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大青 2018-05-29

作者简介

         张大青,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1981年赴美留学。现为好莱坞制片人、编剧。


本文作者


原题:

平遥夜话

——谁是最可恨的人



        1987年我在山西平遥,参加八一电影制片厂和加拿大合拍的“白求恩”。剧组里面有个名字叫瑞的英国灯光师,看样子不到60岁,五短身材,秃顶,脑后剩下的头发花白,讲话很下等阶层,脏字很多。


        来参加那个剧组的西方成员,每个人都是接受了平时的2/3甚至更少的酬金,目的就是为了能到刚开放不久的中国内地来一趟。收工之后,经常看到他们在平遥古城里转悠,大惊小怪于各种对我来说是稀松平常的土特玩意儿。唯独这个瑞,对一切都没有兴趣,下了班只是在屋里独自喝闷酒。喝多了走出屋来,嘴里还要骂骂咧咧,似乎看见中国的什么都不顺眼,一次,连收工回来的演员郭达都没有放过,只因郭打着绑腿,穿着八路军的服装。


1950年9月19日,在朝鲜半岛西部仁川,麦克阿瑟将军身着皮衣,巡视新拉起的战线。陪同他的是第十军团司令、少将Edward M. Almond(图左)、第五舰队司令、中将 Arthur D. Struble。(美联社图片)


        从一开始,我对瑞的态度就是不敬而远之。但有一次,剧组女主演生日聚会,在院子里架了一堆篝火,大家围坐着喝酒,瑞也在。他看见我,就凑上来,只听他嘴里含含混混的,显然已经有点醉了。


        他说他不喜欢共产党中国。对此我毫不惊讶。但他又说他也是减了酬金,同意来这个剧组的。对此,我感到颇为意外。他还说以前曾经见过很多中国人,很多。他说,在亚洲。


        然后,又喝了几口酒,瑞终于憋不住,告诉了我一个既不光彩,更不合时宜的个人秘密:他曾经是英军驻联合国部队的一个下等兵,机枪手,1951年参加了朝鲜战争。他说,他曾经在一场“很大的战役”中,和中国的志愿军激战了三天三夜。(听他的意思,这场“很大的战役”,应该是尽人皆知的。但是,因为我只知道中国人取得胜利的上甘岭战役,所以到底也不知道他说的那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打的,等等。)


        换句话说,他是一个最可恨的人。


1950年11月15日,在新义州—安东(中国城市)鸭绿江的一座桥上空,海军战机俯冲轰炸机AD-3(图中上)在朝鲜一侧投下2000镑炸弹后拉起。(美国国防部图片)      


        篝火暗红色的光中,瑞的灰色的眼球,浑浊,闪动着顽固。


        开始时,他坚持说,他当年打的,是一场遏制共产主义,维护人类和平的战争。一度,他甚至变得慷慨激昂起来,不论我对他说什么,他都说,他在打仗时做的一切,都是正义的,他三天三夜的鏖战,他说,靠的就是这个信念。


        但是,再多喝酒之后,他的眼神里,开始流露出恐怖。


        我不敢睡觉。三天三夜。晚上,我一点困意都没有。我的排长告诉我们,你们的人是不在乎生命的。如果被摸上我们的阵地来,我们就全都完蛋了。所以我们不停地放枪,不停地放。


        你们的人,手中的武器比起朝鲜人的来,要差。(朝鲜方面,当时是苏联给的装备,而志愿军初入朝时很多还是自己解放战争时的武器。)但是你们的人,顽强。很多次,他们只是往我们的阵地猛冲,却很少开枪。我怀疑他们是否枪里都有子弹?(据说,有些志愿军部队,冲锋前每人只能发很少的子弹,曰:“不许放空枪”。)你知道,你们的人是怎么拿下我们的阵地的吗?     


1951年1月27日,在朝鲜半岛洋吉(Yangji),被缚的一双手穿过雪地中的透气孔,雪下之人被撤退中的共军击倒,奄奄一息。(美联社图片)        


           篝火“啪”地爆出火星,瞬间照亮了他那灰色的混浊。


        他们人海般地冲过来,而且队形密集。我们的机枪,就这样扫过去,扫过去。直到他们的尸体堆在我们的阵地前,使得我们的视线都受到了影响,我们的排长才下令,撤到下面一条战壕。就是那样,一直冲,一直扫,一条战壕接着一条地退下来,直到我们最后放弃了阵地,撤到下面一个阵地上,重新再来过这一切……


        再喝了一会后,瑞的眼睛里流露出来的,是惶惑。


        有一次,我们彼此能够看到对方的眼神。他们瘦小,衣服都很单薄。我看他们的年龄,都和我一样。我那年是18岁。


1950年9月,汉城巷战。(美联社图片)


        篝火只剩下了残存的炭灰。瑞已经醉得快到了说不清话的程度了。但是,他还是在不停地说。酒精作用之下,他突然从胸口拿出一张显然是一直带在身边的,包在透明塑料膜里的卡片。年代久远,卡片已经变黄。我看到,那上面没有他的照片,但是有他的名字和部队番号等等。那是他参加朝鲜战争时的士兵证。我本能地不愿意触碰那个东西,那是这个最可恨的人的罪证。


        这个,你看看!我那年18岁。18岁。


        突然,他抓住我的手,用力握紧。


        我根本不懂是怎么回事。只是我们的长官告诉我们,我们是为正义而战,为自由世界而战的。我就打。打。我害怕。我只有18岁。我那年只有18岁。


1952年4月8日,在朝鲜东部,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从碉堡中纵身一跃,躲开了即将坠向山坡上的共军82毫米迫击炮弹壳。(美联社图片)


        炭火的微光,已经不足以照亮四周。以后的谈话,是在黑暗中的,语无伦次。


        多少年来,一身一背的冷汗。我害怕。我每天晚上都会从噩梦中惊醒……每天晚上。总是想,他们和我一样年龄……我看到他们。他们的眼睛。上帝。我还总是看到他们的妈妈。


        瑞面对我,忽然开始把手中的那个士兵证往我的手中塞。


        这个,我送给你了。你知道吗,你是第一个跟我说话的中国人。所以,你收下。当个纪念吧。(我当然没有收他的)你知道,我为什么一听说这个电影,就推掉其他一切,到中国来了吗?


1951年3月30日,美军第25师的坦克用喷火器攻击深藏于朝鲜汉江旁山中的敌方碉堡。(美联社图片)


        一阵夜风。死灰复燃的篝火,忽然暗暗地烧亮,跳跃在瑞的灰眼球上下。


        因为,我听说,在中国和朝鲜的边境上,在那条江边(他一时说不出江的名字,但是我知道是鸭绿江),有一个他们的纪念碑。我要在这个电影结束以后,是的。我要去那里。我要去那个纪念碑。我要对他们说……哦,我要把这个士兵证,放在那个地方。我要对他们说……不过我听说那里现在很少有人去,但是,我要去。我要对他们说……我还要给他们敬礼。是的,要敬礼……


1951年5月10日,在北朝鲜韩川一个补给站附近,B-26轰炸机的一轮凝固汽油弹轰炸后,地面成片茅草屋纷纷着火。(美联社图片)


        火又灭了。黑暗中,我听到压抑着的涕泪交加。嗫嚅。


        我要对他们说:对不起,我对不起。我那年,18岁。


        我不记得最后我们是怎么收场的。我只记得第二天,瑞开工的时候,见到了我,冷冷的,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更不记得他曾经坚持要给我他的士兵证。或者他害怕我会告发他……我不得而知。



1950年12月26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在F4U-5海盗式战斗机的有效支援下,将战线向前推进。(美国国防部图片)


        那以后,也还是常常听到瑞动辄诅咒这个那个,骂中国,骂共产党。后来,我因私人的事情提前离开了那个剧组。但我听说,那年秋天电影结束后,瑞真的请组里帮他买了张票,去了吉林。


        这些年来,每当有人提起当年朝鲜的战事,我总会不自觉地在想象中看到一个最可恨的老兵,独自一人,站立在鸭绿江边上一座中国士兵们的墓碑前。敬礼。脑后剩下的花白头发,在江风中抖动。


        他那年18岁。他不是最可恨的人。


        记于韩战爆发纪念日


1950年12月8日,在Koto-ri(江东里),美海军陆战队、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和韩国阵亡士兵运到一起,举行集体葬礼。(美国国防部图片)


(本号获作者授权推送,图片选自网络)



编后絮语


谁是最可恨的人?


        1950年6月25日,朝鲜领袖金日成挥师南下,跨过临时边界线,试图一统河山,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由此全面爆发。二战结束前为苏联远东军国际旅营长、时年38岁的金日成一意孤行,彻底撬动二战后的东亚地缘政治版块,是蕞尔小国玩转周边大国的经典案例。


        中国军人被迫参战,成为中国加盟苏联集团阵营的投名状,从此获取苏联大规模经济和军事援助;中国军队以近40万士兵的伤亡代价,把联合国军锁定于三八线上,保住了金日成政权;中美交恶20年,中国痛失收复台湾的最佳时间窗口;日本乘机咸鱼翻生,18年后攀上全球经济实力排行榜次席;印度支那战争的爆发与终结,也是朝鲜战争的另类升级版……


        更为重要的是,朝鲜停战协议临时维系的朝鲜半岛不战不和局面,持续至今60多年,为今日的朝鲜核武器危机打下楔子……


        笼而统之,总而言之,从67年前的这一天,金日成发动朝鲜战争起,生活在太平洋西岸的几乎每一个人,开始有了迥乎不同的时代底色与人生命运。




更多阅读:

张大青:平安夜

张大青:一公分高度的遗憾

父辈的战争——抗美援朝时的父亲

陈湘安:我登上了美军航母小鹰号

国产航母副总设计师孙光甦: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肖星:我所经历的1979年对越作战

侯杰:我与70年前的那场战争

张河:我的汾阳情结

秋瑾轶事:请珍惜身边包容你的亲人

中国紧急召回首批留学生

李大兴:东四六条里的人民大学

革命丽人史静仪的爱情与信仰

田小野:与王友琴面对面

王友琴:130万个罹难者的名字

李大兴:谁记得一甲子前的北大今天?

陈原: 鲁迅投笔怒怼的“三一八”,

究竟谁是主使?

陈原:从铁狮子胡同到张自忠路,

五百年卧虎藏龙

侯振华:一座让人思绪万千的院落

高初建:回忆阿塞拜疆之行

常驻海外的通讯变迁:

从远在天涯到急在眼前

陈小鹰:以色列高价导游伊萨卡

林晨:也说大同的古城新造

林晨:应县木塔怎么了?

杨劲桦: 梦里颐和园

杨劲桦:最美好的城市圣地亚哥

杨劲桦:月亮的山谷

杨劲桦:邂逅那不勒斯

姜波: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侯杰:日月山,那不能忘记的3000随从

侯杰:访寻长眠坦赞铁路的中国英魂




每天讲述最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关注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知青岁月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六: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七:反右运动60周年祭 

主题八: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