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少年 | 田沈生:京城里那些忘不了的儿时旧事

田沈生 新三届 2020-02-26
 
作者档案
本文作者


田沈生,沈阳出生的北京人。1966年投身革命(文革),1967年高中肄业,1969年奔赴陕甘宁边区(插队),四年后革命意志衰退(回到北京),2年闲赋于市井(待业),曾跻身老九2年(中学代课),1974年混入工人阶级(电工,汽车司机),四年后搭上末班车成为知识分子(上大学),又是四年,搭机飞过赤道,在南半球深造,定居至今,33载弹指一挥间。自1988年起,先后在海内外华文报刊杂志网络上发表散文、游记、小说、时评等近百万字。创办澳洲鸿运海华出版有限公司,任澳洲《朋友》主编,澳洲新南威尔士州华文作家协会秘书长、副会长、理事等。


原题 

我的老师,我的同学




作者:田沈生


 
牛传银老师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的一天,父亲下班回家对母亲说:“体育教研室的老牛去世了,心肌梗死。前些日子遇见他,看着身体还不错呢,怎么说走就走了!”父亲感慨地说。

“您在说谁?”我闻讯跑来,突然插话问父亲。“是牛传银,牛老师,你在附中的时候他还教过你呢。”

真的?我的心咯噔一下,再没有以往听到牛老师名字的时候那种发自内心的诙谐。记得1960年代初,在北航附中上初中时,由于附中的体育师资不足,牛传银老师由大学临时抽调到附中,正巧教我们年级体育课。那时我十四五岁,对体育正着迷,尤其喜欢跳高。在牛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的跳高成绩不断提高,在当年校运动会上还夺得了初中组第一名。

那段时间,我与牛老师接触很多,关系比较密切,因而也了解他的性格。牛老师为人和善,不爱批评人,课上总是一遍遍为我们做示范,不断的鼓励和表扬,在我们这帮学生中,牛老师的人缘很好。别看他平时言语不多,可偶尔蹦出一两句话来,不是令你深思就是叫人捧腹。

记得那是文革以后,有一回我去校医院帮母亲取药,在内科诊室门口意外地遇到了牛老师。说起来,我们虽然同住在一所大学里,可自打那年高中我考上了北京一0一中学,便离开了附中。后来文革开始,中学大学以致全国都乱了套。再往后,中学生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大学教工奔赴五七干校,算起来也有十来年了,我一直再也没有见过牛老师。印象里牛老师黑红的脸膛如今变得有些黑黄,人也显得消瘦苍老了一些,可精神头儿还是那么足,依旧不减当年运动员的风采。

“牛老师,您身体还好吧?”我主动问候。

“马马虎虎。不瞒你说,要真好就不到这来了。”说罢,他指了指内科诊室的牌子。“您?”“可能是这儿出了点儿小问题,”牛老师用右手指了指自己的左胸,“胸闷,有时感到心脏突突地跳。”“您可要悠着点儿,上课时运动量别太大了。”“上课好说,恐怕是这场文化革命的运动量大了点儿。”牛老师突然压低了声音,“你想,这是一场触及灵魂的运动,天天敲击你的心脏,能不出点儿毛病?”

这话有点诙谐却是真的。谁都知道文革那年头儿,全国从上到下,没日没夜地斗批改。今天大联合,明天抓叛徒,抓走资派,后天又你死我活地打起来了,几年也没消停过。就是在天子脚下的北京城,闹到最后,清华北大的两派革命斗士也是真刀真枪地干上了,还死了不少人。尤其是1968年清理阶级队伍时更恐怖,谁也说不准什么时候,那一句话,就会招致大祸临头。深更半夜,一伙人突然闯进来,抄家抓人,已是家常便饭。

那年月,无论你有事没事,心里总是忐忑不安,没几个人能过上安稳日子。别说得病,就我们学院里没病没灾的,服毒、上吊、跳楼、沉湖的,一个接一个,往少说也有二十多人。后期通过内查外调,这些人都没有什么问题,几乎全都是由于惊吓过度,寻了短见。

“好在都过去了,我想我这心脏也没什么大碍。今天抽空来查查。”牛老师轻描淡写地把话题又拉了回来,我们又闲聊了几句,就此告别。

人生难料,没成想那次巧遇竟成永别。牛老师,愿您一路走好,在另一个世界里安息吧!我在心里默默地悼念着。
 
杨发金同学

说起牛老师的名字,当年我们这帮十几岁的学生十分调皮,常在暗地里起哄。“金比银贵,牛老师叫传银为什么不叫传金呢?”还有一位同学竟以牛老师的名字出了上联,悬赏一个苹果,征求下联。要说背唐诗,对对子(注:那时不懂平仄,对着玩),那是我的强项。他的“牛传银”刚出口,我不假思索,举手答曰:杨(羊)发金。众人哗然,拍手叫好。

杨发金是我们小学的一位同学,由于家庭困难,劳务繁重,学习渐渐跟不上,小学毕业便辍了学。虽然他没有上初中,当时他家还住在学院里,时不时大家还能见上一面。就是到现在,许多同学并不知道我和杨发金之间曾经有过一段不寻常的友情。

前排左一为杨发金,右一为作者

当年,我与杨发金同在一个学习小组,论年纪,他比我大一岁。说到学习,我就比他自豪多了。我是班里的优秀学生,而他几门功课同时不及格。因为我是组长,老师指定我来帮助他。别看那时我才是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对老师的委任却怀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决心帮他渡过考试的难关,也算不辜负老师对自己的信任。

说到杨发金,他也真是个苦命的孩子。听我母亲讲他老家在山西,由于家里穷,父母从小把他给了人。现在的养父是一位年老体弱的工人,养母又常年卧病在床,无法工作,一家人仅靠养父那一点微薄的工资度日,生活十分困难。

听杨发金后来对我讲,从十岁起他就肩负起全家的洗衣做饭和全部家务劳动,还要照顾多病的养母。每天早上,他总是早早起床,做好饭以后才能去上学。由于家里穷,舍不得买煤,做饭烧水几乎全用柴火,烟熏火燎不说,柴火也全是靠他到校外几里地的土城上去砍,然后一捆捆背回来。冬天,常常见到他手背上一道道裂口和一条条荆棘的划痕。问他痛不痛,他总是憨厚地笑笑说,没事。那时,我常听母亲感叹地说,都什么年月了,恐怕整个学院里也就他们一家还在烧柴火。

也许是久病在床的原因,他的养母脾气古怪,尖酸刻薄,只要是他在家,就把他指使得团团转,一刻也不得闲,动不动还对他又打又骂。有几次我都看不过去了,可他总是一声不吭,逆来顺受。“我不恨她,把我拉扯大,他们也不容易。要不是他们,我还在山西农村,那里怎么也比不上北京城啊!现在我就想快点长大,能去挣钱就好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能这样想,这样说,着实令人感动。

可想而知,在这种环境下,杨发金学习再努力,成绩也很难提高。知道了这些情况,我下决心去帮助他。

下午放学,我先陪他回家,由我出面告诉他养母,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要在学习小组里完成,我是组长,所以要去我家做作业。见我这么说,他母亲也不好说什么,只好点头。我俩顿时像挣脱缰绳的野马,抡着书包向我家奔跑。那段时间,我俩几乎每天在一起复习讨论做作业,终于他顺利地通过了期末考试。

漫长的暑假来临了,妈妈把我送到城里的大姨家和表哥表弟他们一起玩。杨发金却一天也没有闲着,除了家务,他养父还给他找了份挣钱的差事,回收铁钉。那些年,学院里提倡废物利用,凡是大小弯曲的旧铁钉,用榔头敲直,皆可卖给院工程科,按斤付费。每天忙完家务,杨发金就提上起钉锤和一个洋铁桶,满院转悠。墙壁上的,木板上的,凡是不用弃用的废旧铁钉,不论大小,一个个启出来,再一个个敲直,等攒足一小桶时,像端宝贝似的送到工程科。一个暑假下来,他卖了四块多钱。那年头儿,一个工人一个月才挣三四十元,这些钱在他眼里就像个天文数字,乐的他咧嘴大笑。当然,钱大部分交给了父母,他也偷偷地留下一小部分。

暑假快结束时,我回到了家里。杨发金闻讯,急忙赶到我家,神秘兮兮地对我说能不能帮他个忙。说着,从衣袋里掏出一把一分两分的硬币其中还有几张皱皱巴巴的毛票。他告诉我这些钱是他挣来的,不敢放在家里,怕被父母发现说不清。他还告诉我他一直想买一副绒线手套和一双胶鞋,留冬天砍柴时用。

我听了二话没说,把自己的那个存钱罐拿出来,交给他。我知道罐里是空的,我存的钱暑假早花光了。只见他小心翼翼地一个个数着往里塞,嘴里在不住地叨念着:一毛,两毛……总共是一块六毛二分。完了,还工工整整地用笔写了一张小字条贴在罐上:1.62元日期1960年8月**日。他把存钱罐交给我,我将它放在了柜橱里。

从那以后,杨发金隔长不短地跑到我家里来,有时只是捧着存钱罐摇一摇,听听响,有时往里放上一分两分钱,然后在字条上写下新的数目和日期。

有一次,我父亲在柜橱里发现了这个存钱罐,问其缘由,我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父亲叹了一口气:“这孩子也真是可怜!”说罢,翻出兜里的零钱,一股脑塞了进去。从此,家里不管是谁,见到一分两分的硬币,都记得塞进这个存钱罐。

冬天来了,存钱罐上的记录是1.96元。

我至今清楚的记得,一九六零年的冬天很冷很冷,席卷全中国的大饥荒已经持续了半年之久。外省就不提了,即使是在首都北京,人们也不得不在呼啸的寒风中一次次勒紧裤带,抵抗着饥饿的袭击。那时物资匮乏,商店里空空如也,充斥货架的是锅碗瓢盆,肥皂毛巾之类的日用品,就这也必须持有工业劵等票证才有资格购买。

说到副食商店就更惨了,除了大缸或瓶装的酱油醋,散装的粗细盐,连一根咸菜也见不着影儿。有时排上一天队能买上一斤干海带,或是一两棵腌白菜就算万幸了。

据说这是对首都居民的特别优待,当然,没有购货本或是购货本丢了,你就是祖宗八代住在北京也没有用。那时,有钱没有票证是买不到东西的。有好事者统计过,当年居民手中的各种票证多达几十种。如果出门不小心拿错了票证,肯定是要空手而归,白跑一趟。

那年冬至的前一天,杨发金来了,我看见他手背上又出现了裂口和荆棘的划痕。一进屋。他就抱起存钱罐摇个不停,最后小心翼翼地将罐子打开,把里面的钱倒出来,全神贯注地一分钱一分钱地数开了。看他庄重的神色,似乎每一分钱都在牵扯着他的心。也难怪,这是他几个月以来的血汗钱哪。

“你打算去买手套和胶鞋?”我在一旁一面看,一面问。他轻轻摇摇头,没有回答,继续数他的钱。“那你取钱干什么?”我奇怪,又问。“我……”他欲答又止,还在不停地数着。

“咦!”他突然叫出了声“这钱不对数,怎么多出来啦?”他又仔细地看了一遍罐上的记录,纳闷儿地说:“明明是1.96元,怎么数两遍都是2.73元呢?”我笑了笑,开始敷衍他:“你没听说过银行存钱是有利息的吗?”“真的?在你这里存钱也会有利息?”他将信将疑。

“不对!一定是你往里放了钱。”他回过味儿来了,说着就要往外数钱。我见瞒不过他,一面拦住他,一面将事情经过原原本本本地告诉了他。

他感激地望着我,好一阵才对我说,改天一定来向我父母致谢。说罢,拿着钱,急急地走了。

以后的几天,我一直没有见到杨发金,他也没有再来过我家。

寒假快结束了,有一天我在院里遇见了他。他左手拿着小钉锤,右手拎个小铁桶,东张西望地在寻找旧铁钉。“杨发金,你跑哪里去了?怎么一个寒假也不露面?”我有些不满地说。“我……”他支吾着。后来,在我一再追问下,他才道出了实情,原来是他家里出了点儿事。

冬至前几天,他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那是大他两岁,从未见过面的哥哥,从山西老家一路讨饭来到北京。那年头儿城市按人口供粮,本来家里就困难,再凭空添上一张嘴,养父母自然不会高兴,勉强留宿一夜,第二天就要打发他回去。只见他哥哥“扑通”一声,双膝跪下,大声哭了起来。原来四个月以前他们的父亲就去世了,入冬的时候母亲已经饿得起不来床,临终时才告诉他,还有个弟弟在北京。“妈顾不了你了,你有命的话,就到北京去吧,兴许还有条活路。”

哥哥已经是家破人亡,如今这条道也被堵死了,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真是走投无路呀!

哥哥的遭遇,杨发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除了陪哥哥哭以外,他又能做什么呢?这时他想到了那个存钱罐。兄弟俩分手时,他流着泪对哥哥说等他挣到钱就会给他汇去。
  
哥哥走了,尽管天寒地冻,杨发金还是拿起了钉锤。

我初中毕业时,听说杨发金已经工作了,好像在山西的一个工厂当工人。他早已不在学院里居住了,所以我再也没有见过他。文革后期,听一位从小一起长大的同学说起杨发金,他已经死了,好像是在文革中,是病死的还是武斗打死的,谁也说不准。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听到过有关杨发金的消息了。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少年记忆

夏新民: 我的沙湖记忆

余琼琼:肥腊肉,瘦腊肉,永远的痛

蒋蓉:革命洪流中的小水滴

周初:我那淘气惹祸捅娄子的童年岁月

周永威:放牛娃的冬天

邱炜煌:一个少年眼中的革命时代

我们那一代人的奇葩芳华

邹坚峰:文革中的无聊往事

于光远长女于小红:白花丁香树

于小红:石榴花开人无语

顾晓阳:儿时的夏天

张亦峥:少年诗酒如浮云

冯印谱:是谁,毁了我们的青少年?

冯印谱:那些年,农村工作队的“西洋景”

冯印谱:"文革"当年,我在乡下看电影

杜欣欣:看电影,夜幕下灌了"迷魂汤"似的

女特务:中国影视中的另类性感偶像

赵建伟:革命时代的少年,荷尔蒙何处安放?

杜欣欣:拍婆子的考证(美女不论出身)

小女生为加入红卫兵苦练骂人本领

史宝和:忻州老城的快乐时光

桑宜川:四川大学中学部50年忆往

王明析:我的中学,操行评语及背后的故事

刘源:中南海小"芝麻酱"的悲喜年华

北京顽主们的血色青春

吕丁倩:“另类”屈辱中留下一张造假照片

蒋国辉:1968年,岁月并不静好

米鹤都:大院的精神文化

米鹤都:老外红卫兵父亲获周恩来道歉

米鹤都:反思文革不应先追究未成年人

王冀豫:我是杀人犯—— 一个红卫兵的反思

魏光奇:"文革"时期读书生活漫忆

唐燕:我们如何成了暴力革命的信徒

马小冈:从对联 · 老兵 · 联动说起

马小冈:“联动”冲击公安部真相探源

王世浩:一份红卫兵大串联的真实记录

北京"老莫",梦开始的地方

王宗禹:我目睹了毒打老师父母的野蛮暴力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