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赵半狄1990年巨著《在那个早晨》重磅呈现北京保利拍卖

阿尔法君本人 ArtAlpha艺术阿尔法 2020-11-05

点击上方 ArtAlpha艺术阿尔法”,进入公众号,关注我们,及时获得专业独到的艺术行业资讯和深度报道。

  



赵半狄《在那个早晨》布面油画200 × 190 cm1990年 作估价:2500-3500万元 北京保利十五周年拍卖会呈现(2020年10月13-20日)出版《中国前卫艺术》 P198 海德堡Edition Braus 1993年版《漫游的存在 新生代艺术》 图版8 吉林美术出版社 1999年版《艺术·各自为战的运动——亲历中国当代艺术20年》 P103 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8年版展览1991年 赵半狄、李天元画展 天地大厦 / 北京1993年 中国前卫艺术展 世界文化宫 / 柏林 / 德国1993年 中国前卫艺术展 鹿特丹当代美术馆 / 鹿特丹 / 荷兰1993年 中国前卫艺术展 现代艺术博物馆 / 牛津 / 英国1994年 中国前卫艺术展 Kunsthallen Brandts Kladefabrik / 欧登塞 / 丹麦2013年 国风——中国油画语言研究展 / 北京2015年 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 中华艺术宫 /北京2017年 赵半狄的中国Party 尤伦斯艺术中心 / 北京




九十年代初,艺术家赵半狄在走出中央美院后,在北京天地大厦的展览引起轰动。多年过去后,当年这批为数不多的作品,每每出现在市场中,都会引发极大的关注和影响。


今秋,赵半狄创作于这个时期的重磅作品《在那个早晨》将在北京保利十五周年拍卖会呈现,这是今年秋拍值得关注的盛事之一了。


“当《在那个早晨》完成时,我觉得我做到了。”——赵半狄





1991年,“赵半狄、李天元画展”,在北京天地大厦,也就是现在的保利大厦中举行。这个展览让大众第一次认识了刚从中央美院毕业的年轻艺术家赵半狄
 
展览中这些从生活的表象而投射出艺术家的情绪和观念的作品,用及其严谨和高超的绘画技术体现的几近完美。
 
这些惊世骇俗作品,散发出来巨大的能量,在几乎没有艺术市场的90年代,作品被买家一抢而空。


 1991年9月,在“赵半狄、李天元画展”上赵半狄(右)与李天元的合影


 
陈逸飞这样评价,北京有个赵半狄,他的作品非常好!
 
有买家听闻后带着一大包现金到赵半狄画室买画,而他当时已经无画可卖了。

 
 1991年,在天地大厦的“赵半狄、李天元画展”《在那个早晨》作品前,赵半狄(前排左二)与刘小东等新生代艺术家合影


从彼时到现在,这个展览上的作品,每每有它们当中的一张画在市场出现,必会引起轰动,也必会出现天价。而收藏的人,都是内心真爱。


“赵半狄、李天元画展”请柬


29年过去,天地大厦早已变成保利大厦。今年10月,这个展览中的一张极为特别的作品,《在那个早晨》将在它对面的新保利大厦再次被释出

这一次的经手人,保利拍卖现当代艺术部总经理常天鹄,就是在1991年的展览上,作为美院学生,将这幅画挂上墙的人


 
1
对赵半狄最重要的一张画

“赵半狄、李天元画展”中的作品,到底哪张最好,难分伯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但是,对赵半狄本人来讲,《在那个早晨》有着极其特别的意义,也是无法替代的存在

 

创作这幅作品的时候,赵半狄的想法是,我要通过一件作品,把多年在中央美院学习的记忆,对艺术的理解,对生活的体悟,做一个最终的总结,把心中的形式和内容,技巧与布局,做到完美。

 

“当《在那个早晨》完成时,我觉得我做到了。”


 

 
艺术家 赵半狄


2
一个人的史诗

在赵半狄90年代前后的创作中,《在那个早晨》是唯一采用拱形构图的作品,不但是赵半狄最早对古典主义仪式感的探讨,也是他第一次将完整的学院式构图打破,而赋予“构图”这件事本身以意义。

在1992年创作的《小张》中,他把长方形的画面转了一个角度,形成一种不稳定的菱形构图,这是从《在那个早晨》中,又进一步发展而来。

 

 赵半狄《小张》1992年作,布面 油画,214×140cm 


 
穹顶的构图古典又庄严,让整幅画看上去崇高之感油然而生,这是艺术家对西方古典艺术的致敬。
 
撑满半个画面的床,横在整张床上的女子,如纪念碑般巨大、方正的窗,被表现在2米乘1.9米的巨大尺幅上,共同集成了《在那个早晨》震慑人心的力量,一眼看去,过目不忘。

 

《在那个早晨》局部



这张凌乱的床上,一位年轻女子仰躺在此,头歪向一面,胳膊和手耷拉在床下,身上外出的服装,并不像清晨刚睡醒的样子。

床单上的红色印记,耐人寻味,和拱形结构的画面相映衬,显示出某种遥远而来的悲剧色彩。而这样的悲剧色彩又在现实主义的背景和人物安详的表情、泛红的肌肤下,给人另一个可能性的出口,减轻了悲剧的沉重。
 
艺术家在这里像一个导演一样,为观者安排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是“青春的激情”,是“希望的坍塌”,是更个人化的“怅然若失”?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


拉斐尔前派艺术家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的作品《奥菲利娅》


 
我们在拉斐尔前派艺术家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的名作《奥菲利娅》中也看到了相似的情境,但是赵半狄的笔下,褪去了精致的华服和贵族的气息,而所有的细节都将人带到90年代初一个身边的场景。就像我们邻居的家中,那些平淡无奇的陈设。

而女子奇妙的构图,构建了散发着庄严、肃穆的氛围,崇高和现实的温情浑然一体,让人既够得着,又够不着

 
3
高度“炫技”之作

在中央美院的时候,赵半狄是一画室的学生,同学包括李贵君、夏星、石良等。这个画室有很深的古典主义情结,写实的倾向也非常明显,每一个人都是“技术大咖”。

从这个画室走出的赵半狄,是当时绘画界异军突起的“新生代”艺术家群体最受瞩目的“明星”,他的“写实”与中国此前的写实主义艺术(如古典风绘画、怀斯风绘画、风情绘画),有本质的不同
 
在“技术狂人”的表象之外,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观念因素。他对人生的态度,生活的认识,都藏在画面表象的背后,从作品中强烈地渗透出来,这些图像,在当时让人耳目一新。
 
纵观《在那个早晨》这张作品,从技术层面来讲,已做到登峰造极


赵半狄《在那个早晨》

 
这幅作品完成的时间是1990年,时年24岁的赵半狄,被人冠以“油画天才”之名。
 
是希望证明自己也好,怀揣野心也好,赵半狄觉得自己非常需要一张作品,来完美地展现自己的技术技法,同时还得充满胆识与魄力。《在那个早晨》就被赋予了这样的使命。


《在那个早晨》局部


 
首先,他对视觉美感进行了精心设计,竖着的暖气管道和窗户、电扇,与横着的床和人,达到视觉上的平衡。

而这样的均衡感还体现在黑与白的穿插中。最近处的地板是黑白方形的穿插,女子的毛衣,是黑白横条的穿插,再往上的暖气片,是黑白竖条的穿插,从视觉角度上,达到高度和谐的美感。
 
古典写实艺术对衬布的表现到了痴狂的地步,这幅画中的床单的质感体现,有过之而无不及。从褶皱、纹理到绣花的细腻,再到对白色调的丰富性的呈现,可谓登峰造极。在这里,艺术家就像机器一样,分毫不差地描绘出所有,交出了100分的答卷,而技术上的100分,又揉进了抒情和诗意,结合地堪称完美,淋漓尽致。


《在那个早晨》局部


 
人脸、手、毛衣的质感,这些关键点被细腻地刻画,而墙壁和处于视觉较远的部分床单都是简单概括的刻画,并不贪恋于细节。
 
年轻的赵半狄像个孩子一样,投入地在画布上“炫技”,一切既显得游刃有余,又酣畅淋漓。
 

4
11平米蜗居中诞生的杰作

 赵半狄的整个高中和大学阶段都是住在位于北京和平里一间11平米的房间里,这是他父母的家。

有一天回家的瞬间,看到床上的被子、枕头、床单的交错形态,以及背后窗帘的形态,觉得太适合入画,于是叫来了画中人横躺在床上。因为房间太小,巨大的画布只能倚靠在“模特”对面的墙上,赵半狄背对着描绘对象来进行创作。


《在那个早晨》局部
 

赵半狄频繁地回头观察,再落笔,直到最终作品完成。这个别扭创作的姿势,结构和细节不但一点没有跑偏,而极其严谨、精到。
 
 
5
身价最高的艺术家之一
 
熟悉艺术市场的人都知道,赵半狄90年代左右创作的屈指可数的几幅油画,一旦进入拍卖,必将引起一场争夺大战,也是创造过众多天价,而近几年的成交几乎都得千万以上


赵半狄《蝴蝶》1990年 布面油画 250x140cm 
成交价:2760万 


《在那个早晨》于天地大厦展览之后,得到了荷兰籍策展人戴汉志(Hansvan Dijk)的高度认可。1993年,戴汉志选择了《那一个早晨》参加其在柏林世界文化宫策划的“中国前卫艺术展”,并在欧洲作巡回展出。


2017年,此作再次出现在尤伦斯艺术中心举行的“赵半狄的中国Party”展览中



《在那个早晨》在尤伦斯艺术中心举行的“赵半狄的中国Party”展览中

 
伟大的作品总是难以寻觅,《在那个早晨》这样的作品在市场中的惊鸿一瞥,也是那些真性情的收藏家们一生的追求。

 

延伸阅读:“派对之王”赵半狄:好画比好收藏家少




北京保利十五周年拍卖会

预展及拍卖时间
2020年10月13日-20日
预展及拍卖地点
北京国贸大酒店






*  本文为原创,图片来自保利拍卖,欢迎转发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往期精彩内容
>ArtAlpha观察|一路向南,艺术在深圳有什么新的可能>巴塞尔艺术市场半年报出炉,疫情严重影响了艺术市场,但只有坏消息吗?
>天价艺术品是怎么在拍卖会拍出来的>木木美术馆再迎新机遇,最大潮流玩具品牌泡泡玛特战略入股其主体公司>魔都莫奈《日出·印象》,帝都苏东坡故宫大展,9月两个一生一次的相遇
>曾梵志1.61亿创中国当代艺术最高价,永樂拍卖今年首场圆满迎来新的开始>周春芽8625万成交领衔,许幸之破纪录,疫情中的嘉德春拍平稳中有惊喜>著名艺术家露琪塔·乌尔塔多(Luchita Hurtado)逝世,“作为这个星球的居民,我太开心了”>探访超级收藏家伊莱·布罗德(Eli Broad)挂满艺术品的家>ArtAlpha观察|豪瑟沃斯又一大将离职,后疫情时代顶级销售人才出走热?!
>米罗创欧洲春夏拍卖季最高价,伦勃朗1.3亿元成交,苏富比伦敦独创上下500年艺术专场
>“三十而已”的艺术主线,从“梵高的睡莲”到男主偶像蔡国强>他们是拍卖场上叱咤风云的操盘手,气场惊人,一挥手就是一个亿
>艺博会“最佳着装”带他进入艺术大门,几年间跻身国际收藏家之列>她是理科学霸,毅然放弃生物学做了艺术家,用乐高、黑洞、声波搭建风景>Banksy终于现身,在地铁涂鸦呼吁人们戴口罩,ins人气一哥最近搞了什么事情
>默多克之子詹姆斯·默多克的投资公司或入股巴塞尔艺术展母公司MCH集团
>今夜佳士得首创拍卖界“春晚”,全球接力拍了4.21亿美元>大卫·霍克尼1.15亿领衔,郝量破纪录,5.95亿港币苏富比香港当代艺术夜场现稳健市场>ArtAlpha测评|周哥有话说,佳士得春拍捡漏Top1>香港唐人推出重量级群展,ArtAlpha专访策展人李雅璐
>今夜朱德群破纪录,常玉创第二高价,4件过亿,香港春拍第一弹现市场振奋
>梁缨:胆大无险,悠悠然见南山>又一场全球连线拍卖,100%成交率,刷新三位艺术家世界纪录
>村上隆因疫情濒临破产,砍掉已进行9年的电影项目>疫情后首次大拍,第一次全球连线直播,刷新今年最高拍卖记录>深耕在地艺术,松美术馆疫情后重启,呈现20家画廊与20位艺术家的“2020”>打破线上销售单价纪录,巴塞尔艺术展网上展厅第二回销售渐强>北京保利首开网拍,带来Kaws、Arsham硬核潮玩>中国美术馆这个超难预约的展览到底有多硬核>全球连线,疫情下画廊生存调查(三):艺术体验需要线下的温度>估价超1亿人民币的伦勃朗罕见自画像将现苏富比伦敦晚间拍卖
>那些年艺术圈摆过的“地摊儿”
>全球市场“冰封”时,对冲基金巨头肯·格里芬1亿美元购买巴斯奎特作品>艺术界参与声援黑人平等运动,诸多大型机构因反应“迟钝”受谴责>SpaceX把他的作品送上太空,他18岁设计的潮玩就已风靡全球>艺术圈“后浪”的一个标杆:两位90后创立的X美术馆开馆了>一座棉花堆成的迷宫,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ArtAlpha专访崔灿灿>ArtAlpha专访 | 勤耕三年,知美术馆逆势出发,从成都开到上海>颜料比黄金还贵,最新研究揭示“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新秘密>ArtAlpha直播回顾| 加仓中国的好时机,如何配置艺术品>力量与爱,代表“母亲”最震撼的艺术作品>艺术圈的后浪,如果不能有一个毕业展,那我就给自己办一个>全球连线,疫情下画廊生存调查(一)>哪幅是梵高最好的作品?8位顶级专家告诉你他们的选择>ArtAlpha观察 | 疫情4个月,内地的画廊都怎么样了>Lady Gaga发起的One World演唱会凝聚了全世界,艺术与音乐从未走远>在疫情的阴霾下,艺术家用诗歌和绘画带给人们爱与希望>那些年被盗又被送回来的艺术品,贼说,我压力太大了>他是艺术圈中的Zara,与厨师一起创作,消费下沉的现在他带来买得起的美术馆级艺术品>首届巴塞尔艺术展网上展厅上线,多家画廊销售良好,新的艺术交易方式正在生成中>KAWS全新AR作品改变了艺术的观看、拥有与交易方式>疫情期间的创作,被限制自由的同时获得了自由>那些在收藏界呼风唤雨的女性们>全球艺术品销售额同比下降5%,女性在艺术市场中的重要性增强,2020环球艺术市场报告出炉>他是"拉斯维加斯之父",刚刚1.05亿美元私洽买下马龙收藏毕加索作品>那些正在跻身拍卖夜场的艺术新星们>击败拍卖行,三大画廊巨头获得唐纳德·马龙价值4.5亿美元藏品出售权>专访香港佳士得晚拍主管何善衡:归零的行业,服务至上,机会永远在>杀死席勒和克里姆特的这场流感,吞噬了半个世界,改变了一战结局>安迪.沃霍尔领衔,伦敦佳士得当代艺术夜场成交5.11亿,成交率达98%>大卫·霍克尼《水花》2亿人民币领衔,苏富比伦敦当代艺术夜场成交超九成>疫情一个月艺术圈都发生了什么



投稿、合作以及业务咨询请发送邮件至:artalpha@163.com,也可添加微信 lilyli20180326 或 Lily_Lee1021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发现更多精彩好物!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