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日读诗 | 杏花消息雨声中

程千帆 程门问学 2021-06-12

朗诵 | 山樵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方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注释

天经:姓叶,名懋。

智老:即洪智,一位和尚。

苕溪:河名,源出浙江省天目山,流经余杭、杭州、湖州等地,入太湖。这句是说一夜之间,春水已涨,出门但见满溪绿水,都向东流。

西庵:智老所居,北栅(音炸):天经所居,都在湖州东南九十里的乌镇。

禅伯:精于佛学的人,指智老。

儒先:儒生,精于儒学的人,指天经。

固穷:安于穷困。这两句是写对两位友人的怀念。

忽忆轻舟寻二子:这句是说忽然怀念智老、天经,因而乘轻舟去访问他们。这时作者住在青镇,与乌镇隔苕溪相对。青镇在溪东,今属桐乡县。乌镇在溪西,今属乌程县。青、乌旧本一镇,统名青镇,后分为二。

纶(音官)巾:以丝带制成的一种头巾(帽子)。鹤氅(音厂)以鸟类羽毛做的外衣。纶巾、鹤氅是六朝以来名士爱穿的服装。这句写将趁此春日出访,与首联相应。


 ▍品评

此诗第三四两句是陈与义的名句,曾为高宗皇帝所赏,因此得名。魏庆之《诗人玉屑》亦将其列入宋朝警句。方回《瀛奎律髓》解释说:

以客子对杏花,以雨声对诗卷,一我一物,一情一景,变化至此。乃老杜“即今蓬鬓改,但愧菊花开”,贾岛“身事岂能遂,兰花又已开”翻窠换臼,至简斋而益奇也。后山“老形已具臂膝痛,春事无多樱笋来”一联,极其酸苦,而此联有富贵闲雅之味。后山穷,简斋达,亦可觇云。

《诗人玉屑》还将这类句子称为轻重对,举出王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之以天地对有无,唐彦谦“独来成怅望,不去泥(读去声)阑干”之以怅望对阑干。杜甫“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之以割据对云霄,筹策对羽毛,李嘉祐“门临莽苍(读上声)经年闭,身远嫖姚几日归”之以莽苍对嫖姚等为例,以见其始于唐人。

声与偶是我国古代文学形式上的基本特征之一。韵文尤其注重音调和谐,对仗工稳,但在和谐工稳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之后,作家们自然而然地依据求变求新的通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这种和谐与工稳,于是律诗的音调中便出现了拗体,对仗中便出现以虚对实,以轻对重,以情对景,以我对物等种种变化,以期使人耳目一新。

宋诗属对,已不完全注意字面上的工整精美,而更着重上下句之间的内在关系。而这种对法的出现,显然也与此不无关系。即如陈与义此联,上句写客中无聊,惟有吟咏送日,下句则写一个初春清冷的境界来衬托,就显得一我一物,一情一景,水乳交融。至于客子与杏花,诗卷与雨声之是否对仗,则宁可有意地给以忽视了。




陈与义(1090-1138)

字去非,洛阳人。政和三年(1113),上舍及第,授开德府教授,累迁太学博士,擢符宝郎。绍兴元年(1131)迁中书舍人,拜吏部侍郎,旋为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后请闲,卒。有集三十卷,词一卷,今存。白敦仁《陈与义集校笺》最为精善。


程千帆 |《读宋诗随笔》


【往期回顾】

一枝红杏出墙来 | 叶绍翁《游园不值》

行人怅望苏台柳 | 姜夔《姑苏怀古》

最苦无山遮望眼 | 戴复古《江阴浮远堂》

误喜对床寻旧约 | 苏辙《逍遥堂会宿》

闲敲棋子落灯花 | 赵师秀《约客》

问渠那得清如许 | 朱熹《观书有感》二首

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 | 萧德藻《登岳阳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 林升《题临安邸》

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 | 李清照《咏史》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 | 陈师道《示三子》

清风无力屠得热 | 王令《暑旱苦热》

留取丹心照汗青 | 文天祥《过零丁洋》

夜凉吹笛千山月 | 欧阳修《梦中作》

倒倾鲛室泻琼瑰 | 苏轼《有美堂暴雨》

沈园非复旧池台 | 陆游《沈园》二首

庙堂无策可平戎 | 陈与义《伤春》

卧听疲马啮残刍 | 晁端友《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马蹄催趁月明归 | 岳飞《池州翠微亭》

愁情不断如春水 | 寇凖《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遗妍,因书一绝》

一枝剩欲簪双髻 | 陈师道《谢赵生惠芍药》三首选一

有情芍药含春泪 | 秦观《春日五首》选二

晨昏浮动两潮来 | 赵抃《次韵孔宪蓬莱阁》

隐隐山前日半衔 | 李觏《忆钱塘江》

藕花无数满汀洲 | 道潜《临平道中》

开窗放入大江来 | 曾公亮《宿甘露僧舍》

野芳虽晚不须嗟 | 欧阳修《戏答元珍》

赖是丹青无画处 | 司马池《行色》

油壁香车不再逢 | 晏殊《寓意》

已落犹成半面妆 | 宋祁《落花》

满川风雨看潮生 |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载将离恨过江南 | 郑文宝《绝句》三首选一


欢迎加入“宋诗爱好者”群,一起读宋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