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少年 | 杭雪:挥之不去的红色记忆

杭雪 新三届 2020-02-26


作者档案

20岁时的本文作者


杭雪,北京人 ,北京第十三中学高中、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系毕业 。1977年至2012年在中国工商银行工作 ,从事个人金融业务 、国际业务等,先后在工商银行北京新街口支行、翠微路支行任副行长。


原题
挥之不去的红色记忆
50年前的北京第十三中学文艺宣传队





作者:杭雪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位于西城区柳荫街,1952年由原辅仁大学男附中演变而来。校园占地五十余亩,由清朝涛贝勒府改建而成,因此校舍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1929年至今,学校历经沧桑变幻,已在这里度过了九十个春秋。


如今,坐落在王府中的十三中高中部,完好的保留着约3400平方米的古建筑:庄重的大门,深深的庭院,参天的古树,葱茏的花木,曲折环绕的长廊,威严肃穆的石狮,坐北朝南分东、中、西三路的数进院落及建筑群,雕梁画栋的正殿、配殿,古朴典雅的配房、罩房,风韵各异的戏楼、花园、花厅、垂花门、假山、水榭、太湖石……王府原貌犹存,风采如故,与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室、高科技的设施设备交相辉映,构成首都教育的一道独特风景,被誉为“王府中最美的中学”。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于1968年创办,历经九届毕业生,约计200名师生。1971年至1972年期间,竟以一个中学之力,排练演出了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全剧,其灯光、布景、道具、足尖鞋也均由师生自己制作完成。


当年如此巨大工程及演出盛况轰动一时、反响热烈,书写了十三中宣传队历史的美妙乐章,也是文艺宣传队全体师生创造的奇迹。我有幸在初二时成为该校宣传队的一份子。老师们的敬业尽职,学哥学姐们的擅学进取,团结拼搏的团队精神,让年少懵懂的我身临浸染,受益终生。



01
我们的老师


彭家吉老师:彭老师是学校的语文、音乐老师,说话的声音像唱歌一样动听,字正腔圆,丹田气十足。她是领导管理舞队的老师,集合训话威严可敬。但彭老师从不训斥、批评、难为同学。一次集合开会的时候,有个男同学一双大眼睛梦游去了,彭老师正言到“白杨,你玩眼睛那?”同学们回过神来后都笑喷了。


在原校领导和学校军代表的关怀支持下,彭老师担任了《红剧》的总导演。


屠式璠老师:屠老师是我们的体育老师,面色红润,腰板笔直,留着一个板寸头,说话慢条斯理,笑起来眼睛眯成缝,有节奏的发出哼哼哼的笑声。屠老师擅长体操,中学时代在西城区的比赛中拿过全能第二的好成绩。从1956年起参加了舢板荡浆、航海模型、手旗通讯等项目的学习和教学工作,在他的培训和组织下,学校舢板队在北京市中学比赛中夺得了1956年和1965年两届男子冠军,1978、1979、1980连续夺得三届中学女子冠军。


屠老师在音乐方面的造诣亦颇为深厚。他不但吹笛子,拉二胡,教乐理,还对我国的古乐器“埙”“筹”“箫”“篪”有深入的研究,多次在《中国音乐年鉴》《中国竹笛》杂志《乐器之友》杂志《音乐周报》等发表有关论述,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和音乐修养令人敬佩且仰慕之至。


当年的辅仁附中有一支军乐队,乐器都是一个欧洲国家的教会送的,在京城小有名气。1970年为了完成西城区教育局布置的迎宾任务,正式成立了管乐队。修修补补、低价收购、七拼八凑的50多件乐器,被屠老师擦洗一新,交到五十多个孩子的手里。他是学校宣传队乐队的创始人,也称得上是乐队的缔造者。


赵福忠老师。赵老师是学校革委会成员,是学校派来的做政治指导工作的宣传队政委。虽然他长着一副正面人物的脸庞,却是宽容随和,既是宣传队的保护伞,又使这个大家庭其乐融融。


薛亚飞老师:宣传队集中了学校靓男俊女、多才多艺的同学。每当快放学了,广播里传出宣传队的同学到小礼堂集合的声音,宣传队的同学起身离开教室,背后投来的全是羡慕的眼光。走在校园里也经常让同学们目送着背影,所以难免会给外界一个“是非之地”的印象。薛老师是教政治的,上任伊始就宣称“他是来资产阶级的大染缸里掺沙子的”。薛老师皮肤白净,大脑门宽肩膀,架一副白色眼镜,讲话稍多脸就发红,老成沉稳的表象开始露馅儿。拉练的时候他一手操办的紧急集合,想借此杀杀大家的娇骄二气也没有得逞。他来后没多久就成了宣传队的铁杆,为了队里的大事小事与学校领导慷慨陈词,再也不提“染缸”和“沙子”的事。在薛老师的积极努力下,很多因为脱离班集体时间过多而入不了团的同学,都在宣传队解决了入团的问题。


演出剧照


02
主要演员


连长A角曲薇:她是十三中70届毕业生,从小学习冰上舞蹈,接受的是正规的芭蕾训练。她1米68的身高,四肢修长,一双大大的眼睛几乎占据了她小巧脸庞的三分之一,睫毛弯弯长长,顾盼生姿。每次曲薇给我们舞队训话时我都是随着她的大眼睛转来转去,她说的内容全然没有进到脑子里。


曲薇有着扎实的芭蕾功底,举手投足芭蕾范儿十足,不仅抬腿控制优美漂亮,旋转跳跃宛如行云流水般轻盈妙曼。少年时代冰上轻盈灵巧的舞姿,曾被丹麦电影导演拍摄下来保存至今。她被学校留下任教,担任着舞队的艺术总监的角色,是我们舞队的领军人物。


曲老师为人谦和、做事低调、纯洁阳光、与舞为伴,芭蕾、古典全通,民族、民间共舞,直至今日在北京业余舞队艺领风骚。四十多年后的今天,十三中宣传队的舞队、乐队重聚一起飘回到那梦开始的地方,曲老师每每带领我们再次起舞的时候,我眼前飘过的依然是她年轻的倩影。


连长B角张力红:身材高挑、皮肤白净、水灵剔透,脸上总是喜气洋洋。第一技能是大提琴,受家庭熏陶从小受过良好的音乐素质的培养。《红剧》里被认定为连长B角却从没有演过连长。倒是整个剧里大段的、出彩的舞段都能看到她的身姿。


吴清华饰演者温宁:她也是十三中70届毕业生,同是自小学习冰上舞蹈。温宁的性格很像她扮演的角色,倔强、执着,我行我素。她个子不高却玲珑有致,常穿着一条肥大的裤子甩来甩去。她的戏在序幕、一场、二场和三场,除了技巧比较多的翻、举、转外,她那真情投入的表演更令人过目不忘。扮演洪常青的演员说到,每次常青把两块银元放到清华手里,她慢慢抬起眼帘时,都是一双泪眼朦胧的看着他。还有一次当她演到清华到了解放区手捧着红旗时眼泪哗哗的流了下来,把场上其他演员也惹的哇哇的哭了起来。


学农拉练宣传队都是独立组队给农民们演出。一次演《红剧》折子戏,三九的冬天,气温大概零度左右,温宁穿着红绸子的服装跳到清华晕倒在舞台上她趴在冰冷的地上时,一个大娘心疼的看不下去了,走到台边给她盖了一件棉衣,这成为宣传队演大戏的一段佳话。令人心痛的是温宁英年早逝,过早的离开了我们。


吴清华饰演者温宁


吴清华B角李素芝:说是B角,但四场以后的清华都由她来扮演。有着比同龄人成熟气质的李素芝,在演绎吴清华犯了错误,被党代表上完党课教育一番之后,一段自省懊悔的舞蹈时,不仅动作规范到位,成熟稳重,其表演入目三分,沉浸其中,和前面的清华真真是换了一个人似的。尤其清华和连长一段经典的双人舞,被两个身材修长、舞姿优美的曲薇和李素芝表演的珠联璧合、吸睛无数。


洪常青A角张锡凯:《红剧》里的男主角以及其他的重要角色都出自于宣传队的乐队,这不得不让人越发觉得这是一群多么有才华的男孩们。张锡凯是乐队的大提琴手,虽然说话比较多,但动作上倒是慢半拍。没有长着英雄人物的四方大脸,一双棕色的小双眼皮的眼睛却炯炯有神。个子高弹跳好,把洪常青威武霸气、沉着稳健的英雄气概演绎得维妙维肖。其高大上的气质让我们这些小女生有些望而却步、敬而远之的心理。


洪常青B角李汉勇:乐队的扬琴手,小帅哥一枚。他因为算数快、语速快,其聪明的原因被同学们归纳为因为他有一个偏大的后脑勺。他的舞蹈基础得益于小学的启蒙,加之他形象英俊潇洒,除了是《红剧》著名舞段“五寸钢刀”的主角之一外,演的都是高大英武的红军形象。


我当时被选为我们年级的吴清华,和汉勇学长合作过《常青指路》一段。但我们只演过一次,我紧张异常的比划下来之后,听到的反应是“那个吴清华基本功还可以,怎么没有表情啊”。


老四A角默振邦:乐队里吹低音部大号及黑管。老默看似休闲潇洒,无所事事的闲人,但灵气十足,信手拈来,一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样子。他饰演的老四放得开有灵性,性格鲜明,诡异神秘。


老四B角白杨:乐队的萨克斯手,白叔湘老师的侄子。迈着外八字、昂首挺胸是我们舞队芭蕾范儿最浓的演员了。他擅爱篮球,800米跑的全校冠军,作文还经常得到老师的欣赏。他练功刻苦,周日也不放过,学校传达室的大爷都认识他了。高二快毕业的时候他饰演小舞剧《雪山歌声》里的男主角。一次演出后,几个穿着军装的人告诉他,“我们是单为看你的演出来的,我们文工团收你了,和我们走吧。”就这样,白杨家都没回,直接从剧场被“带走了”。


台柱子林小进:乐队的长笛手。他削瘦不高、身材灵巧,长着一张现在女孩子做梦都想要的小尖脸。因跑步如飞,头发竖立得外号“三毛”。他弹跳、旋转、翻跟头轻巧利落,“五寸钢刀”的领舞被他跳得头晕目眩,  神采飞扬。在一群小狗腿子的群魔乱舞中,大狗腿子的独舞也被他演绎的活灵活现。


小进学长现在改吹萨克斯了,成年又得一绰号“酒仙”。


老炊事员许耀。乐队里的巴松手。许耀魁梧的身材、四方脸、浓眉大眼,老成持重的样子让人几分生畏。自从看到他手里的这件东西,我才知道有个乐器叫巴松。他完全从零开始,屠老师特意找了老师来教他,其难在看低音谱表和指法训练。《红剧》四场里有段小战士和炊事员跳的万泉河边打水舞,粘上了小黑胡子的他和角色贴切之极,之后大家都呼他老许了。后来他成了牙科医生,我真的不敢想象他的那双手怎么就能进到人的嘴里去干活。


《红剧》电影剧照,剧本的封面


03
“大”导演郭津德


那时,八个样板戏被全国人民群起而演之的时候,宣传队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决定  排演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1970年夏开始最先排练的是第二场和第四场,全靠同学们看电影来记忆舞蹈动作和舞台位置。因为序幕和一场只涉及清华、老四、常青以及不多的几个演员,很快就被排演完毕。但余下的三、五、六场动作技巧不是最难,可道具、服装、布景相当复杂,演员涉及面很广,除主要角色外,红军战士、赤卫队员、劳苦群众、儿童团员、土豪劣绅、丫鬟团丁面面俱到。郭津德回忆道:一天课间休息,彭老师叫我从教室里出来,在走廊的角落里说到“学校已决定排全场,你开始准备吧”。我高兴的心花怒放,竟然没有意识到彭老师把排练全剧的任务交给了一个十三岁的学生,那是何等重大的责任。


郭津德听名字像个男孩子,可她却是个常用大眼睛说话的怯怯的小女生。她的大脑素有“录音机”之称,聪明智慧、过目不忘。1970年底新华书店发行了《红剧》的大红本,含有剧本剧照、舞蹈场记、舞台美术、(化妆造型、人物造型、场景设计图、舞台平面图、布景制作图道具设计图、灯光设计图、舞台效果)等等。在那个影像资料为稀有物品的年代,此书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度量的。郭津德如获至宝,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花在了这本书上。她除了要掌握剧中各种人物的动作、各段舞蹈间的连接、整个舞台的调度,还要把这全部人马教会、安插到位。她说到“最头疼的是第三场,在南霸天家开仓分粮和全剧结尾的集体场面,场面宏大、角色繁多,但同学们体谅配合,顺利完成。”


全体演员留影

04
制鞋做衣搞道具


制作芭蕾舞鞋,是个高精尖的技术活,是专业团体特有的专利。屠老师带上介绍信,专程跑到友谊宾馆,找到文化组办公室申请学做红舞鞋。之后屠老师到了中央芭蕾舞团的制鞋组,不但掌握了“角”“弧”“虚”的制鞋原则,还把制鞋的一道道工序,从熬胶开始全部带回。屠老师带领李翊、李倩等同学,按照每个女演员的脚型、尺寸量身定制。


李翊:乐队的长号手,除了在舞剧里演团丁,最著名的就是宣传队的“大总管”的别名了。《红剧》演出的所有服装、道具、舞鞋、背景都由他管理。清理整点、装车运输等等事无巨细使得他承担了巨大的工作量。


李倩:乐队的手风琴,也是舞剧里南霸天老婆的扮演者。我和她是高中同班同学,一双美丽动人的大眼睛是第一个吸引你的地方。她上学从不背书包,总是夹着一本《心理学》《红楼梦》之类的姗姗走进教室。深奥、低调、神秘,我至今仍是她的崇拜者。


乐队拉手风琴及南霸天老婆的扮演者李倩

我们女演员的足尖鞋主要都是她和李翊亲手制作,经常在北屋熬夜通宵。当时买一双足尖鞋7元钱,自己做的成本2元,大概共做了二百多双吧。


服装的制作更是一个大的工程。学校的经费有限,师生们极尽所能。吴清华的红绸衣服是用废弃的彩旗做的。娘子军的军装是用运布匹的包装布经自己染色后缝制的。这些事情都是彭老师带着几个孩子在大半夜里完成的。清华、党代表等几个主要角色的服装都是李素芝的妈妈给做的,同学们至今仍记惦着感谢她老人家。


乐队的一些男生实在没有舞蹈基础不能上场的就成了道具的制作者。用报纸和骨胶糊斗笠,做假山、果盘。做机关枪的木头是翻墙进木工房偷的。比较高难的是连发枪声的“发声器”,据乐队指挥王方辰学哥回忆,是在北京齿轮厂师傅指导下制作的。每次可以装发令枪火药弹12颗,摇把控制枪声间隔,枪毙南霸天时连发的枪声就是靠它。


乐队,一排坐者中间屠老师

 

05
绘背景的唐老师


全剧布景的绘制是美术老师唐锦涛先生带着71届毕业生冯德仲制作的。唐老师是著名画家关山月先生的同学,功底深厚。因为历史上说不清的事,借他来画布景,让他躲开了修理桌子椅子的劳动。结果,唐老师把心思都用在《红剧》布景上了,亦真亦幻,为成功演出全剧功不可没。


排练全剧于1971年的上半年完成。之后在劳动剧场连演三天。(今天也有同学回忆说,第一场演出是在学校操场给全体师生)后来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三里河工人俱乐部、顺义剧场均演过全剧。其演出盛况迷倒了全校、轰动了家长、震惊了教委、惊艳了同界。


一个中学能够排演一部芭蕾舞剧,至今都是难以想象的奇迹。


为此,屠老师总结了三点原因我认为十分深刻到位。


第一,在百废待兴的1968年,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局及本校领导优先抓了文艺宣传队的建设,其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不管是乐队开赴机场迎接外宾,还是舞队在节假日演出歌舞节目,完成的都是政治任务,没有这个大前提是绝对没有你发展的空间的。


第二,从1966年“文革”开始,到1968年成立宣传队,小学生已经停学两年,进入中学后仍不读书。不是因为老师不爱教,学生不爱学,而是一切可供教授的教材都被打烂了,没有人敢擅入雷池一步。正是由于读书被禁,人们反而产生了精神饥渴,一股渴望学习文化的暗流已经涌动。文艺宣传队在十三中是一盏内含文化的灯。不管是学乐器、学唱歌跳舞,本质上都是在学文化。尽管这盏灯烛光如豆,却吸引着有心的学子偎依在灯光周围取暖。


第三,在学习文化艺术方面,我校处于人文荟萃的什刹海地区也是我们得天独厚的条件。几百年来周边居住过的文人有纳兰性德、元好问、李东阳、张伯英、张伯驹、梁漱溟、顾随、单士元、萧军、张中行、冯亦代、周怀民、刘雪庵、侯宝林、赵振开、杨沫等。这些人的文字、言行形成了地区深厚的文化积淀,也间接形成了传承文化的潜在的氛围。同时,学校周边的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民族乐团、中央歌舞团、什刹海体校等也给了我们很多具体的指导。


从宣传队走出去的孪生舞蹈家胡大冬、胡二冬,他们日后分别是中国煤矿文工团主要演员、北京舞蹈学院教师

 

十三中宣传队通过乐队舞队的成立,经过排演《红剧》和其他小节目的训练、熏陶,培养了十几位从事文艺工作的同学。


成方圆,曾在乐队拉二胡,后考入中央乐团,著名歌唱演员。


李翊,北京交响乐团长号演奏员。


程逵,总政歌剧团长号演奏员。


刘跃东,中国煤矿文工团小号演奏员。



胡大冬、李永淳,中国煤矿文工团舞蹈演员,其中胡大冬于1988年获得了全国第二届拉丁舞比赛的冠军。


胡二冬


胡二冬被选入北京舞蹈学院学习古典舞,现在美国Bucknell大学戏剧舞蹈系终身教授及舞蹈系主任。


赵国来,北京曲剧团演员,曾主演话剧《天命》等。


胡绍祥,国家一级编剧、编审,著有长篇小说、影视剧等。


白杨、李永红,北京卫戍区文工团舞蹈演员。

 

71届的宣传队员被北京齿轮厂全部接收。那些年的毕业生亦为各个单位输送了一大批文艺骨干。那些如饥似渴的好学者在宣传队“大染缸”中浸染后,一些人于1977、78、79年考入大学,更有在各自的领域、行业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老队员2018年重排《红剧》,洪常青是白杨,吴清华是我,小庞叫张学勤。白杨是当年的“老四”,今年62岁

 

今天,失散了四十多年的队员们又回到了起点,恢复了乐队和舞蹈队。几位老师时常和同学们聚会见面畅谈。借今年校庆九十周年之际,师生们在微信群里回忆了宣传队自建立伊始以及排演《红剧》的全过程,由沈进建学长整理了长达十万字的“微聊笔记”,希望我们的记忆能够穿越时空,留住那最美好的芳华年代。由此我才得以写成这篇文章。


《红剧》再现

 

 “大”导演郭津德感慨万千:“在那个年代,人间的温暖几乎无处可求。在宣传队的怀抱里,我们可以抛开痛苦、忧虑、恐惧,感受我们那个年龄应有的纯真快乐,无忧无虑,还有若有若无、朦朦胧胧的情愫”。

 

舞蹈演员韩锁的追述深情款款:“半个世纪前,没有走入社会,从未感受世态炎凉和人间烟火的熏呛,那是多么美的享受。被世俗困扰的过来人,对宣传队这方净土的怀念,不能不说是对庙堂之高、江湖之远的膜拜”。


四十多年后重相聚

 

回忆是美好的,倾诉是为了忘却的纪念!


由于篇幅有限,不可能把大部分参演《红剧》的角色和舞乐队的同学都写进来,请大家谅解。感谢屠老师、沈进建学长及全体宣传队员们的倾情相诉。



作者近影


延伸阅读

杭雪:荒芜年代和我的第一个闺蜜
杭雪:我的姥姥,生于忧患,死于恐惧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少年记忆

陈粹盈:青岛二中文宣队的青春记忆
张小雪:当文艺兵的日子
张大青:小提琴之殇
戎东贵:寒门子弟求学记

周大伟:我记忆中的北京三十一中

陶洛诵:我在圣洁美丽的北京女十二中

贺秉柟:京城里的马大人府与女十一中
我们这一辈的北京中学旧事
北京顽主们的血色青春
北京"老莫",梦开始的地方
萧蔚:东八楼,我儿时的记忆
田沈生:我们到中科院偷吉普
 田沈生:京城里那些忘不了的儿时旧事
于光远长女于小红:白花丁香树
于小红:石榴花开人无语
顾晓阳:儿时的夏天
张亦峥:少年诗酒如浮云
杜欣欣:看电影,夜幕下灌了"迷魂汤"似的
杜欣欣:拍婆子的考证
刘索拉:小女生为加入红卫兵苦练骂人本领
黄帅:离开“文革”的冷暖人生
王宗禹:我目睹了毒打老师父母的野蛮暴力
夏新民: 我的沙湖记忆
余琼琼:肥腊肉,瘦腊肉,永远的痛
蒋蓉:革命洪流中的小水滴
邹坚峰:文革中的无聊往事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