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余莉《品读群书治要》第二十七集:事亲当竭力
尊敬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我们今天学习《事亲当竭力》。在《论语》中说:事父母能竭其力,这也是讲父子有亲。我们对孝敬父母之道,已经讲得很多了。但是这个孝道,确实是说之不尽的。我们从竭尽其力,这几个字可以知道,事父母最重要的就是要尽心尽力。那么在哪些方面,要尽心尽力呢?
第一在样父母之身方面要尽其力。儿女侍奉父母,即使不能够使父母不匮乏,不缺乏。但是要竭尽其力侍奉父母,这个才叫竭其力。比如说在东汉的时候,有一个江革的故事,当时社会动乱,出了很多盗贼。为了避难,这个江革就背着母亲,到处逃难。因为从小,他的父亲过世,就和母亲相依为命。在逃难的过程中,他多次遇到盗贼,要把江革给抓走。但是每每遇到这种情景,江革就哭泣说:我还有老母亲需要奉养。盗贼被他的一篇孝心所感动,所以也就没忍心杀害他。后来,江革背着母亲到了邳下这个地方,因为一路行走,钱财都用光了。为了奉养老母亲,他每天光着上身,赤着脚,去给人家做苦工,出卖劳力来奉养母亲。老母亲所需要的东西,他都一一地筹备齐全,不让母亲有任何的欠缺。他不惜勤苦地工作,甚至出卖苦力,来奉养母亲,不让他的母亲有所缺乏。
那我们想一想,一般的百姓家庭,贫苦,困穷,能比得上江革吗?但是我们对父母的奉养,可能还不能够像江革那样尽心尽力,能够让父母衣食无忧。那么这是说:养父母之身要尽其力。
那么第二呢,养父母的德行也要尽其力。特别是当遇到一些父母,不够慈爱的时候,甚至是遇到后母的情况。他们对待儿女非常地苛刻,甚至虐待。这个时候,做儿女的也应该竭尽其力来养父母之德。怎么样来养父母之德呢?我们看孔子的弟子闵子骞是怎么做的。闵子骞在小的时候,他的亲生母亲,很早就过世了。他的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成为他的后母。这个后母也生了两个儿子,但是这个后母就比较偏心,对闵子骞非常地苛刻。什么样的活让他去干。而好的享受,好的食物,去轮不到他。把这些好的东西都留给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到冬天的时候,闵子骞所穿的衣服是芦花做的。我们知道冬天天气很寒冷,她给自己的两个儿子,是用棉絮做衣服,很保暖。但是给闵子骞所做的衣服却是用芦花,芦絮做的,一点也不保暖。看起来很厚。结果有一次,闵子骞和父亲外出,他在外面驾车子,因为这个天气太冷了,他这个车子没有驾好。结果父亲在盛怒之下,就拿着鞭子抽在了闵子骞的身上。结果这一抽,闵子骞所穿的衣服的芦絮,都飞了出来。他的父亲才知道,原来他所穿的棉衣,不是棉花做的,而是芦花所做的,不保暖的。父亲知道之后,就非常地生气,回到家里,就要把这个后母给休掉。那我们想一想,闵子骞在这个时候,会怎么样的表现呢?像一般人想,终于得到报复的机会了,可能他很高兴,甚至还火上浇油,说上几句。但是闵子骞不是这样的。因为他心里完全没有自己,他想到的是整个家庭的幸福。于是他马上就跪下来,给他的后母求情,他说了一句话,说了什么话呢,他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如果母亲还留在我们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受寒,如果你盛怒之下,把母亲给休了,那么我们这三个儿子,三个兄弟都没有人照顾了。都要受冻了。所以你看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用这种宽宏的心胸,来对待后母。结果怎么样呢?感动了他的父亲,感化了他的后母,也和他的后母的关系得到了缓解。
第三,养父母还要尽心竭力地养父母之智。也就是智慧。特别是当父母有过失的时候,不能够一味地顺从父母,而是要竭尽其力地劝导父母。在《德育古鉴》上,讲到孝顺的时候,它也说到,有一些人自己认为是孝子,但是实际上不能被称为孝子。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只知道,顺亲于情,而不知道顺亲于理。什么意思呢?他们只知道从父母亲情上出发,一味地顺从父母亲,但是不知道要让父母有道义,能够顺着理去做,不违背道义。这叫顺亲于理。比如说有的父母,非常固执,性格不好,结果导致一家老少都不得安宁。这个时候儿女还一味地顺从,而不知道耐心地劝导,这就很难让家庭幸福。有的父母亲脾气暴躁,非常自私,不能够为别人考虑,结果搅得邻里不安,和邻居家都搞不好关系。如果这个时候儿女也一味习顺从,也会让邻居对父母产生不满。有的父母作恶,做儿女的不去劝告,还是一味地帮忙,结果导致了走上违法犯罪的路。这个都叫顺亲于情,而不是顺亲于理。
第四,养父母之心,也要竭尽全力。我们知道有的人对父母的衣食供养非常地充足,要什么就给满足什么。但是在养父母之心方面,就做得不够了。所以在《德育古鉴》上也提醒说:有些人名为孝子,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孝子。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说有一些大家的,有钱的人,他嫌父母年老多病,就对别人说,父母亲不愿意和我们在一起住,他就到养老院去住了。把他安置在那里。有的害怕父母亲太偏执,就找一个原因,违逆了父母的意思,离父母而去,和父母分家了。有的是厌弃父母耳聋眼花,腿脚不便,反应太慢。所以就不耐烦,不能够和颜悦色地来侍奉父母。结果怎么样呢?结果遂至日远日疏,备物鲜情,意色冷淡,尊而不亲。这几句话说得特别好,说对父母亲是一天一天的疏远,一天一天的冷淡,虽然物资都不缺乏,很完备,但是很少有父母之间的亲情。备物鲜情,意色冷淡。就是说心里既不依恋牵挂,怀念父母,在表情上也是很冷淡。对父母没有那种发自内心的关爱之情。尊而不亲,虽然尊敬父母,但是没有亲情。说起来是孝子,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孝子。那么从这里我们就看到,要尽心竭力地侍奉父母,确实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需要我们要用心。
那么孔老夫子有一个弟子叫子路,我们都知道子路好勇,有一次,这个子路就来见孔老夫子,说了这样一段话:他说以前我在侍奉父母的时候,自己吃的是豆叶等等,非常简单的食物,而要到百里之外为母亲背米。因为他孝敬父母,不能让父母吃和他一样地简单。虽然家里很穷,他自己吃豆叶,但是要到百里之外去给父母亲背米。不论是严寒还是酷暑,都是如此。那么等父母过世之后,他到楚国出游,跟从的车子有上百辆,随从也很多,享受的俸禄也很多,可以说是至粟万钟,吃的是山珍海味,但是怎么样呢?他感觉不同了,感觉不一样了,他说:思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虽然这个时候他吃的山珍海味,跟从的人很多,非常地排场,但是他还想像以前那样,到百里之外,为父母亲去 背粮背米,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因为什么呢?因为父母亲都已经过世了。那么孔老夫子听了之后,就赞叹说:“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说子路这个人侍奉父母,可以说是做到了生的时候,尽心尽力地供养父母,到父母过世之后,还能够思念父母。还有思亲的这种情意,事父母能竭其力还表现在,有四种父母,特别需要我们尽心竭力地去侍奉。那么哪四种情况呢?
第一种就是年老的父母,一曰老,在父母半衰的时候,也就是五六十岁以后,他们的饮食起居,还能够勉强自己照顾自己,但是越老,到了老态龙钟的时候,拄着拐杖,走路怕跌倒,还经常得病,衣食不能自理,有病的时候,时间很长。甚至是历月经时,很久都要躺在床上,所以到老的时候,生活起居都需要儿女照顾,这个时候就要特别地,尽心尽力地照顾父母。
第二种情况是病,而曰病。缠绵恶疾,当父母亲有病,躺在床上几个月,甚至几年,大小便都不能够自理。一会尿在裤子上,一会又便在床上,弄得被子衣服都很肮脏。所以儿女侍奉父母最难的,就是在这个时候了。而父母最需要儿女照顾的,也是在这个时候了。
中国人有一句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实际上真正的孝子,就是他父母亲有病,他也仍然能够一如既往地不嫌弃父母。我们知道在大连有一位老师,也就是著名的孝子,叫王希海老师,他放弃了出国工作的机会,甚至成家的念头,侍奉他生病的父亲26年。他的父亲卧床不起,他每一天都要给他的父亲换床单,换衣服,并且给他父亲全身做按摩,结果怎么样呢?结果他的父亲卧床26年之久,居然没有得褥疮。有一次,他带着父亲去看病,结果这个医生看了之后,看了他父亲的病例,就问:说你的父亲病了多长时间了?他回答说:已经26 年了。结果这个医生扭头就走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医生不相信,觉得他在骗他,卧床这么长时间的老人,还能不得褥疮,他确实是没有见过。所以觉得是这个孝子在骗他,所以他扭头就走了。结果当他再回来的时候,他眼里含着泪水。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了,这个孝子王希海,照顾父亲数十年如一日,每一天从早到晚,都是认真地给父亲换衣服,换床单,坚持按摩。所以这个医生也被感动了。所以你看这位孝子能够照顾,卧病在床的父亲二十多年,确实很令人感动。
那么大连政府知道这件事,要送给他一套房子表示鼓励,但是这个孝子也没有接受,他说照顾父母是我应该尽的本分。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不需要鼓励。
那么第三种,就是父母亲鳏寡,老而无夫叫寡,称为寡妇。那么老而无妇,就称为鳏,所以我们说鳏夫。鳏夫寡妇就是到老的时候,丧失配偶的人。这样的人形影相吊,没有人在他的面前嘘寒问暖,心里有了事,也不知道向谁去诉说。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很孤单。虽然儿孙满前,但是儿女们都在干什么呢?都在看电视,和自己的妻子丈夫们谈笑,和自己的孩子们嬉戏,也顾不上去关心父母。孙子们即使在面前,也不知道关心奶奶。所以这个老人就彻夜难眠,辗转反侧,非常地孤独。这就是鳏寡之人。
最后一种是贫乏,贫乏之人为了抚育儿女,心力都费尽了,还要为儿女置办嫁妆,婚礼,把这个财也用完了。结果在年轻的时候,儿女吃饱了,穿暖了,住着好房子了,老母亲还在垂首踌躇,看到别人吃美味,自己还禁不住流下口水,一日三餐甚至靠行乞为生,那么这样的儿女,也要想一想,自己的身是从哪里来的。还经常埋怨父母,有什么遗产可以留给我的?
那么以上这四种老人,他们的怨气是非常深的。如果儿女对他们不好,他们的怨言很重。所以对这四种老人,也特别需要竭心尽力地去照顾。
那么在历史上,有很多是故事告诉我们,这些人是怎么样竭心尽力地照顾父母的呢?比如说,我们看在历史上,有一位德行和道业都很高的道济法师。这个法师的职责就是讲经。所以他经常到城东去讲经。结果他有一个老母亲。没有人照顾,他就经常担着担子,到城外去讲经。讲经的时候,前面的担子里,担着自己的老母亲,而另外后面的担子里,装的是经书佛像等等。他经常对人讲:如果有老母亲能够亲自奉养,他的福分就像供养登地的菩萨,所获得的福分是一样的,是平等的。
所以家有老母可以供养,那是你的福分。也是给你积福报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所以他父母的饮食、衣服、大小便等等,他都亲自来照管。有人看他要讲经很辛苦,想帮助他去照料母亲,他怎么回答的呢?他说:吾母,非尔母也。这是我的母亲,不是你的母亲,所以他就坚持亲自来照顾母亲。所以无论当时出家的,还是在家的人,听到他的故事都被他感化了。那么这样的人,也可以说是竭尽全力地侍奉母亲了。
那么在《德育古鉴》中也讲,故侍父母兄长者,必内近其诚,外将其敬,显而饮食奉养之间,微而意念思虑之际。深爱曲体,以求得其欢心。意思是说:侍奉父母兄长的人,应该从内心,竭尽地表达出对父母的诚意,对父母的恭敬。而不是伪装出来的。不是要让别人赞叹我们很孝敬,夸奖我们的。而是从内心体会到父母的恩德。所以这种恭敬感恩,是从内心发出来的。
那么这种感恩心,恭敬心,那对于父母的照顾,还有态度,自然会很周到,很耐心。所以外将其敬,这个“将”是“又、切”的意思。在外表上,容貌言辞之间,都要对父母表示出恭敬。明显之处就是表现在,对他们的饮食奉养之中。隐微之处就是表现在,我们的意念顾虑之际。我们的心里要常常牵挂着父母,要善于体会父母的需要。深爱曲体,就是深深地关爱父母,然后想方设法地,能够体会到父母的需要,看到他们,对我们真正的希望是什么。以求得其欢心。这是告诉我们赡养父母,最重要的是要养父母之心。这个恭敬之心,就是,从外表现在对父母饮食照顾之上,对内体现在对父母的关爱,惦念之上。
那我们看到在《礼记》中,有一个文王世子的故事。给我们讲了周文王,他在做世子的时候,是怎么样照顾他的父母亲的。文王在做世子的时候,每一天都要三次,到他的父亲这里问安。早晨,天刚蒙蒙亮,鸡鸣头遍,他就起床了,穿好了衣服,然后去了父母的房门之外,就问侍奉父母的内侍小臣,说:“父王今天的身体健康吗?没有什么问题吧?没有什么毛病吧,他的起居较平常而言,是不是正常呢?”就是问一下他今天的饮食起居,和平常有没有异样的地方,如果这个内侍小臣回答说:安。也就是他的父亲一切都安好,文王就会很高兴。到了中午的时候,周文王又来了,到了晚上的时候,他又到了父亲这里问安。这种仔细的程度,就和早晨是一模一样。没有丝毫地倦怠。如果遇到父亲身体有不适的地方,内侍小臣就会如实地告诉文王。文王听了之后,脸上就会显出忧愁的颜色。在走路的时候,都是行不正履。他走路的时候,和平时都不一样了。这就是他忧愁父母亲的那种态度溢于言表。所以表现出来,走路和平常都不同。等到他的父亲身体恢复健康了,他才命令这些小臣,再给父亲进食。文王每一天侍奉父母,每一天饮食的时候,他都要去亲自看一看。寒暖的程度是怎么样的。如果这个食物过冷或过热,都会伤及人的身体。每当吃完饭,要撤去这些食物的时候,他一定要问:吃得是多还是少,够不够,是不是太饱等等。还要观察一下,父亲喜欢吃的是什么,不喜欢吃的是什么。而且告诉厨房的厨师说:凡是已经吃过的剩菜剩饭,就不能够再给父王吃了。为什么呢?恐过时味变也。恐怕时间长了,味道变了,父亲吃了会有碍健康。
那么厨师们都答应了,他才放心地走了。那我们看文王。他做世子的时候,他每天都要三次,到父王那里去问安,而且不是为了走形式,是确实要看一看,父亲到底需要是什么。对他的饮食,也是发自内心的关心。像文王这样的人,他贵为世子,世子就是当时的国王,或者诸侯的嫡子,也就是王位的继承人。那我们可想而知,他下面所使唤的人,有很多很多。他只要吩咐一下,下面的人都会尽心尽力地做好。但是他仍然要亲自去侍奉父母。为什么呢?因为他有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所以我们讲了这么多,告诉我们孝很重要,其实我们也是从孝敬父母的态度上,培养起我们的仁爱之心、恭敬之心、感恩之心、还有耐心、还有体察别人需要的心。
那么孝这样的重要,那怎么样才能在全国推行孝道呢?《大学》上有一句话说得好,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意思就是说:在上位的领导者,能够尊敬老年人,整个国家的人民,才会兴起孝养之风。在上位的领导者,能够尊敬尊长,整个国家才能够兴起友悌的风气。在上位的领导者,能够体恤孤儿,照顾那些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人们才不会产生悖逆之心。所以这里就是强调,做领导者的要率先垂范,做出孝的榜样。
那我们看在历史上,这些盛世的出现,也是因为这些皇帝,他们本身做到了以孝治天下。比如说,我们看文景之治的汉文帝,他自己就是一个孝子。他的生母薄太后生病三年,汉文帝在旁边照顾,是目不交睫,衣不解带。因为他要时时侍奉在父母的身旁。结果困了的时候,只能打一个盹,甚至衣服都没有解开,就去睡觉。每次给母亲来进俸汤药的时候,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药是中药,所以是汤药。所以他一定要先尝一尝这个温度,是不是合适,才敢给母亲去进俸。结果怎么样呢?上行而下效,整个社会才兴起了孝悌之风,实现了天下大治。
那我们今天就学习到这里,谢谢大家!!
刘余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士、硕士毕业。现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客座教授,著述丰硕。曾获英国赫尔大学哲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并应邀到英、意、美、加、澳、日、新加坡、印尼、中国香港等地进行演讲和研讨。2015、2016年,先后两次应邀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巴黎总部,围绕“从《群书治要》看圣贤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加强道德教育”做主题演讲,对中国传统文化“东学西渐”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纪录片《中国艺术》合集 纪录片《中国高铁》合集 纪录片《中国春节》合集 纪录片《中国医生》合集 纪录片《中华文明》合集 纪录片《中华文明》合集
纪录片《银发汹涌》合集
纪录片《超级工程》合集
纪录片《大太平洋》合集
纪录片《大儒朱熹》合集
纪录片《守望家风》合集
纪录片《隐秘王国》合集 纪录片《八王之乱》合集
纪录片《华为是谁》合集 纪录片《百年巨匠》合集 纪录片《民国先生》合集
纪录片《千秋史话》合集
纪录片《大河之北》合集 纪录片《天下徽商》合集
纪录片《安康安康》合集
纪录片《帝都咸阳》合集 纪录片《努尔哈赤》合集
纪录片《汉水汉中》合集
纪录片《延安时代》合集
纪录片《黄帝内经》合集 纪录片《西湖情韵》合集 纪录片《记住乡愁》合集 纪录片《金沙迷雾》合集 纪录片《六祖慧能》合集 纪录片《为了和平》合集
纪录片《台北故宫》合集
纪录片《竹林七贤》合集 纪录片《诗画江南》合集 纪录片《商於古道》合集
纪录片《天下客家》合集
纪录片《史说汉字》合集 纪录片《江南味道》合集 纪录片《寻味顺德》合集 纪录片《问道楼观》合集
纪录片《西泠印社》合集 纪录片《留美幼童》合集
纪录片《动物王朝》合集
纪录片《功夫少林》合集 纪录片《大唐帝陵》合集 纪录片《大唐帝陵》合集 纪录片《西汉帝陵》合集 纪录片《西南联大》合集
纪录片《法医宋慈》合集
纪录片《案藏玄机》合集 纪录片《汉水汉中》合集
纪录片《守望循化》合集
纪录片《苏园六纪》合集
纪录片《大美青海》合集
纪录片《文艺复兴》合集
纪录片《大足石刻》合集 纪录片《再说长江》合集
纪录片《帝都泱泱》合集
纪录片《天地洛阳》合集 纪录片《史说汉字》合集 纪录片《故宫100》合集
纪录片《西安2020》合集 纪录片《西安2020》合集
纪录片《宋之韵》合集
纪录片《唐之韵》合集
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合集
蒋勋美学《美的觉醒》合集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图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西北孤莲
主编微信:xuzhigang112963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