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压岁钱的前世今生

半城会 2019-08-29




压岁钱的前世今生

文/香帅无花

来源:香帅的金融江湖(ID:xiangshuai-finance)


尽管是这么大的人了,我还是喜欢年三十从爸爸妈妈手里拿压岁钱的感觉——虽然现在我会给他们包个更大的红包,但是拿着大红撒金的纸包,欢天喜地放在枕头下睡觉的感觉还是那么温暖,像回到了童年时代围炉而坐,嗑瓜子,看春晚,吃酒酿年糕的浓浓年味里。






压的是邪的“岁”,保的是平安吉祥


关于压岁钱,流传最广的故事是远古时代,每到年三十,一个叫“岁”的野兽会把家里的孩子叼走吃了,所以很多地方都有不睡觉守“岁”的习俗,后来一个妈妈无意中发现,只要把一枚铜钱装在红色的袋子里,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岁”就不敢靠近小孩了,所以从此后,每到年三十,大人都会给小孩或者晚辈发压“岁”钱,避的是邪,图的是孩子的平安。



这种传说已经无从考证了,历史上最早有记载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也叫厌胜钱(大压胜钱),但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在正面铸着“千秋万岁”、“去殃除凶”的吉祥语;背面则有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图案。


 



真金白银给的“压岁钱”据说是从唐朝杨贵妃开始的。当时的春节和我们不一样,是“立春日”,在宫廷里春日散钱的风气很盛行,王公大臣,御前侍卫都会被赏赐八宝荷包,挂在胸前。最有名的当然是杨贵妃收安禄山作义子,唐玄宗为了表示宠爱,“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1],这里的“洗儿钱”的意思就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2]。


 

到宋元之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成为春节,春日散钱这种宫廷风俗也流入民间。根据稗官野史记载,今天的压岁钱主要是北宋神宗年间的一件小事演化而来的

当时的朝廷枢密副使(副宰相)王韶的小儿子叫南陔,除夕晚上跟着大人在(北宋都城)汴梁的街头观灯游玩,却祸从天降,被歹人绑架了,在绑架途中,南陔看到朝廷的车子经过,急中生智,大声呼救,歹人一时害怕,放下南陔就跑,南陔得救了。后来,宋神宗得知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就赐予南陔一些金钱,给他压惊。这事儿很快传遍了汴梁,百姓纷纷效仿宋神宗,除夕的时候专门给孩子们一些压惊的零用钱,称“压岁钱”[3]。

 


一代代这么传下来,总之,除夕晚上给压岁钱就成趋吉避凶,保平安的一种习俗。因为当时大多是铜钱,所以常常是大人用红(彩)绳串着铜钱,串成龙形,压在孩子床角[4]。







红包和压岁钱其实是不同的


现在说起压岁钱,有时候常说“红包”-其实压岁钱和红包是略有不同的。

红是中国人传统的吉利喜庆色彩。传说中的神农氏被称为炎帝,炎即红色。后来刘邦自称“赤帝之子”,自汉朝开始,红色被作为权贵象征,功勋诸侯住朱门,坐朱轩,穿朱衣。这种文化氛围下,“红(朱,赤)”成了富贵吉庆的象征,新婚要用红色,走运称为“走红运”受到重用的人称为“红人”


 

所以,在我们汉文化中,红色是富贵幸运色。到唐朝的时候,民间开始出现手工缝制的红色布袋作为“包封”,里面装上钱,潮汕广粤之地,包封又叫“利事”或者“利市”,取的是吉利发财的兆头。



后来印刷术发达,红纸慢慢取代了红布包。到了民国年代,随着铜钱退出历史舞台,彩绳串钱压岁的习俗也渐渐成了大年三十用红纸包钱——给小孩子包100文铜元,意思是“长命百岁”,给成年的晚辈,则包上一块大洋,寓意“一本万利”


 

红包压岁,也就慢慢成了大江南北除夕夜的压轴节目。尤其在物质还不那么丰裕的年代里,小孩子口袋里零花钱都是奢侈品。我印象中和姐姐每年最阔绰最舒心的时候就是春节收到的一个个红包,打开,偷偷在桌子下数一数,然后象打洞的松鼠一样,将所有红包收藏在自己的秘密角落,每天窃喜着计划着自己的“预算安排”。那种匮缺里突然丰盈的欢喜,00年之后出生的中国人大抵是体会不到了。



2014年春节,微信红包横空出世。我记得那年我们陪父母在深圳香港过年,所有人都被卷入了这场“摇一摇“的狂欢之中。自此开始,“电子红包”逐渐侵入了我们的平常生活,红包的数字也有了好多意义,“1314“是一生一世,520是“我爱你“,818是“发一发”—— 红包成了一种社交语言,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表达。说起来,我们中国人真是一个极度世俗化物质化的群体,所有的爱意,敬意,暖意,最后总能化作一个小小的红包利事,不管是通过什么方式,递送到对方手上。



2019年的除夕,刚满一岁的小香帅君坐在我身边的餐椅上,咿咿呀呀拨弄着他的玩具,看我写字。写到这里的时候,安分了快两个小时的帅君终于忍不住,开始用各种方法骚扰我,想让人抱抱。我回头正想呵斥他两句,他却咧开上下各两颗牙的嘴冲着我一笑。

在忙乱中过了一年的我突然松弛下来,是啊,真的过年了。


 就此搁笔吧,去给他准备一个红色烫金的红包,包上纸币,晚上压在他的枕头下,希望他,还有所有的人,平安,喜乐,吉祥。



狗年的岁已经马上就要被驱赶走了,猪年的运会跟着到来。

 

注:

[1]《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

[2]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内廷妃嫔,每于春时,各于禁中结伴三人至五人掷钱为戏。”王建的《宫词》说:“工人早起笑欢呼,不识阶前扫地夫,乞与金钱急借问,外头还似此间无”;“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边树;寒日内人长打白,库中先散与金钱。”王建《宫词》:妃子院中初降诞,内人争乞洗儿钱,《燕京岁时记·压岁钱》:“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帝京岁时纪胜·岁暮杂务》:“除夕为尊亲师长辞岁,……阖家团拜,更尽分岁,散黄钱金银锞锭,亲朋友辈来辞岁者,留饮啜,答以宫制荷包,盛以金银锞饰。”

[3]记载于岳珂记载两宋时代朝野见闻的一部史料随笔《程史》。

[4]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清吴曼云《压岁钱》:“百十线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


- END -


声明〡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延 伸 阅 读


半城乡物 | 年夜饭,家人围坐,灯火可亲

半城故事 | 爱不能等,崔琦之痛。

半城计 | 阶级跃迁也许还有戏,思考能力的固化可能无法翻身

女主播月入百万,每个人都活在欲望共和国

半城计 | 空巢青年春节回家怎么办?

比起自怨自艾的“中年危机”, 我更欣赏她们意气风发的“中年叛逆”

会客厅丨潘知常:物质该退场了,爱、美和信仰的时代即将来临

没有洞察力,读再多历史也没用

半城美学 | 装修的阶级属性:为什么欧美风格不适合普通人

你心柔软,却有力量 | 用阅读来怀念你:林清玄

华为公主孟晚舟: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心中有信念

为元首生育的少女:当“超级人种”堕入万丈深渊

半城故事 | 盛宣怀家的两个著名女佣

她们是时间的敌人|上海滩最后的大小姐严幼韵,每天都是好日子

半城男人丨他比徐志摩浪漫,比梁思成深情,是这世上最会说情话的男子

反鸡汤 | 中年妇女优秀不优秀,主要看娃


点击以下 关键词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黄菡 | 叶檀 | 陈文茜 | 黄佟佟 | 野夫张明 | 潘知常周晓虹 | 白岩松 | 徐士进 | 裴谕新 | 薛冰 | 刘嘉李丽淑 | 金一虹 | 晋锋@一猫一艺术 | 吕莎莎 | 张默雪 | 鲁敏 | 陶向南 | 傅国涌 | 曹立群 | 于海青 | 底层放弃教育,中产过度焦虑,上层不玩中国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