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德《理解战略威慑》
【学术plus】 新添加号内搜索功能!
进入公众号→点击菜单【智库扫描】→【搜搜文章】
→输入关键词→一键检索您需要的文章。快来试试!
【厚度】学术plus年终巨献:2017年 你不可以错过的重磅报告们!(全文阅读链接)
2018年4月19日,兰德公司发表论文《理解战略威慑》,就战略威慑理论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版权所限现摘译如下。该论文PDF完整版您可点击“阅读原文”直接下载,或是在留言区留下邮箱,小编每晚统一发送。
文章版权归原作所有
不代表本机构观点。
阻止国家的恶意行动,尤其是军事侵略,再次成为美国国防政策的主要议题。在欧洲,美国及其盟国试图阻止俄罗斯在波罗的海国家的冒险主义,以及“灰区”的活动。在朝鲜,美国和韩国的工作不仅是要阻止全面入侵,而且要阻止朝鲜的一系列挑衅。在亚洲其他地区,美国及其盟国正在应对中国在“灰区”挑起争端。
在全球和许多不同的领域,美国比冷战结束以来任何时候更迫切的需要有效的威慑战略。因为许多对手比十年前更强大,而打一场真实战争的代价比以往更高,所以战略威慑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现在许多关于威慑的言论表现出毫无理据的武断,其说辞有悖于历史经验,也缺乏理论分析。而国际安全环境的变化也在改变战略威慑的背景,可能对其基本假设提出挑战,并创造新的要求。本文借鉴了兰德公司最近的一系列研究,以重温关于威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本研究的最重要的收获是,威慑和遏阻必须首先被认为是一种塑造潜在侵略者的思想努力。威慑政策通常是通过国家的视角来看待的,并把重点放在提高对手攻击成本和风险的行动上。但这些措施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其能否影响目标国家的观念。
基本定义
威慑是阻止或限制某个对象(通常是一个民族国家)采取不必要的行动(如武装袭击)的行动。包括阻止其行动的努力,它与“迫使”(那是一种强迫对手去做某事)的概念看起来很像,但实际上截然不同。
拒止与惩罚
经典文献中,对两种基本威慑战略进行了区分。拒止战略,其目的是阻止对手的行动,使其不可行或不太可能成功,从而瓦解攻击者对实现其目标的信心。例如部署足够的当地军事力量以击败入侵。在极端情况下,这种战略可能在面对潜在侵略者时面临灾难性损失。“拒止”的威慑作用实际上只是彰显兑现承诺的意图,从而具备通过拒止来实现防御的能力。
威慑与防御在实践中是截然不同的,但又是相互关联的。”最常用的确保有效威慑的方法,是在争议区域实现力量的动态平衡,但是正如我们所解释的那样,力量平衡并不是唯一的因素,甚至不是主要因素,拒止的威慑效应不应与等同于军事平衡。
另一方面,惩罚威慑,则意味着可能实施严厉的行动,这将引发严重的后果,如核打击或严厉的经济制裁。这些惩罚措施与当地的冲突和全球局势相关,其重点不是对前期承诺的兑现和维护,而是更高强度的惩罚,这将提高对手发动攻击的代价。
大多数经典研究表明,拒止策略天生比惩罚策略更可靠。
另一方面,进攻者可能会怀疑对手是否愿意实施惩罚。一个侵略者也可能说服自己,随着风险的进一步升级,防御者将会犹豫是否要对其进行惩罚,因为某些条件下对方可能不愿兑现威慑。正如托马斯·谢林(Thomas Schelling)所指出的那样,当侵略者相信对手最终不愿实施其威慑时,威慑战略的弱点就会暴露无余。
直接威慑与延伸威慑
威慑有两种实现形式。直接威慑包括一个国家为防止对本国领土的攻击而作出的努力,就美国而言就是指美国的领土范围内。延伸威慑包括阻止对第三方的攻击,例如盟友或合作伙伴。在冷战期间,直接威慑阻止了苏联对美国的核攻击。延伸威慑阻止了苏联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的常规攻击。
显而易见,延伸威慑比直接威慑更具挑战。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军事行动的难度所致:要遏阻远离家乡的袭击,需要把军事力量投射到数千英里之外,而且往往接近侵略者的领土。同时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侵略者会为保卫自己而战斗,而它也会质疑威慑者是否会履行保卫第三方的承诺。如在冷战期间,人们一直在争论美国承诺“为巴黎牺牲纽约”的可信度。
版权受限仅作摘译,PDF完整版请点击“阅读原文”
或在留言区留下邮箱,小编每晚统一发送。
大国崛起
IISS《全球化与中国大战略》
IISS《全球国家影响力指数报告》
CSIS《七色中国》
CSIS《21世纪的冲突》
布鲁金斯学会《AI、政治战与俄罗斯》
国家安全
兰德《解放军的现代化》2018.2
华盛顿季刊《中国如何终止战争》
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必究。文章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投稿链接:
http://kjpl.cbpt.cnki.net
电话:010-68893411
邮箱:dkyxuebao@vip.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