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冯唐 2018-05-23


0、你多次在文章中表达对母亲的“崇拜”的“景仰”,为什么?如果用3个词形容她,会是什么?

慓悍。大器。茂盛。 1、你出生时,母亲正处于什么年龄?她是什么职业/家庭主妇?

我出生时,我老妈31岁。那时候闭关锁国,均贫富,我老妈无知无觉地上班下班,拉扯我们三个孩子长大。 2、小时候,你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多吗?一般都是在怎样的情景下,能具体描述一下吗?

多。在我27岁去美国读商学院之前,我和我老妈一直住在广渠门外的垂杨柳。通常是她和不停地唠叨她对世界、人生、民族、我奶奶、我爸、我哥、我姐等等的各种意见,负面的占七八九,正面的占一二三。她唠叨的时候,我基本在一边看书一边听。后来总结,比我老妈更洞明、更尖刻的书实在不多。 3、成年后,你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多吗?一般都是在怎样的情景下,能具体说一下吗?

少。我成年之后,我奶奶已经死了,老妈通常在旧金山和我姐住在一起,我通常是到处丧跑,为了世界、人生、民族。我问我老妈,为什么不回北京,她说,空气不好;她说,太吵太乱太多人;她说,我哥不听话,没有小时候好玩,我爸老抽烟,睡觉打呼噜、看电视声儿太大、做菜太咸。我老妈知道我整天傻屄忙,从来不给我打电话,我打过去,常常会聊一两个小时。我一年去旧金山招聘一次,在她那里呆一个周末,我基本上还是一边看书一边听她唠叨,她对世界、人生、民族、我奶奶、我爸、我哥、我姐等等还是有各种意见,比二十年前更加洞明尖刻,遣词造句更加匪夷所思。 4、母亲是个擅长交际的人吗?这对你产生了怎样影响?

是。我小时候放学回家,家里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通常都挤了十几个人。我基本都不认识,管男的都叫哥,管女的都叫姐。一锅肉,二锅头,流水席,十几个人走了,再来另外十几个人,我还是基本不认识。我一直认为我老妈有创始个宗教、组织个政党、成立个工会的一切群众基础和个人魅力,但是最终这类事情都没碰。这种成长环境最大的后遗症是见了女的,不管年纪大小,第一反应都是叫姐,好像天津长大的似的。最大的好处是民间词汇丰富,十几年来,十几个人不停的唠叨,每天从两个耳朵灌进来,现在写东西的时候,不用想,民间词汇就会从肠胃里冒出来。 5、在家庭教育方面,你的母亲担当的是怎样的角色,她主要负责教育你什么?属于“严母”还是“慈母”?

我老妈是蒙古人,她的教育方式就是放羊的方式,放养,贴近社会和自然,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看什么看什么,该长成什么样子就长成什么样子。 6、第一次感受母亲保护的情形还记得吗?第一次离开母亲是什么时候,怎样的心情?

没记得有什么保护。因为从小没有管教,又是我爸做饭,离开我老妈的时候,没什么感觉。 7、你的母亲与父亲是一种怎样的相处模式?

后现代模式。在一起没有任何合理性,但是结婚也快五十年了。 8、遇到挫折时,你的母亲是如何面对的?当你自己遇到问题时,是否参照了母亲的解决方式?

我老妈最兴奋的时候就是遇到挫折的时候,仿佛打了鸡血,喝了参汤。这种时候,她总表现出纯正的革命的盲目乐观精神,开个四张桌子的包子铺就能想到十年后挑战麦当劳。 9、你觉得你的母亲快乐吗?第一次理解母亲是什么时候?你觉得你像母亲的地方多吗?

我老妈有快乐的时候,特别是在风雨中独自牛屄的时候,特别是被需要的时候。我有一半像我老妈。 10、你的母亲最擅长做的事是什么?她曾经对你提出过什么期望吗?

我老妈最擅长的事是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我不记得她对我提出过任何期望。 11、你觉得母对你影响至深的是什么?她对你的事业或婚姻有过什么具体建议吗?

我老妈教会我最重要的三个技能是:常识、无畏、扯脱。我老妈从来不指导我人生,她那方面的力气都花在我哥身上了。 12、你考虑过要小孩的问题吗?如果有个小孩,你会像母亲对你一样对待他(她)吗?

考虑过。如果有个小孩,我一定也是放养,想干嘛就干嘛,长期算来,爽就好。女儿如果长得好看,就把几千本书留给她,如果不好看,就留点钱。儿子如果聪明,就留给他一块手表和一块老玉。如果不聪明,就把小说的版权留给他。 13、印象中与母亲共度的最欢乐时光是怎样的?

没有最快乐的时光,因为没有不快乐的时光。 14、你觉得你的母亲做得成功吗?你给她的“母亲”角色打多少分?

成功。满分。 15、成长道路上,母亲会为孩子做很多,你最感恩母亲的是什么?

没强迫我做过任何事情。 16、最想为母亲做的一件事?最想对她说的一句话?

最想和她毫无干扰地呆一两个月,有酒,有肉。最想告诉她:傻屄太多了,骂不完就放过他们吧。 17、母亲对你做过的最严厉批评是什么?她最为你骄傲的呢?

不记得我老妈批评过我。不知道她最为我骄傲什么。

文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与编辑联络



亲情系列

陶斯亮:妈,大哥的父亲究竟是谁呀?

陈小鹰:一生潇洒是外公

谢悦:母亲与陈明老人的黄昏之恋

谢悦:跟着外公玩风趣

陈虹:我的母亲一生信奉爱情至上

人最大的教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王谷元:追忆伯伯徐扬光

张宝林:我和我39岁智力障碍的女儿

郭爱平:我们仨

蒋蓉:我的爷爷奶奶是地主

老鬼:我的父亲

老鬼:姐姐想出《血色黄昏》这个书名

陈原:哥哥陈星,投身发明四十年

杨小兵:我的白蛇奶奶

于向真:我的庆哥

李霄霞:回大院听爸爸讲过去的事儿

段英贤:童年的蒙古旧时光

操风琴:杜月笙女儿女婿游苏州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