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镇》86 五夫镇 朱熹故里
《中国古镇》86 五夫镇 朱熹故里
五夫镇地处武夷山市东南部,原名五夫里,始于晋代中期,迄今1700余年。这里不仅是“白莲之乡”,还有“邹鲁渊源”之称,是理学宗师朱熹的故乡,朱子理学的形成地,朱熹在此从师就学长达40余年,留下了兴贤书院、朱子巷、紫阳楼等历史遗迹。
朱熹在五夫生活四十余年,主张的理学思想在五夫形成,看着歌词,想象荷塘水波潋滟,荷叶片片连天;老街上,大人谈笑风生,小孩在古巷跑闹嬉戏,多么和谐的画面;夜幕降临,月光皎洁,溪里的鱼儿探出脑袋,好似一跃飞天;家家灯火通明,读不尽的是朱子留下的古训。
兴贤古街
五夫镇里最能集中体现朱熹功业的地方是兴贤古街。兴贤古街,由籍溪坊、中和坊、儒林坊、朱至坊、紫阳坊、双溪坊等六个街坊组成,始自五虹桥,终至文献桥(又名双龙桥),全长1000余米。这条古街,早在中晚唐自刘氏家族迁居五夫里时,即具雏形。到了宋代开始兴旺,特别在南宋后期,胡家、刘家诸贤以及朱熹相继成名之后,更趋于鼎盛。当时已是店铺商肆密布,名人学者云集。这条古街,虽经1000余年的世故沧桑,至今尚保留着许多古代特别是宋代时期的建筑,并遗下极古朴淳厚的民风习俗。
五夫自宋朝设坊以来,有6个沿兴贤古街设立的坊:籍溪坊、中和坊、儒林坊、朱至坊、紫阳坊、双溪坊。这6个坊组成了兴贤古街。
行走于兴贤古街,街中牌坊林立,石坊门上分别镌刻着“崇东首善”、“五夫荟萃”、“天地钟秀”、“籍溪胜境”、“紫阳流风”、“三峰鼎峙”、“三市街”、“过化处”、“天南道国”、“邹鲁渊源”等历史名人的手书横额。街头坊两侧矗立着的“兴贤书院”、“刘氏家祠”、“连氏节孝坊”、等古迹,无不透射出宋风遗韵,街面蜿蜒曲折,古意盎然,但也不时遇见倒塌的土墙、霉烂的木板。更难得的是,全长一千余米的兴贤古街,仍居住着近千人口。没有了人的生活,那些老宅不过是文化的遗迹,是死去的历史。
五夫老街牌坊林立,这座石坊门上两侧分别镌刻着“三市街”和“过化处”横额。
兴贤书院
兴贤书院约在南宋孝宗时肇建,是朱熹当年讲学授徒的地方。之所以名为“兴贤”,民间传说有“兴贤育秀”,继往开来之意。现今在书院内可欣赏到仿朱熹笔体而写的“继往开来”等堂匾和各式楹联。书院门牌楼高耸,构筑精巧,门饰砖雕花鸟人物,造型雄伟凝重,蔚为壮观。
作为朱子文化的重要实物遗存,武夷山获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就有兴贤书院的功劳。书院门楼屋檐顶上供奉着“状元、榜眼、探花”三顶乌纱帽,至今仍然清晰可见。
在兴贤古街里,由于历史的沉淀,大多的古建筑多为灰白色,只有兴贤书院的门楼,被涂为红、黄、蓝等多种色彩,使这座书院建筑显得更为突出,更加精美艳丽。
现在五夫保存的兴贤书院、古民居的砖雕、斗拱、门档等建筑构件上都刻有精美砖雕的龙鱼,鲤鱼跳龙门等图案,使之与朱熹理学相得益彰,发挥着教化育人,激励进步的作用。图为兴贤书院右侧门楼上的一对“龙鱼”雕塑。
朱子巷
朱子巷是五夫中和坊与儒林坊(古名)的交界线,上行是中和坊,下行是儒林坊,原全长300米,现仅存138米,巷子路口立有“朱子巷”石碑,路面全用鹅卵石铺成,巷多曲折,两侧皆是古屋高墙,步入其中,耳边仿佛回荡起朱熹求学的足音。朱熹定居五夫镇近50年,在这些年中,他无论是幼时上学,还是成年后,探友寻幽问道,每次外出都要经过这条小巷。
连氏节孝坊
在朱子巷旁就是连氏节孝坊,它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门楼坊额嵌有“圣旨”、“旌表史员观赐妻监生刘经文母连氏节孝坊”字样,面壁砖浮雕有人物故事、祥禽瑞兽等,形制优美、工艺精湛。内部屋宇梁柱壮实,窗长梁托雕刻精巧。整座屋宇门坊保存完好,为典型清代建筑,又带有明代风格。
刘氏家祠
刘氏家祠始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初建时祠址在府前村,与屏山书院并列。元初毁于兵燹。清光绪六年移建现址(兴贤书院斜对面)。朱熹曾为刘宅写了两幅褒颂功德的对联“两汉帝王胄,三刘文献家”、“八闽上群先贤地,千古忠良宰相家”,祠堂历代均有修葺。祠门上方嵌刻“宋儒”、“刘氏家祠”石雕,门楼砖雕艺术精湛,古风犹存。
五贤井
在五夫镇兴贤古街上有五口“五贤井”,其中四口“五贤井”的水至今仍然能够饮用。
五贤井初建的年代已不可考,现今在井栏石沿上可以见到“雍正四年重修”,“明朝万历十九年中秋,由王有节出资挖掘”等内容。
五贤井的名称由来,据说与“五夫”地名有着密切关系,在宋代,五夫出了一个功名显赫的胡氏家族,即理学先儒胡安国一家,其后人中才俊迭出,多为理学贤才和从教者,胡氏中的五位名人即胡安国、胡宪、胡宏、胡寅、胡宁,他们都有着“士大夫”的荣耀,当地称为“五贤”,也有人因此认为“五夫”这一名称即由此而来,由于胡氏五贤的突出成就与地位,后人将街上的这五口水井命名为“五贤井”,以表示对胡家五位先贤的纪念。
五夫“三雕”
五夫镇兴贤古街是产生朱子理学之地,有刘氏家祠、彭氏家祠、王氏家祠、詹氏家祠、江氏家祠等古家祠建筑十余处,均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作为宗族的象征,它们是村里最高等级的公共建筑,也是村中最华丽的建筑和各种工匠技艺的集中体现地,而“三雕”艺术是其中最为突出的。
“三雕”为砖雕、木雕、石雕,是我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装饰。五夫镇宗祠中的“三雕”艺术随处可见,不仅做工精美,而且图案结构都富有儒家伦理的涵义。“三雕”艺术与建筑结合自然,粉墙灰瓦配上精细的“三雕”,朴素淡雅中透着精致。
五夫镇兴贤古街上有一块清代官府“农事禁令”石碑。这块石碑高约85厘米、宽40厘米,被埋的部分约有13厘米。虽历经数百年风雨,但没有完全风化。
石刻碑文布满灰尘和青苔,但上部隐约可见“自古上五甲黄龙刬早田……愿钱拾余千文五甲……严禁黄冬未割不许放鸭……黄冬割清放鸭落田冬至……鸭落田放至次年清明……谷种落田不许放鸭如有……道光十八年日立鸣宫……”等字样,碑文下边有约三至四行字被埋在地下。据武夷山市文物部门介绍,这一石刻碑文相当于如今的“乡规民约”,表现出当时官府对百姓农事生产的重视,记载着清代道光十八年间,农事时节饲养家禽、田间管理等的规定及惩处办法。
五夫兴贤古街中的门枕抱鼓石。在古代,说明是有身份的人家(古代官位等级身份等级很严,平常百姓不允许门口做抱鼓石),根据官职大小,文武职务上刻不同图案。正常而言,门前会放有一对圆形或方形的抱鼓石(文职方鼓,武职圆鼓),而像上图中,门前左右各摆放一个方形和圆形的抱鼓石,实属罕见。说明此宅中出现过文武官员,但见此鼓体量较小,且做工粗糙,没有雕刻图案,说明官位不大。
紫阳楼
紫阳楼不在兴贤老街上,而是在五夫古镇外的屏山脚下,潭溪之畔,周围古树参天,修竹成林,屋前是半亩方塘,屋后是青翠竹林。朱熹从15岁起在紫阳楼定居,住了近50年。传说,朱熹的那首《观书有感》就是因朱熹在塘边苦读时,触动灵感,信手写就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成为千古名句。
踏入紫阳楼大门,迎面而来的是尊朱子雕像,背后墙面上是他所写的“紫阳楼记”碑刻,旁边立有一块黑得发亮的石碑,细看之下,才发现这是一整块砚石打造而成的石碑,文字说明中写到“高3.7米、宽1.5米”,上面密密麻麻的正楷,记载着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刘子羽的生平事迹。碑文的撰写者赫然就是朱熹,而刘子羽则是朱熹的义父。
原来,这便是赫赫有名的“神道碑”,把目光聚集在那个有着3725个字的“神道碑”时,很多人会感到奇怪:碑的边沿居然有许多光滑的缺损。原来,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文物部门发现这个碑时,它已经是躺在村民的门外当了不知多少年的磨刀石——每年杀鸡杀鸭过年时,村民们习惯了从家里拿出菜刀,在这个不知什么玩意的黑漆漆的石碑上磨上一阵子。时间长了,神道碑就成了这奇怪的形状。
但摆在紫阳楼的,只是一件复制品,神道碑的真迹已经被武夷山文物部门收藏。
紫阳楼是典型的徽派建筑,房前左手边,有朱熹栽种的香樟树,树中空可容一个人。据说,当时老师要朱熹取名“元晦”,朱熹不明白晦的含义,老师说:做人做学问要扎根深才能行远,就像树一样,没有扎实发达的根,是不会长成参天大树的。朱熹悟之,植树以志之。树到今天已经800多年。
一株800多年的古樟树枝繁叶茂,却掩不住时光的刻印。这株朱熹手植的樟树,至今引得无数人对它顶礼膜拜。
从紫阳楼往东,踏着鹅卵石小路,不久见一处清泉,号曰“灵泉”,为朱熹所起,当年朱熹在五夫求学授业时常饮此水。这从朱熹《怀潭溪旧居》中的诗句“傍崖寒冽一泓泉”可资佐证。
灵泉井又称飞龙井,水清如镜,靠前倾听,水声汩汩可闻,掬一口甘甜清爽。泉水流经府前村,72户村民至今仍以此泉为生活用水。虽大旱之时,犹涌泉不涸。
来到五夫,不能错过的是五夫夏日赏荷。五夫镇不仅有朱熹故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水清、莲甜、花香的乡土神韵。每年仲夏时节,五夫镇的万亩荷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美景,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人纷至沓来,着实叫人一往情深,注莲忘返。五夫白莲种植历史悠久,在闽北地区,乃至全省闻名遐迩。早在南宋时期,朱熹少年在五夫读书时,就有祝夫人“煮莲教子”的传说。
五夫是“白莲之乡”,特产自然少不了莲子。以及“朱子孝母饼”,相传,朱子每次出门远行游学,都要亲六制作大量汤饼贡奉母亲,漫漫长日,以慰母亲思儿之情,遂称此饼为“朱子孝母饼”。所以到武夷山来,别忘了带盒孝母饼回去给家中母亲,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五夫镇位于武夷山脚下,武夷红茶名扬四海,在这里可以喝到当年新茶,当地人不常喝名贵茶叶,武夷岩茶价格适当,香溢茶酽,近年来有渐起之势。
距朱子之时已久,现在的五夫镇却依然以诗书传家。五夫镇朱子学校处处都弥漫着朱子文化气息:大门口镌刻着朱熹手迹校训“活源毓秀,继往开来”;校园中央矗立着朱熹雕像,综合实践楼上高悬着“明德、正心、格致、知行”的校风;在校园前侧水泥大道旁,设有朱子生平历程展示栏,各种具有朱子文化元素的展板、挂图巧妙悬挂在校园绿地、办公室和教室的走廊上。学校的每个角落都成为育人阵地。
学校学生们在一、二年级时就开始先接触朱熹的故事、以朱熹诗句编成连环画;三、四年级开始涉猎朱熹的诗词,如三年级以上的学生,人人应该都会背诵《朱子家训》;五年级后就开始让学生们逐渐接触朱子理学。
朱熹逝世久矣,程朱理学从官学显学渐渐没落了,如今国学重新成为热点,喜欢国学的人越来越多,五夫镇也渐渐焕发出新的光彩。
图文来源于国家人文巡礼,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