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月如钩:向晚而立

月如钩 鸿渐风 2023-04-30

请点击左上方“鸿渐风”关注我们


向晚而立
文/月如钩

如你所知,如你们所知,我老了,从文青才女,老成今日的油腻大妈。“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但我曾经年轻过,老同学还发过来一张我18岁的靓照,有图有真相。
我年轻的时候唱歌跳舞,在兴修水利的工地演出,挥舞着“农业学大寨”的旗帜;我年轻的时候锄草插秧捡棉花割稻子,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我年轻的时候赶上了恢复高考,还赶上了写诗的时代。虽然那个时代的诗人们有的自杀,有的疯了,但今天仍然有人记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名句。至于铁锹扁担锄头镰刀,如今的年轻人见识过吗?那些年我多么年轻,多么荡气回肠,我在田野里听大喇叭里的样板戏,在大学里读诗写诗挤在报告厅听北京和各地来的大家们讲解着时代与文学。热泪盈眶的那些日子,正是我转瞬即逝的青春。


作者18岁照


几十年前的岁月如白驹过隙,在前世的花开花落里曾经狂热虔诚的我,进入渐渐老去的状态。我在独处时画国画或听音乐,皴擦晕染的缤纷色彩在宣纸上展示花鸟的活力风采,宁静流淌的世界名曲在心空里描画万紫千红。我在群处时唱京剧,让声音代替情感穿过古老的望江亭天波府昭阳殿,或者就坐在乐队里滥竽充数弹月琴吧,有一种融入繁华的热闹来解脱现实的冷清。然后,我们有三姐妹的相遇相知,这缘分,真是鬼斧神工啊。我们一起凤冠招摇水袖翻飞莲步轻移声腔婉转,演绎春秋亭的风雨婚嫁、韩玉娘的漂泊凄楚、穆桂英的婀娜刚劲,我也终于学会静静地看这个世界,像一场未曾告知的风雨,像一支未开在佛座的莲花。


作者在作画


进入2020,时光渐趋苍凉,我们三姐妹在微信群里时常互相提醒着防范疫情,关注冷暖。在这命运多舛的世道,我们远隔天涯却互相牵挂,特别怀念我们一起吃油泼面、吃螃蟹、吃肉吃鱼还有游山玩水的时光,天知道以后还有没有。翻出那些让人捧腹的老照片,发现三姐妹容颜好美,眉眼舒展,笑意盎然,有种看尽繁花的淡定。那时我们嘻嘻哈哈,哪里会想到命运早已在我们的鬓角标好了刻度,为余生预备了灾荒。而今向晚而立,顿感老境渐至。老了,趁着还有诗心,给姐妹快递一朵南疆蓝天上悠游的白云,或者在网发一片春城早开的桂花清香,博姐妹俩在中原腹地的冬季雾霾与夏季燠热里,打开手机的会心一笑,正如时代大锤落下之前的互道珍重,然后在乱世的尘土里,像三片飘飞的叶子,被秋风吹得落荒而逃。
2020,大多数人的日子都不好过,等我更老,忘了青春的欢颜姿色,忘了京腔京韵的味道,甚至忘了年轻时追过的男友和写过的情书,距离“老了”最近的庚子年,那年的万箭穿心,那年的旷世悲凉,仍能回忆起我们互相提醒戴口罩勤洗手。
有两个能陪你一起老的朋友,幸甚。


三姐妹合影


我老了,正赶上中国人彻底失去诗意。人人是房奴,网络彻底主宰了我们的生活。不带一分钱就出门,看到购物时有人掏纸币,觉得像是上个世纪穿越过来的。常常想起李白的潇洒:“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如今,最潇洒的是手机一开,一切搞定,连秦淮人家的老鸨也只扫一下付款二维码。老了老了,却和钞票分道扬镳,活得越来越清心寡欲。老了老了,每天拿着手机,关注着八方信息,了解生活的这个世界才是我们活着的证据。看疫情,看水灾,看公交投河,看后夫杀妻。流过泪,骂过天,骂完继续垂头丧气地上班,挣钱给儿子还房贷。
我看到8月酷暑天气,盘龙停水三天,已经有网友调侃要在身上抹点盐做腌肉,否则一身骨肉就臭了。其实我这里已经停水六天了。即使不停水,我也听说这里的水硬度特别大,很多人体内有结石,别看春城四季繁花似锦天蓝云白,平均年龄在全国排名却很靠后。曾经看过一篇报道,中国的大部分地下水都已被污染。还能说啥?我们都是直立行走的化学元素周期表。


作者舞台演出剧照


据说人活在世界上,容易犯两个极端:一是冷酷至极,虽见生灵涂炭饿殍遍地而八风不动;一是爱心泛滥,一见有人死了就要点蜡烛,嚎啕死者为大,即使见了恶贯满盈的希特勒的尸首,他们都要满地烧香。酷暑停水,耐心堵车,大水漫街,庄稼潜泳,肉菜涨价,公园限人……我们都能忍受,他人也不关痛痒,因为他人有更多需要操碎心的事要做,比如去肯德基骂吃炸鸡腿的孩子不爱国,比如在网上悼念被美警执法而死的黑人,比如各种造谣辟谣。我们不缺爱,但缺的是正确的爱。
我老了,一介草民,我无力也不关心别的,只愿我的姐妹和我共享异乡风情内心风景,只愿我的亲朋好友喜乐平安。困厄很容易逼出人的求生本能,在这过程中,黑发变白,先放下对灵魂的拯救,再放下对国际纷争苍茫的思索,努力活着。
相信你也是。你们也是。


在京剧乐队弹月琴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让刘禹锡的“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来勉强安慰和我一样老去的人,安心地负重赴老。

三姐妹同台谢幕

(责编:糊汤粉)

作者往期部分文章链接 :

月如钩:尘世惊慌,心无皈依的假期

月如钩:花开时节,万种风情

月如钩:偶读闲书

月如钩:山之上,国有殇

月如钩:苦难历程

月如钩:涂尕楼子

月如钩:草鞋


公号近期文章链接:

隔壁老王:京山人对天门人的地域黑

郭良原:开始——我的前六十年(连载之八)

忘忧草:我的三位语文老师

喻训天:竟陵陈家大院的“膏药爹爹”(下)

喻训天:竟陵陈家大院的“膏药爹爹”(上)

郭良原:开始——我的前六十年(连载之七)

隔壁老王:京山人与天门人

天、沔蒸菜之争与京山有关


      敬请赐稿,欢迎留言(公众号“发消息”处可留言)。编辑部组建了《鸿渐风乡友群》,旨在增进编读沟通,分享信息。有兴趣者可在留言处告知您的微信号,编辑将邀您入群。本公众号投稿邮箱:44982256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