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知道有一个“钱学森之问”,而对“陆定一之问”,知道的似乎不多。其实“陆定一之问”也很重要。陆定一问的是语文问题。他提出:唐代不少儿童7岁即能写文章,7岁写文章,现在一个也没有, 难道是中华民族的智力退化了?显然,陆定一并不是这样认为,他认为,问题出在西化的“识字教学”上。西化的识字教学要求学生“四会”,对对所学的每一个字,都要求会认、会写、会讲、会用。这样,识字就变得非常慢,不用说7岁,就是,9岁乃至10多岁,也没认识多少字 读复杂一点的书都困难,自然也写不出像样的文章。陆定一是有传统文化教育的经验的。他知道,西化语文之前,孩子是怎么识字的。简单点说 就是集中识字。用“三百千”识字 一般情况下,儿童用一年时间把“三百千”背诵下来,其中的2000多个汉字就认识了。然后儿童就可以读书。例如就可以读《论语》。《论语》只用了1543个汉字。
唐曉敏先生
认识字就能读《论语》吗?是的。可以读,在读的过程中慢慢地进一步理解其中文字的含义。对此,周振甫说得特别好,他请教了一些老先生,这些老先生告诉他,开始读的时候不大懂 但把《论语》全文都背诵下来,到了一定时候,就都懂了。而是是“立体的懂”。就是说,每个字的丰富含义都知道了。
这就是古代语文教育的经验。集中识字 认识两千多字之后,就学习经典,学习的方法就是熟读成诵,经典烂熟于心之后,其中的每一个字就都懂了。
这种方法,王财贵有一个“煮汤圆”的比喻 ,他说传统语文教育的识字就是这样 把许多汤圆一下子都倒在锅里,每个汤圆都同时接受滚烫的水 ,一下子能煮一锅汤圆。而西化的现代语文教学,则是一个一个地“煮汤圆”。这个比喻很准确很形象。现在语文的识字教学,就是这样一个一个地煮汤圆,语文教学的低效,就是这样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