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时偷的懒,要用一辈子来还



↑点击上方"德育部落"有更多精彩内容

有人说努力的人生是苦半辈子,不努力的人生是苦一辈子。北宋诗人林逋说:少不勤苦,老必艰辛;少能服老,老比安逸。

努力吃苦,苦一阵子

1苦是人生的底色



佛说众生皆苦。老话说生活有五味,酸甜苦辣咸。苦是生命所不能避免的一味,叔本华说:“人生就是痛苦,我们可以把痛苦转换成幸福”,努力就是转化的过程,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感到更加辛苦。


苦,是人生的必经过程。人生就是一个“享受”痛苦和磨难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值得体会和拥有的。


人生本身就是一场与痛苦并存的旅行,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轻松,从生下来的那一天,我们就开始了人生的修行。


无论你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你都会面临人生的各种难题。面对这些难题、困境,没有人可以不流泪流汗就轻轻松松地跨过去。


经历得越多,越容易发现这个世界的真理——越怕吃苦,越有苦吃。那些心灵真正富足的人,其实都不怕吃苦。


人生总要吃苦,有了苦才能知道甜,有了苦才知道珍惜。



2努力,苦是暂时的



人生晚吃苦,不如早吃苦;你现在不累,以后就会更累。你要知道,现在吃的苦,其实是以后享的福。


曾国藩曾说:“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弛缓,弛缓则治人不严,而趣功不敏。”


孔子也曾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做人眼光要放长远,不能只贪一时的安逸,让内心的懒惰控制你的生活。


努力的苦,是暂时的。现在不少孩子都吃不了苦,碰到一点挫折,一点困难就要放弃。


你问他为什么不能坚持一下,吃点苦,他便振振有词地回答你,努力太苦了,努力也是这样过,不努力也是这样过,为什么不让自己当下过得舒服一点呢?


人生有些苦注定要吃,今天不苦学,老来是要后悔,是要受苦的。年少时贪图安逸,不想努力,少了精神的滋养,少了技能的支撑,明天就要忍受空虚与“贫穷”。


努力了,可能当时会感到痛苦,但当你买过这个坎,你会拥有一个内心更加丰满,更有价值的自己。


付出的努力,受过的苦永远不会白费,上天总会补给你,即使你当时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当有一天你陷入困境,你此时的努力便会显现出来。


吃苦努力得到的是技能上的进步,思维上的开阔,心智上的成熟,这些对人生意义重大,一生都对你有益。



贪图安逸,苦一辈子

1安逸还是有意义?



传说老子遇到一位年逾百岁的老翁,老翁得意地说:“我从年少到现在,一直是游手好闲地轻松度日.我的同龄人辛苦一生却早已作古。现在我是否可以嘲笑他们忙碌一生,只是给自己换来一个早逝的结果呢?”


老子拿了一块砖头和一块石头放在老翁面前说:“如果只能选择其一,您是要砖头还是要石头呢?”


老翁选择了砖头并指着石头说:“这石头没棱没角,要它何用?”


人总要有目标有梦想,梦想就是努力奋斗才可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你赋予你做的事情以意义。


其实,人的本性都是懒惰的,都是追求安逸逃避痛苦的。我们总羡慕别人的成绩、地位,进而抱怨世界不公,但一个贪图安逸,没有认真努力过的人,有什么资格抱怨呢?


许多父母一辈子都在为子女营造舒适安逸的小窝,但要知道生命的意义不可能从安逸的氛围中结出,没有一种能力是在纯粹的欢乐中产生。


能力都是在痛苦和挫折中培养出来的。当孩子习惯了安逸的生活之后,便会惧怕改变。当孩子不愿受苦不愿努力,懒惰的种子便在心里滋生,人生也终将不会有太大的起色。


努力必然是辛苦的,是难受的,只有这样你才能提高,才能进步,才能充实自己。


如果因为不能接受努力的苦,而不去努力,那么必将被社会淘汰,人生后面的日子将过得很苦。



2时光不等人




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努力的人生,当你凝眸回望,你会发现,最遗憾的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没有去努力,没有吃当时的苦。


年轻时苦,不叫苦;年老时苦,才叫苦。年轻不要怕吃苦,不要贪图安逸享乐,不然等你老了,想努力了,却发现时不我待,已经没有力气了。


年轻时主动吃努力奋斗之苦,吃完这苦,才能尝到生活的甜。不愿吃努力奋斗之苦,最后只能吃命运带来的苦。


对大多数人而言,我们一事无成,不是因为资质平庸,而是因为不够努力。别在你垂垂老矣,两手空空时,再痛心疾首地说“如果当时能吃一点苦,能再努力一点”。


在最能拼最能斗的年纪,吃苦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然而如今这样的少年似乎越来越少。


虽然苦过之后不一定有甜,努力过之后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的人生希望更加渺茫,就像一潭死水。不努力的人生,一眼看得到头,苍白到连新的风景都没有,那才是真正的苦。


努力的苦不是真正的苦,你觉得苦是因为你并未预见自己选择得过且过后的人生后果。如果你把眼前努力的苦看做日后生活的甜,你会发现其实也没有那么难以下咽。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青春最厚重的底色是奋斗,最可贵的精神是拼搏,别在最好的时光里选择安逸,人生越懒,越安逸,你就越可能错过美好的风景。


不想苦一辈子,就要苦一阵子。扛得住艰难,才能配得上梦想。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恐鹈鴃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趁年轻,努力别怕苦,怕吃苦的人,往往是吃苦一辈子。

精彩导读

1、教育:

(1)打造学生认可的“班级惩罚制度”  

(2)班规范例

(3)教育学生的忌讳 

(4)到底该如何与学生谈话

(5)陈保峰 | 非穿不可的校服  

(6)新任班主任的“专题班会”

(7)中职生与高中生的家庭背景比较分析

(8)招致学生反感的教育方式

(9)陈保峰 | 破解学生违规违纪的魔咒

(10)如何面对“教不好”的学生?

(11)新任班主任的“专题班会”

(12)好孩子根本不是夸出来的

(13)班主任开学要做的几件事

(14)主题班会的设计

(15)优秀班主任的管理策略

(16)解决学生上课讲话的招数

(17)班级期末工作的注意事项

(18)乱班的治理策略

(19)班规四问

(20)班级管理之道

(21)如何面对屡教不改的学生?

(22)班级管理的策略

(23)教师应避免的16种行为方式

(24)学生越来越难教,我们该怎么办?

(25)班级管理三部曲 | 人治·法治·自治

(26)学生易于接受的批评方式

(27)老师如何与这5种类型的家长沟通?

(28)增强班级凝聚力的7个方法

(29)学生手机管理的实操方法

(30)与学生谈心的8个秘诀

(31)学生早恋,教师该如何应对?

(32)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

(33)化解师生冲突的锦囊

(34)批评学生的八项原则

(35)特色班级的建设

(36)学生手机使用的有效管理

(37)学生打架事件的处理

(38)学生违纪事件处理的禁忌

(39)制定班规的操作性建议与范例

(40)班级管理的任务(班主任必读)

2、学生教育素材:

(1)自律让你自由                      

(2)你连清晨都控制不了,何谈人生 

(3)读书和不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4)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无用

(5)没有不委屈的工作

(6)致早恋学生的一封信

(7)我们为什么而工作  

(8)没有不委屈的工作

(9)我很累,但无路可退

(10)怕吃苦,吃苦一辈子

(11)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

(12)凡是太聪明太算计的人,都很不幸

(13)你的不自律,正慢慢毁掉你

(14)莫言: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15)混日子

(16)“份外工作”是“机遇”还是“累赘”?

(17)白岩松:不读书,你还能拿什么和别人拼?

(18)最可怕的是,自己没本事还瞧不起工作

(19)你有多自律,人生就有多美好

(20)这些技能人才的党代表,你认识吗?

(21)错误的归因,落魄的人生

3、教学:

(1)新任班级的授课技巧                         

(2)课堂管理的十项建议

(3)特级教师的11个建议——如何上课   

(4)听课——如何内行听门道

5)一堂课的导入与收尾技巧                     

(6)教师听课,到底该听什么?

(7)如何上好一堂课——优质课的考量维度   

(8)微课制作详解

(9)教师说课的六大核心艺术

(10)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

(11)教师备课备什么?

(12)教师备课的要义

(13)提高课堂吸引力的锦囊

(14)课堂教学的“迷失”!

(15)花里胡哨的课堂,无所适从的学生

(16)课堂纪律管理的真知灼见(教师必读)

(17)教师应该怎么写听课记录?

(18)陈保峰 |  老师,您的PPT用对了吗?

(19)好课的四个标准——你做到了几个?

(20)教师上课的“10个不宜”

(21)教师必须学习和修炼的基本功

(22)上好课的软实力——常用教法

(23)课堂上,教师到底该站哪?

4、其它

(1)不被“特色”所折腾                           

(2)陈保峰 | 学校中非正式组织的管理

(3)“把基础做好”是最好的办学特色

(4)教书是一场修行

(5)陈保峰 | 大数据下的中高职院校——网民对中高职院校的关注度

(6)跪着教书,不可能教出站立的人

(7)学生一出事,我们就遭殃

(8)中职生与高中生家庭背景的比较分析

(9)是谁让学校成为了“无限责任公司”?

(10)陈保峰 | 2016年技工院校与中高职院校学历教育情况比较

(11)连续十八年当班主任,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12)教师期末工作清单

(13)教师年终总结写作宝典

(14)为什么优等生会被差生干趴下

(15)期末评语的写法及范例

(16)班主任的期末常规工作

(17)校园安全隐患的排查

(18)从教工作十二条(对教师的忠告)

(19)学生最喜爱的十种老师

(20)“无证时代”职业院校技能评价的转型

(21)家校微信群的使用建议

(22)学生宿舍管理的几点建议

(23)最好的教育就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24)教师成长的七个忠告

(25)什么样的老师最"吃香"?

5、招生策略:

(1)技工院校报考指南                 

(2)选择技工教育 实现出彩人生——致初中毕业生的公开信

(3)陈保峰 | 微信招生秘籍            

(4)陈淑英 陈保峰 | 口碑营销

(5)陈保峰 | 中职生源果真触底回升了吗?

(6)招生过程中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

(7)选择技工教育 实现出彩人生——技工院校的差异性选择

(8)选择技工教育 实现出彩人生——致初中毕业生的第二封信


文章转自《班主任》公众号,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著作权归作者或原出处所有。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视频、附件等)未经核实。文章的真实性、完整性、本公众号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用户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异议请留言,我们将立即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