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61:焦虑从何而来?!
嘴硬并不能缓解内心的焦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你被某个门槛排除在外的时候,你可以自我催眠一万次,告诉自己那个东西不重要,但你的内心依然是渴望的。人在无法获取某种渴望的资源的时候——无法这种资源是人还是物,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它都恰好能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人在够不着的时候,会通过否定它的价值,否定追逐的意义来避免求而不得的痛苦。然而,即便一千遍一万次的否定,即便催眠到自己都将信将疑,然而,当自己独处之时,不需要向周围的人证明,也不需要给自己某种掩饰的时候。内心深处依然会泛滥起情绪。当你真正认可并且坚信某件事的时候,你不会到走投无路,图穷匕见的时候才无比坚定,而是一开始就非常坚定。否则,就不是坚定而是最后的倔强,俗称嘴硬!
随着社会分工协作密度的增加,整个社会进入一个秩序重建的进程。在这个周期中,生存之艰难只会逐渐加剧,门槛也必然会越提越高,因为这是《A324:无法避免的内卷!》。它并非源于某个人或者某一群人对规则的破坏,而是源于大家都是同类,有着一样的特征和缺陷,都无处可去!所以,生存竞争最惨烈的部分永远发生在同类之间。电影院里看第一排站起来之后,后面的人就不得不跟着站起来看。结果还是在这个地方看电影,但体验却变差了,因为所有人都不得不站起来看。有人指责第一排的人带头破坏了规则,事实上,你可以去别的电影院坐着看。但你没有离开,而是选择留在原地,宁可花时间一肚子怨气的指责和咒骂也没有换一家电影院。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你没地方可去!所有被迫站起来的人都没地方可去,那些带头站起来的人同样没地方可去。你们都没地方可去,才是内卷的本质。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讨厌不确定的社会竞争,甚至讨厌拥有选择工作和生活的自主权。渴望像父辈一样存在一个固定的人生轨迹把自己的一切都安排妥当,自己不需要做选择,不需要做判断,不需要面对各种不确定,只需要按部就班就可以了。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渴望进入体制内,却又进不去!为什么进不去呢?有门槛呀!门槛哪来的?任何一种资源需要的人越多就会变得越稀缺,越是稀缺,大家就越渴望拥有。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想拥有这种资源的人必然会用尽全身解数去抬高门槛把别人排除在外。挑起群众斗群众才是最好的策略,才能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引导大众的行为。当你特别渴望拥有某种东西,但四周都是不怀好意的同类的时候,这种紧张感和恐惧心理就会自然而然的滋生出来。所有志在必得的背后都是破釜沉舟,生死存亡在此一举。
其实绝大多数人的一辈子都只是为了温饱拼命挣扎,各种内在的缺陷会冷不丁就冒出来消耗自己。我观察了一下,生活中不少人需要用十几年的时间先褪去自己身上那种像嵌在灵魂之中的自卑。这还需要依赖于一个前提,就是中途不能遭遇什么大的挫折。否则,自身的各方面都只会恶化,生存环境也会变得更加恶劣。不管是画地为牢,还是作茧自缚,总之是掉坑里了!即便是同一个学校毕业的,在同一个单位的同一个部门,同样的起步,在关键时刻的几个选择的差异,就足以在数年之后拉开很大的距离。这种日积月累的差距逐渐就形成了不可逾越的鸿沟。不说太抽象的事,就拿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细节来举例吧:即便现在为了打压学区房,提出了一视同仁的入学资格,但是内部的分配批次一样存在隐形的优先级。不要指望有朝一日能够雨露均沾,依靠最低保障解决你的问题。
许多事情真正的决定因素并非那些冠冕堂皇的口号,而是隐蔽的筛选条件和优先级顺序。当年让耕者有其田的口号很动人,然而,也就几年光景之后,全都收回去了。这跟承诺不承诺没关系,拆的过去细碎的小农经济不足以支撑起社会的工业化需要。资源最终都会加速集中,以一种更高的综合效率和更高的分工协作密度把人和资源组织和利用起来。
任何一种施舍性的政策,所适应的人群绝对非常广泛。即便是如此,也存在一堆潜在的筛选条件。这并非源于某种操纵弱者的手法,而是资源根本不够,而且成本只会转移并不会消失,任何施舍性的好处,够不着的人都想要。与之同时,做好事的政府并不是自己掏腰包,政府并不能创造财富只能分配财富,所以,它能做的就是把这种成本转移到另外一群人头上去。然而,劫掠过甚,会引发另一群人罢工。所以,资源永远不够,哪怕是在饥荒的时候花子们早上去领馒头,彼此之间也是需要进行头破血流的竞争。生存竞争无处不在,逃是逃不掉的,只能暂时的拖延和自我麻痹一样,但拖延和自我麻痹都不解决任何问题,终究不得不要在一个更恶劣的状况下去面对更恶劣的生存环境。这恰是焦虑无法绕过去的源头!
有些人来自底层,工作的头几年大多不稳定。又过了几年好不容易稳定了一点,开始有了点积蓄。然而,成长环境中长期的匮乏和压抑,在内心逐渐形成了自卑的死结,许多人为了摆脱这种自卑的困扰,会努力学习周围的一切,并试图通过模仿别人来填补心中的窟窿——这正是穷精致的原始驱动力。事实上,是不是同类,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你的各种自我掩饰,别人都洞若观火。因为人许多潜移默化的行为和观念,甚至说话方式,无法通过这种外部的装饰掩盖过去。人世间所有的机会都是稀缺资源,任何稀缺资源都会让人挤破头,你啥也不是,没有任何交换价值,为什么要免费给你?就因为你和别人用了同一款苹果手机?
来自底层的女生,即便不惜血本的全身武装到牙齿,也无法持有超过自身综合状态太多的男人——在自身综合条件和自身状态都很差的情况下,不管是单打独斗的面对余生,还是被迫在同一层次的人群中组队,这种宿命几乎都是悲剧——不管是否逃避,最终都要面对无穷无尽的卷缩和撕扯…为什么呢?读《A396:别劝普通人结婚,这是条不归路!》就明白了。两个都无法自我满足的人,即便凑合组队接下来的生活也会像在寒夜中抢被子。这种指责、埋怨和撕扯还不仅仅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更存在于彼此都匮乏的内心之中… 随便与糟糕的人搭班子会毁灭掉你所有的努力,如果两个人都糟糕,只会一地鸡毛,让恶性循环在代际之间接力。这不是什么危言耸听,而是亲眼所见。
一个没有见过钱,也不知道钱怎么来的,自己也挣不到钱的女生。她的消费观和各种自己都控制不了的行为能够完美的组织新组建的家庭进入中产的可能。因为她从小是被忽视的,各方面也没有什么突出的优点,因此会比较缺乏安全感,更缺乏价值感和存在感。这种匮乏感会怂恿着人变本加厉。通过各种外在的形式找回自己的“尊严”和“重要性”。读过《A459:应付自卑、敏感、无主见人的技巧!》就会理解的更深刻,更具体。因此,不知道如何去驾驭钱,也不知道如何去规划自己的生活。相反,更在乎周围的反馈,更容易被情绪所怂恿不惜代价的去满足当下的内心诉求。这些诉求往往跟凸显自身的价值观和重要性息息相关。她们会处处与闺蜜攀比,与曾经的同学攀比,与亲友中的同年人攀比,而且要压过别人一头。然而,这么多年的现实已经反复证明了她们自己缺乏这样的能力。因此,无形之中就会滋生出一股力量胁迫着另一方来满足自己的这些源于匮乏的心理诉求。因此,即便她们遇到一个高出自己层级而且愿意为自己买单的人,也会不断地消耗对方,而且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心理,以及由这种内心诉求所驱动的行为。这种消耗能够带给她们一种吸毒一样的瞬间满足感,哪怕与另一边往死里闹也要达到目的。或许事后她们也会懊悔,但下一次还是会继续。任何信誓旦旦都抵不上匮乏感涌上心头时所触发的情绪的驱动力。
如果这样的女生与同样匮乏的男生组队——现实生活中绝大概率是这样的。那个男生会具有极大的控制欲,他无力应对外部的环境。所有的不确定带来的挫败感都让他感到极度疲倦。他会时常滋生出一种力不从心的无力感,仿佛自己总是处于被裹挟着往前走的状态,想停都停不下来。事实上,他什么都不想管,只有拖延和逃避才能少许的缓解一下自己内心汹涌澎拜的情绪。哪怕一天什么都不干,他的情绪都已经消耗掉了他绝大部分的精力。所以,他不希望有任何人和任何事找他。然而,与他组队的女人更加的无力和不安,这种不安会驱使着她去抓住这个唯一能够差事得动的男人。这种抓住不是在乎,而是驱使——除了工资全交,家务全包之外,最好不要停下来,干点事让自己看到,这样可以给自己一种安慰——至少那个人没闲着,也许能多搞点东西。除此之外,会把家长里短中落下风的不爽,各种鸡毛蒜皮带给自己的挫败,都一股脑的转移给那个自己唯一能控制得住的男人,并期待着他能安抚自己。然而,现实中往往会事与愿违。因为那个男人也很无力,也很愤怒,也很憋屈,也想要获得安慰,也想不管不顾的花一笔钱缓解一下内心的压抑,也会把内心的冲突转嫁为对女人的指责,甚至咒骂。因为他们彼此都存在缺陷,彼此都对整个外部世界感到压抑,唯一能够让自己感到安全的发泄对象就是彼此。所以,互相伤害频频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莫名的仇恨越积越深… 但他们为什么又不放过彼此呢?因为存在缺陷的他们都无法独立生存!更重要的是,他们彼此都找不到下一个可以毫无顾忌的相互伤害的对象!他们都需要这个,这是他们长期焦虑下唯一的出口…
研习《结构学》,加入觉悟社:付费和不公开内容都有,每天20块,还能挣回来,下注标的获取需满足条件及时查看更新。找入口去公众号发消息:觉悟社
获取《结构学》发消息:觉悟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