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人沦为废柴的 3 种表现



↑点击上方"德育部落"有更多精彩内容


1


前几个月,和一个朋友聊天。


朋友说,她参加大学同学聚会的时候,被刺激到了。原因是,她发现身边很多同学都在世界 500 强企业工作,而且深得器重,工资也水涨船高。而她,每天处在一个勾心斗角的工作环境中,做着不喜欢的工作,工资也是朋友圈中垫底的。


想当年都是同一个老师教出来,同一个学校毕业的同学,这样大的差别,让她一时无法接受。


我劝她:既然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那就想办法改变一下。


她一时热血上头:好!我决定去考个 CPA ,不能浪费掉大学的专业,再去找个新的工作!


我本以为,她的计划正在慢慢进行当中。


直到前几天,又看到她在微博上吐槽自己的上司和同事。于是私信她:CPA 还考不考啦?她说:想了想还是不考了,我这个人,就是懒啊。办公室的勾心斗角,忍忍就过去了。


我发现,很多人就像我这位朋友一样:明明不喜欢自己的生活,却没有改变现状的执行力。


有个笑话是这么说的:


有个人每隔三两天就到教堂祈祷,而且他的祈祷词几乎每次都一样。第一次,他到教堂时,跪在圣坛前,虔诚地低语「上帝啊,请念在我多年来一直敬畏您的份上,让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门。」


几天后,他又垂头丧气地回到教堂,同样跪着祈祷「上帝啊,为何不让我中彩票?我愿意更虔诚地来服侍你,求您让我再中一次彩票吧,阿门。」


没过几天,他又回来了,再次重复他的祈祷。


如此周而复始,直到最后一次,圣坛上发出一阵宏伟庄严的声音「我一直垂听你的祷告,可是最起码,你也该先去买一张彩票吧。」


想要中奖,那至少也要买一张彩票。


不满意自己的现状,那么总该为了改变,行动一次,做点什么吧。


之前看过一个新闻报道,说的是一个北京的小伙子,想去德国柏林看女友。他选择了一路「搭便车」的旅行方式,历经 1.6 万公里,13 个国家,穿越中国、中亚和欧洲,最后在柏林的广场偶遇了自己的女友。


小伙子在旅途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些事,你现在不做,永远也不会做。」

 

醍醐灌顶。


越来越差的执行力,是一个人慢慢沦为废柴的表现之一。


执行力差的人,整日刷着鸡汤文,隔着手机屏幕羡慕别人的生活,把他人的成功归于运气。


但残酷的事实却是:他们只会抱怨,从来不会为现状做出改变。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同起点的小伙伴越走越远,无能为力。



2


昨天好朋友小艾突然打电话给我,说是决定辞职了,想要去考研。


我问她原因,她支支吾吾了半天。原来,小艾毕业后,在一家广告策划公司上班,但总是出现负面情绪。每次写的文案发给 boss 看,总是得不到任何反馈,当时明明要的那么急,小艾觉得自己的劳动成果受不到尊重。


最糟糕的是 boss 喜欢在临下班时说今晚开会改方案,可真的等他到八九点时,往往只改了两三句话,或者说些无关痛痒的问题。


小艾恨透了这种无谓的加班,曾经满腔的干劲全部一扫而空,于是产生了回归学校读书的想法。


除了小艾之外,身边的很多朋友在聊天过程中都透露过:刚踏上社会的那段时间,真的想回校读书。


他们说自己很迷茫,即使大学读了 4 年,还是不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小艾后来说了真心话:踏入社会后,发现与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于是想回象牙塔里待一待,给自己一段缓冲的时间。


其实小艾并不是真的渴求知识,而是想要逃离现实,逃离自己不喜欢的环境。


我记得马云曾经说过一句话:


那些创业中,你选择逃避的事情,最终会回过头来,给你重重一击。


人生其实也是这样,那些必须经历的事情,是没有办法逃避的。


那些逃避现实的人,善于给自己制造一堵墙,永远待在舒适区内,断绝自己与新生世界的联系,这其实是一种生活的倒退。


因为人就是在挫折和现实中,越挫越勇,才能成长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否则,只是时代的巨婴罢了。



3


前几天去叔叔家做客,见到了大三的堂弟。


在吃饭的途中,我和叔叔一直在聊天,堂弟全程无交流,一直盯着手机屏幕,目光显得有点呆滞。


我问他:放假了,干嘛不找朋友出去打打篮球,运动一下?他看都不看我一眼:「我这几天打排位,忙都忙死了。」刚说完,他就往嘴里塞了一大口饭,去房间打游戏了。


我发现,愿意把大把时间花在游戏和无关信息上的人太多了。


排队的时候,你会看到很多年轻人,面无表情地站着打王者荣耀;


地铁上,拿着手机看娱乐消息、搞笑视频的人也绝对不在少数;


甚至在朋友聚会,好朋友们一见面寒暄两句,就开始坐下来各玩各的手机,临结束的时候,再拍张大合照上传到朋友圈、微博,就足以显示友谊万岁......


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都被无数的信息流,切割成碎片了。


这个时代,我们唯一学会的,就是用手机快速浏览,每天几百上千条的微博和微信推送,刷了一小时,傻乐半天。


我们习惯了不用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反正网上随便一搜,答案都是现成的一大把。


承认吧,我们变得越来越蠢、越来越懒得思考,越来越废柴了。


《娱乐至死》的作者波兹曼曾提到: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等待我们的可能是一个娱乐至死的「美丽新世界」。在那里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我们的深度思考能力,正在被亲手创造的信息社会,一步步摧毁。 


没有思考能力的个人,是没有希望的。 


所以如果可以,请放下手机,拒绝那些偷走你时间的综艺、游戏,虚拟社交平台,走出去,多思考,感受一下周围真实的世界。


我记得美国小说家 Wallace 在演讲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在繁琐无聊的生活中,请时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不是「我」被杂乱、无意识的生活拖着走,而是生活由「我」掌控。


与君共勉。



精彩导读

1、教育:

(1)打造学生认可的“班级惩罚制度”  

(2)班规范例

(3)教育学生的忌讳 

(4)到底该如何与学生谈话

(5)陈保峰 | 非穿不可的校服  

(6)新任班主任的“专题班会”

(7)中职生与高中生的家庭背景比较分析

(8)招致学生反感的教育方式

(9)陈保峰 | 破解学生违规违纪的魔咒

(10)如何面对“教不好”的学生?

(11)新任班主任的“专题班会”

(12)好孩子根本不是夸出来的

(13)班主任开学要做的几件事

(14)主题班会的设计

(15)优秀班主任的管理策略

(16)解决学生上课讲话的招数

(17)班级期末工作的注意事项

(18)乱班的治理策略

(19)班规四问

(20)班级管理之道

(21)如何面对屡教不改的学生?

(22)班级管理的策略

(23)教师应避免的16种行为方式

(24)学生越来越难教,我们该怎么办?

(25)班级管理三部曲 | 人治·法治·自治

(26)学生易于接受的批评方式

(27)老师如何与这5种类型的家长沟通?

(28)增强班级凝聚力的7个方法

(29)学生手机管理的实操方法

(30)与学生谈心的8个秘诀

(31)学生早恋,教师该如何应对?

(32)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

(33)化解师生冲突的锦囊

(34)批评学生的八项原则

(35)特色班级的建设

(36)学生手机使用的有效管理

(37)学生打架事件的处理

(38)学生违纪事件处理的禁忌

(39)制定班规的操作性建议与范例

(40)班级管理的任务(班主任必读)

2、学生教育素材:

(1)自律让你自由                      

(2)你连清晨都控制不了,何谈人生 

(3)读书和不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4)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无用

(5)没有不委屈的工作

(6)致早恋学生的一封信

(7)我们为什么而工作  

(8)没有不委屈的工作

(9)我很累,但无路可退

(10)怕吃苦,吃苦一辈子

(11)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

(12)凡是太聪明太算计的人,都很不幸

(13)你的不自律,正慢慢毁掉你

(14)莫言: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15)混日子

(16)“份外工作”是“机遇”还是“累赘”?

(17)白岩松:不读书,你还能拿什么和别人拼?

(18)最可怕的是,自己没本事还瞧不起工作

(19)你有多自律,人生就有多美好

(20)这些技能人才的党代表,你认识吗?

(21)错误的归因,落魄的人生

3、教学:

(1)新任班级的授课技巧                         

(2)课堂管理的十项建议

(3)特级教师的11个建议——如何上课   

(4)听课——如何内行听门道

5)一堂课的导入与收尾技巧                     

(6)教师听课,到底该听什么?

(7)如何上好一堂课——优质课的考量维度   

(8)微课制作详解

(9)教师说课的六大核心艺术

(10)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

(11)教师备课备什么?

(12)教师备课的要义

(13)提高课堂吸引力的锦囊

(14)课堂教学的“迷失”!

(15)花里胡哨的课堂,无所适从的学生

(16)课堂纪律管理的真知灼见(教师必读)

(17)教师应该怎么写听课记录?

(18)陈保峰 |  老师,您的PPT用对了吗?

(19)好课的四个标准——你做到了几个?

(20)教师上课的“10个不宜”

(21)教师必须学习和修炼的基本功

(22)上好课的软实力——常用教法

(23)课堂上,教师到底该站哪?

4、其它

(1)不被“特色”所折腾                           

(2)陈保峰 | 学校中非正式组织的管理

(3)“把基础做好”是最好的办学特色

(4)教书是一场修行

(5)陈保峰 | 大数据下的中高职院校——网民对中高职院校的关注度

(6)跪着教书,不可能教出站立的人

(7)学生一出事,我们就遭殃

(8)中职生与高中生家庭背景的比较分析

(9)是谁让学校成为了“无限责任公司”?

(10)陈保峰 | 2016年技工院校与中高职院校学历教育情况比较

(11)连续十八年当班主任,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12)教师期末工作清单

(13)教师年终总结写作宝典

(14)为什么优等生会被差生干趴下

(15)期末评语的写法及范例

(16)班主任的期末常规工作

(17)校园安全隐患的排查

(18)从教工作十二条(对教师的忠告)

(19)学生最喜爱的十种老师

(20)“无证时代”职业院校技能评价的转型

(21)家校微信群的使用建议

(22)学生宿舍管理的几点建议

(23)最好的教育就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24)教师成长的七个忠告

(25)什么样的老师最"吃香"?

5、招生策略:

(1)技工院校报考指南                 

(2)选择技工教育 实现出彩人生——致初中毕业生的公开信

(3)陈保峰 | 微信招生秘籍            

(4)陈淑英 陈保峰 | 口碑营销

(5)陈保峰 | 中职生源果真触底回升了吗?

(6)招生过程中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

(7)选择技工教育 实现出彩人生——技工院校的差异性选择

(8)选择技工教育 实现出彩人生——致初中毕业生的第二封信


文章转自《插座学院》公众号,作者haruko,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著作权归作者或原出处所有。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视频、附件等)未经核实。文章的真实性、完整性、本公众号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用户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异议请留言,我们将立即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