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发表文章重点回顾 | 2020柳叶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大会
2020第六届柳叶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大会将于11月24日-25日在线直播举行。此次会议将聚焦COVID-19,《柳叶刀》总编Dr Richard Horton诚挚邀请科研同道们参会,邀请国内外顶尖专家分享关于COVID-19的临床研究和经验。在此,我们重新梳理,把大会嘉宾在《柳叶刀》上发表的COVID-19相关重点文章分享给大家。如您已经报名,请识别如下二维码届时直接观看大会直播;如您还未报名,请识别如下二维码注册后再参会。
《柳叶刀》总编Dr Richard Horton邀请您参加这场国际对话!
重点文章回顾
主要作者:王辰 院士
新冠疫情引发全球卫生关注
本文描述了疫情爆发的早期临床数据共享情况,并强调了急需更多有关疾病发病机制和病毒传播的信息,且迫切需要开发最优的支持性治疗及研发疫苗。同时提醒,不要夸大死亡风险,因为早期更加关注危重病例,故而早期报告的病例高死亡率可能存在偏差。
主要作者:曹彬 教授
研究人员分析了2019年12月16日至2020年1月2日期间在武汉市入院的首批41例确诊感染COVID-19的病例。
主要作者:曹彬 教授
本文表达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的医师对糖皮质激素用于新冠肺炎治疗的观点,即反对滥用激素,推荐对于重症患者可尝试短程、中小剂量激素。
作者:乔杰 院士
评论指出,孕产妇可能比普通人群对COVID-19更易感,尤其是在原本患有慢性病或孕期合并症的情况下。因此,孕产妇和新生儿应被视为对COVID-19感染预防和管理的重点高危人群。截至文章发表时,尚缺乏能有效支持COVID-19母婴垂直传播的可靠证据。
主要作者:王辰 院士、Till Bärnighausen 教授、陈思邈 教授
文章指出,中国在抗击COVID-19疫情的过程中,将“控疫假期”与其它措施结合使用,对遏制疫情蔓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延长的春节假期期间增加社会距离及疫情防控政策的总体效果,还需要在未来的实证研究中进行评估。随着人们逐渐返工,中国应继续执行部分政策来确保能持续控制COVID-19疫情。
主要作者:曹彬 教授
本研究是关于COVID-19成人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研究。研究表明,COVID-19住院患者的病毒排毒时间要长于预期。但作者提示,本研究中的研究队列是一个重症、危重症病人的高度选择性队列,且受限于采样间隔以及标本类型,所以基于全部患者的真实病毒排毒时间仍需进一步研究。
主要作者:Roy Anderson 爵士
本文主要介绍各国应对COVID-19疫情的措施如何影响疫情的发展。
主要作者:王辰 院士、Till Bärnighausen 教授、陈思邈 教授
本文描述了武汉市发生COVID-19期间方舱庇护医院的构建与应用情况,并阐明其三个主要特点(建设快、规模大、成本低)和五个主要功能(隔离、分诊、基本医疗、密切监测和快速转诊、基本生活和社会活动)。方舱庇护医院将成为国家应对COVID-19以及未来感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项有力举措。
主要作者:Gabriel Leung (梁卓伟)教授
本模型研究表明,中国的积极防控措施目前已经阻止了COVID-19在湖北省以外地区的传播。研究提示,考虑到病毒再次从国外输入的巨大风险,且经济活动正在不断恢复,需要实时监控COVID-19的传播性和严重性,以防止可能出现的新一轮感染。
主要作者:曹彬 教授
作者结合COVID-19的尸检病理研究以及先前对SARS-CoV-2和SARS-CoV进行的基础科学研究证据,提出了关于SARS-CoV-2发病机理的若干假设,认为病毒性脓毒症对COVID-19的发病机制至关重要。虽然未来可能会证实假设是不完美的,但作者认为这些观点可为基础研究提供思路和指导方向。
主要作者:曹彬 教授
瑞德西韦首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未带来显著临床获益,需更多研究
本文是关于瑞德西韦的首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表明,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未观察到瑞德西韦可以加快住院COVID-19患者的病情恢复或降低病死率。研究提示,需要从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中获得更多的证据,以更好地了解瑞德西韦是否可以提供有意义的临床获益。
主要作者:Holger Schünemann 教授
为保持身体距离、使用口罩及眼部防护提供证据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这是首篇针对所有现有可收集证据的系统性综述和meta分析,涵盖172项观察性研究,探究了保持身体距离、口罩使用和眼部防护如何影响COVID-19、SARS和MERS在16个国家/地区的社区和医疗机构传播。在医疗机构内外与他人保持至少一米的距离,并戴好口罩和护目镜,可能是降低病毒感染或减少COVID-19传播几率的最佳方法。
主要作者:Jeffrey Sachs 教授
柳叶刀COVID-19委员会 | 应对大流行所带来的全球性挑战
柳叶刀COVID-19委员会(The Lancet COVID-19 Commission)于2020年7月9日启动,并于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发表声明,旨在协助各国政府、民间社会组织和联合国机构有效应对COVID-19大流行。该委员会的目标是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以应对大流行所带来的全球性挑战。
主要作者:Winnie Yip(叶志敏)教授
文章概述了我国养老体系的现状,老年人的长期照护所面临的挑战,政策建议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主要作者:Roy Anderson 爵士
本文讲述通过大规模疫苗接种创造群体免疫以应对SARS-CoV-2感染的挑战。
推荐阅读
本文是首篇遗传分析研究,研究人员调查了因不明原因肺炎就诊的一个七口之家,研究了该家庭的流行病学、临床、实验室和微生物学发现。
本研究分析了99例实验室确诊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病例,这些感染患者均在2020年1月1日至1月20日之间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进行治疗。本研究所纳入的病例中包括1月24日发表于《柳叶刀》的首批41例COVID-19感染病例的信息,并进行了进一步的临床观察。
本研究是对取自武汉市9名患者的10株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新的遗传分析,发现该病毒与两种源自蝙蝠的SARS类似冠状病毒的关联最为密切。SARS-CoV-2的基因组序列与人类SARS病毒不同。
本文是首个关于干扰素β-1b、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利巴韦林三联抗病毒疗法的随机临床试验。该实验首次证明,对轻度至中度COVID-19患者而言,早期进行三联抗病毒治疗及标准治疗是安全的,且与单独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相比,病毒排放的持续时间更短。未来,需要对危重病人进行更大规模的3期随机临床试验,进而确定该三联疗法能否提供具有临床意义的益处。
这是一项在108名成人中进行首个SARS-CoV-2疫苗1期临床试验发现:该疫苗是安全的,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并能在人体内诱导产生针对SARS-CoV-2的免疫应答,但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该疫苗是否能够有效预防SARS-CoV-2感染。
中国Ad5载体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2期临床试验发现,该疫苗是安全的,并能诱导产生免疫应答。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大会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