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采访札记 | 望乡归梦六十年(三)

安殿成 三家村 2024-04-09


  点击“三家村" 关注我们

安殿成,原籍安徽宿县,1945年7月生于南京。

1963年毕业于南大附中高中部,1964年9月至江苏溧水县乌山乡插队落户;1979年7月返城,以“以工代干”身份,在南京第二中学化学组、语文组先后施教。1984年9月,应聘入职江苏电视台,历经广告、社教、新闻部等岗位,主任编辑、记者,获第七、九届中国新闻奬,全国十佳电视新闻栏目制片人等奖项。


采访札记

望乡归梦六十年

滞留安徽宿州的

韩国慰安妇郭礼南归国记(三)


安殿成



江苏电视台采访组和郭礼南老人在安徽宿州




为迎接郭礼南老人去国离乡六十年后返回故土,韩国MBC文化电视台派出了一个由《亚洲!亚洲!》栏目制片人李敏镐、AD李相宪、作家边淑卿、主持人尹正修、记者田宗辉以及慰安妇问题专家徐银庆等8人组成的采访团于2004年3月29日抵达南京。江苏外办文件:关于拟同意韩国MBC电视台记者来江苏采访30日上午,MBC《亚洲!亚洲!》采访团探访南京利济巷2号前侵华日军“慰安所”旧址;下午,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利济巷2号位于南京总统府正南不远处,是一座典型的民国风格建筑,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系民国政府杨善庆将军的私有财产。日军攻占南京后,在此盘踞并将其改造为“东云慰安所”和“故乡楼慰安所”。

2003年11月18日,被称作朝鲜“大肚子慰安妇”的朴永心老人曾专程从千里之外来到这里,指认她作为慰安妇住过的地方。

然而,几个月后,一份由南京市房产管理局颁发的“宁拆许字2004第003号”房屋拆迁许可证,使这所亚洲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侵华日军“慰安所”面临着被拆迁的命运。此后,由于众多媒体的介入,迫于舆论的压力,这座极具价值的建筑拆迁工作不得不延缓下来,只是对居住在里面的居民进行动迁,并未实施拆除。

那天,我陪同MBC采访团来到利济巷2号。看着空空如也的大门、遍地狼籍的楼道,韩国人说:这样一座对后世能起到很好警世作用的建筑,如果在韩国,它是会很好地被保护下来的。我无语应答。

2004年至2008年的四年间,利济巷2号曾遭遇两次火劫。2008年春节大年初一的一把大火,使它只剩下了一个空壳。经盛鸿、王炳毅等多位研究学者表示:利济巷2号是战争留给中国人民的耻辱。它倘若被毁,那将是日军侵华历史研究的一大损失。

【补记】:

2014年6月17日,在学者的推动和文物部门的努力下,“利济巷慰安所旧址”被正式宣布增补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这处见证慰安妇血泪历史的民国建筑群终于得到妥善保护。

修缮后的利济巷2号

2004年3月31日,中午时分,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行程,MBC文化电视台采访团和江苏电视台摄制组一行十多人抵达宿州。

这天,一大清早,郭礼南就准备好糕点、香烛等祭品,在四儿媳李淑萍陪同下,来到宿州城外亡夫坟前,虔诚地焚香礼拜,向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丈夫作最后告别;然后,又回到道东大街家中,和往常一样平静地在屋中做着家务,等候我们的到来。这位自言“一辈子心思没有舒展过一天”的八旬老人,就要离开这块容留了她近六十年的异国土地。她真的能像往常一样平静吗?

郭礼南老人和四儿媳李淑萍下午两点,中韩两国记者的到来让平时落寂的道东大街顿时喧闹起来。MBC主持人尹正修胖墩墩的,在韩国与李智慧、白智英、卓在勋齐名,人气正旺。他一走进郭礼南家门,就紧紧抱住老人,用韩语大声问候:“您就是郭奶奶吗?”老人眼眶湿润了,久久地和尹正修相拥在一起。

MBC电视台《亚洲!亚洲!》栏目主持人尹正修 网络截图

好一会儿,老人才平静下来,收拾起随身用品,向相处几十年的街坊邻里一一告别,由四儿媳妇陪同,登上车,与我们一同准备前往南京,搭乘第二天的班机去韩国。

前文说到,郭礼南的原籍“全罗南道潭阳郡大德面章山里”已被确定,她的归属国“韩国”,理应也该确认。然而,老人的“朝鲜侨民”身份,还是为她的归国寻亲路平添了许多波折。

午后,我们的采访车即将返程,老人儿媳李淑萍才告诉我,老人的出境证还未办妥。几天前,她几次打电话给我,说办理老人的出境证遇到了困难,正在想法疏通。而此时,已是下午三点多钟。如果没有出境证,老人第二天就无法出关,更谈不上回国和亲人团聚。韩方的安排和我们的计划也都将落空。我把情况通过朴马利阿告知韩国同行,一时所有人哑然无语。事即如此,我只能请司机掉转车头,去宿州公安局再做一次努力。

在宿州公安局外事办,一位张姓科长告知我们:按照我国相关规定,在郭礼南尚未恢复韩国国籍之前,她仍然是“朝鲜人”,宿州公安部门无权给她签发去韩国的出境证,若要办理,必须要有韩国国籍证明。而MBC的同行说,依据韩国法律程序,恢复韩国国籍必须郭礼南亲身前往,也就是说只有老人此去成行,回到韩国后,经有关机构当面确认,才能恢复韩国国籍。

老人的回国之旅陷入了两律悖反的困局。我继续和张姓科长商讨,能否依据郭礼南的特殊身世予以特事特办。张科长说,他本人对老人深为同情,但此事需要向安徽省公安厅领导请示。

然而,安徽省厅的答复是:国家规定,不可能因人而破例;老人是“朝鲜侨民”,要出境只有一个办法可行,那就是由朝鲜驻华使馆开具通行证,然后取道第三国去韩国。显然,这是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此时,天色已晚,明天的行程在即。无奈之下,我们只好放弃和安徽警方的沟通,驱车赶往南京,希望能在南京找到解决的办法。

车到南京,已经入夜。车行途中,我们和禄口机场进行了联系,值班安检人员回答说:等明天见到郭礼南再说。

4月1日清晨,南京禄口机场。无出境证明的郭礼南理所当然地被边检阻留了。我们江苏电视台4名记者陪着老人,向边检人员说明情况。而MBC文化电视台采访团一行8人已先行过了边防安检,惴惴不安地站在远处望着我们。无论郭礼南通关与否,他们都需按原计划返回韩国。其他乘客均已登机,飞机起飞已经延误。当班的边检官员闻讯赶来,听了我们陈述后,对郭礼南很是同情,当即向江苏边防总队的领导汇报请示。

时间在一秒一秒地过去,焦虑在一分一分地增长。半小时后,从江苏边防总队终于传来指令:鉴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朝鲜半岛南北分治现状及郭礼南的特殊身世,由江苏电视台随行记者为其作保,我边防予以破例放行。

8点50分,当我们搀扶着老人登机甫定,已延误40分钟的飞机就迫不及待地在跑道上急速地滑行起来,轰然冲上了蓝天……


✦ 待续

望乡归梦六十年——

滞留安徽宿州的韩国慰安妇郭礼南归国记(四)



文.图由作者提供授权发表

图文编辑 | 畢之



点击下方文章标题,阅读往期文章

 专辑 | 安殿成

① 插队纪事•1964~1979 连载

 纪实《苦旅天涯青海头》连载

 采访纪实•望乡归梦六十年 连载

采访札记 | 望乡归梦六十年(二)

采访札记 | 望乡归梦六十年(一)

采访札记 | 望乡归梦六十年(序)

《苦旅天涯青海头》学人荐言

《苦旅天涯青海头》自序

《苦旅天涯青海头》前言

《苦旅天涯青海头》附录·二哥平反(4)

《苦旅天涯青海头》附录·二哥平反(3)

《苦旅天涯青海头》附录·二哥平反(2)

《苦旅天涯青海头》附录·二哥平反(1)

✦安殿成|插队纪事•1964~1979末篇

安殿成|插队纪事•1964~1979后记

✦安殿成|插队纪事•1964~1979(3-3)

安殿成|插队纪事•1964~1979(3-2)

安殿成|插队纪事•1964~1979(3-1)

安殿成|插队纪事•1964~1979(2-4)

安殿成|插队纪事•1964~1979(2-3)

安殿成|插队纪事•1964~1979(2-2)

安殿成|插队纪事•1964~1979(2-1)

安殿成|插队纪事•1964~1979(1-4)

安殿成|插队纪事•1964~1979(1-3)

安殿成|插队纪事•1964~1979(1-1~1-2)

安殿成|骊山牧童今何在




微信号: sanjiacun66


观今宜鉴古 温故而知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