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半城调丨她说,你们只看到狭窄的林志玲,那是时代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

2018-02-08 女性阅读新力量➤ 半城



林志玲是一个行业标杆式的乙方


商家要性感,她就风情万种;观众要八卦,她就爆一些无伤大雅的绯闻;文化界批评她浅薄,她就在真人秀里露一手知性和底蕴。


总之,面对出资金主和买单观众这样数量庞大且万般挑剔的甲方,她始终温柔而得体地贩卖着,令大多数人都满足的幻想。


她深知自己能力的边界,最好的角色不是模特、演员、主持人,而是“志玲姐姐”这个符号。在梦幻泡影的圈子里,能有这样清醒的自我判断,林志玲已经战胜绝大多数人了。


— by  半城·赵慧文 



作者丨她总

    来源丨她生活

(ID:Wchatherstyle)





许知远对话林志玲,刺不破一个“商业美人”决定好的内心


前天晚上看许知远对话林志玲,颇有些意思。


作为一届知识分子直男,许知远老师坐在所邀请的美女前还做不到像个主持人一样职业发问。他会害羞,甚至闪现片刻的荷尔蒙冲动迹象。



他问林志玲,是否担心大众因为她的外表而忽略她其他方面。


林志玲说,每个人都是窄窄的一面被别人了解,其实不需要都展开。如果大家想起她来,记得是一个正向积极的“志玲姐姐”,那就够了。


为了敲碎志玲姐姐仅仅包裹的外壳,他之前还邀请了几位媒体女嘉宾,问她们对才华与美貌的看法。



有位曾经美貌的选美冠军女嘉宾说,自己希望因为大脑和才华,而不是脸蛋,被记住。她感受到了这个世界对她深深的“物化”和偏见。


然后大家就“花瓶”这个词作了深切讨论。认为林志玲和所有公众的美貌女性一样,容易被物化和“花瓶化”。当然还有人举例说自己被“花瓶”的经历。


看到这里我就不同意了。从来没有一个的人的才华可以被美貌給遮住。除非你不说话,不使用眼神,甚至没有肢体语言,就是被摆放在那里,等人们纷纷路过,“噢,花瓶~”


因为,你真的是个花瓶。没有底气,不够开阔。


包括现场刻意强调社会单调审美,物化美人的媒体人,我都觉得好单调。既不是美人,也缺乏内涵。


偏激、狭隘得可怕。真正美貌与才华并存的人,既不咬牙切齿强调美貌或者才华,也并不担心被“花瓶”,因为自身有的,其实都不太重要,这符合人性对自己的判断审视。因此,越强调,说明就越匮乏。


美貌和才华,更应是一对互为加增的翅膀啊。所以,先自省,再谈委屈。



“因为美而看到你,这是应该被感谢的事情”志玲姐姐说。镜头转向她和许知远的对话,你会发现,无论是内涵还是真挚,都比刚刚那几位嘉宾要高出许多。


为什么呢?


出身显赫、名校毕业,江湖上打拼这么多年而经久不衰的“美人”,不靠智慧靠什么呢?


她早已想得清楚,在有限范畴内做自己。性格做不到放纵,那就保持得体,被人视为单调的完美、缺乏个性的“花瓶”那也是商业人设既已成功的实证。


当人们苛求着林志玲得体表现的“完美”时,却忽略了她选择了最大的“不完美”,那就是,被大众只看到窄窄的一面。这一面,安全可持续,符合她小心翼翼,自我包裹的个性。


我刚刚写过的赫本,其实和林志玲有着相同的选择。身居娱乐圈,纸醉金迷,欲望横飞,她们当然可以放纵人性当中的动物性,甚至做到自我中心,但是她们选择端庄和规矩。不是怕出错,而是做正确。



有莓莓这样的歌姬,费雯丽这样的红玫瑰,回眸一笑颠倒众生,就有赫本这样的小鹿,用晶莹剔透的神情注视这个世界。


有迎合大众,让大众舒服的志玲姐姐经久不衰,也有俞飞鸿、王菲这样忠于自己,不care这个世界的女神被大票人跪舔传颂。


都只是一种选择,我倒宁愿将林志玲的坚持和恒定视为一种更了不得的智慧。


接受访谈的一天,许知远跟着她体验了志玲姐姐的日程,給小朋友做公益,出席见面会……接受媒体采访,等等。他惊讶于,她是如何做到场场无缝衔接,又如此得体,单是体力就会让人吃不消。


作为一名在职场老鸟,对初级职场人的非职业心态嫉恶如仇。感性和情绪化占据了我们整个民族的心智,从小我们缺乏职业稳定的工作作风,所以看到林志玲这样的艺人,我是肃然起敬的。



未见那些有个性,或者曾经靠努力获得成功的明星,特别是中国女明星,长久保持职业态度和素养。或者放弃职业相夫教子,或者一副老娘谁都不care,爱谁谁的姿态。所以,她们美不到40,更难又美又红到40。


选择“完美”其实比选择“个性”更有风险。林志玲常年被媒体抨击,甚至也被大众讥讽,在讥讽这种由于“不出错”带来的单调时,其实是一种对立面的妒忌。


当问起,林志玲希望怎样被记住时,她认为,自己美貌、才华、演技等不是最好的,所以希望自己做好的角色是“志玲姐姐”,带着对这个社会的善意和微笑,正的能量,这就够了。


“你不担心很肤浅吗?”许知远问。


“那是时代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林志玲回答。



她还能做什么呢?做一个经久不衰的商业明星,表演好微笑,代言好产品,努力演好影视剧……不是已经很好了么。


当她已经决定好了这样“做自己”,许知远等媒体刺不破她的内心。反而,她又一次在公众面前表现出了职业和诚恳。


坦诚自己需要男性忠贞的爱,用忙碌抵御寂寞。甚至承认自己,有被压抑的欲望,不能够放得开。


但笃定承认,自己是不会失控的人。



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表彰林志玲,而是想告诉大家,一个女人稳定的“美”,本身就是一种智慧,美丑与“花瓶”其实并不相关。那些又不美又浅薄的人,只是没有机会被看见,而已。那些因为美而被称之的花瓶,是百分百纯花瓶无误。


女人若要不被物化,请拿出真正的灵魂和思想。你不物化自己,谁又可以物化得了你?


同时,我们也不必对尝试“不出错”的林志玲百般苛求,强行拨开她的心想找到隐藏的和我们一样复杂残缺的“人性”。去接纳和包容“完美”,就如同接纳和包容“缺失”那样,人间就会多些参次多态,多些自然。



以下为网络材料整理:


许知远对话林志玲



采访当日,林志玲正在上海参加一场公益活动,与小朋友们又唱又跳。许知远则坐在教室后面等待,百无聊赖地涂涂写写……


在许知远眼里,林志玲就是这个时代美的标准。43 岁,面容依然姣好,身姿优雅,举止得体,美得无懈可击……


林志玲出身富商家庭,父母极力要培养出一个大家闺秀,让她从小学舞蹈、绘画、书法。她 15 岁独自出国留学,后考入多伦多大学习西方美术史,又在父亲建议下兼学商。2001 年,林志玲被星探发掘,从此星途一路顺遂。2004 年,林志玲被评为“台湾第一美女”,更为两岸观众所熟知和喜爱。



关于林志玲,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评价:因为太完美了,所以索然无味。这种“索然无味”或许来自林志玲银幕形象的单一化。许知远对于媒体、大众的窄化想象,感到有些不忿。


对此,林志玲的看法却意外的通透,她说:“其实女孩子就好像一颗钻石,有很多不同的面向才是真正完整的女人……可是面不一定不要做得那么外放的,我也没有必要随时告诉大家这个是我的才能之一……”


镜头背后,林志玲更丰富的面向是什么呢?许知远试图寻找她良好教养外表下,是否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欲望。


她坦承自己确有想要爆发的欲望,却欲言又止。那段兜兜转转15年的情感至今也未真正在大众面前“放纵”袒露。她大概深知,其中冷暖纠葛,只有自知,不足为外人道。


当许知远问起她是否有过被“寂寞的大蛇”缠住的时刻。她的声线忽然有一丝颤抖,“寂寞习惯了就是这样了……”她微微红了眼眶,摇头重复:“我没有解决办法。”但很快,她恢复了笑容。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025ozyarb&width=500&height=375&auto=0


许:我还是很好奇,那个动机到底是什么呢?你非常的繁忙。


林:非常繁忙,好像和老天爷多借了二十年。


许:对啊,到底是为什么呢?它是来自恐惧、担心、或者强烈的热情?这个动机是什么呢?


林:我可以说是误打误撞进来演艺圈,如果不是进了演艺圈,以前我想当老师。


许:你肯定是一个特别好的老师。


林:也想大学毕业,我应该步入婚姻了,想象中有一个美好的家庭,这样子。那误打误撞进来以后,你又会觉得老天爷为什么会给到你这么多的资源,和大家的肯定和喜欢。甚至连刚刚小朋友抱我的时候都有一瞬间的感动,就想说,你们是真的认识志玲姐姐吗?所以当然你会有一种使命感,想要多做一些事情,想要说要不要把我的人生,能活得更精彩一 些。我的人生也有一段跌倒的过程,就是我摔马之后,我又更觉得说,好好做,不要让自己回头以后,觉得很多的遗憾。所以我就继续走了下来,你说动力,我觉得也没有,只是我觉得应该要做。那到了现在,我会觉得我以前加法做得太多了,我现在要做减法了。


许:减什么呢?


林:减出生活的时间。我觉得时间是人最宝贵最宝贵的礼物吧。如果我重视一个人,爱一个人,能够送出最大的礼物,我觉得是时间。它是最奢侈的,要不回来的。所以我觉得收的是时间。那我们现在当然还有一些以前承诺过的事情,我觉得履行完以后,我会让自己的步调慢回到生活,然后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其实好简单,就是一些简单的事情,可是会让你很快乐,就像你刚刚问我累不累。有些工作时间短,你还是会觉得累,你会觉得忙了,但是没有充实感,有些事情,你花了时间会觉得满足。



怎么去面对孤独


许:怎么去处理你说的爱情?因为是一种亲密感,是一种共同体的感觉嘛。那怎么去面对孤独呢,你肯定是一个孤独的人嘛。怎么去面对孤独呢?通过音乐,通过独处,还是旅行?


林:基本上,我觉得我忙碌的时间会让我忘记。


许:就是通过忙碌解决?


林:我越寂寞的时候,越孤独的时候,会让自己忙碌到忘掉这些事情。偶尔那个寂寞浮现出来的时候,你说和它共存吗?也很难吧。你可能就会是哭出来,哈哈哈,哭出来。隔天希望脸不会太肿地去迎接工作。或是看电影,有时候觉得看一看别的故事,让自己进入一些不同的环境。

……

许:这些孤独、寂寞会让你更敏感,或者更有创造力吗?


林:我不知道啊,寂寞习惯了就是这样了,所以也不知道因为这个让我有没有别的加分。


许:我们小时候都读那个课本,鲁迅在绍兴会馆里写的说,寂寞像一条大蛇把我紧紧地缠住。我觉得那个意象特别深,就那种大蛇那样缠住你的那种感觉,有过吗?


林:会有,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就觉得感觉空气是凝结的,然后感觉那个大蛇真的抱着。


许:那你怎么办呢?被大蛇紧紧地抱着。


林:我没有解决的办法。我没有解决的办法。我觉得有一点,我觉得好幸运的是,我是一个蛮乐观的人。我一直比较正面思考,我以前总说自己是向日葵,向日葵跟着有阳光的方向走。 所以你说的那种沉寂啊,孤寂,被大蛇拥抱或者说怎样……为什么我是这样?别人在快乐的时候,我是在做什么。其实我不会去太比较那个。生活的一部分嘛 ,每个人都有。



我最好的角色是志玲姐姐


许:你刚才说你做了不同的职业嘛,模特、主持人、演员,各种不同的,你会觉得哪个职业是你才智发挥最充分的?


林:老实说……


许:都不充分,其实?


林:……我觉得我最好的角色应该是志玲姐姐。


许:怎么去定义志玲姐姐呢,是个怎么样的角色呢?


林:很特别,怎么说呢,你说美丽,我没有别的女子美丽;你说聪明,我没有别的人聪明;说主持,不可能比别人主持得好,演戏也没有别人演得好……可是在志玲姐姐的称呼上,我有一种心境,就是我好想好好地当这个姐姐,照顾大家,所以就是变成,在想要给大家带来一种正面能量或是回馈这件事上,我会很严格地监督自己,很希望自己一直是在这个状态上。


许:这种感觉什么时候变得清晰起来的?


林:好像这几年了,就是当别人在叫,我的同学们现在都是阿姨的时候,我还是姐姐。噢,那不一样,我就要做姐姐该做的事情,对。


许:那十年之后呢?你还是希望做志玲姐姐吗?


林:我觉得大家会改吧,会改这个称呼,不然我也不好意思接受。对,可是不一样,我真的是,我做的事情,我还是会持续做。我都讲过我是一辈子的志工。其实我这人是有点那种……说的话,承诺过了,我都会思考很久才承诺的,yes,可当我说 OK,好,我就会持续做下去。




诚实的说我没有焦虑感


许:现在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吗?比如说成名期也十多年了嘛,然后当你找到志玲姐姐的定位,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未来朝向什么方向的这种焦虑感,或者说这种危机意识?


林:焦虑感没有。


许:没有?


林:有的话我会跟你诚实说。


许:是,这个很意外,因为很少人没有这种。


林:因为我觉得我不在大家被比较的环境下了。


许:什么时候感觉到这一点呢?


林:也这几年,就每一个人都有个度,要找一个自己的一个度去存在,你才有存在的价值。那我没有把我自己放在……,对,那你就自在了。对,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也没有杀害。而且我觉得最重要就是拿得起放得下嘛,其实本来就是老天爷给你了,我也给你这些,它一定要取走的时候,你谢谢它。你何德何能能得到这些,就谢谢它离开。我觉得如果你放不下,那是会自己伤害自己的。


许:你这么坦诚我都不知道该问什么了,好像真是让我非常的意外。我看看我的问题单……


林:我会什么都能聊,我觉得媒体对我的问题总是很犀利。


- End -



 延伸阅读

半城调丨国产都市剧为什么看上去很土?看看女主角穿衣的“好嫁风”

半城调丨《无问西东》: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半城调丨陈凯歌和陈红:到底是互相成全,还是互相损害了?

半城调丨你只有先了解严歌苓的芬芳年华,才能够更好地看懂《芳华》

半城调丨《演员的诞生》和章子怡:她有力量,却日渐温柔

半城调丨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想念你

半城调 | 在西藏,一妻多夫的家庭如何保证丈夫们不吃醋

半城调 | 当今的婚姻,能否保护女人?

半城调丨人到中年,全职太太要打场硬战

半城调丨民国是女性最好的年代吗?

半城调丨一句话能把人毁灭到什么地步?

半城调丨拒绝沦为性奴,10000个姑娘拿起枪,干掉了世界上最恐怖的男人们

半城调 | 王菲居然和马云合唱,她是另一种烟火气而已

半城调 |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女人戒掉了“潜力股”男人

半城调丨强者拥有爱情,弱者只有婚姻

半城调丨巩俐和李嘉欣为什么愿意扮演这个其貌不扬的青楼婢女

半城调丨今夜,我们都是潘金莲

半城调 | 青楼的归青楼,妓院的归妓院

半城调丨李清照的情海奇案:前半生撩暖男,后半生撕渣男


采 编  赵慧文丨 美 编 陈思丨 音 乐  LM

半城编辑部



点击以下 关键词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黄菡 | 叶檀 | 陈文茜 | 黄佟佟 | 野夫张明 | 潘知常周晓虹 | 白岩松 | 徐士进 | 裴谕新 | 薛冰 | 刘嘉李丽淑 | 金一虹 | 晋锋@一猫一艺术 | 吕莎莎 | 张默雪 | 鲁敏 | 陶向南 | 傅国涌 | 曹立群 | 于海青 | 底层放弃教育,中产过度焦虑,上层不玩中国高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