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SIS:中国海外基建对印度太平洋的战略影响

2018-04-04 学术plus 学术plus


学术plus】 新添加号内搜索功能!

进入公众号→点击菜单【智库扫描】→【搜搜文章】

→输入关键词→一键检索您需要的文章。快来试试!


【兼职】神秘岗位正在向你招手,敢来么?

【厚度】学术plus年终巨献:2017年 你不可以错过的重磅报告们!(全文阅读链接)


编者按

       

2018年4月2日,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发布报告《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对印度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和经济影响》现摘译如下仅供参考,文中观点和图示含义不代表本机构观点。


如需英文报告全文,请在留言区留下邮箱



2013年中国公布了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MSR)的概念,旨在增强整个东南亚,大洋洲,印度洋和东非的基础设施连通性。MSR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海运补充,重点是中亚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倡议一起形成了旨在增强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的“一带一路”(OBOR)举措。


印度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存在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的现实需求,因此大多数国家都对有机会争取中国资金持欢迎态度。与此同时,对中国提案背后的经济可行性和地缘政治意图的质疑也越来越多。迄今为止,MSR倡议主要集中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沿海国家,尤其是港口发展项目,这引起了对这些投资是经济性还是军事性投资的质疑。这些大规模投资的结构方式也会带来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引起人们关于中国对受援国国内外政策施加影响的潜在疑虑。


为此,CSIS委托了七位专家,对中国海外基础设施建设给印度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和地理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文章对四个基础设施项目进行了分析,其中三个属于中国MSR倡议内容,另一个是印度对MSR的回应。


图片选自原报告,不代表本机构观点



皎漂港(Kyaukpyu): 报告解释了中国投资皎漂港的经济和战略理由。皎漂是缅甸西部的若开邦沿岸的一个沿海城镇。中国最近赢得了在此地开发一个深海港口的合同,并在附近的一个经济特区(SEZ)开发了工业区。皎漂也是通往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省会昆明的一条输油管道和一条平行天然气管道的终点。这些项目反映了北京方面的一项战略努力,即通过马六甲海峡减少对石油和天然气进口的依赖,而在皎漂的深海港口也可以帮助中国发展内陆省份。报告引用了当地对中国将此地用作军事目的可能性的担忧,但得出的结论是,目前缅甸国内最担心的是中国通过债务融资的潜在经济杠杆。


图片选自原报告,不代表本机构观点



汉班托塔港(HAMBANTOTA)报告考察了中国在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港的投资,结合科伦坡港现有的能力和扩张计划,对这个项目的经济性提出了质疑,这引发人们担忧汉班托塔可能成为中国海军设施的猜疑。还强调了斯里兰卡将其港口陷入中国的债务陷阱的潜在风险,其控股权和99年的租赁期令人联想到英国在十九世纪对香港的政策。报告认为此投资揭示了受援国需要将基础设施项目与更大的发展战略联系起来,以便更好地监测债务水平,并为国际社会扩大中国基础设施融资的替代方案。


图片选自原报告,不代表本机构观点



瓜达尔港(GWADAR):报告强调瓜达尔港口的发展是中巴经济走廊(CPEC)倡议中的一个关键要素。尽管这被视为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强有力的双边关系的象征,但报告认为双方对该项目感到疑虑,包括中国担心其工人的安全以及巴基斯坦对该项目造成的债务增加和紧张局势。报告还谈到了中国海军存在利用瓜达尔作为通往印度洋太平洋的门户的潜在可能,并通过研究印度,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之间重新启动的四边安全对话与合作框架的潜力得出结论:这是应对中国战略外延的一种方式。


图片选自原报告,不代表本机构观点



恰巴哈尔港(Chabahar)中国不是基础设施投资游戏的唯一玩家。印度在发展伊朗的恰巴哈尔港口一事上反映了德里的雄心壮志,作为推动基础设施发展和改善区域连通性的驱动力,特别是与阿富汗的关系,在靠近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口的情况下,恰巴哈尔项目也被视为一项战略行动,旨在限制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报告还指出,由于伊朗对中国和巴基斯坦参与恰巴哈尔持开放态度,印度的这一战略面临复杂情况。


图片选自原报告,不代表本机构观点

图片选自原报告,不代表本机构观点



在这四个基础设施案例研究之后,报告分析了中国MSR倡议的更广泛的经济和军事影响:


经济影响:世界上最繁忙的10个集装箱港口都位于太平洋或印度洋沿岸,世界上一半以上的石油海上贸易仅通过印度洋。为了讨论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是否服务于经济或战略目的(或兼而有之),报告设计了三个评估基础设施发展项目经济可行性的标准:靠近航线; 靠近现有港口; 和内陆腹地连接,或港口项目与内陆较大的发展战略相关度。报告认为本文涉及的三个中国基础设施项目都与经济目标有些偏差,特别是在连通性上。

图片选自原报告,不代表本机构观点



军事影响:中国在印度洋增加的军事存在不应是一个意外。中国正在和其他传统中的崛起大国一样;通过扩大其军事行动以配合其在海外的利益。中国经济高度依赖通过印度洋的贸易路线,因此中国政府寻求在这些海上交通线路上保护其利益是很自然的。


学术plus推荐:兰德公司《中国的海外安全》2018.3


在和平时期,这些努力肯定会扩大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可能通过进入港口设施来补充或补给海军舰艇以及反海盗行动和熟悉其他区域军事。另外,中国在印度洋的存在可能会在保护贸易路线,基地和船舶方面带来很多脆弱性,特别是在战时。北京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影响力在未来几年可能会扩大,并且仍将是关注印度洋的战略家们关注的问题,印度洋长期以来一直被美国和澳大利亚视为从太平洋到太平洋的重要中转站中东和深海海防的关键,以应对霍尔木兹海湾和马六甲海峡的威胁。

图片选自原报告,不代表本机构观点


此报告还梳理了美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如何通过重组“四方机制”来应对MSR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回顾了四方安全对话的历史,认为随着四个海事大国之间越来越趋于一致,需要更广泛的战略协调,以确保印度太平洋地区的自由开放。

(全文完)



大国崛起系列报告


兰德公司《中国的海外安全》2018.3

华盛顿季刊《中国如何终止战争》2018.3

《打贸易战,不就为了这个》2018.3

《全球10智库评中美贸易战》2018.3

IISS《全球化与中国大战略》2018.3

IISS《全球国家影响力指数报告》2018.2

CSIS《七色中国》2018.3

CSIS《21世纪的冲突》2018.2

《冲突还是合作?警惕中美关系》2018.3

布鲁金斯《AI、政治战与俄罗斯》2018.3

兰德公司《火箭军与中国军改》2018.2

兰德公司《解放军的现代化》2018.2

《体系对抗与体系破击:解放军的现代战争》2018.2




兰德公司《与中国开战》报告全文


(一)与中国开战,不可思议之议!

(二)想要和平,就要准备战争!与中国开战不可思议之议

(三)中美开战,双方怎么看?与中国开战不可思议之议

(四)中美开战,4种模式,由谁掌控?与中国开战不可思议之议

(五)中美开战,谁是赢家?与中国开战不可思议之议

(六)中美开战,谁的经济损失更大?与中国开战不可思议之议

(七)与中国开战:不可思议之议(七):政治影响


【厚度】学术plus年终巨献:

2017年 你不可以错过的重磅报告们!(全文阅读链接)


【兼职】神秘岗位正在向你招手,敢来么?


【重要】学报投稿必看!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官方严正声明




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必究。文章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投稿链接:

     http://kjpl.cbpt.cnki.net

  • 电话:010-68893411

  • 邮箱:dkyxuebao@vip.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