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学术丨我们缺少的可能并非信仰,只是善良而已
这一代中国人从出生起,就被时代无情地钉在了信仰缺失的十字架上。没有信仰是我们的原罪,也是我们沉湎物欲之海不得自拔的脱罪词。我们求索,我们忏悔。于是在平安夜,教堂的大门被汹涌的人流冲垮;到大年三十,寺庙佛前的跪枕被磕成破棉烂絮。有人说,这是同一群人,是当今中国人,空洞、虚荣、自私、冷漠,买房到晕头转向,股海里激勇沉浮,却不知灵魂依归何处。
问题是,有了信仰,这些问题真的能解决么?去庙里禅修打坐十天,在悠扬的赞美诗中高声和唱。就真能如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的结尾,“第二天早上起来,振保又重新变成了好人”?
世间烽烟又起。素不相识的人流中,蒙面者默默解开了扣子,露出了腰间的弹药。不过是,为了信仰二字。宗教信仰能否带来诗与远方的安宁,还真难以言说。
— Miss 半城 —
我们缺少的可能并非信仰,只是善良而已
文/张洪
每次社会上一有刷人性下限的事情被披露出来,总会有人痛心地说:“中国人没有信仰,所以做事没有底线。”
好像只要我们再多建几所教堂,多盖几座庙宇(相信我,我们的庙宇已经够多了),把人们抓进去吟唱圣诗或是虔心礼佛,我们所有的问题就都能解决了一样。
当然,此类言论,道德高地无疑是有了。一说到信仰啊、神圣啊、虔诚啊之类的词,我们总是不禁要肃然起敬。但我还是很怀疑,我们做出种种令人发指的事情,是不是能归咎于我们没有信仰。
关于宗教信仰能否让人变好,心理学家对此已经做了大量的探讨。不幸的是,这些研究的结果汇总起来,我不得不失望地告诉你,宗教信仰对善意行为的影响,可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尽管确实有一些证据表明信仰宗教的人更快乐,也更乐善好施,然而,这些论断最近都受到了挑战。甚至连世界上大部分的人有信仰这个状况,也在逐步瓦解之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似乎不太有理由为中国人没有信仰而悲伤,也不太有理由相信当前社会种种怪状的发生是因为我们没有信仰。
人们相信有信仰的人更善良吗?
研究证据表明,一般人确实更信任有信仰的人,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几乎所有的宗教信仰(邪教除外),都是劝人向善的。如果一个人信奉某种教义,那么,我们会更容易相信,他/她的行为是以教义为指导的,也就更可能是善的。
第二、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提供了某种惩罚系统,告诫人们那些不守教义的人可能的悲惨下场。所以,人们认为一个诚心信教的人,内心有了这些戒律,总不至于坏到哪里去。
至于在宗教人士内部,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比较残酷了。
宗教确实在其信众内部,作为一种信任的基石和纽带而存在。传说犹太人之所以生意做得那么好,是因为他们信奉同样的宗教,所以相互之间建立信任的成本比较低。
但如果是异教徒之间呢?我不说大家也知道,人类在历史上和现实世界中,因为宗教信仰问题而引发的流血冲突事件,实在是层出不穷。当然,这些问题常常本质上是利益纠纷。在这种情况下,宗教矛盾不过充当了攻击的借口。
人们确实因为信仰而变善吗?
如果宗教都是教人向善的,那么,我们应该有理由相信,信仰宗教会让人变好。但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并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有信仰者口头报告的利他程度,比他们实际上的利他程度,要小得多。
其次,同一宗教的信众内部更倾向于互帮互助,而不同宗教之间就不一定,甚至很可能互相敌对。
再次,有信仰者作出利他行为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可以归结为他们很在意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名声。
人们信仰宗教的动机是多样的。既然有信仰的人会赢得信任,那么,即使不真的信,装作信好像也对自己有利。信仰于是成为人们掩饰自利行为的一个幌子。研究发现,口头宣称的信教程度确实与社会赞许性倾向之间存在正相关。因此,要看一个人利不利他,不能仅仅对他/她的宗教信仰进行口头询问,还要从行为方面考察其虔诚的程度。
但进一步挖掘下去,研究者又发现,虔诚的程度好像也不是影响利他的最重要因素。能否预测一个信徒是否做出利他举动的最佳因素,是他/她对宗教组织的归属感。也就是说,我们愿意听教会的布道,愿意参与教会组织的捐赠,是因为这些组织对我们提供了帮助和庇护,我们因而真心认同自己是教会的一份子,而不是因为我们多么信奉教义。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宗教性场合和超自然的惩罚性力量的存在,比一个人是否信教这件事,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更大。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即使自己不信教,在宗教场合,也会感受到一种庄严肃穆,自身行为也就不自觉地收敛起来。有一项研究是这样的,研究人员对一群学生说,在某间教室里面曾经有人自杀身亡,他的鬼魂至今仍然在其间游荡。结果,这些学生作弊的可能性就大大地降低了。而在阈下启动“上帝”这一概念,也能够减少人们的欺骗行为,而不管这些人信教与否。
从上面这种种研究结论来看,我们似乎不太有理由相信,虔诚的信仰让人变得更善良了。如果一定要在信仰与善良之间建立联系,那么,我更倾向于是善良的人选择了宗教,而不是宗教让人变得善良。
还有一点是我严重怀疑的:因为害怕受惩罚或下地狱而做出的利他行为,是否算得上真正的利他?这样的行为更像是一种建立在不那么坚实的基础上的交易。人们确实会因为害怕报应而不做坏事,或为了自身福分而行善积德。可是,如果这世间的运行规则并不如此呢?如果仁者不寿善者多难,是不是我们就不必善良了?会不会存在只是增进他人福祉完全不求回报的真正的善良?
为什么善良可以脱离信仰而存在?
不管怎样我还是认为,并不是需要一个所谓的“地狱”,我们才能践行善良。用惩罚约束的善良,也不是真正的善良。善良可以是没有条件的,单纯源于发自内心的对世间万物的爱和尊重。心理学家Baston认为,对他人苦难的理解和同情带来真正的利他,而这并不需要借助宗教的力量。除了移情之外,另一类被研究得比较多的带来利他行为的社会情感是感激。我们感激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朋友的陪伴,感激别人为我们所做的事情,这也似乎并不需要借助任何超自然的力量。
心理学家Pinker在他的鸿篇巨制《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中,提出了引导人性向善的四位“善良天使”(很有意思,他用了宗教语言,提到的这些却都跟宗教无涉),它们分别是:移情、自制、道德感和理性。而其中最被他所推崇的最强大的力量“理性”(与抽象思维能力有关),实际上是跟信仰宗教所需要的无条件的接受相对立的。他列举了大量证据,表明当人们的思考能力越强,人们就越能看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会认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越不会把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看成零和博弈,并越能找到符合双方利益的解决之道。但与很多其他的心理学家一样,当提到宗教信仰对人类的影响时,他总没有办法将它所造成的苦难一笔抹去。
有时候我觉得如今我们的民族自信真的太低了,好像只要国外有跟我们不同的做法,通通都要拿来分析分析,看看是不是我们错了。而我们的批判,又常常是滞后的。事实上,从全世界范围来讲,信教人士的数量是逐渐下降的。而越富裕开化的地方,宗教信仰越是失去了其号召力。并且,信仰宗教这件事也并不能让人们感到更快乐,除了对于生活在极端贫穷地区的人之外。总之,我们实在没必要因为没有宗教信仰而自卑。
其实,在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中,从古到今都有太多太多教人向善的东西,只是它们并不采用宗教的表达方式而已。“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道理。如果一个人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心中能够有这些规矩,想想也绝不至于有多恶。我天真地认为,那些往食品里面加有害物质的人,那些为赚钱不择手段残害他人的人,想到这些古训,手也会颤抖吧?当代人实在是愧对祖先的教诲!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弃之如敝屣,却要去依靠外来的所谓宗教信仰,不是很可惜吗?
我当然认同宗教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功能,也认可宗教作为我们的意义感和控制感的重要来源而存在。我也绝对不反对任何人信任何教派(只要不是明显对自己和他人有害的)。但是我坚信,即使没有任何的宗教信仰,我们依然有能力选择善良。而如果你不选择善良,就算皈依了某种信仰,也救不了你。
作者注:如果此文令宗教人士感到冒犯,敬请您原谅,那实非我的本意。
Graham, J., & Haidt, J. (2010). Beyond beliefs: Religions bind individuals into moral communiti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4(1), 140-150.
Norenzayan, A., & Shariff, A. F. (2008).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religious prosociality. Science, 322(5898), 58-62.
Diener, E., Tay, L., & Myers, D. G. (2011). The religion paradox: If religion makes people happy, why are so many dropping ou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1(6), 1278-1290.
Converse, B. A., Risen, J. L., & Carter, T. J. (2012). Investing in karma when wanting promotes helping. Psychological Science, 23(8), 923-930
Batson, C. D., Duncan, B. D., Ackerman, P., Buckley, T., & Birch, K. (1981). Is empathic emotion a source of altruistic motiv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0(2), 290-302.
Grant, A. M., & Gino, F. (2010). A little thanks goes a long way: Explaining why gratitude expressions motivate prosocial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8(6), 946-955.
本文作者
张洪,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博士,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是一个学了一些理论,做了一些研究,但仍行事天真的心理学家。喜欢思考与自我、关系和幸福感有关的问题。
- END -
☟
半城开封词丨无论是共克时艰,还是至暗时刻,读书是温静的等待,也是最有力的前行
❁
半城编辑部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往期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