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武济民(上海):为药学鞠躬尽瘁,建家乡义不容辞 |2017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人

2017-10-15 爱故乡行动


编写按:本文为2017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系列人物故事,情归故里,共建家乡,让我们相遇爱故乡!



推荐人:

信世杰  上海大学文学院


推荐理由:

武济民先生在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工作35年,为中国医药事业鞠躬尽瘁。退休之后,武先生又积极投入到建设家乡的事业中去。用17年时间为故乡“树碑立传”,其中坎坷与艰辛都藏在心底,从无一句怨言。

《泗宿烽火》一书,历经种种波折,终于顺利出版,这对武先生是一种莫大的褒奖,也是对故乡莫大的文化贡献。但武先生觉得这些都还不够,他又以这本书为新的起点,积极联系各类文艺工作者,在《泗宿烽火》基础上再创新作,扩大影响,资育后人。

武济民先生为故乡文化建设事业已经做出了18年努力,可他总说自己做的还不够。展望未来时,武先生说:“我现在身体还好,除了文化建设,我还应该为故乡引进一家生态企业,拉动经济;为故乡建一所学校,发展教育。”

武济民先生真正把“爱故乡”行动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全倾全力,尽心尽力,故推荐为爱故乡候选人!


人物简介:

武济民,字先祥,笔名农牛,男,1939年7月生于江苏宿迁。1964年7月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工作35年,曾任新抗生素研发课题组组长及研究室学术委员,1999年8月退休,九三学社成员。


人物事迹概述:

从事新抗生素研发35年,是国家一类抗生素——海南霉素及国家化学一类新药盐酸安妥沙星的主要研发人员。1999年退休后,受聘于南农大等4个单位协助生物医药课题研发及多名研究生培养。积极参加生物医药、中医药保健等专题科普,推动创办“中医之光照社区”科普讲坛;在社区编辑出版《中医药知识科普专栏》38期,计约20万字;种植药草“百草园”及盆栽200多盆赠居民。

关心革命老区农村发展,2000年出资发起树立<武圩村民抗战纪念碑>;在故乡发起党的90华诞纪念活动;2012年募捐8600多本书籍献给老区宿迁市罗圩乡图书馆;编著武圩村抗战史文集《烽火连天照山河》(18万字、100多幅图);宣传促进蒲公英、马齿苋等中草药的应用及产业化。




为抗生素研发奉献青春


武济民生于1939年农历七月,是家中最小的孩子。1940年六月初八,日寇攻打武先生所在的武家圩,实行“三光”政策,未满一周岁的他被父母带着逃难。他家的孩子多,父母无暇顾及他,在穿越圩河时,他从母亲手里跌落圩河中,水深3米多,一时找不到,危急时刻长工刘富顺潜水把他捞起,游到河对岸上,武济民才幸运地活了下来。


武先生的母亲生过十个孩子,曾在一年内害伤寒病死4个,以后养活6个,身心多次遭受了创伤。故母亲很敬重医生,希望武济民长大能立志学医。武先生听从母亲教诲,自小立志做先生(当地对医生或者教师的尊称),用功读书,中小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品德屡受嘉奖。在1956年初二年级时,家里实在没钱供给念书,武济民动摇了继续念书的想法,就跟着好朋友欧琳一起去合肥农机厂找工做,但是面试时,因年幼体弱被拒收。此时,当干部的武海峰叔叔答应他,提供一定的学费资助,让他回去继续读书。


1960年,武济民凭借亲友资助和国家人民助学金完成高中学业,报考大学时,他想遵从母亲的意愿报考上海第一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等医学专业。此时是“三年自然灾害”,宿迁地区百姓糠菜半年粮,县委李柏书记亲自动员应届毕业生报考农学专业,宿迁特别缺少农业人才,希望年轻人学农回来建设家乡。武济民说服母亲同意,改报志愿,录取到南京农学院(现在的南京农业大学)。1964年大学毕业,服从组织分配,他主动报名去新疆建设大西北,但最终被中科院药物研究所把他调到了上海,参加农用抗生素研发项目。


1965—1966年中,武济民参加市委四清工作队到金山、嘉定及上海第二印染厂参加“社教”运动和劳动锻炼,很多人私下里对劳动锻炼心有不满,但武济民从没有过抱怨,包括后来文革中的改造和“五七干校”劳动锻炼,他都没感觉到痛苦。这是他听从老革命者——武海峰叔叔的教导,明白自己来自农村,到农村学习劳动,跟农民一样,实行“三同”没有什么不好。还在他被下放到五七干校时,利用所掌握的农业科技、生物技术等,带头推广“5406”微生物技术,使棉花增产,改良了当地农耕条件。受到表彰,干部群众一致称赞他是“可以改造好的知识分子”。



为家乡树碑立传


武济民在上海药物研究所工作35年,科研中一门心思钻研技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科技成果,在科研方面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1999年到60岁,该退休了,他猛然意识到,这么多年来,自己还没能为故乡做出贡献,内心深感对家乡有无限的亏欠。


一退休武济民就全身心投入到反哺故乡的行动中,每年多次往返于上海和故乡宿迁之间,积极争取多方力量建设家乡事业。2000年农历六月初八,武济民牵头为纪念“武圩人民自卫战”六十周年树碑。此后,武济民认为还应该为家乡“立传”——把家乡革命历史记存成书,成为精神粮食,资政育人。


树碑容易,立传难,从开始策划到最终成书,共与三届乡政府打交道,历时十五年时间!


前十年时间,武济民各处奔走,采访当年经历“武圩人民自卫战”的当事人,收集相关材料。可是有很多当事人的子女不理解、不配合,认为搞市场经济了,有钱有势一路通,谁还去为老革命歌功颂德?有的认为他在著书立说,是为个人捞好处,冷言热讽,随时扑来,导致采访工作很难进行,不说真情实话,连一张老革命的照片都不给看。武济民不怕碰钉子、不怕遇冷脸,坚持多次登门拜访,联络情谊,特别安排在清明节去扫墓,调研资料写纪念文章,特别主动加入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拜访红二代,获得很多珍贵资料,认识了陈华锋将军、卢道彰将军、柏寒书记、石刚校长以及孙启功、罗承廉、赵霞等新四军研究会四师分会的领导人,他们提供大量文献和纪念活动机会,使武济民得到无比深刻的教育,彭雪枫牺牲、武西亭壮烈、武家圩18个烈士事迹历历在目,可是在一些党员干部中这些都淡化无存了,有的连墓地也找不到了。


忘记革命的过去,就是忘本!忘记初心搞经济,就会走上歧途,不为民生只为私利,就会滋生腐败贪官。革命老区发展慢,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把老一辈的革命精神传承发扬起来,没有把文化教育建设好,没有重视党史及地方史志工作。在思想认识提高的基础上,武济民决心大了,勇气足了,写书立传,当仁不让。



资料收集完备后,武济民想通过乡政府把这项文化工程做好,但基层政府漠视文化建设。2011年,乡镇“农村书屋”建设需要书。武济民觉得这是一项对家乡文化建设有益的事,主动与乡领导商量,志愿到上海去募集图书。武济民拿着乡政府开出的公函,到上海图书馆、中科院上海分院信息中心、徐汇图书馆、卢湾区图书馆、上海药物所图书馆以及九三学社药物所支社、药物所团委、徐汇街道科汇里委等单位,找主管领导说明意图,有的一次对应,有的要领导讨论才能够答应。最终,历经半年时间,募集到8600余本图书,自掏3000元运费,把一卡车书籍运到老家罗圩乡,交给乡政府。乡政府喜出望外,一下子有这么多图书,武圩村和乡文化站的“农村书屋”就办好了,很多人可以有书读了,乡领导也被感动带头读书了。


乡政府文化站,为表“一点心意”,在未经武济民同意的情况下,在图书馆大门上挂“武济民书屋”的牌子,武济民看到后立即提议摘掉挂牌,反复强调为家乡做事,是志愿者该做的,不可留名!文化站主管人员不理解,后来再去文化站,“武济民书屋”牌子还在,武济民有点生气了,亲自搬板凳,自己把牌子摘了下来,管理员到有些难为情了。


历经十几年努力,前后经历三届政府,他执着和不求回报的做事精神感染了家乡的父老乡亲,也终于感染了主政干部,新上任的乡党委书记姜海东第一次见到武济民就表态:书一定出!


2016年元旦,长篇纪实作品《泗宿烽火》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拿到书后,武济民很欣慰,但同时又因未能在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出版而遗憾。


为故乡革命事迹树碑立传,武济民先生用了17年时间,快80岁的他不仅没有止住脚步,反而还想更进一步发展,他认为,现在的这本书属于纪实作品,内容有限,实际生活中,更丰富鲜活的材料还很多,如果能根据书中的故事和民间传说,可以创作改编出更好更多的文艺作品,那将会更好的建设故乡文化,传播革命老区的故事。



推动家乡建设,造福子孙后代


武济民先生今年已经78岁了,除了继续将家乡的文化事业建设好,他还希望:一个是振兴教育,办好武圩学校,使小孩子不奔波到很远地方读书,把地方特色文化学好,长大建设好家乡,早日实现农村现代化;另一个是发展经济,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生物技术,为家乡引进人才,发展“功能农业,生产富硒产品”,培育一个“生态循环农业”基地。从2016年起,他在宿豫区保安及泗洪县梅花镇,做了许多调研和试验,已获得初步成效,地方领导如果采纳他的建议,早日做好这两件事,他觉得自己对故乡便少了些亏欠。叶落归根,魂返故土,人生足矣!


武济民十几年如一日潜心家乡建设,始初家人也不理解的,自己贴钱又出力,所做的事还得不到认可,无名无利,何苦啊?


这些年坚持下来,家人也被他的执着精神感染,自小生活在上海的儿孙们,也开始对故乡宿迁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越来越深的感情。看到这些变化,武济民先生很欣慰,但是,还远远不满足,在爱故乡的路上,还老骥伏枥,不断砥砺奋进着。




推荐阅读


爱故乡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简介

公益互助|爱故乡,行动的力量

从“乡愁”到“乡建”:在今天我们要如何“爱故乡”?


2017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人

情归故里·共建家乡 寻找2017爱故乡年度人物

李如秀(云南):四十年如一日,传承彝族文化

谢兰香(北京):“京都”巧娘

童新春(湖北):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

张立(湖北):建设美丽马岭村

王家兴(浙江):倾其所有只因兰痴

赵春花(河北):爱心助学27载

王军(甘肃):陇中文化的记录者

连达(黑龙江):用画笔“抢救”古建筑

张国启(云南):沙朗白族文化守望者

李军(湖北):阅读经典沁人心,化作夕阳染山乡

马丑子(甘肃):不让彩陶流落他乡

陈范兴(湖南):甘做民间传统艺术“抬阁”人

罕丽丽(云南):环保酵素的实践之路

邓采明(湖北):基层文化的“拓荒牛”

全淅林(湖北):大柴湖的守望者

刘作忠(湖北): 30年——一个地方史志

王显强(安徽):农民合作组织的八年探索

陈永松(云南):环保普及与教育

王小平(北京):我与乡土教材

李秀林(云南):令植物专家惊叹的当代愚公

张平(湖北):扶贫帮困 电力惠民

李忠华(广西):传承宗祠文化 保护石门古村落

王辉(湖南):生态家园 山水有道

曾华林(江西):“大米哥”让土地重现蛙鸣稻香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前身是2012年发起的“爱故乡计划”项目,是以“保育乡土文化、共建美丽城乡”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孕育于中国当代新乡村建设大众多样化实践的“爱故乡计划”,致力于发现故乡之美,重估乡村价值,活化传承民间乡土文化,发扬乡村文明;以“故乡情怀”整合本土资源,建立公众(新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平台,重塑乡村的活力和魅力,推动中国城乡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3号6层608室(邮编100080)联系人:口皓电话:010-62460686;18801299075邮箱:iguxiang2012@163.com官方微博:@爱故乡计划公众微信号:aiguxiang2012爱故乡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75307963爱故乡网:http://www.iguxiang.org
亲,您还满意么扫码,关注爱故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