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沟遗址第三次发掘14年后终于有简报了
火烧沟遗址分别于1976 年、1990年、2005年, 进行过三次发掘。几十年过去了,但三次到底发掘了什么?因为没有简报和报告,公众并不知情。但在第三次发掘14年后,近期,《文物》期刊刊文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2005年发掘简报》,对第三次发掘情况做了一些基本介绍,通过此文可以了解到火烧沟遗址的冰山一角,尤其是对骟马文化有了更多的认识。
据简报介绍,本次发掘面积共计2120平方米,发现各类遗迹共计385个,有墓葬、沟渠和灰坑等。在发掘区的西部,发现骗马文化的灰坑打破了四坝文化的墓葬。
此次发掘共发现四坝文化遗迹39个,均为墓葬。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偏洞室墓,墓口长度一般约为2米,主要分布在发掘区的西侧。文章仅介绍了M10的发掘情况,出土器物17件。陶单耳罐1 件、彩陶双耳罐1 件、陶四系罐1 件、彩陶双腹耳罐1 件、彩陶盘 1 件、陶纺轮1 件、穿孔蚌饰 5 件
共发掘骟马文化遗迹346个,有灰坑、沟渠、墓葬等。
其中灰坑267个。整个发掘区内均有分布。文章重点介绍H37、H41、H87的基本情况。出土有陶片和动物骨头、骨角器、石器等。
发现沟渠6条。G1已发掘部分南北长约18、宽2-7.5、最大深度2.2米。沟内填土可分为4层。第②层、第③层出土有陶片烧土块、草木灰、木炭灰点、白灰点、骨器、石块和动物骨骼等。
墓葬6座。均为圆角长方形竖穴土坑基,基口长度一般在2米以内。
还发现未确定属性的遗迹有两类,共计67个遗迹单位。一类是在坑内放置一件口部残缺的大型瓮缸类器物或腹耳罐的遗迹,有11个遗迹单位;另一类是内壁经过加工或底部残留一层白色腐殖质的遗迹,有56个遗迹单位。
出土遗物较多,有陶器、器范、铜器、石器和骨角器等。
陶器,器类较多,均为手制,以泥条盘筑为主,胎较厚,整体粗糙。陶质以夹砂陶为主,陶色以灰褐色为多,多素面。器类有鬲、盆、碗、钵、杯、双耳夹砂罐、高领罐、腹耳罐、瓮缸类等。带耳器常见,器耳多为桥形耳。
陶器以素面为主,占80%以上,少量饰刻划纹、戳印纹和附加堆纹,另有极少量的彩陶。刻划纹是骟马文化陶器中最具特征的纹饰,主要为各类折线纹和三角形纹(图二二)。
器范有陶范和石范,以陶范为主。有刀范、锥范、镞范、连珠纹饰范等。
铜器根据功用可分为三类,即兵器、工具和装饰品。
兵器主要为镞。工具有刀锥和凿三类。
装饰品有扣、环和铃三类。
石器,石料以砾石为主,器形简单。根据功用,可分为工具和装饰品两类。工具以磨盘和石球为多,其次是石磨棒和石杵,另有少量的石白、穿孔石器、石斧和细石器等。装饰品,有串饰和穿孔石片。串饰标本 H278: 1,共计有串珠54粒。3粒为绿松石,整体较大,形状不规则。
骨角器以骨镞为多,另有骨针、骨锥等。骨镞分三型。有柳叶形镞、方铤双翼镞、管銎双翼镞。还有穿孔骨牌饰、穿孔鹿角器
此次发掘共获取了两类文化遗存,一类属于四坝文化,一类属于骟马文化。经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实验室采样测年骟马文化遗存的绝对年代在距今2700-2400年。
四坝文化遗迹均为墓葬。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偏洞室基,不见葬具,随葬器物有陶器、石器、铜器和骨角蚌器等。
骟马文化遗迹有灰坑、沟渠和墓葬等。出土陶器中完整器较少,器类无明显的历时性特征,不能进行期、段的划分。骟马文化陶器中极具特色的刻划纹饰是欧亚草原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诸文化中的传统纹饰,分裆大袋足鬲和沙井文化鬲的特征极为相似,双耳夹砂罐的风格与卡约文化较为相似。在建筑方面,骟马文化有使用土坯的习俗。出土的陶范、石范说明该人群从事着一定的金属冶炼活动,出土的农作物颗粒和大量的动物骨骼为研究其生业状况提供了资料。
简报的整理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先秦时期中原与边疆地区冶金手工业考古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7ZDA21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早期丝绸之路东西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6JJD780010)及美国White-Levy基金的资助。
领队:毛瑞林,发掘:周广济、魏美丽、岳晓东、李永峰
摄影:十月科技公司
绘图:方志军、孙 峰
执笔:王辉、张相鹏、温成浩、艾婉乔。
本文对简报做了简要介绍,文中图文信息全部来源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2005年发掘简报》,原文载于中文核心期刊《文物》2019.03期。
编辑:程晨 审核:王璞
往期好文:
玉门市博物馆参观预约电话:
0937-3338708
投稿邮箱:189906039@qq.com
玉门市博物馆官网:
http://www.ymsbwg.com
周周都有好文章推送
敬请扫码关注公众号
请点击右下方“好看”以兹鼓励呦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