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年潮丨吴同:追忆钱锺书伯伯的点滴往事

2017-09-06 吴同 新三届
作者简介

         吴同,北大西语系教授吴兴华之女,1950-1960年代住北大中关园平房6号。


原题

渐远的背影

追忆钱锺书伯伯的点滴往事


 

冬去春来,花落花开,转眼钱锺书伯伯已经走了十多年了。依照其遗愿,不建墓碑,骨灰无存。一代国学大师、“文化昆仑”就这样离开了,潇洒如浮云,宛若其人。


幼时在中关园,钱伯伯是我家座上客之一。他们一家经常于傍晚在小树林一带散步,途经我家门前,钱伯伯常会驻足,让妻女先行离去。每次钱伯伯来访,都会在父亲的书房中坐上一两个小时,天南地北、中外古今地聊上一阵。两人同为江浙人,年龄相差近12岁,实为忘年之交。


他们的友情始于1940年代,其时正逢钱伯伯的《谈艺录》问世,在文学界掀起巨澜,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然而此书属“阳春白雪”之作,因之曲高和寡,知音甚少。我父亲当时为燕京大学西语系一年轻教授,读了《谈艺录》后,父亲写信给钱伯伯提了一些意见。


父亲的意见全部为钱伯伯采纳,随之对《谈艺录》做了部分修改。两人长达20载的友谊自此开始,父亲也被冠以“小钱锺书”之称。这一友情在其后的漫长岁月里如不尽而来的滚滚长江,川流不息,奔腾向前,经历了“反右”及“文革”的严酷考验而历久不衰。


吴兴华夫妇和女儿


树大易招风, 才高易招妒,古来如此。钱伯伯1998年去世后,关于他的文章如雪片漫天飞舞,褒贬不一。虽以赞扬者居多,但也有一些人批评钱伯伯恃才傲物,更有少数人对其学术成就提出质疑。


我绝对不敢评价钱伯伯的学术造诣,因为深知自己才疏学浅,渺小如沧海一粟,而钱伯伯就是那一望无际的浩瀚大海。不过对于钱伯伯之秉性为人,我是亲眼目睹、亲身经历过的。


在我印象中,钱伯伯属于那种锋芒毕露之人,喜怒形于色,爱憎极分明。他眼中容不得半点沙粒,对于看不惯的人与事,钱伯伯绝不掩饰自己的感觉,说起话来不留情面,言辞尖锐,也因此得罪了一些人,其中不乏享有盛誉的知名学者。不过对于自己的亲朋故旧,钱伯伯总是充满深情,古道热肠。


我永远不会忘记文革初期我父亲含冤辞世后,钱伯伯、钱伯母对我们母女解囊相助,恩深似海,永世难忘。


我母亲是钱伯伯在社科院文学所多年的同事。虽然父亲与钱伯伯过从甚密,母亲与其交往并不多。文革开始后,“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连我母亲这一“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卒也未幸免。她的工资被扣发,每月只能领32元生活费,我们一家生活顿时陷入困境,拮据万分。


吴兴华夫妇和女儿


那时,她每天与钱伯伯等多名“反动学术权威”一起在社科院大院里劳动。钱伯伯几次趁看管人员不注意时悄悄对母亲说:“蔚英,生活上有困难尽管告诉我,千万别客气。”寥寥数语使母亲难以自制,泪如泉涌。其时钱伯伯自己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却还惦记着我们一家。


虽然母亲一再说生活没问题,钱伯伯一家仍多次“雪中送炭”,帮助我家度过了文革时期生活上的难关。也使我们在那个世态炎凉的年代尝到了人间温暖,看到了黑暗中的一丝曙光。


中科院学部人员从河南信阳的五七干校返京后,我家有幸与钱伯伯、钱伯母成为紧邻。他们是我所见过的最志同道合的伉俪之一,几十年相濡以沫,珠联璧合,真正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当时他们已经闭门谢客,断绝了与外界来往,终日埋首学术,潜心钻研。邻居们曾多次目睹小轿车来接钱伯伯赴会或赴宴,但均被他婉拒。他家也不乏“名流贵客”光临,这些人虽位高权重,也常常免不了吃闭门羹。


钱伯伯秉性高洁,不改书生本色,拒绝逢迎权贵,厌恶官场应酬,处处显示了其“出污泥而不染”的铮铮傲骨。有人说他处世圆滑,因之在历次残酷的政治运动中得以过关,这是不真实且不公平的。


钱钟书杨绛夫妇和女儿


我那时仍在天寒地冻的北国风雪荒原接受“再教育”。每逢回京探亲登门拜望,他们都如见到久别重逢的女儿般高兴,立即放下手头书卷,与我聊天,问寒问暖,深情厚意,溢于言表。


钱伯伯经常与我谈及父亲,为其生不逢时、英年早逝而惋惜不已。记得钱伯伯曾说父亲是他的“钟子期”,慨叹“钟期既逝,奏流水为何人?”言谈话语中饱含着这位一代鸿儒对昔日友人的款款深情。


钱伯伯一生惜时如金,古稀之年笔耕不辍,于1979年出版了巨著《管锥篇》。此书被誉为其漫长文学生涯中的顶峰之作。他送了一套给我,并题了字。虽然此书于我有如天书,不解其中一二,却珍贵无比。睹物思人,每当看到此书,对钱伯伯一家的感激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故人在何方,

魂魄入梦乡。

夜深忽惊起,

泪洒千万行。

 

昨晚梦见钱伯伯,半夜醒来。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泪湿衣襟,久久不能成眠。从来不会写诗的我,第一次写下一首小诗来表达多年思念故人的心路历程。每年12月19日,我都会默默地祭奠钱伯伯。对于我来说,他不仅是一位才华盖世、誉满全球的伟大学人,更是一位品格高洁、情深义重的忠厚长者。他那浓重的江浙口音,“不思量,自难忘,”每每清晰悦耳,时时余音环绕……


晚年的钱钟书杨绛夫妇

 

原载《中关园北大老宿舍纪事》

本号获许可转载,图片选自网络



百年潮

徐建:如果不是海外爆料,

深圳也许已经有一个立法会了

张宝林:黄苗子郁风和“二流堂”的老友们

潘公凯:血墨春秋——寻找林昭的灵魂

陈景仲:我所了解的华岗冤案始末

毛泽东赞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张聿温:林豆豆在空军报社的十年

揭秘红色延安十大美女的人生结局

吴李邱王笔下的“七二O”事件

顾土:母亲长达30年的交代史

操风琴:杜月笙女儿谈前朝往事

刘家驹:在安徽制止武斗的回忆

斯雄:那一辈革命者如何做父母?

陆伟国:人民大学文革大事记

梅长钊:大法官梅汝璈家人的两岸际遇

容国团活到今天就80岁了

李南央:我有这样一个母亲

李南央:母亲她终于解脱了

就《我有这样一个母亲》答读者问

老鬼其人与《血色黄昏》

顾晓阳:老革命詹富光

被诬要杀党人的大"右派"葛佩琦上访记

上书毛泽东状告迟群的刘冰老人逝世

厘清高岗、饶漱石事件政治迷雾

庞松:跟随龚育之写党史忆往

陈原: 鲁迅投笔怒怼的“三一八”,

究竟谁是主使?

陈原:从铁狮子胡同到张自忠路,

五百年卧虎藏龙

陈原:我与冯其庸先生的半世纪交往

陈原:与于是之交往的岁月

陈原:"辱母杀人"等公共事件,

可以转化为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

侯振华:一座让人思绪万千的院落

 李大兴:东四六条里的人民大学

李大兴:七号大院的青梅竹马

李大兴:谁记得一甲子前的北大今天?

李大兴:大木仓胡同树影依然

——王小波逝世20周年纪念

李大兴:回忆早年的王小波

李大兴:1980年的北京大学

李大兴:我想象中的北大精神

胡德平:回忆母亲李昭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关注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