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黔西北记忆(64)炉火映红铁匠街

云上毕节 2022-03-30


铁匠街红炉在市场中崛起,为毕节城居民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当年有很多年轻姑娘嫁了打铁师傅,也有不少的小伙子当了铁匠的徒弟。铁匠街的炉火映红古城人腾飞的雄心和梦想。



铁匠街位于倒天河西岸,太平桥至南关桥两旁这片坦途,历史悠久,人文底蕴厚重,是毕节古城最具典藏的街道。



据《贵州军事志》记载: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为消灭元朝在西南的残余军政势力,命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左副将军,西平侯沐英为右副将军,统率30万明军征南。古时代,军队行军打仗有严格的规定:人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泛指一系列的后勤保障工作,其中包括军械保障工作。



在冷兵器时代,常规攻击武器有刀、矛、斧、戟、箭、弓、弩、匕首、佩剑等。防御护卫武器有盾牌、头盔、铁甲、铁衣。古乐府,木兰辞有“寒光照铁衣”之名句,可供鉴赏。运载工具有战车、铁钴辘、铁马等。在那个时代,铁匠手艺是一门比较吃得开的技术。尤其是在军队,许多基层兵士都非常羡慕打铁的人,能在军械所服役,当一名锻工,掌握这门手艺,终身受益。当然,进入军械所的官兵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遴选。傅友德的30万大军重点在云南曲靖、沾益、大理一带,毕节仅驻扎五万人马,由战将廖权负责。按当时的军制,一个军一万人,加上后勤保障人员,约一万三千多人。驻扎在倒天河边打造、修理武器的兵士不下于千人。以每个红炉占地四米计算,这片土地可安置大约100座红炉



一夜之间,倒天河边,炉火映红了天际,铁锤与砧凳撞击发出的叮当脆响声不绝于耳,铁匠街的雏形已基本形成。洪武十五年(1382)六月,傅友德会同右副将军沐英大破乌撒土司武装,实行铁壁合围,大力搜捕。在逃的土司残部慑惧,只得率部投降,云贵战事遂平。



傅友德征南结束后,倒天河西岸的炉火一度减弱而熄灭,大部分军人卸甲归田,另一部分有技术的兵士退役后在此地重操旧业,另起炉灶。特别是在毕节城正式竣工设卫后,铁匠街的炉火又熊熊地燃起,与先前的红炉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过去,以服务军需为主,打制的铁器,多数是刀、矛、箭、戟、铁盔、铁甲。军改民后,打制的铁器大部分是工农业生产的工具,也有城镇居民日常生活的用具。



铁匠街红炉在市场中崛起,为毕节城居民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很多年轻姑娘嫁了打铁师傅,也有不少的小伙子当了铁匠的徒弟,成为当时的一种时髦。 



打铁之人分为三等。一等为导锤,导锤又叫小锤,是红炉的主管师傅。师傅的小锤打到哪里,二锤和大锤就打到哪里。一般的小型器械用二锤和小锤即可,打大件才用大锤猛砸。打大锤的,平常没事就拉风箱。学打铁的技术,最起码要三年,有的人甚至要学四至五年才能出师。据原来居住在铁匠街11号的苏廷杰先生介绍,他的祖上是征南将军傅友德的部下,因有一手精湛的锻工手艺而被选入军械所,并担任导锤师傅。明军平定元朝残部后,多数军人都卸甲返乡了。他的老祖人退役后随着几位有技术的袍泽在倒天河河边重起炉灶,做起打铁的生意,想不到,苏氏后裔从此就与打铁的职业结下不解之缘。到了清朝咸丰年间,清兵参将李有恒奉贵州总督田兴恕之令,领绿营兵征讨黔西北农民起义军。出于战争需要,李有恒又将铁匠街的炉火暂征为军用,并动员一些具有高超技术的锻工从军,以充实军械所的技术力量。



苏廷杰的曾祖父苏炳文有一手优良的锻工技术,打制的刀斧锋利无比,人又勤快,脑子灵活,深受李有恒器重。黔西北平定之后,李有恒奉四川总督骆秉章调遣,入川平叛。临行时擢升苏炳文为军械所红炉指导,并跟随李有恒入川执事。遗憾的是,李有恒在四川惹下大祸,多名秀才上京告御状。慈禧太后大怒,将李有恒斩首示众,以平民怨。民间流传着《巴山秀才案》的川剧,引人入胜。李有恒死后,苏炳文在四川失去靠山,又重新回到毕节铁匠街打铁,从此不问政事。



抗日战争时期,铁匠街的红炉师傅为支援抗战的远征军,打马掌、马钉,日夜操劳,不辞辛苦。铁匠街的师傅们还组织了一批人,到云南边疆专门为军队服务,有的技术人才,还被军队选中留用,担任军中职务。铁匠街的老住户晏兴武之子晏志伦此时从戎投军,任远征军某部中尉军官。密支那战役结束回国后,补入四川成都刘文辉部。成都战役,刘部起义,晏志伦也跟随其部弃暗投明。解放后,晏志伦被安置在毕节农机厂工作。



铁匠街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受过千锤百炼的陶冶,铸就了烽烟战阵的辉煌,2000年因修建市民休闲广场拆除了铁匠街,但炉火映红的史迹却永远不会褪色。


作者简介

杨富华,毕节城关镇人,汉族。1961年参军,1968年退伍。在部队服役期间即开始文学创作。第一篇小品《红色炊事兵》跻身1965年2月28日《贵州日报》乌江文学副刊版头条位置,从此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有几十万字的文章见诸省内外报刊。系《东方文艺》创作员;《金田》杂志特约撰稿员:《南国诗报》特约记者;毕节市作家协会会员;毕节苗学研究会学术顾问。





铁匠街图片拍摄者简介

郑亮,男,1969年生,籍贯四川,毕节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人像摄影协会会员、中国企业家摄影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自八十年代初开始学习摄影,从1983年开始用纪实摄影的手法记录毕节古城人文风貌,在2011年集结成《古城记忆》画册在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著名作家梁晓声欣然以《向城市“鳞片”的守护者致敬》为题作序,梁晓声先生在文中这样写到:“《古城记忆》的合作者们,却是非常具有对母亲城毕节的责任感的。将那些不易移置的,一一拍照,永远留影;以使一座城市的后人,对自己母亲城的以前获得认知和想象的依据。而一墙一柱,一椽一檩;一砖一瓦,一雕一刻,便仿佛被注如了生命,皆在默默讲述着毕节以往的故事似的常听到人们说——那些事,为什么没人去做?那些事,早就有人去做。那些事,应由那些人去做!却另有些人,不怎么发以上责言的。他们更习惯于默默去做应该有人去做的事。我想,此摄影集的合作者们,便是这样一些人了。他们为毕节做了一件极有意义的事……”


著有大型寄情摄影作品集《古城记忆》、《中国毕节兰赏》、《图说毕节》等二十多本摄影画册;创作雕塑作品周素元先生、浮雕南山公园火把广场、浮雕大禹治水等;应中国摄影家协会邀请在中国杨柳青首届国际民俗摄影大展中举办个人摄影作品展《毕节民俗》;策展北京798艺术区《大美七星关,与大师同行》主题摄影作品展;央视发现之旅频道播出《走进古彝最后的土司庄园》(上、下集)、《走进非洲》等电视纪录片。





本版图片均为铁匠街,拍摄于1983年文/杨富华  图/郑 亮 编   辑:吴春妹编   审:邹江川

监   制:叶光良   

总监制:朱光伦

更多新闻


看完记得

点亮下方“赞”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