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潜航》—— 小说连载之六十二、六十三

西沪港战友之家 深海蛟龙 2021-02-11

    点上方西沪港战友之家归队

这里是复退海军的网上精神营地。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西沪港战友之家”然后点关注即可成功归队!


前文回顾:

《潜航》——小说连载之一  
《潜航》—— 小说连载之二
《潜航》—— 小说连载之三          
《潜航》—— 小说连载之四、五
《潜航》—— 小说连载之六、七     
《潜航》—— 小说连载之八、九、十
《潜航》—— 小说连载之十一、十二、十三 
《潜航》—— 小说连载之十四、十五、十六
《潜航》—— 小说连载之十七、十八、十九
《潜航》—— 小说连载之二十、二十一、二十二
《潜航》—— 小说连载之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
《潜航》—— 小说连载之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
《潜航》—— 小说连载之二十九、三十、三十一
《潜航》—— 小说连载之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

《潜航》—— 小说连载之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

《潜航》—— 小说连载之三十八、三十九、四十

《潜航》—— 小说连载之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三

《潜航》—— 小说连载之四十四、四十五、四十六

《潜航》—— 小说连载之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

《潜航》—— 小说连载之五十、五十一、五十二

《潜航》—— 小说连载之五十三、五十四、五十五

潜航---小说连载五十六、五十七

《潜航》—— 小说连载之五十八、五十九

《潜航》—— 小说连载之六十、六十一

文/成文

第062章  长航出发了!

简短的通报会很快就结束了。

一时间,2758号艇的十几间宿舍里没有了往日的热闹,水兵们的情绪不是很好,但看得出,并不是心里害怕所致。

陈雨杰和大家一样,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共青团”号核潜艇为什么会沉没?是潜艇本身不够先进?是艇员素质不高?是潜艇损管及指挥失误?都不是。

从通报中和会后艇领导的动员中了解到,“共青团”号核潜艇沉没的致命原因是,该艇出航前有一个故障的小设备,而且在艇员们看来也并非是举足轻重的设备。

正是这个出航前未及时修复的小设备首先在潜艇的第七舱引发大火,然后蔓延到六舱和五舱,最终因为燃烧的熊熊大火烤爆了氧气储存罐发生剧烈爆炸,炸开了潜艇的钛合金艇壳,致使舱室大面积进水而沉没。

“共青团”号核潜艇沉没的另一个原因是潜艇通信不畅。连续8次发出遇险求救电报后基地才收到,并延迟至一小时后才与遇险潜艇取得联系。

一个小部件“带病出航”是引发潜艇火灾的诱因,通信联络不畅、救援不力是潜艇沉没的根本。

这是陈雨杰从事故通报中总结出来的精髓和要点。

因此,这更加深了陈雨杰对潜艇通信重要性的理解。

“共青团”号核潜艇沉没事故,给2758号艇出航带来了不少的影响。

首先,全艇上下再次掀起了以“我的岗位无故障、我的岗位请放心”为主题的机械检查检修活动,为期15天;其次,全艇上下开展了损管器材维修保养、缺失件及时补充活动;三是全艇上下开展了潜艇损官学习和操练活动,重点展开电器火灾扑灭、舱内进水管制的操演;四是开展了岗位救生器材情况大检查、使用再学习活动。确保每一名艇员对本职岗位的机械能了如指掌,对每个舱室的灭火、防毒、防沉、抗沉、救生等的一系列动作能熟练掌握,能灵活运用各舱内的现有救生器材。

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仅各个舱室自行组织的防火、灭火、损管、自救等演练30多次,平均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进行一次;组织全艇性的演练十几次,几乎每天都要组织一次不同部位的舱室损管、灭火等操练;支队每个星期还要组织由司令部各有关业务部门组成的考核组进行考核性的演练,查找操练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共青团”号核潜艇沉没的惨痛教训,深深地剌痛了每一名即将出航官兵的心。他们针对这方面的训练格外认真与细心,每个人都不肯放过一点点儿的疑问。

当海军再次下达出航准备的时候,已经距离“共青团”号核潜艇出事三十多天以后的事了。

晚上八点三十分,潜艇第十七支队二号码头。

静静的夜空月郎星稀,微风轻轻地吹拂着军港的海面。一艘艘黑色的潜艇,像一头头巨鲸,静静地卧在码头的两侧。

2758号艇即将启航。

码头上没有以往出航时机关四部首长、机关工作人员和部队家属等长长的送行队伍。

晚八点三十六分,2758号艇的舰桥上,一长两短哨音,以潜艇特有的礼节,向码头上送行的两名支队首长致敬后,徐徐离开了码头向预定海区航渡。

晚11时20分,2758号艇到达了预定海区。

“我艇已到达潜水海区,各就下潜岗位!”

位于舰桥的指挥官下达了预备潜水的命令。

这时,2758号艇艇长张超来到了位于二舱的报务室。

“使用HHT-360激光通信机向岸上指挥部报告,我艇已到达39号海区,计划于晚11时30分潜水,开始水下航渡。”

张艇长口齿清晰,准确地复述着电文,陈雨杰在《通信日志》上一一记了下来。

2758号艇无线电军士长康少军在通信科于科长的注视下,按步骤熟练地打开了激光通信机,开始呼叫岸上指挥部。

“长江1号、长江1号,我是银河9号、我是银河9号,听到请回答!”

只呼叫了一次,就听到岸指发来的清晰回音。

为执行这次任务,2758号潜艇按照总部要求,放弃使用一般性通信文件,改用新近编写的语音短语通信。指挥部与潜艇的呼号变得毫无规律,与平时出海训练时所用密码完全是两个毫不相干的版本。

“我艇于23时20分安全抵达39号海区潜水点,请示按计划进行。”

“同意你艇按计划执行。”

“各就下潜岗位!”艇长再次发出命令。

2758号艇在几声粗重的“喘息”声中,通海阀打开、通气阀打开,潜艇缓缓向水下潜去,直至看不到一点点的痕迹。

“水下二级部署,第三更开始值更,非更人员离开岗位,休息!”

当潜艇到达预定的水深,并稳定航行后,指挥员发出执行水下二级部署的指令。

在一百多米的水下,2758号艇“摸黑”不紧不慢地向前运动着。

海平面百米以下,是潜艇战术要求中的工作深度。

从隐蔽角度上讲,在这个深度上,很难被敌反潜舰船发现,拖网渔船也不可能把潜艇当鱼一样兜住。还有,潜艇不时漏出的气泡,也会随着深度的增加而缓缓消失,减少了被发现的可能性。

从战术角度上讲,在这个深度上,可以完成调整潜航要素,对敌舰艇完成必要的侦察,待做足了完全准备后,即可浮至攻击深度发射鱼雷或潜射导弹,完成对敌舰船的攻击。

潜艇长航时,一级战斗部署的时间约占总航行时间的一半,其它都是二级战斗部署,艇员们可以在允许的情况下,在本舱室活动一下,做上几个俯卧撑,拉上几十下拉力器,有条件的可以做几十个引体向上等等。

应该说潜艇长航训练、试验期间的二级部署时间是最为枯燥的生活。

出航几天来,陈雨杰已经少有体会。

穿越了某岛链M国布下的反潜阵地进入太平洋后不久,2758艇政委杨旭洲来到报务室找到陈雨杰,说:

“小陈,你跟我们一起参加长航就是咱2758号艇大家庭的一员。”

杨政委说,你陈雨杰是咱《人民海军报》响当当的通讯员,这次出海就当一次咱2758艇《水下战报》的主编吧。

对陈雨杰来说,写稿子是他的强项,但当编辑却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陈雨杰虽然心里没底,但还是硬着头皮答应了。

其实,所谓的“报纸”就是“水下快报”,是潜艇兵水下战斗、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报纸”办好了,能抵半个指导员,作用和意义之大可想而知。怎样才能把“报纸”办出特色呢?思来想去,陈雨杰首先给“报纸”取了个有趣的报名——解放军报蓝鲸版。

午饭后,潜艇继续水下深度航行。

陈雨杰一个人呆坐在报务室,为稿子的事发着愁。

突然,身后“咣当”一声,把陈雨杰吓了一跳。扭头一看,是舵信兵杜平送稿子来了。稿子的题目是《四名艇领导三个剃光头——“灯泡”照亮长航前进的航程》。

哈哈,陈雨杰乐了,正合他的胃口,当即作为“头条”编发。还有,刚才杜平关防水门时弄出的那声响也启发了陈雨杰:在潜艇上,要尽可能地避免人为的噪声。这要是在战时,很有可能就因为这声响被敌声呐侦听到,而招来灭顶之灾。

于是,一篇“海上生活小常识”《请您轻开轻关防水门》不到十分钟就在陈雨杰的手里诞生了。然后,陈雨杰又翻阅了两大本资料剪贴本,结合前几年《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写出了《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为海军潜艇事业贡献青春》的言论稿。在选择了几个有趣的有奖猜谜并配上第二天的天气预报后,一张版面活泼、新颖的《水下战报》“创刊号”诞生了。

由于种种原因,此次长航没有带油印机,“报纸”只能由编辑用复写纸手写“印刷”了,所以数量少得可怜,只有区区的三张,艇员们也只有相互传阅了。

五舱的一名水兵诙谐地说:咱们“解放军报”蓝鲸版,恐怕是目前世界上发行量最少的“报纸”了。

连续几天的枯燥生活,已经让水兵们有些生厌了。他们很少走出自己的舱室和战位,休息、吃饭、值更基本都在本舱室。

陈雨杰作为《水下战报》的编辑记者,可以有限地在全艇任何舱室穿行和停留。

一次,陈雨杰到艉鱼雷舱采写稿件时,刚进舱室,就被一个别开生面的镜头吸引住了:只见一个上下三层吊铺的最底层,一个仅可供一个侧身“塞”进身子去的床上,电工军士长狄庄永和鱼雷兵小陈“杀”得正酣。这个说“我踩你的车”,那个说“我轰你的相”。然而,陈雨杰仔细看时,却是一头雾水:一张纸质的棋盘上除了棋子外,还摆了七八个大大小小的螺母、垫片。即使陈雨杰这样小有名气的象棋“三段高手”费了半天劲愣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两位战将杀得特投入,丝毫未发觉陈雨杰的到来。好容易捱到他们“鸣金收兵”,陈雨杰才迫不及待地问:

“各位大虾,你们这是下的哪门子的棋啊?”

狄庄永幽默地说:

“我们啊,下的是‘四不象’。”

见陈雨杰一幅不解的样子,便解释说:

“因为舱室太小,棋盘摆不开,咱年轻人又好冲动,棋子就经常搞丢。舱室这么窄,丢了很难找,没办法,丢一个就找一个螺母、垫片的代替。时间长了,好好的一盘象棋就成了现在的样子了。”

陈雨杰在心里暗暗地敬佩着他们。


 


063章  水下生活(一)

陈雨杰是个幸运儿。

因为他是2758号艇《水下战报》的记者,是一名特殊艇员,除艇领导、机关随艇工作组成员之外,可以随意走动。

“深度120米!”

升降舵手毎间隔几分钟向值更官报告一次潜艇航行深度。

“保持深度!”

“是!保持深度。”

在危机四伏、风险莫测的大洋深处,2758号艇内数百台电机、水泵、电子设备昼夜不停地工作着,折磨着艇员们的听觉神经。

艇内各种油味、饭菜味甚至大小便味、汗味、臭脚丫子味等等,有专业人员曾专门测试分析过,艇内各种气体约有七百余种,各种气体混合在一起,在狭小的空间内反复地循环着。

茫茫大海,昼夜难分。只有每个舱室内的两只圆形的黄铜船钟记录着一个个难的白天和黑夜。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艇人员的生物钟开始紊乱。有的睡不着、也有的睡不醒。特别是刚刚换班上来的艇员,有的没有睡好,昏昏沉沉;而有的根本没睡着,人困马乏。所以,在海情、敌情允许的情况下,随机开展一些逗乐、提神的活动,成为了长航艇员们的另一番风景。

一日,潜艇继续航行在水下百余米的大洋深处。“龙宫之声”广播刚刚结束,喇叭里传来阵阵悠扬、节奏感很强的音乐声。

副艇长曾金雷幽默诙谐地说了一句:

“百米水下时装展现在开始!”

曾副艇长本来就有一付好听的男中音嗓子,伴着这极其和谐的音乐,扭动起来。即便是中央电视台的大腕节目主持人也不过如此。

没想到,这不经意的一嗓子,竟招来不少人的热烈响应。

一阵热烈的掌声之后,机电长第一个登场。

只见他踩着夸张的猫步,左扭右晃,一连几个亮相,还真有那么点味儿。最显眼的是他身上的那件旧背心,正面用圆珠笔画着一条飞龙和一只华表,左上角画的是美丽的“雄鸡”图案。

接下来上场的是程教练艇长。他虽然已经是四十岁的人了,但玩起来仍不失年轻人的那股子“疯劲”。发黄的旧老头衫上几个不规则的破洞,张着大嘴,忽闪、忽闪的格外引人注目。特别是画在胸前迎风飘扬的国旗图案和后背上手写的“中国海洋开发总公司”几个大字格外扎眼。

“看我的!”

程教练艇长还未过足“模特瘾”就被曾副艇长强行拽下了场。

只见他方方的脸盘和黑扎扎的络腮胡子,加上刚刚长出黑头发的光头,还有一袭袖子被剪成条状,前后还有几个破洞的旧海魂衫,活脱脱一不修边幅的“艺术家”形象。

伴着音乐的节奏,曾副艇长“左顾”、“右盼”。逗得大家前俯后仰、乐开了花。

接着舰务军士长、雷达军士长等纷纷登场亮相。整个舱室掌声、笑声、喝彩声、音乐声不绝于耳,好一个热闹的场面。

这次偶然的“时装展”,所展示的不但不是什么时装,而且还是地地道道的旧衣服、破衣服。这些个上校、少校军官们平常一身戎装,难得看见他们穿着内衣走秀的样子,今天可算是让大家饱了眼福。

突然,声呐兵报告:

发现不明国籍潜水艇跟踪!

“战斗警报!……

一阵急促的战斗警报后,舱室又恢复了先前的肃静,只有各种机械发出的轻微响声。

潜艇降低了航速,反复几个战术动作后,甩掉了身后的“尾巴”。

二个多小时过去了,估计尾随2758号艇的不明国籍潜艇早就被远远的甩到了身后。

这时广播器里传来了值更官的指令:

“水下二级部署,第三更开始值更,非更人员离开岗位,开饭!”

啊哈~~,中午饭时间到了!

陈雨杰在《电台日志》上认真地填写了交班小结,就交给了前来接班的王洪明班长。

陈雨杰走出报务室来到走廊里伸了伸疲惫的腰,又扩了扩胸,舒展一下身体。

自从两个多小时前,陈雨杰偶然间从三舱经过,看了一出别开生面的“水下时装展”之后,就萌生了一个念头:记录下来,作为明天新一期水下战报的头条新闻刊发,号召全艇官兵都像指挥舱那样,在不影响潜艇操纵的情况下,适当运动一下。

利用两个小时的时间,陈雨杰已经写好了稿子,《水下战报》的版面也划好了。

香,真香!今天的午饭是烤鸡腿、凤尾鱼罐头、炒脱水豆角和鸡蛋紫菜汤、大米饭。两荤一素一汤,对于潜艇兵来说,这样的伙食是非常普通的,从一舱至七舱、从艇长到战士,都一样。

唯一特殊的是,给艇上最高首长、支队随艇工作组组长王副支队长一行只加了一个上等好菜:水萝卜拌糖。

为此,艇政委杨旭洲又被王副支队长批了:

“说了多少次了,机关的同志要和艇员们一样吃、一样住,不能搞特殊化。你是怎么搞的,屡教不改。把这盘萝卜拌糖端给病号小李和小伍吧。”

就这样,六舱电工兵小李和一舱鱼雷兵小伍各享受了半盘水萝卜拌糖的首长菜。

在潜艇上,出海时间长了,无论是谁,都想吃点儿蔬菜、水果。可是,由于潜艇空间有限,再加上新鲜蔬菜、水果储存时间不长,不到半个月时间就吃光了。

那些平时在岸上生活时很喜欢吃的火腿罐头、凤尾鱼罐头、鸡块罐头、扣肉罐头、红烧肉罐头、牛肉干罐头等,是海上官兵们最不待见的东西,反而像萝卜、冬瓜、土豆、黄瓜、西红柿、蒜台、青椒等等这些平常的再也不能平常的蔬菜,成了他们的最爱。出海半月后,要是有人拿一根黄瓜换一、两听肉罐头,那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

不想吃饭,尤其是不愿吃肉啊、鱼啊、蛋啊的,见了这些东西就烦得慌。厨师每天都在变着法子调剂伙食,但每天都在犯愁,怎样才能让大家吃饱、吃好呢?

然面,陈雨杰却没有丝毫不适的感觉。出航第十七天了,他每天吃四顿饭,一顿早餐、两顿正餐、一顿夜宵,而且顿顿饭都能至少吃上一个烤鸡腿。

两周多了,本舱室剩余的烤鸡腿、烤五花肉、烤火腿肠越来越多。

别人吃不下,却乐了陈雨杰。好家伙,一顿饭吃上一到两个烤鸡腿、外加一大碗米饭、一大碗紫菜蛋汤。

有一次,中午吃烤猪蹄,每人的标准是一人一半。开饭结束后,剩下满满三大盘没人动,有的人甚至连看都不愿看一眼。

陈雨杰可高兴了——这是他最爱吃的东西。

当天下午是陈雨杰值班。傍晚交班的时候,三大盘猪蹄宣布报销。

就这样,陈雨杰的体重每天以半斤的速度快速增长着。

这天,晚饭后,陈雨杰又一次站在电子秤上。“哇——,一百四十七斤,这两天又长了半斤多!”

真是一个典型的吃货!

陈雨杰这吃货自出海以来还有一个特点,现在已经出海第八天了,他就像俗话说的那样,是属母狗×的,只进不出。每顿饭吃地不少,但每天除了放些水以外基本没排泄过,自己也从来没有要去蹲大号的感觉。

从出航到现在体重长了九斤多。

吃过午饭大约半小时后,陈雨杰感觉自己的肚子略有些阵痛,而且一阵紧过一阵。

陈雨杰眉头一皱,心里说,好家伙,这是要去蹲大号的信号啊。

他一骨碌从一舱他的吊铺上爬了起来,三两下就出溜到了地板上,匆匆来到本舱的水下厕所,不好:蹲位已经客满!一转身,敲击、抬防水门压把,欠身来到三舱底水下厕所。

啊,谢天谢地,这里有空位!

一番稀里哗啦之后,陈雨杰提了提宽松了不少的作训服裤子,心满意足地出了厕所。

当陈雨杰一身轻松地回到二舱时,体重计就在走廊的一侧,就踩了上去,心说,看看到底长了几斤!

啊?这不可能!吃午饭时刚刚秤的,一百四十七斤,现在怎么成了一百三十八点五斤,敢情刚才这一泡屎拉去了八斤半?!

陈雨杰都有点儿怀疑这台电子秤的准确性了。

当他从电子秤下来推门进了报务室,把刚才的情况向正值更的王洪明班长、通信科于佑敏科长说起来,并提出自己的疑问时,王洪明当即捧腹大笑起来,笑到颠峰时竟然滚到了一边的床铺上。于科长也笑得爬在了工作台上。

最后,王洪明班长好容易止住了笑,手指着陈雨杰说:

“小陈,你——,你——,哈哈——,你一下子拉了八斤半啊,一会儿三舱底舱段兵还不过来找你麻烦?为什么?哈哈——。”

王洪明顺手拿了一块湿巾,擦了擦眼角流出的眼泪,说:

“还问为什么,你把人家的座便器都拉满了,不堵才怪呢!哈哈——”

说着说着又笑了起来。

摸了摸自己好像已经明显变小的肚子,陈雨杰也笑了。

好家伙,自己上一次厕所竟然一下子拉出来八斤半,真是不少啊,不知道能不能申报一项吉尼斯世界记录? 

---未完待续---

 



连载 | 《夜色朦胧的海》

▌连载 | 《你好!我的港湾》

▌原创 | 献给潜艇兵战友

▌原创 | 我爱你!美丽的西沪港

▌原创 | 难忘西沪港

▌原创 | 致心中的西沪港

▌原创 | 永远的老战友

▌原创 | 西沪港,我们来了!

▌原创 | 远山的呼唤——西沪感想

▌原创 | 二十年弹指间--遥远的军营

▌原创 | 初识潜艇

▌原创 | 我所经历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

▌原创 | 我为你自豪!心中记忆永存的西沪港!

▌原创 | 挂光荣之家三轮车的故事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西沪港战友之家”获取。

投稿或购物咨询请扫描上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

“西沪港战友之家”是一家致力于促进退伍战友们情感交流、信息共享的民间组织。欢迎老兵将家中的土特产品上架到“水兵便利店”销售,有货源的战友可添加微信:154443939咨询,产品标准为:自家生产,货真价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