体我不知道比例,但身边很多被悟空问答签约的答主,几乎大部分都会让实习生挂着他的名字去答题,为的是赚差价——保底1万,实习生3千,另外的差价差不多就是白赚的零花钱。


庞大的补贴,最终变成了实习生的工资,这个补贴的作用,发生了偏差。


知乎回答的条数依然比悟空多,为什么呢?因为平台奖励和反馈的机制很丰富——从点赞、评论、日报到热榜,再到各种其他产品,比如live,知乎提供的是马斯洛需求里最高的一层“自我实现和认同感”。


二是时间差带来的不对等


知乎从去年开始尝试变现手段,比如在移动端引入广告,以及联合线下做合作,以及知乎大学等丰富的产品线,这意味着知乎已经开始盈利,并且是在没有损害品牌的前提之下。


而悟空依然还停留在靠补贴进行内容生产的阶段,悟空对外的公关稿中,强调的也是补贴的力度和签约的答主,但对于商业化这块,基本上没怎么对外透露。


这就是一场完全不对等的战争。知乎的内容主要靠UGC,而头条依然靠补贴吸引答主(比如普通答主回答一个问题奖励多少钱等等)。


一个不断花钱,一个不断挣钱,并且花钱了还不见数据的增长,仅仅是花钱养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头条高层选择停掉悟空问答,也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安排吧。


最后


其实,悟空问答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头条凶悍的“流量+砸钱”的打法,并不是百试百灵,尤其是在问答和知识付费这一领域,并不是依靠自身的资源和资本就能撬动。


一位哲人说过,人做任何事情,无非出于两个目的,一是逃避痛苦,二是追求快乐。


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靠钱和资源就能解决,也不是所有问题,都像程序算法一样一成不变,知乎的成功,是为用户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平台,而这些是很难通过流量和补贴去衡量的。



△  点击图片阅读近期热文 ▽


在“秘密微信群”潜伏1个月,就能拿到新世相、网易严选的offer?

支付宝、杜蕾斯、锤子发布会为何总刷屏?luckin coffee CMO 杨飞教你巧用"一图流"!



△  上下滑动解锁「关键词」▽

◆ 头部公众号 ◆


咪蒙 | 新世相 | 十点读书 | 视觉志 | 开始吧

一条 | 有书 | 小北 | 陆琪 | 胡辛束

黎贝卡  | 深夜发媸 | 洪胖胖 |  俊平大魔王

毒舌电影  | 大象公会 | 差评 | 玩车教授

日食记 非正常姐姐 |  种草好物馆  | 商务范


 头部短视频 / MCN ◆


Papi酱 |  办公室小野 | 李子柒

大禹网络 | 青藤文化 | 快美妆 触手直播   

洋葱视频  | 罐头视频  | 视知TV  | 卷毛佟

 

 

  新消费 


答案茶  轻生活 如涵电商 

快看漫画 | 大角虫漫画 | 漫娱图书 

十二栋文化 | 行动派 甄有才







 没看够?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