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怀念《爱的教育》

李普 三家村 2024-04-09

  点击“三家村" 关注我们

1918~2010

李普(1918年~2010年11月),1949年前曾任重庆《新华日报》记者、编辑,新华通讯社随军特派记者,新华社前线分社社长。1949年后,历任新华社特派记者,中共中央宣传部副处长,北京大学政治系主任,中共中央中南局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新华社副社长,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兼职教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1949年10月1日,李普随国家领导人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见证并报道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刻。李普说:“新闻记者的幸运在于,他们的岗位使他们能够接触历史发展的许多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大场景,在历史发展的最近处观察和记录历史的进程。”主要著作《开国前后的信息》《记者甘苦谈》《李普自选集》《记刘帅》等。



怀念《爱的教育》

李 普

这个题目有语病。《爱的教育》是一本书,怎么好说是怀念呢?然而这是实情,又找不出别的字眼来表达,只好请读者原谅。

这本书是我上初中的时候读到的,距今60多年了。是夏丏尊先生翻译的,写的是母爱,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之间的爱,亲友邻里之间的爱,彼此满怀爱心,互相关照和帮助,要爱而不要恨。情节恐怕都是些小事,现在一点也记不起来了。记得清清楚楚的是,我读这本书,流了不少的眼泪。长大了回想,那是一本让人净化灵魂的书,让人开阔胸襟的书。它娓娓道来,让你深深感动,这就是所谓熏陶,所谓潜移默化吧。


◆ 编者注:1925年,《爱的教育》首先在胡愈之主编的《东方杂志》上连载,后被列为文学研究会丛书,出单行本,由商务印书馆发行;1926年由开明书店出版发行。

我多次想再看一遍,目的之一,也是想看看我这个印象对不对。特别是60年代初期,当我的大女儿上初中,小女儿上高小的时候,我想找给她们看,多次找,找不着。改革开放以来,出版业兴旺发达,许多老古董都翻出来了,满墙满架,偏偏找不到这一本。太遗憾了!太遗憾了!我的外孙女儿今年已经初中二,我多么希望她能读读这本好书。

昨天我意外地收到一本书,书名很长,拆开来说是,《匡互生和立达学园》的《教育思想教学实践研究》。翻开目录,《〈爱的教育〉译者序言》赫然在目。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虽然只是她的《序》!于是急忙翻出来读。译者写道:

“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亲,在教育界是执过十余年教鞭的教师。平日为人为父为师的态度,读了这书像丑女见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流泪。书中叙述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想,使人读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于是不觉就感激了流泪。”

那么,当日我流的大概只是感动之泪,是心灵受到启发的感谢之泪,是对那种理想世界的激动之泪、欣喜之泪,而多半不是惭愧之泪。因为那时我还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内心惭愧的事不是没有,却不会很多。如果今日再读,那就必是惭愧之泪、后悔之泪、自责之泪了。

何以这本研究匡互生和立达学园的书里,收录了这篇《序言》呢?

立达学园是五四运动的产物,匡互生、朱光潜、丰子恺、夏丏尊、刘熏宇等一批教育家和学者,立志改革教育,于1925年在上海创办。不久,许多著名人物如陈望道、黎锦熙、茅盾、夏衍等人陆续参加。几年之间,名声大噪,达到了“北有北大,南有立达”的程度。有一篇《立达学园旨趣》,宣布学园的宗旨。

朱光潜在他的回忆文章中说:“这份宣言是在匡互生授意下由我执笔的,公开提出了教育独立自由的主张。”宗旨的第一条中就要求师生“大家都欣合无间,极力求由敬爱而发生人格感化。”所以,《爱的教育》这本书,是立达学生们最重要的课外读物,据说简直是人手一册。还有人说,夏丏尊就是为了立达学园而翻译这本书的。

关于立达学园的人格感化和爱的教育,从我刚得到的这本新书中,可以看到一些事例,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学园里连续出现了三张小字报,是晚上偷偷贴在墙上的,署名“三碳一氢社”,内容是批评师生中某些错误的言行。几天过后,匡互生在大会上讲话了。他说:“我已经三个晚上没有睡觉了,全夜在校内到处巡视,希望能见到‘三碳一氢社’的人,但是没有见到。我不是想查出他们来处分,我只想和他们谈谈心。第一,我要向他们表示我心里的难过,我们学校里还有像他们所揭出的那些不好现象;第二,我对他们的明辨是非表示敬佩;第三,应当指出他们所采取的方式是错误的,为什么不用‘与人为善’的态度来当面规劝呢?这样就显得对人诚恳,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为此,我心里非常难受!”

结果,贴小字报的学生们一起到匡先生家里,承认了错误。他们是四个人,高中部的。他们的署名用的是各人姓名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三人是C,一人是H,所以叫“三碳一氢”(C3H1)。

《爱的教育》和立达学园的教育家们,是主张通过改造人来改造社会的,但是看来也并不反对革命。就我而言,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正是我读鲁迅、读茅盾、读巴金和夏衍、读高尔基和其他左翼书刊的时候。这本让我流泪的书,并没有妨碍我思想上的进步。也许恰恰相反,她也在激励我追求光明,追求真理,追求高尚的人生。不过她是在我灵魂深处。不声不响,所以连我自己也不知不觉。从这本新收到的书中我才知道,还有一本《续爱的教育》,也是夏丏尊翻译的。

他在译者序中说:“《爱的教育》是感情教育,软教育,而这书所写的却是意志教育,硬教育。《爱的教育》中含有多量的感伤性,而这书却含有多量的兴奋性。”他希望读者,特别是“无福升学的少年们能从这书获得一种慰藉,发出一种勇敢的自信来。”

我多么希望哪一位出版家行行好,把这两本书印出来。阶级斗争为纲的荒唐岁月已经过去,出版这样的好书已经大可放心了。

1995年3月15日

编者注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创作的长篇日记体小说,首次出版于1886年,被认为是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这本书写的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柯一个学年的生活,期间穿插着老师每月给学生讲述的“故事”,还有父母为他写的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

《爱的教育》仅在意大利就印行一百多版,销量达一千多万册。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和故事片,绘成精美的画报,在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

《续爱的教育》是《爱的教育》姐妹篇,由《爱的教育》作者亚米契斯的挚友孟德格查(意大利著名诗人)撰写,这两本书同为素质教育的典范读本。书中以安利柯的舅父白契(一译巴辛)为主人公,叙述中学生安利柯因体弱休学后,跟随舅父去乡下生活的故事。该书出版后,多年畅销不衰。并且也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动画片、连环画,以不同的形式影响了全世界亿万青少年的成长。

◆ 这两本书的翻译者均为夏丏尊(xiàmiǎnzūn):(1886年6月15日-1946年4月22日)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浙江绍兴人。名铸,字勉旃,1912年,改字丏尊,号闷庵。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曾任中国文艺家协会理事,是中国最早介绍日本文学的翻译家之一、“白马湖作家群领军人物、中国最早提倡语文教学革新的人之一。

本文由作者之女李欲晓授权发表

图文编辑 | 張麗娜

点击下方文章标题,阅读往期文章

回忆思考

✦ 谨斋慎之:千秋万岁名 寂寞身后事——送别钱锺书先生

✦ 谨斋慎之:通才博识 铁骨冰心——读《老圃遗文辑》

✦ 李普:悼慎之

✦ 安殿成:骊山牧童今何在

✦ 河水:老人,不只是沧桑

✦ 李普:我大嫂成了地主

✦ 李普:沫沙十年祭

✦ 佚名:天堂有路随便走

✦ 谨斋慎之:忆赵洵

✦ 谨斋慎之:“封建”二字不可滥用——致许明的信

✦ 苏双碧:我所了解的遇罗克冤案

✦ 谨斋慎之:天理良心

✦ 谨斋慎之:痛失良史悼荣渠

✦ 谨斋慎之:点燃自己照破黑暗的人

✦ 谨斋慎之:痛定之后,徐徐食之

 谨斋慎之:什么时候找你聊聊去!

✦ 王鲁宁:关于"角逐超高空"的拾遗补缺

✦ 王   骥:北京城的特大雨水

《阎明复回忆录:熟悉的咳嗽声》

✦ 沙叶新:天下几人是男儿?

✦ 齐克琦:我的"牛棚"挚友佩英姐

✦ 李   辉:不能把批判的锋芒对着那些历史受难者

✦ 聂卫平:当时就我一个人替胡耀邦说话

✦ 张宝林:难忘八十年代---铭记 赓续 前行

✦ 任小彬:为了纪念的回忆

✦ 徐   天:六十年代的“接班人计划”

✦ 邓伍文:又临近“八一”了,想起我的指导员

✦ 邓伍文:为奶奶撰碑

✦ 邓伍文:劫波下的足迹——寻思父执圈的本色

✦ 邓伍文:我的“九.一三”很平淡

✦ 曲磊磊:父亲曲波百年纪念

✦ 卢晓蓉:父亲的恩威

✦ 王   雁:我的父亲沙飞

✦ 陈   平:我的父亲陈正青

✦ 胡   杰:寻找母亲王佩英

✦ 刘小飞:我的爷爷

✦ 孙维维:著名音乐家孙慎先生千古

✦ 吴晓媛:琼花,我的母亲

✦ 畢之:奥兰普·德古热发出“男女平等”第一声

✦ 尚蔚:自己的故事(1)岁月,留不住

✦ 尚蔚:自己的故事(2)寻根

✦ 尚蔚:自己的故事(3)人若有情人不老

✦ 尚蔚:自己的故事(4)非女儿经

✦ 滕叙兖:缅怀我的母亲

✦ 滕叙兖:回忆打麻雀的年代

✦ 滕叙兖:回忆五十年前的高考

✦ 滕叙兖:哈军工文革轶事:“借条”

✦ 滕叙兖:我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演讲失败



微信号: sanjiacun66


观今宜鉴古 温故而知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