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余莉《品读群书治要》第四十五集:尊贤者王
尊敬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我们今天学习尊贤者王。在《孔子家语》中,有这样一段阐述,鲁哀公向孔子请教为政的关键,孔子回答说:“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于得人。”他说你看,周文王、周武王的政令制度,治国的理念,都散布、记载在“方策”之中。这个“方”,就是古代写字用的木板。这个“策”,就是把写字的竹简穿在一起。“方策”也就是典籍的意思。如果有像周文王、周武王这样的人来推行的话,这些制度理念就能够兴起,能够起作用。如果没有像周文王、周武王这样的圣贤君主,这些治国之道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为政在于得人”,“得人”对于治理国家、管理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那当然有人也会提出质疑,说现代的社会确实找不到好的人才。
其实不然,我们看《说苑》上的一个典故,说齐宣王坐着,淳于髡在一旁侍坐。齐宣王就说:“先生,请谈论谈论我有什么喜好吧。”淳于髡说:“古代的君王所喜好的有四种,而你只喜欢其中的三种。”齐宣王就问:“您可以详细地给我说说听吗?”淳于髡说:“古代的君王喜欢骏马,您也喜欢骏马。古代的君王喜欢美味,您也喜欢美味。古代的君王喜欢美色,您也喜欢美色。但是古代的君王喜欢贤士,唯独大王您不喜欢贤士。”齐宣王听了怎么回答的呢?齐宣王说:“国家没有贤士,如果有贤士的话,那我也会喜欢他们。”淳于髡说:“你看古代,有骅骝骐骥这样的骏马,现在没有这样的骏马了,您就会从众多的马中去挑选。可见大王您是真喜欢骏马。古代有豹胎、象胎这样的美味。现在没有这样的美味了,但是您也会从众多的美味中去选取,可见您真的是喜欢美味。古代有毛嫱西施这样的美女,现在没有毛嫱西施了,但你也从众多的美女中去选取,可见大王你也喜好美色。如果大王一定要等到,尧舜禹汤时代那样的贤士出现,才喜欢他们。那么尧舜禹汤时代的贤士,也不喜欢大王您了。”齐宣王听了之后,默默无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其实天下并不缺少贤士,天下德才兼备的人,有道德学问的人也不少,只是领导者没有去用心求取罢了。所以在《中论》中,也有这样一段阐述,说“凡亡国之君,其朝未尝无致治之臣也。其府未尝无先王之书也,然而不免于亡者,何也?”他说即使是末代的,是国家灭亡的君王,他的朝廷中,也不是没有可以使天下大治的臣子,他的府库中,也不缺乏古圣先贤的典籍,但是还免不了灭亡,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在于:“其贤不用,其法不行也。”有了贤德的人也不被君主重用,他的治国方法、策略,也不被君主去推行。“苟书法而不行其事,爵贤而不用其道,则法无异于路说,而贤无异于木主也。”这句话说得特别好,他说假使你把那些治国的理念、方法,都书写下来了,记在典籍之中。但是呢,领导者把它束之高阁,不去学习。任命了贤臣,又不采取他的意见和策略。那么这些治国的方法,就同路边的闲话没有区别。那贤德之人,也就像木质的神主一样不起作用。所以天下并不缺少贤臣。事实是即使有了贤臣,也往往得不到重用。甚至领导者,根本没有想方设法地去求取贤才。所以尊敬贤才首先要去求贤,然后求到了贤才,要重用他们的言论。
在《孔子家语》上记载,说鲁哀公来向孔子请教,说当今的君主,您认为谁是最贤明的呢?孔子说:“我没有碰到过贤明的君主。如果非要说有一个贤明的君主,那就是卫灵公了吧。”鲁哀公就说了:“卫灵公是怎么做的呢?”孔子说:“卫灵公有一个弟弟叫公子渠牟,他的智慧信义,可以治千乘兵车的中等国家。卫灵公对他很喜爱,并且非常重用。卫国有一个读书人叫王林国,他若是发现有贤德的人一定会举荐。如果贤德的人被退黜了,他还把自己的俸禄分给他。所以卫国没有被埋没的读书人。”卫灵公知道了,就对王林国非常地尊敬。卫国还有一个士大夫叫庆足,每逢多事之秋,他就出来帮助治理国家。而到了国泰民安的时候,他就从官位上退了下来,把这个位置让给那些贤德的人。而卫灵公对他非常地尊敬,并且供为上客。卫国还有一个大夫叫史鳅,因为他开始和卫灵公的政见不和,于是就想离开卫国。结果卫灵公在郊外住了三日,反省自己,琴瑟不奏。一定要等史鳅回国之后,卫灵公方肯回朝。所以我认为卫灵公是一个贤德的君主。”那么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贤德的君主,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一定要任用贤德之士。而且对贤德之士格外地尊敬。所以要获得贤才,必须要有礼敬、谦恭的态度。
在《孙卿子》,也就是《荀子》中指出,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嫚贤者王,古今一也。意思是说,尊敬圣贤的人,可以称王天下。以贤人为贵的人,可以称霸天下。尊敬贤德的人,可以免于灭亡。而怠慢侮辱贤德的人,终究会走上灭亡的道路。这是古今通用的道理。在《吕氏春秋》中也说:“贤主必自知士,故士尽力竭智,直言交争,而不辞其患”。说贤明的君主,一定要自己去结交知遇那些士人。如果这个士人觉得你对他有知遇之恩,他就会竭尽全力地回报你。如果你做错事了,他就敢犯颜直谏,不担心自己被处死。在春秋战国的时候,这个豫让在晋国做智瑶的家臣,结果智瑶被杀了。豫让就费尽心机要替他报仇。他的朋友就问他,说以前你也曾经侍奉过范氏,侍奉过中行氏。但是他们被诸侯灭亡之后,你并不想着去为他们报仇。现在智氏被人杀了,被人灭亡了,为什么你一定要为他报仇呢?这个豫让怎么回答的呢?豫让说:“以前的范氏,中行氏,在我寒冷的时候,不给我衣服穿,在我吃不饱饭的时候,不给我食物吃。他是以一般士人的礼节来对待我。那我也以一般士人,这样的礼节来回报他。但是到了智氏这儿就不一样了,我吃不饱饭,他就给我食物。我穿不暖衣服,他就给我衣服。在朝会的时候,他一定特别地尊敬我。他是以国士的待遇来礼遇我。所以我也一定要以国士的态度来回报他。因此一定要为他报仇。”那么这个故事主要是告诉我们什么呢?你看即使是像豫让,这样被称为国家贤士的人,他也是根据君主对他的态度,来选择回报国君的方式。那么对于一般人而言,更是如此了。所以贤明的君主,一定要自己去结交认识,而且要礼敬贤德之士。这样才能拥有真正的股肱之臣,国家良将。关于这一点,在《说苑》上,记载了齐桓公的例子。齐桓公他为了称霸天下,就想请管仲来帮他治国。结果管仲怎么说呢?他说身份低贱的人,不能够统治身份高贵的人。桓公就拜他为上卿。但是国家还是没有得到治理,齐桓公就问原因。管仲又说:贫穷的人不能指使富裕的人。齐桓公一听,居然把齐国市场上一年的租税,都交给了管仲。但是国家还是没有得到治理。齐桓公又询问什么原因。管仲说:关系疏远的人不能够控制管理关系密切的人。那齐桓公听了之后,就把管仲立为“仲父”。以侍奉父亲的礼节来礼敬管仲。最后,齐国终于得到了治理。而且称霸天下。孔子听到这件事之后,这样评论:即使是管仲这样的贤德之才。得不到这三种权利,也不能够使他的君主南面而称霸天下。所以你看,齐桓公之所以能够在管仲的辅佐下,九合诸侯,一统天下。什么原因呢?就是和他对待管仲的态度是息息相关的。
那么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可以说不胜枚举。魏文侯他也是通过礼贤下士,而称霸诸侯的一个代表人物。在《说苑》上记载,这个魏文侯从中山国直奔安邑。田子方在军队的后面,途中,魏文侯的儿子太子击遇到了田子方,便赶快下车快步走上前去。结果田子方还是坐在那儿,和原来一模一样,纹丝不动,并且告诉太子说:“你替我告诉君主,在朝哥等着我。太子听了之后,就有点不太高兴了。”他说:“不知道是有权贵的人骄慢示人呢?还是没有权贵的人,贫穷的人,骄慢示人呢?”这个田子方怎么回答的呢?他说当然是贫穷的人待人骄慢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富贵的人怎么敢待人骄慢呢?如果是一个君主待人骄慢,就会导致亡国。如果是大夫待人骄慢,就会丧失地位。而贫穷的人傲慢,他也不过是保持贫穷而已。对这个人而言,没什么损失。太子听了之后,就赶上了魏文侯,把田子方与他的对话转告给了文候,文候听了之后,怎么说的呢?他说:“如果不是你的缘故,我怎么能够听到圣贤人的这一番话呢?因为我在仁德方面比不上子方,所以我对他很礼敬,和他成为朋友。而自从我和子方成为朋友之后,君臣之间的关系越加地亲密,百姓越来越心悦诚服,从这里我得到了友爱贤士的功效。当我在攻打中山国的时候,因为我在作战用兵方面,比不上乐羊,所以我对他非常礼敬,结果怎么样呢?乐羊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把中山国打下来献给我。那个时候,我便得到了和天下武士交友的功效。如今,我之所以还不能够稍有进步,就是因为我还没有遇到以智慧骄慢我的人。如果我遇到有人以智慧骄慢于我,那我的功绩,怎么能够比不上古时的圣贤呢?”那你看魏文侯他能够称霸天下,就是因为他知人善任。因为他对仁人贤士特别地礼敬。当然,田子方这样对待君上的方法,也会招人批评。
魏文侯有一个弟弟叫季成,有一次就对魏文侯说:“田子方虽然是个贤德的人,但他并不是拥有国土的君主。而您经常对他以君主之礼相待,以最高规格的礼仪相待。那如果有比田子方更贤德的人出现,你又以什么样的礼遇来对待他呢?”魏文侯怎么回答的,他说:“像田子方这样的人,不是你可以议论的。因为子方他是一个有仁心的人,而有仁心的人是国家的珍宝,有智慧的人理应被国家器重。知识广博通达的人应该被国家尊崇。一个国家拥有了有仁心的人,群臣之间就不会相争。拥有了有智慧的人,四邻的诸侯,都不敢心存窥视之心。拥有了广博通达的人,君主的地位就会越来越尊崇。所以像田子方这样的人,不是你能够议论的。”从这两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魏文侯的明智,他任用贤才,即使别人对他所任用的贤才有所微词,他也依然信任如故。这也是他成就霸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在这一方面,能和魏文侯相比美的,就是赵简子。在《新序》上,记载着赵简子一个类似的故事。这个赵简子在走上一条狭长又弯曲的山路,结果群臣都下了车,光着膀子帮着他推车,只有虎会不帮忙,不仅不帮忙,还自己扛着戟,唱着歌,就不去推车。赵简子看了就非常不高兴了,就说:“群臣都来帮助推车,而唯独虎会你一个人扛着一个戟,还唱着歌。身为人臣,侮辱了君主,该当何罪呢?”虎会回答说:“作为臣子的侮辱了他的君主,那个罪过是死而又死。”赵简子就问了:“什么叫死而又死呢?”虎会说:“首先罪臣自己被处死,然后他的妻子儿女也受到牵连。这就叫死而又死。君主您已经听到了臣子侮辱君主的下场了,那您也想听一听,做君主的如果侮辱臣子的结果吗?”赵简子说:“那会是什么结果?”虎会就说了:“说做君主的侮辱了他的臣子,有智慧的人就不会为他出谋划策。能言善辩的人就不会为他出使其他的国家。勇敢善战的人也不会去为他卖命作战。那有智慧的人不为他出谋划策,这个国家就危险了。能言善辩的人不为他出使,那就不能够和别的国家搞好关系。勇敢的人不为他去作战,边境就一定会受到侵犯。你这个国家还有安全可言吗?”赵简子一体,觉得说得很有道理,于是怎么样呢?他不仅没有责罚虎会,还拜虎会为上客,对他非常地敬重。所以你看古代的这些君主,他之所以有那样的成就,那绝非偶然。都和他们对待贤德之士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
那么在《说苑》上,还记载着一个故事。说这个田忌离开了齐国,奔往楚国。楚王就问他了,说:“齐国和楚国经常相互吞并,您对这件事怎么看呢?”田忌回答说:“如果齐国任命申孺这个人做将军,那楚国只要发五万的兵士,使上将军率领他们,就能够擒获敌军将领的首级而返。但是假设齐国用了眄子做将军,楚国即使征发了所有的士兵,加上楚王您亲自做将军出征,那也仅仅是免于不被擒获而已。”结果两军交战了。开始的时候,齐国确实是派申孺做将军的。结果楚国征发了五万士兵,派上将军率领,怎么样呢?果然带着敌军将领的首级凯旋而归。那么后来,齐王就换了眄子做将军,结果呢,楚国征发了所有的士兵,而且楚王亲自率领,最后确确实实,仅仅是没有被敌军擒获而已。那么楚王就问田忌了,说:“先生您为什么很早就知道了这个结果呢?”他预测得这么准呢,田忌回答说:“申孺为人有这样一个特点,他侮慢轻视贤德的人,对于不贤德的人又很轻贱。这种态度,使得贤德的人和不贤德的人,都不愿意为他效力。因此得以灭亡。而眄子这个人,他尊敬贤德的人,又能够可怜或只是关爱那些不贤德的人。所以无论是贤德的人和不贤德的人,都会竭尽全力承担责任。因此楚王您才大败而回。”所以你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看一个将军能否打胜仗,只要考察他的德行就可以了。如果他是礼贤下士之人,对人能够恭敬有礼,结果就可能不战而胜了。如果将军好大喜功,刚愎自用,对无论贤德的人还是不贤德的人都不尊敬,那么打仗的结果也同样是不言而喻。所以以礼敬人,在用人方面特别地重要。
在《尸子》上说:“下士者得贤,下敌者得友,下众者得誉。故度于往古,观于先王,非求贤务士,而能立功于天下,成名于后世者,未之尝有也。夫求士不遵其道,而能致士者,未之尝见也。”意思是说,礼贤下士的人能够获得贤才,能够对敌人礼敬的人可以化敌为友。能够对众人礼敬的人,可以获得众人的称誉。所以你纵观历史的发展,和古代圣王的治国经验,如果不依靠贤才,没有哪一个先王,可以立功于天下,成名于后世的。而且君主如果没有按照“道”,来求取贤才,那么真正的贤才也不会被招致。这说明什么呢?说明礼敬的态度非常地重要。一个领导者对贤德之士有礼敬的态度,才能够获得贤能之士的帮助。才能够成就事业。
那么我们看这个海,之所以能够海纳百川,就是因为它把自己放在了低处。所以古人说,“道在低处”。为什么一个人他能够感召众多贤德之人帮助他呢?就是因为他对贤德之人,有谦恭礼敬的态度。那么这一个道理,在《说苑》上也有说明。
《说苑》上记载,孔老夫子对子贱治理单父,非常地满意,他就问了,他说:“你治理单父,大家都非常地高兴,非常地满意。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你是怎么样达到这么好的治理呢?”宓子贱说:“我对待百姓的父母,如同对待自己的父母。对待百姓的儿子,如同对待自己的儿子。我还体恤孤儿。百姓有丧事的时候,我们都为他发自内心地感到哀痛。”孔子说:“你已经做得不错了,但是这还不足够。”那宓子贱又说了:“我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的人有三个,像对待兄长一样的对待的人有五个,结交的朋友有十一个。”孔子听了之后,又说:“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的人有三个,可以教导百姓“孝”了,像对待兄长一定对待的人有五个,可以教导百姓友悌了,你结交的朋友有十一个,可以教导百姓好学了。但这也是中等的善事,中等的人会归附,还是不足够。”宓子贱听了之后,又说:“在我的百姓之中,比我贤德的人有五个,我对待他们非常地恭敬,他们教导我怎么样使国家,百姓得到治理的方法。”孔子说:“像成就大事的人,秘诀就在于此。以前尧舜都是非常谦恭地对待臣下,这样才招来了贤德之士。”
那么这一个故事告诉我们,治理的关键就是能够发现贤人,重用贤人,重用贤人兴起伦理道德教化,就会使百姓真正地归附。所以礼敬贤人,尊重贤人,这个是对治国理政最重要的一点。
那我们这一次课就学习到这里,谢谢大家!!
刘余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士、硕士毕业。现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客座教授,著述丰硕。曾获英国赫尔大学哲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并应邀到英、意、美、加、澳、日、新加坡、印尼、中国香港等地进行演讲和研讨。2015、2016年,先后两次应邀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巴黎总部,围绕“从《群书治要》看圣贤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加强道德教育”做主题演讲,对中国传统文化“东学西渐”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图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西北孤莲
主编微信:xuzhigang112963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