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年潮 | 操风琴:杜月笙女儿女婿游苏州

2018-01-12 操风琴 新三届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操风琴,出生于安徽安庆,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现供职新华社,曾任新华社驻中东记者。



        上海滩昔日闻人杜月笙的女儿杜美如和先生蒯松茂,近日从台北回大陆。89岁同龄的老夫妇来到苏州,游览了观前街、拙政园、虎丘塔。



杜美如(左1)说,她还是“解放前”少女时代来苏州的,一眨眼近70年了


        解放后杜美如先是跟随父亲杜月笙流亡到香港,1951年父亲去世后,她和母亲姚玉兰受宋美龄关照,辗转来到台湾。后跟随夫君蒯松茂(坐轮椅者)到约旦当武官夫人,夫君退役后,两人又在约旦胼手胝足开中餐馆,一生辛苦奔波,前几年才回到台北定居。但大陆一直是他俩魂牵梦绕的故土。


年近九旬的蒯松茂在苏州观前街看“拉洋片”,笑得像孩子一样开心


        蒯松茂曾是国民政府军队中第一代喷射式战斗机的飞行员,一生历经家愁国难。


1955年蒯松茂在台湾空军基地 (杜美如提供照片)


结婚六十余年,相濡以沫


杜美如(前排右一)与父亲杜月笙(前排左一)、母亲姚玉兰(前排中) (杜美如提供)


杜美如听得月楼饭店的介绍


        得月楼是中国三四十年前家喻户晓的喜剧电影《满意不满意》和电视剧《小小得月楼》的取景地。


杜美如夫妇在得月楼 


        一生中无论遇到多少坎坷,杜美如都乐观、爱笑,蒯先生则沉稳内敛。


杜美如在苏州观前街。在回忆少女时代吗?


苏州玄妙观前。虽年近九十,依然不失大家闺秀气质


风雨同行


        蒯松茂是安徽合肥人,抗战时家乡沦陷于日军。母亲带着他和另外两个兄弟从家乡逃难到四川。他入读国民政府设在四川灌县的空军幼童学校。尚未毕业上战场,抗战就胜利了。随即内战爆发,他随国民政府退守台湾,驻防在台湾嘉义空军基地。


        上世纪五十年代台海危机爆发,他驾机参加过著名的“金门炮战”。他说,那时“上头”有指示:可以向大陆的军队开火,但不要真的打,不要直接冲突,“我开飞机在沿海巡逻或者掩护补给舰时,常与大陆这边的飞行员在空中相遇,大家都心照不宣,客客气气地打个招呼,”蒯先生对往事记得清清楚楚。


忆及年少芳华时,曾是惊鸿照影来


杜美如年轻时的戏装照 (杜美如提供)


苏州丝绸是杜美如的大爱


        杜美如曾是上海杜公馆养尊处优的大家小姐,家国巨变,她放下身段,做过栖身简陋军眷宿舍的家庭“煮”妇、当过采买记账的中餐馆老板娘,睡过地板,也临时做过约旦国王候赛因母亲的法语翻译,但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骨子里对美的热爱,她一生不变。


蒯先生在苏州”江南大院“前


        他少年离家,1949年后又去了台湾,而母亲一直留在大陆安徽,直到1973年在长江岸边的小县城枞阳去世,至死再也未能见到台湾的五儿子一面。


        “少年时,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现在,年迈的儿子坐着轮椅,跨越了那湾浅浅的海峡,回到了故土,回到了江南。


蒯先生与侄女蒯文琳,亲情如血浓


    蒯文琳的父亲,也就是蒯先生的四哥,带着母亲留在大陆,为母亲送终,替蒯先生尽孝。


拙政园里忆故园


        蒯先生说:败退台湾后,“蒋总统”念念不忘“反攻大陆”,台湾大街小巷到处都张贴着标语“勿忘在莒”,“蒋总统”的办公室里也挂着这四个字,意思是不忘故国。


        他们这些飞行员,不止一次被告知随时做好'“反攻大陆”的准备。有一次,蒯先生与其他飞行员半夜接到军令,要求立即上飞机“反攻大陆”。他人已上了驾驶仓,但美军顾问匆忙赶来,表示如果台湾方面一意孤行要打,美国不会提供后续军援。美国是担心台湾若轻举妄动会引发苏联卷入,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蒋介石只好恨恨作罢:若没有持续不断的后勤援助,所有的战机都会有去无回,“因为大陆太大了,纵深太长,“蒯先生说。而现在,蒯先生终于回到了大陆,不是“反攻”回来的,而是“两岸一家亲”。


曲径通幽处


        蒯先生说:他当年与杜美如是舞会上认识的,从此一生相濡以沫。当时他是空军飞行员,战场上机毁人亡的可能性很大,但杜月笙的遗孀姚玉兰并没有阻拦宝贝女儿嫁给一个随时可能会阵亡的人。蒯先生当时还是个穷小子,坦率告之:所有的积蓄只有一千美元,还是被派到美国受训一年积攒下来的。姚玉兰说:婚礼你别管了,不用你出钱,一切我来筹办。新婚后“蒋总统”设宴请他俩吃了顿饭,宋美龄也送了贺礼:一床被单。直到今天,蒯先生还记着岳母的好。


 潭水深千尺,不及思乡情


    蒯先生和杜女士闲聊中透露了件逸事:蒋介石特别爱看京戏,败守台湾后发誓:反攻大陆不成功,就决不看戏。宋美龄就想出个折中办法:每年蒋寿辰时,姚玉兰等几个与蒋家过从甚密的京戏名角,就在“总统府”清唱几出折子戏,而”蒋总统“就在房间里听,过下戏瘾,不出来看。这样就不算'“看戏”,不算违誓。


拙政园小飞虹上


        蒯先生说,自己前半生的记忆是悲惨的,国家动荡不定,他们也跟着吃苦。尽管他是空军飞行员,是国民政府捧在手心的“天之骄子”,但照样吃过盐水泡饭,少年时几乎每天都有日本人的轰炸,后来又是内战。他说:“我们国民党吃的苦头,不比你们共产党长征时爬雪山过草地吃的苦头少啊!”  


停车坐爱枫林晚


        杜美如说:她年轻时总在逃难,但无论逃什么难,若只能在照片和美金之间选其一,她必选带照片。走了一山又一山,过了一江又一江,四海漂流,两位老人终于可以在夕阳下静静享受故园的详和静美。


渡尽劫波,笑泯恩仇


        世上多少变迁,不改我故园的情深。人间多少霜雪,难移我的如初情窦。  


晚风拂柳,山外夕阳

 

    八千里路云和月,九十功名尘与土。


八角亭前


    所有的颠沛流离,都由海,走向江,所有的离合,都由动荡归于平静。 


虎丘塔前


    时光苍茫,一部家族史,亦是大时代变迁的家国史。


原载作者微信公号“有风来无声”  

图片除标注外均为作者所摄



百年潮

蔡元培:不自由的大学校长不当

詹国枢:胡耀邦为啥左右为难

高华:略论胡绳晚年的思想变化

庞松:胡绳哪些精神应该传承?

陶斯亮:妈,大哥的父亲究竟是谁呀?

周恩来30幅经典图片再现一生华彩乐章

李榕:又见聂元梓

聂元梓等人第一张大字报出笼记

陆伟国:对小说《刘志丹》的批判

彭劲秀:邓小平对朝鲜的几次严峻表态

何方:亲历中国外交政策的历史转折

袁晞:有多少人非正常死亡在斯大林时代?

彭劲秀:邓小平对朝鲜的几次严峻表态

袁晞:如影随形的档案

杨天石:蒋介石五大毛病,

好色打头自恋断后

杨奎松说西安事变:

张学良要拿蒋介石当投名状"参加"革命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恩怨情长

袁晞:毛泽东时代的常委们

袁晞:“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

毛泽东赞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王时妹:我与刘少奇三位女儿的结缘

熊蕾:听父亲熊向晖讲那过去的故事

“反潮流英雄”李庆霖的沉浮人生

高华:1940年延安审干

打鸡血:一段真实却又无比荒诞的历史

周大伟:共和国首任“立法大臣”王明

周大伟:1976年朱莉娅. 尼克松的北京往事

夏衍谈周扬:有些事,他得告诉毛主席

成曾樾:1983年胡耀邦激赞个体户

马波:怀念耀邦

胡德平:回忆母亲李昭

黄健:我做村民口述史

刘家驹:《雪白血红》作者编辑入狱始末

刘家驹:在安徽制止武斗的回忆

王康:十月革命:救赎、悲剧与启示

岱峻:考古学大师李济1960年被劝归内情

文一:工业革命,中国做对了什么?

齐心:与丈夫习仲勋相伴58年

习仲勋生前琐忆:一辈子未整过人

李辉:北京大学,你不应该这样做

胡庄子:“陈毅是个好同志”来源考

何方:老革命,大学者——我所知道的李一氓

俞邃:思念一氓恩师

李世培:十七年间我和父亲李一氓的两次会面

王永魁:“文化革命五人小组”的来龙去脉

庞松:厘清高岗、饶漱石事件政治迷雾

贺越明:胡均鹤的多重角色

陈景仲:我所了解的华岗冤案始末

揭秘红色延安十大美女的人生结局

季如迅:寻访张学良西安事变手谕始末

庞松:追忆胡绳同志的治学精神

庞松:跟随龚育之写党史忆往

刘建生:从王海容图片的一段公案说起

刘冰在清华“渣滓洞”十个月

陆伟国: 郭影秋的文革往事

陈梦家:我不能再让别人把我当猴耍

李榕:舅舅的故事

她一直生活在邓稼先的世界里

徐建:如果不是海外爆料,

深圳也许已经有一个立法会了

吴同:追忆钱锺书伯伯的点滴往事

张宝林:黄苗子郁风和“二流堂”的老友们

潘公凯:血墨春秋——寻找林昭的灵魂

张聿温:林豆豆在空军报社的十年

吴李邱王笔下的“七二O”事件

顾土:母亲长达30年的交代史

斯雄:那一辈革命者如何做父母?

陆伟国:人民大学文革大事记

梅长钊:大法官梅汝璈家人的两岸际遇

容国团活到今天就80岁了

李南央:我有这样一个母亲

李南央:母亲她终于解脱了

就《我有这样一个母亲》答读者问

老鬼其人与《血色黄昏》

顾晓阳:老革命詹富光

被诬要杀党人的大"右派"葛佩琦上访记

上书毛泽东状告迟群的刘冰老人逝世

陈原: 鲁迅投笔怒怼的“三一八”,

究竟谁是主使?

陈原:从铁狮子胡同到张自忠路,

五百年卧虎藏龙

陈原:我与冯其庸先生的半世纪交往

陈原:与于是之交往的岁月

陈原:"辱母杀人"等公共事件,

可以转化为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

侯振华:一座让人思绪万千的院落

 李大兴:东四六条里的人民大学

李大兴:七号大院的青梅竹马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