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8年3月2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贾樟柯|我的边城,我的国

2018-01-04 理想国imaginist 导筒

(本文收录于《贾想II:贾樟柯电影手记2008—2016》)


我上电影学院时已经二十三岁了,同级的大部分同学都高中刚毕业,他们和我相差五岁。我知道我没有多少青春可以挥霍了,二十三岁的人在我的家乡早就结婚了,或许已经有了小孩。那时像我这般年纪的朋友都喜欢留胡子,为的是一家三口,骑自行车穿行县城时有个户主的模样。


在学校,我没有了呼朋引伴的热情,甚至没有兴趣去运动。我丢掉了清晨弯腰压腿打拳和下午踢足球的习惯。人看起来安静了下来,其实是现实让我打不起精神,未来又让人焦虑。


每到夜幕降临,看同学们涌出校门与不同的际遇约会,就知道生活对他们来说还新鲜。我却觉得自己老了,晚上自习室成了最好的去处,那里可以抽烟,就拎一卷儿五百字一页的绿格稿纸,拿一支笔坐在里面,点烟,落笔。自习室里人不多,个个模样凄苦,一看就是电影学院少数几个没有爱情在身的人,我们落魄,像书生。


当粗宽的笔在同样粗宽的绿格子纸上行走,渐渐就会忘我。忘我则无欲,也就勉强有了幸福感。他们是青春做伴,而我有往事相随。每一次拿着笔面对白纸,思绪就不由得回到家乡,那遥远的汾阳——我的边城,我的国。


我在那里长到二十一岁,曾试着写诗画画。生活里的许多事像旷野里的鬼,事情过了他还不走,他追着我,一直逼我至角落,逼到这盏孤灯下,让我讲出事情来。那时,我开始写《站台》,写一个县城文工团80年代的事情。80年代的文工团总有些风流韵事,80年代我从十岁长到二十岁。从那时到现在,中国社会的变化比泼在地上的硫酸还强烈,我搞不清我为什么会如此矫揉造作,内心总是伤感。


每次落笔都会落泪,先是听到钢笔划过稿纸的声音,到最后听到眼泪打在纸上的滴答声。这种滴答声我熟悉,夏天的汾阳暴雨突至,打在地上的第一层雨就是这样的声响,发白的土地在雨中就会渐渐变黑。雨打在屋外的苹果树上,树叶也是沙沙的声响。雨落苹果树,树会生长,果实会成熟。泪落白纸,剧本会完成,电影也会诞生。原来作品就像植物,需要有水。


剧本写完,五万字,一百五十多场,粗算一下需要三个月拍摄才能完成,就想拍成电影遥遥无期了。好像美景总在远处,失意的人总爱眺望。傍晚趴在宿舍窗户眺望远处,北影明清一条街灯火辉煌。心烦意乱之时,披了军大衣,溜进北影看别人拍电影。寒冷中一堆烈火,元家班兄弟正在拍《方世玉》。突然哭声传来,定睛一看,李连杰背一个婴儿,手拿武器,在烈火前表演武打。


那时候票房的保证叫「拳头加枕头」,想到自己刚刚写的那些文字,究竟会有谁愿意投钱变成银幕上的真实,便又断了拍片的念头,心里暗想这些文字或许将来可以出书变成小说。一晃到了毕业时分,宿舍里更加空荡,有人成群结队去拍毕业作品,多数人消失在城市里。我一个人守着六楼空荡荡的楼道反复来回,独听自己的脚步声,这氛围像柯恩兄弟的电影《巴顿·芬克》。


春节临近,照样得归乡。这一年北京到太原的高速公路还没修好,坐火车十四个小时,辗转回到汾阳。进了县城就见两边店铺都写了大大的「拆」字。回家落座,父母欢心。我一个人在阳光下发呆,爸妈在厨房里炒菜。这样烟熏火燎的午后,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光。一家人围坐,几盘小菜,我讲些外面的见闻。父亲说:你回来得正好,县城要拆了。


放下碗筷,飞奔进县城,看这些有几百年年龄的老房子,想这些我从小在里面进进出出的店铺马上就要烟飞云散,心里一紧,知道我所处的时代,满是无法阻挡的变化。就像康、梁的晚清,就像革命之于孙文一代,白话之于胡适等人,每个人有自己的时代,每代人都有他们的任务。而今,面对要拆除的县城,拿起摄影机拍摄这颠覆坍塌的变化,或许是我的天命。那一年,我二十七岁。


回家,又是孤灯。写作真的像长跑,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从第一个人物出场到他的命运终结,这个过程要一笔一划写出来。没有人能够帮你,就像在长跑的路上,可以有人给你加油喝彩,但脚下的路仍需要你一步一步走过去。写剧本也一样,就见桌上的稿纸展开撕掉,再展开再撕掉,终于写下一行字:「靳小勇的朋友,胡梅梅的傍家,梁长友的儿子,小武。」这片名的笔法学自「文革」时候的《人民日报》文章,当时揪出「反动派」要抓住他的人脉,而这变革时代,变革的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片名虽好,但长了一些,最后把前面的定语划去,只留下人名:小武。


写完之后怀揣剧本,骑自行车去了邮局。在长话室里等国际长途,接线员接通我的某香港小资朋友,跟他说我要拍《小武》,问他是否有兴趣投钱。事情突然,把他搞得有些莫名其妙。他让我把剧本寄过去再说。从长话室出来,才发现我的县城到底是现代化了,邮局居然也有了传真机,便痛下决心花费五百,把剧本传真到香港。第二天再挂电话,香港朋友说他喜欢《小武》,决定投拍。


《小武》4月10号开拍,就像女人不会忘记生孩子的日子,这日子永生难忘。4月的县城还冷,剧组一行烧香磕头。我在烟雾缭绕的街头跪下,敬天地鬼神、往来神仙、祖师爷唐明皇、朱元璋及卢米艾尔兄弟。这仪式让我确定,这一次真要将文字变成电影了。《小武》拍完,我在这条道上走得还算顺利,于是2000年顺势拍了《站台》。到底难脱革命文艺青年的好大喜功,想想《小武》和《站台》都是关于我家乡的故事,便琢磨着再拍一部,凑个「故乡三部曲」,远的学一下高尔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近的学一下巴金《家》《春》《秋》。


进入新世纪,电影果然也到了多事之秋。先是铺天盖地的盗版DVD,让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分享电影文化。接着DV盛行,独立电影一时热闹起来。韩国全州电影节为了实践新技术,在全球选了三个导演,给钱让我们用DV拍三十分钟短片,命题作文叫《空间》。我便去了塞外,在大同游走煤矿矿区,感受那些计划经济时代的公共建筑。那些50年代建造的煤矿、工厂、宿舍,散落郊野,它们过去曾经繁盛辉煌,如今走进新时代却万分落寞。推开工人俱乐部的大门,里面座位千席,可以想到过去群众集会时的热闹,如今灰尘密布,人去楼空。在大同常见孤独年轻人,来来往往独自前行。他们大不同于我的少年时代,那时候我们呼朋唤友,大酒大肉,出入城乡横行霸道。而这些孩子戴着耳机,穿一身运动服,在街道上匆匆而过。网吧里一片键盘声,他们用电脑与世界连接,而彼此咫尺相邻,却从不互相说话。他们有逍遥的生活,也有无法逾越的限制。我想好了,就在这城市里拍一部电影,拍年轻人。


凡事皆有机缘,回北京长途车上,偶翻报纸发现东北发生少年抢劫案。少年抢劫犯知道此去危险,想为母亲写几句话,却不知如何落笔,便抄了任贤齐《任逍遥》的歌词,算是写给母亲的知心话。我没听过这首歌,但这一笔让我感慨万千。一下长途车,便奔到音像市场买CD回家聆听。听后才明白,一定是其中一句打动少年心:英雄不怕出身太淡薄。这一句就像在说我,一个县城小子也拍出了电影。对,青春的力量就在于不满现实。


这「故乡三部曲」的确是我不满现实的结果。汾阳,躲在吕梁山里的我的边城,那里的日日夜夜,无数难忘的人和事,让我落笔下去变成了电影。这电影又是我的国,里面一人一事、一草一木都是我的世界。


承蒙山东画报出版社愿意出版「故乡三部曲」的剧本和相关评论,在此谢过。再翻文稿,感慨良多。我常自问,喜欢艺术究竟为何?其中原因从未交代,我愿自供。我会写下去,是因为很多事情尚未改变,我和他们还没有和解。看,这是我最喜欢的自画像——典型的傻叉文艺青年。

                              

此文为《贾樟柯故乡三部曲》序言,原题为《我的边城,我的国》



(长按扫描二维码,预约直播)



贾樟柯:镜头内外的时代写真

——《贾想I&II》新书沙龙直播


时间:2018年1月5日 周五19:30-21:30



【嘉宾介绍】



贾樟柯,导演、制片人、作家。生于1970年,山西省汾阳人。1993年入读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从1995年起开始电影编导工作,现居北京。



【活动介绍】


从第一部电影《小武》到正在拍摄中的《江湖儿女》,贾樟柯一次次回到故乡山西汾阳,这个对他而言最重要的电影美学场景,捕捉经历变革的内陆小城和时代变迁中个人所遭遇的艰难时刻。


进城、出城,离开这里,去到远方,人们各自拥有不同的记忆,但其实拥有非常相似的生活。今天,北京是更大的汾阳,巴黎是另一个北京。贾樟柯用他始终敏锐的影像和文字语言,呈现一个流动、崭新的时代新的困境,想象更不可测的未来世界。


借着新书《贾想I》及《贾想II》的出版,我们邀请贾樟柯导演来聊聊电影内外的生活和思索,回溯其创作与精神历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5186tnvqw&width=500&height=375&auto=0
贾樟柯《贾想I》宣传片,《贾想II》也已出版,正在预售


★ 有年轻人问:“谁能救救我们?”我的回答可能会让年轻人不舒服:这是奴才的思维。永远不要等着谁来救我们。我们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我靠的是一笔一笔地画画,贾樟柯靠的是一寸一寸的胶片。 

——陈丹青


★我所处的时代,满是无法阻挡的变化。拿起摄影机拍摄这颠覆坍塌的变化,或许是我的天命。

——贾樟柯


★贾樟柯的最佳时刻,不是来自他的深思熟虑,而是他的敏锐与穿透力,他能意识到崭新的时代情绪,并且准确、迅速地表达它。 

——许知远


《小武》剧照


《河上的爱情》剧照


《山河故人》剧照


《天注定》剧照



【相关作品】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


1.

贾想Ⅰ:贾樟柯电影手记1996—2008

贾樟柯 著



本书稿是著名电影导演贾樟柯第一部回顾其电影创作和思路历程的著作,也是对其1996到2008年这十余年来导演生涯的梳理与总结,全景记录了这些年来其思考和活动的踪迹。此书200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首次出版,此次经作者重新修订,改版推出。


书中收录了贾樟柯导演生涯各时期对电影艺术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独特的思考,另有多篇与电影界、艺术界、媒体等多领域关键人物的代表性访谈。全书以贾樟柯所拍电影为纲,所有收录文章以发表的时间顺序排列,呈现出导演个人敏感而执着的心路历程,也体现出贾樟柯以电影抒写乡愁的深切情怀。



2.

贾想Ⅱ:贾樟柯电影手记2008—2016

贾樟柯 著


本书收录贾樟柯在2008到2016年间的文章、演讲与对谈。


这些与电影作品并行的文字,记录下他电影内外的生活和思索,对于历史和社会剧变的关怀和反思,呈现更为广阔和深厚的生命底色,也揭示出他电影的缘起和归宿。


在电影中,贾樟柯记录下大时代里被政治打扰的个人和被时光遗忘的生命细节,凝视剧变年代里被权力和经济利益抛向边缘的个人,叙述在超现实的经济运动中普通人的悲欢离合。


放下摄影机,拿起笔,烟雾氤氲中,贾樟柯向青春告别,却无数次忧愁上身,思绪飘回汾阳的街道、北京的胡同,想起县城的少年、百无聊赖的青春,缅怀文学启蒙的恩师,感叹与侯孝贤、杨德昌等前辈的交往与遗憾,也直白道明以电影打捞历史细节、对抗遗忘和反思历史的初衷。




「导筒」与「理想国」合作联合发售这本贾樟柯2018年新书《贾想II:贾樟柯电影手记2008—2016》。


这次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两个套餐:

可单独购买《贾想II:贾樟柯电影手记2008—2016》,原价人民币49元,现货包邮价人民币45元;《贾想I》+《贾想II》一起,原价98元,现货包邮价88元。


大家长按以下这个二维码,或戳文末的「阅读原文」即可购买,下单时选择「商品类型」即可。


长按以上面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直达「导筒书店」购买

《贾想II:贾樟柯电影手记2008—2016》

赠书活动

告别《午夜场》

奥逊·威尔斯的最后一笑


近期文章


金马创投观察|中国独立电影的生态变化

范俭谈《吾土》|对北京归属感的缺失

第54届金马奖获奖名单

申相玉 | 被金正日劫持前的14部电影

梅峰|在哀其不幸的感叹里,有悲伤与同情

诹访敦彦| 用死亡讨论如何活着

达内兄弟|负罪的狂乱

张艾嘉 | 我的电影人生

王小鲁×林鑫|穿透瓦砾,黑暗,残存的肖像

文晏 | 在中国,我们无从谈“性”

史杰鹏×李红旗|有些希望比这世界更黑暗

郑大圣 | 在太行山的褶皱里拍《村戏》

邱炯炯|酒后吐真言

《三峡好人》与贾樟柯电影思辨


导演展映


“王兵:经验与贫乏”个展

“城中村影像展”:沿着小径,抵达城市

《上海青年》2017年众筹私幕年会

古根海姆美术馆 | 开机:电影中国



导筒专访


文晏:拒绝单纯讲述性侵案件

鹏飞:新片想让北野武和李康生一起出演

周子阳:鄂尔多斯人性善恶困兽之斗

刘健:做动画电影,需要无知者无畏的态度



电影节


第39届南特三大洲电影节

2017金马创投 | 入选项目名单

2017山形国际纪录片节

中国入选阿姆斯特丹纪录片节93部作品



导演访谈


乔治·A·罗梅罗

安德烈·萨金塞夫

侯孝贤谈小津

克莱尔·德尼谈小津

考里斯马基谈小津

王兵|布列松 | 杜琪峰 | 押井守 | 法斯宾德

王家卫 | 彭尼贝克 | 王久良贾法·帕纳西

阿巴斯谈塔伦蒂诺 | 克里斯蒂安·蒙吉 

塔可夫斯基 | 是枝裕和 | 卢奎西亚·马特尔

特吕弗 | 河濑直美胡金铨 | 谢飞

戈达尔 | 侯孝贤 | 考里斯马基

铃木清顺 | 北野武 | 特吕弗

伯格曼与费里尼 | 大卫林奇

李沧东 |  娄烨 | 法哈蒂

姜文 | 贾樟柯 | 今村昌平


扫描二维码关注[导筒]

微信号 : directub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