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镇》90 桃渚镇 抗倭轶事
《中国古镇》90 桃渚镇 抗倭轶事
桃渚镇是台州市中心镇,位于台州东部沿海,南接上盘镇,北靠三门县,西邻杜桥、小芝两镇,陆域面积129平方公里,海洋面积600多平方公里,海岸线30公里。下辖5个工作片,80个行政村,共94736人(2017年)。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藤球训练基地"、"省级卫生镇"、"省教育强镇"、"省体育强镇"、"省旅游强镇"和"省级文明镇"等荣誉称号。
2019年1月,桃渚镇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桃渚城完整的保存着明代的街巷古道格局。主街道宽3米,东西走向,连接东、西两城门和原左营衙门、校场的南北向主巷交叉。主街以北还有一条与主街平行的次街,依傍有由西向东穿城而过的化龙渠。以主街道为干,有10余条古巷与之垂直相向,主街以北7条,以南4条。又有一条古道环绕东南西城内侧,与城北依山势而建的蹬步道连接成为城内的环路。这些道路构成了层次分明,有中心、有边界的街巷网。
抗倭陈列馆是为了纪念抗倭名将成继光转战南北,荡平倭寇,保卫国疆,保卫人民的不朽功勋,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发挥历史文物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而建立的。陈列馆建于1993年4月、面积900多平方米。四周围墙仿明建筑的台门,由著名书法家卢乐群先生书额:"桃渚抗倭陈列馆",两边对联由椒江市戚继光纪念馆王及先生篆对:"建敌台桃渚启万里长城先导,平倭寇闽浙为中华民族英雄"。内门横额"砥砺山河",是台州地委副书记李成昌题写;门联"怀古何须游赤壁,御侮谁不忆桃渚",系张崇文将军的手迹。走进陈列馆,迎面立着是戚继光塑像,衬看背景桃渚城的远山近水的壁画,煞是英姿豪爽。陈列馆分成五室,东一室为文物史料,展出城砖,戚继光表功碑、军刀、鸳鸯阵等。东二室是名人书画,陈列以台州为主的名家书画作品;西一室为"戚继光台州抗倭"组画,系统简要地反映戚继光在台州抗倭的全过程,共20幅,西二室为桃渚风光,它陈列桃渚秀美的海滨风光,共43幅彩扩组画。
古城敌台上塘烽火台
桃渚古城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抗倭古城。城高4.5米,城墙为不规则方形,东西长376米,南北宽390米,条石砌筑,周长1366米。东、西、南三座城门内都设有瓮城,以加强防守功能。三座城门均为两进,外设瓮城,环城有12座敌台,其中东、西两座敌台是戚继光在此大败倭寇后率众新建。现除垛口为清顺治十八年(1661)“迁海”毁坏外,城墙主体及三个城门和瓮城均保存完好。
城北的山岗名为“后所山”,城垣从东北面依山起势,蜿蜒于后所山上,其山上有明代摩崖石刻“眺远”、“镇海”,并建有天后宫一座,祭祀当地信奉的天妃娘娘。后所山的最高处有敌台和烽火台,还有点将台。站在城墙上向远处眺远,桃江十三渚和石柱峰历历在目。
城内后所山的东麓,因山坡隆起似峤,并且常有鹤群在此栖息,所以称鹤峤。在这里建起的书院,自然地便叫鹤峤书院了。鹤峤书院,始建于清朝乾隆十五年。嘉庆二十五年焚于火,城里人郎正斋重建,古枫侵空,翠柏森森,遗址静谧清幽。只是不见了当年书院规模。这里曾出过不少名家,国家教委顾问林迪生,曾就学于这个书院,台州辛亥革命杰出人物杨镇彀,曾在这里担任书院山长。这里的位置正处在抗倭陈列馆上方,天妃宫东南侧,行书"胜景"两大字,是原铁道兵政治部副主任张宗文将军于1990年题写的。天妃宫位于后所山山腰的高阜处,始建于明正统初年,为祭祀天后和保佑出海渔民而建。屡建屡焚,保存的天妃宫,有庙宇三间,坐东朝西。相传天后林默娘为莆田湄州人,自幼聪明好学、勇敢善良,能预知气象变化,有驱邪治病和泅水航海的本领,经常给邻近乡民施诊、施药和出海救助遇难的渔船。后羽化成仙,白日飞升,民间因称之"龙女"、"神仙",历代尊其为航海保护神。明成祖曾敕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妃",清康熙皇帝又敕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后",神号"天上圣母",俗称"妈祖娘"。
石柱天灯,紧靠天妃宫后墙东侧,柱高2.8米,体正方,边宽20公分。柱端装有正方石块,石高15公分,边宽45公分,用以置放灯具,它暮时点燃,彻夜通明。据云,石柱天灯立于元未明初,专为商贾、捕捞者设置。一用提示方位,地名;二用揭示礁石,注意安全。石柱四边刻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大方广佛华严泾","南无大乘妙法莲华泾","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四佛号,以祈求上佛保护。因久经风雨浸淋,苔藓青黝,字迹侵蚀,但细琢可辨。因此,推测此柱应该为寺院庵堂大殿前的佛号柱。
图文来源于台州在线,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