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媒体关注 | 联播观察:幸福养老如何触手可及?

湖州民政 2024-05-17

养老服务关乎民生、连着民心。数据显示,湖州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已占全市总人口数的28.4%,面对这一庞大群体的养老需求,目前湖州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如何?还存在哪些短板?未来又该怎样破局?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真棒,还有呢,不怕。”

 

眼前正在安抚老人吃药的护理员赵莉,是一位“00后”小姑娘,别看她年纪小,照顾起老人却一点都不生疏,一大早,赵莉就穿梭在几名老人中间,给他们喂药、量血压,虽然事情繁杂,但她的脸上始终带着笑容。

 

“平常都称她为开心果,每次见到她都很开心,服务态度、工作都做得很好。”养老院老人张阿水说。

 

82岁的张曼燕奶奶自从老伴走后,心里一直难受,就得了焦虑症,每天晚上入睡变得十分困难,赵莉就成了老人家的“贴心小棉袄”。

“住在这里一个月还差一天,但是我的体重增加了2斤,我找到了自己真正温暖的家。如果到9点以后要到我房间来几次,她情愿自己不睡,关心着我们,一定要等我们把灯关了她才知道奶奶睡觉了。”张曼燕奶奶告诉记者。

 

像赵莉这样的“00后”养老护理员,学习能力强,并且拥有专业的护理知识,热情开朗,用青春活力感染着老人们。

 

赵莉表示:“从事这份职业需要有爱心,然后性子不能太着急,像走路吃饭我们都要讲究一个慢,其次我们还要阳光一点,去调节他们的情绪。可能有一些年轻人他们会觉得自己面对不好这份职业,其实并没有那么难的,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积极,用我们的阳光去照亮他们。”

 

近两年,一些年轻养老护理员虽然在养老服务机构中慢慢多了起来,让养老服务更加专业化以及多元化,但是湖州多数养老机构仍然面临缺人的现状,尤其是年轻专业的护理人员。

 

“目前我们一共招了9位00后的护理员,劝退是3位,当时可能也是一股冲劲选择来了,那么后期看看确实和老人互动一块,包括情怀方面还是有点欠缺了,毕竟对他们来说,接受老人还是要有一个过程,有一些认知不清晰的老人有时候要发脾气不配合。”湖州椿怡护理院副院长殷培萍表示。

 

记者从湖州市民政部门获悉,截至目前全湖州市共有持证养老护理员约4000人,两年来增长一倍,养老服务尤其机构养老服务的规范性专业度有了明显提升,但对应全市76.4万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需求,仍是“僧多粥少”,且目前的养老服务队伍仍存在流失快、总量低、年龄大、持证率低等情况。

 

如此留住养老服务人才?未来又该如何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眼下,湖州相关部门也在积极谋划,寻求对策。

湖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顾人杰说:“我们要提高护理行业、护理队伍的经济收入水平,出台护理员的岗位津贴,同时加强对护理员的平均工资的指导价的设置,开展一系列的持证护理员的免费培训,确保护理员在他的岗位上能够得到一个长期发展培育的保障,提升社会对护理员的认知度和认同度。”

 

年轻养老护理员给养老服务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智慧化的养老服务则让老人感受到了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如今,只要动动手指就能享受智慧助餐服务,市民杨女士正在“有邻养老”小程序中浏览明日菜单,准备为父母点好明天的午餐。

“我们平常工作也挺忙的,有时候甚至忽略老人家两个人在家里吃得好不好,自从有了这个小程序以后,我可以在家里或者工作休息的时候,就可以给父母点菜,它菜式也比较多的,而且有些是低糖低盐的,专门为老人设计,感觉比我贴心。”市民杨菲飞告诉记者。

 

前来吃饭的老人董中英表示:“对我们老年人是很方便的,蔬菜只有3块钱一份,荤菜只有6块钱, 下雨天刮风天我们不来,小孩子帮我们点就能拿回家,菜是一天跟一天都不一样,都是新鲜菜。”

 

如何确保老人能够及时吃上热乎的饭菜?在吴兴区智慧养老服务中心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上,辖区内老年助餐点的配送数据可以实时查看。主管部门可以通过系统精准地监管到养老服务组织的服务质量和服务的即时情况。

湖州市吴兴区智慧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沈海燕说:“我们 也会要求服务组织送到以后做一个照片的上传,这样我们可以把服务链条全程进行管控。”

 

除了记录助餐配送数据,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根据社区工作者采集到的老人年龄、健康状况、自理能力等数据,通过“综合需求分析模型”,时刻对老人进行“精准画像”,分析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提升养老服务信息化水平。

 

沈海燕表示:“服务数据会注入到我们后项的服务大数据的一个分析,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调整它的服务内容,整一个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也会更加完善。”

 

“阿姨,你昨天打电话给我们说要上门助浴,我们今天开了车子过来。”

 

 这两天天气渐凉,南浔镇城南社区83岁的陆金妹老人想洗个热水澡,于是拨通了南浔镇城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电话,第二天一早,助浴车就开到了老人家门口,为她提供上门助浴服务。

陆金妹说:“自己在家烧水洗,水一会烫一会不烫,你们帮我洗舒服,志愿者上门助浴比在家里舒服,还安全。”

 

为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南浔区制定照料中心“基础性+个性化”基础性服务清单,针对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疾病、高龄、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残疾人洗澡难问题,“助浴快车”免费上门提供志愿服务;“无障碍福祉车”上门接送行动不便老年人出行等。

南浔镇城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钟惠娟表示:“我们这边是4个村组成的农民新村,相对来说老年人比较集中,常住老年人一共有2000多人,他们各种需求也比较多,像今天的助浴是比较常见的,还有上门洗油烟机,帮他们买菜烧饭等,他们会打电话给我们,我们就及时上门为他们服务。”

今年以来,南浔区推出了12类25项共36种个性化服务菜单,目前已服务老人27万余人次,但由于老年人群体庞大、层面复杂,需求多元,要想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目标,养老工作还需在满足老年人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再亮实招。

 

“‘以需定供’的机制我们目前还不够健全,农村老年人的支付能力还是比较弱的。下一步我们将致力于打造系统化、广覆盖、多业态的养老服务体系,来完善《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进一步提升我们社区居家服务质量,切实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幸福感。”南浔区民政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姚小莉告诉记者。

 

未来,湖州将立足实际需求,全面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打造“幸福颐养”湖州样板,让不同场景下的老年人都可找到匹配自身需求的养老服务,让每位湖州老年人都能享受有保障有质量有活力的老年生活。

“我们今年也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三年达标行动,通过针对老小区老年人密集区的一个设施的改造、新建和提升,来满足老小区老年人在社区开展活动、接受服务的一个需求。通过加大对农村地区养老资源的投入,提升农村地区养老服务的专业性水平,来改善农村养老服务的一个整体标准。通过老年人的需求的精准掌握,从而满足社会老年人居家的照料服务和机构的照料服务的一个需求,从而解决我们当前失能老年人‘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难点堵点问题。”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顾人杰说道。

来源:南太湖号

 往期推荐 

市民政局举办主题教育专题辅导讲座

市民政局召开全市社会救助重点工作推进会

养老护理员吴利妹:用心守护幸福晚年

市政协副主席王青调研地名文化保护工作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湖州民政

记得点击在看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