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宇访谈 | 波士顿大学易季教授:眼科诊断新希望——倾斜扫描激光成像
专家简介:
易季博士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硕士与博士均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目前为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全职助理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集中于研发新型光学成像技术和方法,应用于视网膜相关致盲疾病及癌症的早期检测。至今发表50篇同行评审文章,申请获得6项专利,Baxter年轻科学家,Bright Focus基金、NIH基金获得者。
思宇有幸采访了易季博士,并针对易季博士最新研究进展、倾斜扫描激光成像技术应用及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现有光学成像技术分类及不足
现有的光学成像技术主要分为分子成像技术和结构光成像技术两大类。分子成像技术主要依靠高特异性分子光学特征,如常用的荧光蛋白成像、吸收成像、非线性散射成像等,这些方法能较好地显示出你希望看到的分子分布,但无法反应整体的生理结构;而结构光成像技术主要利用折射率反应散射变化,如共聚焦显微镜、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等,这些方法能够对整体的生理结构进行成像,但他们不具有分子特异性。
现有两种技术各有优劣,如何将两种结合,实现大视场、高速度、多模态的空间成像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要挑战。
二、倾斜扫描激光成像(Oblique 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y, oSLO)技术简介
成像光路示意图
来源:ZhangL, Song W, Shao D, et al. Volumetric fluorescence retinal imaging in vivo overa 30-degree field of view by oblique 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y (oSLO).[J].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 2017, 9(1):25.
传统成像技术显微透镜与光共轴,一次成像曝光的信息是一个一维的点。利用倾斜扫描激光成像技术,光从侧面照射,一次成像曝光可以获得一个斜面,将其与OCT技术结合,单次扫描即可获得整个体结构多模态的成像。
倾斜扫描激光显微镜样机
来源:ZhangL, Song W, Shao D, et al. Volumetric fluorescence retinal imaging in vivo overa 30-degree field of view by oblique 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y (oSLO).[J].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 2017, 9(1):25.
与现有主流技术相比,这种方法不是同轴成像而是横截面成像。利用这种成像方式,这种方法只需一个透镜便可以做到大视场、三维成像,节约了下部空间,方便其在脑成像、眼科成像中的应用。同时,可针对需求平衡高分辨率和视场,在整个视网膜30˚×30˚视场范围内实现10微米横向分辨率和30微米纵向分辨率。
三、oSLO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有哪些?
我们知道,眼睛不仅具有生理功能器官,也是一个天然的光学器件,视网膜本身厚度不厚也相对透明,这也使得oSLO技术在眼科相关疾病尤其是视网膜相关病变的应用具有天然优势。
目前,其主要应用于糖尿病并发症、老年黄斑、青光眼等▼视网膜相关疾病的早期检测。
我们也与波士顿附属医院医生紧密合作,推进开展相关临床试验。我们还与相关组织合作,利用多功能干细胞诱导分化出类组织作为癌症模型,利用oSLO相关技术进行癌症的早期检测。
虽然对于其他不透明器官且表面易发生散射的器官,该技术成像深度有限,但易季博士表示该技术有希望用于其他三维结构丰富,发生于表层的相关疾病检测,并可将相关技术与内窥镜应用结合。
四、oSLO技术进入市场的主要难点有哪些?
我们认为, oSLO的成本与现有眼科设备相当,但可以获得大视场、多模态的三维成像,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但现在来说,医生对设备的选择与使用具有话语权,现有阶段需要推进临床试验,用临床数据说服医生,提高医生和患者对技术的认同度是进入市场比较关键的步骤。“科学无国界”,易季博士也期待着与国内相关单位的深入合作!
往期精彩回顾
▌投融资
▌热门行研
微流控 | 基因测序 | 康复机器人 | 医生集团 | 听力辅具 | 心电监护仪 | 信息化医疗 | 数字PCR | 家用医械 | 辅助生殖技术 | 智慧医疗 | 激光美容
▌医械前沿
两栖机器人 | 仿生假肢 | 磁热治疗 | RNA干扰 | 3D打印 | 脑成像 | 数字药物 | 近红外光谱 | 软体机器人 | 纳米孔测序
▌思宇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